Workflow
社会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社保新规马上实施:企业钻空子不缴社保、打工人主动放弃社保,都行不通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3:01
司法解释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明确任何"不缴社保"约定均无效,自9月1日起施行[2] - 司法解释规定劳动者可因公司未缴社保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标准为每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2] - 公司已支付社保补助给劳动者的,行政机关可要求返还[3] 社保缴纳规则 - 社保缴纳是公司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双方协商或劳动者单方承诺不缴均无效[15] - 公司未缴社保需承担补缴义务及滞纳金,劳动者解除合同时需支付经济补偿[21][22] - 公司应按时足额为劳动者缴纳五险,按实际工资水平和法定比例代扣代缴[23] 行业影响分析 - 新规将倒逼公司规范社保缴纳,维护社会保险统筹制度,分散用工风险[3] - 违规公司面临补缴、罚款、经济补偿及声誉损失,合规企业将获得更公平竞争环境[6] - 社保规范有利于稳定员工队伍,提升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长期发展[6] 典型案例解析 - 保安公司与员工签署自愿放弃社保声明被法院判定无效,需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11][13][15] - 法院认定此类协议违反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强制性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和国家社保制度[15] - 案例显示公司通过协议规避社保义务不可取,最终需承担更高成本[17] 社保保障功能 - 养老保险保障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10] - 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费用,分散大病风险[10][19] - 工伤保险支付工伤待遇,生育保险报销生育费用并提供津贴[4][19] - 失业保险提供失业期间基本保障[10]
热搜第一!事关社保,最高法发布最新解释,9月1日起施行→
金融时报· 2025-08-05 19:52
今日(8月5日) #社保# 一词冲上热搜第一 网友针对"员工签协议自愿不缴社保公司判赔"一事进行热烈讨论。 近两年来,社会保险、竞业限制、福利待遇等类型案件量呈上升趋势。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争议问题,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解释自9月1日起施行。 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用人单位规避社保缴纳、劳动者主动放弃社保等问题,司法解释作出明确规定: 无论双方协商还是劳动者单方承诺,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都是无效的。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张艳介绍,比如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比如有的劳动者为了多拿工资,要求用人单位把社会保险费以补助的方式发放给个 人,两种情况都存在。本次司法解释就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或者劳动者单方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都是无效的。 司法解释进一步规定: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张艳介绍,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则是: 劳动者每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 ...
劳资双方不缴纳社保的约定,无效!
人民日报· 2025-08-04 09:02
不缴社保的约定无效,劳动者可据此解除合同并获得补偿 【案情】不缴社保,每月多给一笔补助,"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能签吗?朱某入职某保安公司时,就遇 到了这样的问题。入职第二天,朱某和保安公司签署一份声明,约定朱某自愿不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险, 公司将相关费用以补助形式直接发放给朱某。 入职一个多月后,朱某向保安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公司不缴纳社会保险。朱某主 张,有关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是保安公司事先打印好的格式条款,侵犯了其法定权利,不具有法律 效力。而保安公司认为,入职当日就提出要给朱某缴纳社会保险,但朱某为了多领钱,主动申请不缴 纳。 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除法律规定的事由 外,不因双方约定而免除,双方有关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无效。 公司未依法为朱某缴纳社会保险费,符合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定情形。最终,法院判决保安 公司支付朱某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说法】《解释二》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劳动者以用人单 ...
福利待遇、竞业限制等劳动争议案件上升,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 劳资双方不缴纳社保的约定,无效!(法治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8-04 05:52
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样的条款有效吗?建筑工程转包给个人后,承包人是否应承担 工伤保险等责任? 【案情】不缴社保,每月多给一笔补助,"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能签吗?朱某入职某保安公司时,就遇 到了这样的问题。入职第二天,朱某和保安公司签署一份声明,约定朱某自愿不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险, 公司将相关费用以补助形式直接发放给朱某。 入职一个多月后,朱某向保安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公司不缴纳社会保险。朱某主 张,有关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是保安公司事先打印好的格式条款,侵犯了其法定权利,不具有法律 效力。而保安公司认为,入职当日就提出要给朱某缴纳社会保险,但朱某为了多领钱,主动申请不缴 纳。 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除法律规定的事由 外,不因双方约定而免除,双方有关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无效。 公司未依法为朱某缴纳社会保险费,符合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定情形。最终,法院判决保安 公司支付朱某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说法】《解释二》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 ...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 涉及社会保险、竞业限制、福利待遇等热点争议问题
央视网· 2025-08-01 16:22
社会保险缴纳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明确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无效,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或劳动者单方承诺的情况 [1] -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每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1] - 用人单位将社会保险费以补助方式支付给劳动者后,可要求返还 [1] - 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有利于保护劳动者退休后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权益,同时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2] 竞业限制协议 - 竞业限制协议仅适用于接触商业秘密的劳动者,非涉密人员签订的协议不生效 [3][4] - 竞业限制范围、地域、期限需与劳动者实际接触的商业秘密相适应,超过部分无效 [4] - 销售经理等掌握客户资源的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需承担违约责任 [3] - 保安等不接触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即使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也无约束力 [4] 劳动合同签订 - 劳动者故意不签劳动合同或存在重大过失时,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二倍工资 [6] - 劳动合同到期自动续延(如女职工孕期)无需支付二倍工资 [6] -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按实际工作日计算 [7] - 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劳动者有权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8] 用工主体责任 - 违法转包、分包或挂靠情况下,承包人、被挂靠人需承担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保险待遇责任 [10] - 混同用工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关联单位共同承担支付劳动报酬等责任 [10] - 劳动者应留存劳动报酬支付凭证、工作记录等证据以便维权 [11] 特殊待遇与违约责任 - 用人单位提供特殊待遇(如分房、配车)后,劳动者单方提前解约需承担违约责任 [7]
不缴社保约定”无效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央视新闻· 2025-08-01 16:22
社会保险缴纳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或劳动者单方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均无效 [1] - 司法解释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2] - 经济补偿标准为劳动者每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3] 用人单位责任与风险 -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社保部门责令补缴后若已以补助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可要求返还 [3] - 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将面临强制补缴、滞纳金及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风险 [7][9] - 用人单位需为劳动者办理五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否则需自行承担医疗费报销、工伤赔偿等本应由社保支付的待遇 [7][10] 劳动者权益保障 - 劳动者签署的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仍可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5][6] - 劳动者未缴纳社保将丧失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养老等保障权益 [8] - 劳动者可查询社保缴纳情况并向社保部门申请稽核补缴,严重违法时可解除合同并索偿 [11] 典型案例分析 - 某保安公司与员工签署放弃社保声明被法院判定无效,公司被判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5][6] - 法院强调社保缴纳是法定义务,任何规避行为均无效且损害国家社保制度 [6]
关于竞业限制、社保等劳动争议,最高法明确→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14:53
竞业限制条款 - 劳动者未接触商业秘密时竞业限制条款无效 [2] - 竞业限制范围需与知悉的商业秘密相适应 超出部分无效 [2] - 用人单位无需为在职竞业限制支付经济补偿 [2] -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需承担违约责任 [2] 社会保险缴纳 - 不缴纳社保的约定无效 无论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原因 [3] - 劳动者可因未缴社保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3] - 用人单位补缴后可要求返还已支付的社会保险补偿款 [4] 劳动合同订立 - 非用人单位原因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不支付二倍工资 [5] - 劳动合同自动续延期间不支付二倍工资 [5] - 用工满一年未订合同视为无固定期限合同 不再支付二倍工资 [5] - 二倍工资按实际工作日计算 [5] 无固定期限合同 -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可要求无固定期限合同 [6] - 三种特殊情形下用人单位可拒绝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6] - 协商延长合同期限累计达一年视为连续订立 [6] - 劳动合同自动续延或非劳动者原因变更主体视为连续订立 [6] 用工主体责任 - 承包人/被挂靠人需对转包业务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7] - 需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保险待遇 [7] 劳动关系确认 - 关联单位均未订立合同时根据用工管理行为确认劳动关系 [8] - 考虑因素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内容/报酬支付/社保缴纳等 [8]
竞业限制、社保纠纷等案件呈上升趋势 最高法司法解释明确标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3:46
近两年来,竞业限制、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纠纷等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 带来新挑战,亟需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今天(8月1日)最高法举行发布会并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二)》(以下简称《解释二》),对竞业限制约定泛化和滥用方面予以规制,包括:在劳动者未知 悉、接触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的情况下,竞业限制条款无效。 此外,针对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转包、分包、挂靠、混同用工、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现象,规制了承包 人、被挂靠人、关联单位相互推诿或者直接将法律责任推卸给没有实际偿付能力的主体等违法行为;用 人单位必须缴纳社保,任何不缴纳社保的约定,比如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约定,均无效。 竞业协议"追杀"普通打工人司法解释规制泛化和滥用问题 竞业限制近两年来时常登陆热搜,引发广泛关注。竞业限制已成互联网行业人手一份的入职大礼包,此 前,21世纪经济报道曾调查发现,竞业协议不断下沉,波及未掌握"商业秘密"的基层员工,而且不少竞 业条款不能入职的竞对公司罗列了两百多家,几乎包含了所有能想到的互联网企业。 此次,《解释二》对于竞业限制约定泛化和滥用方面予以规制: ...
最高法:任何“不缴社保”约定都无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1:54
司法解释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明确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均无效,无论双方协商或劳动者单方承诺[1] - 新规自9月1日起施行,劳动者可因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1][4] - 经济补偿标准为每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3] 社保缴纳强制性规定 - 社保缴纳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违反约定的协议自始无效[7][8] - 用人单位以补助形式发放的社保费用需返还,行政机关责令补缴后仍可追偿[3] - 五险必须全险种缴纳,需按真实工资水平和法定比例足额缴纳[15] 典型案例分析 - 保安公司案例中,法院判决"自愿放弃社保声明"无效,支持劳动者解除合同并获经济补偿[6][7][8] - 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主动放弃社保的抗辩不被采纳,格式条款侵害法定权利无效[7] 用人单位风险警示 - 未缴社保将面临强制补缴、滞纳金及劳动者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责任[13][14] - 工伤、医疗等本应由社保基金支付的待遇转由用人单位承担[11][12] 劳动者权益保障 - 劳动者可通过社保部门稽核要求补缴,严重违法时可解除合同索赔[16] - 放弃社保将丧失医疗报销、养老金等长期保障,短期补助不可持续[10][12] 制度设计意义 - 经济补偿规则倒逼企业依法参保,维护社保统筹制度和社会稳定[2] - 明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对分散用工风险和保障公民权利的作用[2]
“不缴社保约定”无效 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最高法发布→
央视新闻· 2025-08-01 10:38
近两年来,社会保险、竞业限制、福利待遇等类型案件量呈上升趋势。今天(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 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针对社会 广泛关注的热点争议问题,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解释自9月1日起施行。 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用人单位规避社保缴纳、劳动者 主动放弃社保等问题,司法解释作出明确规定: ·无论双方协商还是劳动者单方承诺,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都是无效的。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张艳介绍,比如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比如有的劳动者为了多拿工资, 要求用人单位把社会保险费以补助的方式发放给个人,两种情况都存在。本次司法解释就明确规定了用 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或者劳动者单方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都是无效的。 司法解释进一步规定: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 院依法予以支持。 法院判决协议无效 公司提出不缴纳社保,每月多给一笔补助,还要求签订"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 2022年7月,朱某入职某保安公司并签订劳动合同。入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