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失业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达2.55万亿元 新就业形态保障试点扩围
环球网· 2025-07-23 09:53
社保待遇保障方面,人社部指导各地做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自2025年1月1日起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重点向养老 金水平较低群体倾斜。同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工作扎实推进。上半年,共为1479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 居民养老保险费,并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等768亿元。 社保基金管理持续加强。人社部巩固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开展巩固提升行动,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的打击力度,指导相关地方抓好审计发现问 题整改,健全基金安全监管体系。截至6月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保持在2.55万亿元水平。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7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通报社会保障领域重点工作进展。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养老保险 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2.55万亿元,同时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取得积极进展,试点省份参保人数已达1234万人。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已平稳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持续推进,上半年调剂资 金已全部调拨到位,有效支持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55万亿元! 人社部:持续扩大委托投资规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4:52
7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工作进展情况。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职业和新工种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让 劳动者有了更广阔、更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 社保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截至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5 亿人、3亿人,同比均稳中有增。上半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53万亿元、总支出3.89万亿元,6月 底累计结余9.8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社保基金管理和委托投资工作不断加强。持续健全社保基金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日常监管,保持高压态 势。截至6月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55万亿元。下一步,人社部将持续推动扩大基本养老保 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研究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具体政策效能显著。国办印发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 稳预期。人社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失业保险降费率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超过900亿元,向参保企业发 放稳岗资金62亿元,支持培训等促就业支出113亿元。金融助企力度 ...
初入职场,这些要知道!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18 08:45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就业手续办理 (一) 离校时已落实就业单位 ● 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的,要尽快与用人单 位签订劳动合同。 ● 跟进社保缴纳情况。 ● 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户口迁移、党团组织 关系接转等手续。 ● 查询档案转递去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政府网 就业手续办理 ( 二 ) 离校时未落实就业单位 ● 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档案在学校 保留2年, 或转入原户籍地。 ● 可到当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大厅或 登录求职登记小程序,进行求职登记, 免费获取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职业培 训信息等公共就业服务。 ● 可登录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官 网、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中国公 共招聘网,获得岗位信息。 还在寻找心仪工作的同学 上 国 务 院 客 户 端 小 程 序 助 你 一 臂 之 力 ! 【 扫 码 进 入 就 业 服 务 专 区 】 高校毕业生离校时,由高校根据其就 业去向转递档案: 各地人社部门所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管理服务机构信息可通过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部官网"服务之窗"板块或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查询。 档案转出要按规定通过机要通信或邮 政特快专递渠道进行。 (二) 档案已经在自己手上 ...
涉税名词一起学 | 税前扣除系列(14)保险费支出中的各类保险扣除标准有何差异?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13 16:37
保险费税前扣除规定 -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可据实扣除 [6][11] - 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允许扣除 [6][11] - 特殊工种职工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及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可扣除,其他商业保险费(如投资者或职工商业保险)不得税前扣除 [8][11] 政策依据与案例 -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三十六条,明确基本社保、补充保险及特殊商业保险的扣除规则 [11] - 示例:A企业2024年可扣除费用包括基本养老保险80万元、基本医疗保险40万元、失业保险10万元、工伤保险5万元、住房公积金60万元、补充保险20万元,合计215万元,而商业保险40万元不可扣除 [11] 其他相关学习内容 - 系列文章涉及职工福利、工会经费、工资薪金扣除、往年凭证追补等税前扣除专题 [12][13]
【保险学术前沿】期刊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25年(上)保险精选文章目录与摘要
13个精算师· 2025-07-11 10:57
期刊介绍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是专注于公共经济学领域的学术期刊,涉及税收政策、公共支出、社会保障等主题 [2] - 该刊每年发行12期,平均每期发表10篇左右,2024年影响因子为3.5 [2] 失业保险 - 美国黑人领取失业保险的可能性比白人低30%,领取金额少46% [3][9][10] - 在可能符合领取条件的群体中,种族差距幅度相似 [9][10] - 黑人工人较低的失业前收入水平和更高的南部居住比例可解释37%的领取概率差距和65%的金额差距 [9][10] - 失业保险福利撤回导致就业率上升,在财务受限个体中最为显著,但伴随其他政府服务需求上升和更高违约率 [13][14] 残疾保险 - 将"现金断崖"机制改为"福利递减坡道"机制对受益人收入、总收入和福利金额均无显著影响 [4][16][17] - 覆盖逾10,000名受益人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政策影响有限 [16][17] - 行政负担、激励幅度有限及就业障碍是影响有限的主要原因 [16][17] 医疗保险 - Medicaid外包给私人保险公司初期略微降低财政成本,但随后几年支出持续上升 [18][19] - 实施强制政策的县四年后成本比未实施县高出9.8% [18][19] - Medicaid管理式医疗强制政策实施后医疗质量提升,常规门诊和儿童疫苗接种率上升 [27][28] - 非Medicaid私人投保人群的常规门诊也增加,外溢效应在低收入地区更显著 [27][28] - 标准化特定疾病医疗保障改革使相关疾病死亡率平均下降4.4% [24][25] 遗产动机 - 已婚夫妇一方去世后的遗产分配与单身人士非常相似 [20][21][22] - 不动产通常平均分配,但人寿保险和住房资产倾向于不平均分配给照料过父母的子女 [20][21][22] - 选择性剥夺继子女等特定子女继承权的现象较为普遍 [20][21][22]
2025年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惠民政策发布
郑州日报· 2025-07-10 08:59
政策一:稳岗返还 - 适用范围包括郑州市范围内依法参保登记、缴纳失业保险1年以上并足额缴费的企业及六类市场主体(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2] - 裁员率要求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参保职工30人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20%[2] - 返还标准为中小微企业按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按30%返还[2] - 劳务派遣单位需通过"主动申请"方式申领,其他企业可通过"免申即享"或"主动申请"方式办理[2][4] - 稳岗返还资金可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等稳定就业岗位相关支出[4] 政策二:一次性扩岗补助 - 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三类人员可享受补助[5] - 补助标准为每招用1人发放1500元[6] - 企业需为相关人员足额缴纳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满3个月且处于正常参保状态[5] - 招用时间需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之间[5] - 同一人员身份信息只能享受1次补助,不得重复申请[7] 政策三:技能提升补贴 - 参加失业保险12个月以上的企业在职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可申领补贴[8] - 补贴标准为初级1000元、中级1500元、高级2000元,不分级的统一为1500元[8] - 每人每年享受1次补贴,取得急需紧缺职业(工种)证书的可增加2次补贴次数[8][9] - 相关证书需在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可查询[8]
湖北延续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中小微企业可享受返60%
长江商报· 2025-06-12 08:04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 湖北省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至2025年底,旨在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 [1] - 参保企业需连续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以上,且上年度裁员率不高于5.5%(30人及以下企业不高于20%)方可申请 [1] - 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为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达60% [1] - 返还资金可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社保缴费、转岗培训及技能提升培训等用途 [1] - 政策覆盖范围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及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 [1] 技能提升补贴政策 - 湖北省延续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支持在职职工和失业保险领取人员技能升级 [2] - 参保12个月以上的职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申请补贴:初级500元、中级700元、高级1000元(试卷考试工种) [2] - 重点产业急需紧缺工种补贴标准上浮30%,最高达2600元 [2] - 其他技能类工种补贴标准为初级1000元、中级1500元、高级2000元 [2] - 每人每年限享一次补贴,重点产业紧缺工种持有人可额外增加两次补贴次数 [2] 失业人员生活保障 - 湖北省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并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费 [3] - 针对大龄失业人员提供专项保障措施 [3]
广西持续推行失业保险稳岗政策
广西日报· 2025-06-08 11:15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延续实施至2025年底,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按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一定比例返还资金 [1] - 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为30%,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高达60%,资金可用于稳定就业岗位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1] - 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也参照实施 [1] 技能提升补贴政策 - 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延续实施至2025年底,参加失业保险满一年的企业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可申请一次性补贴 [2] - 补贴标准根据技能等级不同,最高可达2500元,符合广西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的人员可额外增加补贴次数 [2] 保障基本生活待遇 - 政策明确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等保生活待遇,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无忧 [2] - 推动大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网 [2]
热点思考 | 失业保险,如何更好保障失业群体?(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04 22:29
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现状 - 失业保险基金发挥显著逆周期调节作用,2024年一季度支出累计同比增速达22.4%,2023年当年结余由负转正至322亿元,2024年累计结余达3342亿元 [2][9] -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90%源自雇主与雇员共同缴纳的失业保险费,2018-2023年保险费收入占比89.5% [2][17] - 基金支出重点投向失业保险金(32%)和医疗保险费代缴(8%),2023年稳岗补贴及技能培训补贴占比提升至19% [2][24] - 失业保险缴纳遵循"共担共责"原则,全国统一1%费率上限,领取需满足缴费满1年、非自愿失业等条件,期限12-24个月 [3][31] 我国失业保障体系挑战 - 2023年失业保险覆盖率51.8%,但灵活就业者社保覆盖率仅19%,显著低于传统就业的55.4% [4][33] - 失业保险参保受益率不足5%,2023年失业群体受益比例仅14.7% [4][39] - 2019-2022年失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为负的地区数量峰值达30个,2023年仍有3个地区(重庆、天津、辽宁)为负 [5][48] 海外失业保障经验 - 德国双重保障体系覆盖超90%就业群体,失业金I支付原工资60%-67%,企业接收弱势群体可获最高6000欧元奖金 [58][59] - 日本财政25%支出投向社保,失业救济覆盖老年人等特殊群体,2024年失业应对支出占比超1% [65][66] - 美国实行联邦-州双层架构,经验税率使裁员多企业税率达0.1%-6.2%,平均给付标准为原工资34% [71][72] 政策优化方向 - 扩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覆盖,优化申领条件提升受益率 [75] - 参考"经验税率"赋予地方调节权限,构建"基本保险+失业救济"双重体系 [75] - 加大财政支持缓解基金收支压力,强化职业培训与就业促进 [75]
热点思考 | 失业保险,如何更好保障失业群体?(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04 22:28
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现状 - 失业保险基金显著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2024年一季度支出累计同比增速达22.4% [2][9] - 2023年失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由负转正至322亿元,2024年累计结余达3342亿元 [2][9] -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89.5%来自雇主与雇员共同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2][17] -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重点投向失业保险金(32%)和医疗保险费代缴(8%) [2][24] - 2020年起支出向预防失业领域倾斜,2023年稳岗补贴及技能培训补贴占比达19% [2][24] - 失业保险缴纳遵循"共担共责"原则,全国统一执行1%费率上限 [3][31] - 失业保险金领取需满足缴费满1年、非自愿失业等条件,期限为12-24个月 [3][31] 我国失业保障面临挑战 - 2023年失业保险覆盖率51.8%,但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覆盖率仍较低 [4][33] - 2023年一季度新型灵活就业职位社保覆盖率仅19%,远低于传统就业的55.4% [4][33] - 失业保险参保受益率不足5%,2023年失业群体受益比例仅14.7% [4][39] - 2019-2022年失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为负的地区数量最高达30个 [5][48] - 2023年仍有9个地区失业保险基金可持续时间低于24个月 [48] 海外失业保障政策经验 - 德国双重失业保障体系覆盖超90%就业群体,提供失业金I和失业金II [6][58] - 德国为中小企业提供"新入职者+"项目,每接收一位弱势群体可获最高6000欧元奖金 [58][59] - 日本2024年财政支出25%投向社保,失业应对类支出维持1%以上 [65][66] - 美国实行联邦-州双层架构,采用经验税率激励企业减少裁员 [71][72] - 美国加州企业失业保险税率范围为0.1%-6.2%,依历史裁员情况调整 [71] 完善我国失业保障的建议 -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尤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7][75] - 提升受益率,动态优化申领条件 [7][75] - 参考"经验税率"模式增强政策灵活性 [7][75] - 构建"基本保险+失业救济"双重体系 [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