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准诊疗
icon
搜索文档
最新!2款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思宇MedTech· 2025-11-07 17:58
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批准动态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批准了2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分别是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AI-Rad Companion™ Prostate MR 前列腺癌磁共振图像辅助检测软件”和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G-Branch™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2] - 这2款产品分别针对复杂血管疾病和肿瘤影像诊断的临床痛点,提供微创修复与精准筛查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医疗器械从“跟跑”到“领跑”的加速进程[2] - 截至目前,我国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累计达到380项[3] 先健科技G-Branch™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 - G-Branch™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由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主任郭伟教授团队联合研发[7] - 该产品是中国首个获批的一体化多分支胸腹主动脉腔内修复系统,针对胸腹主动脉瘤(TAAA)这一“血管外科最复杂病变”提供了革命性的微创解决方案[8] - 产品核心创新在于全球首创的“双内嵌和双外翻”混合分支设计,使支架主体上段和下段直径不同,模拟人体胸腹主动脉的自然锥度,确保支架与血管壁的完美贴合[8] -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胸腹联合切口长达1米、手术时长约12小时、全身缝合超过1000针,术后并发症率高达30%),该系统将平均手术时间缩短至不到2小时,辐射暴露和对比剂用量减少30%以上[9] - 产品采用高强度尼钛合金框架结合聚四氟乙烯覆膜材料,集成先进的影像引导技术,兼容3D CT重建和术中DSA,提高精准度达99%以上[12] - 3项注册性研究(GUARANTEE-1、GUARANTEE-2、GUARD)显示,分支重建成功率99.7%、技术成功率95.9%、12个月分支通畅率96.7%、总生存率98.6%、30天主要不良事件率仅5.5%,I/III型内漏率0%[13] - 先健科技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是中国领先的心血管和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企业,2025年上半年其主动脉弓支架系统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已获NMPA批准,G-Branch™的上市使其率先构建“弓-胸-腹-髂”全段腔内修复平台[15][16] 西门子医疗AI-Rad Companion™前列腺癌磁共振图像辅助检测软件 - AI-Rad Companion™ Prostate MR前列腺癌磁共振图像辅助检测软件是西门子全球AI-Rad Companion家族的本土化版本,早于2020年获美国FDA 510(k)清关和欧盟CE认证,此次基于多中心临床试验(n>500例)验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19] - 该产品适用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的辅助分析,针对未治疗的40岁及以上成人患者疑似前列腺腺癌病变,旨在提高医生阅片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19] - 软件利用AI算法辅助放射科医生,提高解读效率和准确性,负预测值>95%,可避免20-30%阴性活检,临床试验显示敏感性92%、特异性88%、AUC 0.96,结合人类阅片,临床显著癌检测率提升18%、假阳性降低25%、报告时间从15-20分钟减至5-10分钟[20][24] - 软件核心由两个模块构成:确认模块负责图像加载、患者信息验证和扫描协议确认;设置模块集成深度学习引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和3D U-Net架构,自动进行前列腺配置,包括轮廓分割、病灶检测和PI-RADS v2.1评分[23] -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西门子医疗中国子公司,西门子医疗2024财年营收超220亿欧元,AI-Rad Companion系列覆盖脑/胸/前列腺等,2025计划推出20款“中国智造”产品[27]
中国首款!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垄断
科技日报· 2025-10-27 19:56
产品获批与市场地位 - 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于2025年8月25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5] - 联影医疗成为全球第三家、中国首家实现光子计数CT商业化的企业 [6] 技术优势与性能突破 - 搭载半导体探测器,实现更高空间分辨率成像、直接多能谱成像和更低辐射剂量成像 [6] - 探测器像素面积减小至原来的1/9,可呈现更细微病变结构 [6] - 辐射剂量降低率可达60%至70%,部分组织器官可降低80%至90% [6] - 实现全准直覆盖的超高分辨率成像,在心脏等大范围检查中可做更深探索 [6] 研发合作与临床进展 - 联影医疗联合多家单位在光子计数探测器、系统架构及成像算法等核心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6] - uCT Ultima已成功落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并开启临床研究 [6]
医学专家:聚焦AML全周期管理 点亮康复希望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4:54
行业发展趋势 -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正朝着精准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1] - 靶向治疗的发展让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入“精准时代” [1] - 未来将推动急性髓系白血病全周期管理体系的完善 [2] 治疗技术与药物进展 - FLT3突变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最常见的基因异常之一 [1] - 针对FLT3两类突变已有相应靶向药物 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1] - 第二代FLT3抑制剂应用中位总生存期已延长至9.3个月 且副作用更小 [1] - 微小残留病监测技术普及能精准捕捉体内残留癌细胞 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 患者管理与支持 - 建议患者家庭结合经济条件、就医便利性、资源投入和治疗预期选择医疗机构 [2] - 应结合临床实践用通俗易懂方式普及专业知识 为公众和患者家庭提供实用指南 [1] - 科学治疗与个体化管理正让更多患者迎来新的生机 [2]
开立医疗与巴泰医疗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9:32
战略合作 - 开立医疗与巴泰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聚焦新一代介入技术发展和推广 [1] - 双方整合各自优势资源 为中国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精准的治疗选择 [1] 市场背景 - 中国市场心血管疾病诊疗需求日益增长 [1] 技术方向 - 合作聚焦"精准诊疗"和"介入无植入"为代表的新一代介入技术 [1]
国产发力 光子CT连续获批 外资垄断格局被打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8:11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批上市 联影医疗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技术商业化的中国企业 [1] - 东软医疗NeuViz P10获批上市 成为全球首台8cm宽体光子计数CT [1] - 光子计数CT被誉为医疗设备领域第三次技术革命 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 直接多能谱成像和更低辐射剂量优势 [2][3] 技术优势分析 - 相比传统CT 光子计数CT实现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的飞跃 能精准识别X光子能量信息 呈现碘 钙 水等基础物质成分 [3] - 辐射剂量降低率达60%-70% 部分器官可降低80%-90% [4] - 联影医疗探测器像素面积减小至原1/9 通过创新算法解决信号强度问题 实现全准直覆盖的超高分辨率成像 [3]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此前仅西门子医疗和GE医疗实现商业化 探测器宽度≤4cm且为单源配置 [2] - 西门子医疗NAEOTOM Alpha通过FDA CE和NMPA三重认证 被FDA评为十年来CT领域最重大突破 [4] - 中国市场西门子设备单台售价近5000万元人民币 是传统高端CT的3-5倍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2年全球光子计数CT市场规模约7700万美元 [5]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1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46.1% [5] - 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约20亿美元 [2] 临床应用进展 - 联影医疗设备已入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瑞金医院开展临床测试 [5] - 东软医疗与北京协和医院 华西医院等顶级三甲医院展开临床科研合作 [6] - 临床应用场景包括脑血管病早期诊断 心脏冠脉支架评估 肺部小气道病变及腹部微小肿瘤检测等 [5] 产业意义 - 标志着中国在下一代CT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2] - 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垄断 形成技术路线互补与市场定位协同的双龙头格局 [2][6] - 实现全产业链突破 为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可控提供有力支撑 [6]
国产发力!光子CT连续获批,外资垄断格局被打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6:31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批上市 联影医疗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技术商业化的中国企业[1] - 东软医疗NeuViz P10碲锌镉光子计数CT同步获批 这是全球首台8cm宽体光子计数CT[1] - 光子计数CT被誉为医疗设备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是CT发展的第三次技术革命[3] 技术优势分析 - 相比传统CT 光子计数CT可实现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的成像飞跃 能精准识别X光子能量信息[4] - 探测器像素面积减小到原来的1/9 呈现更细微病变结构 同时通过创新算法保证图像质量[4] - 辐射剂量降低率达60%-70% 某些组织器官可降低80%-90% 大幅提升扫描安全性[5]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此前仅西门子医疗(2021年获批)和GE医疗(2023年获批)实现商业化 均为≤4cm小探测器配置[2] - 西门子设备单台售价近5000万元人民币 是传统高端CT的3-5倍[7] - 2025年4月前半月中国医疗机构完成5笔采购 总额近3亿元[7] 市场前景预测 - 2025年全球光子计数CT市场规模约20亿美元[2] - 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7700万美元 预计2029年将飙升至1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46.1%[7] - 联影医疗设备已入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开展临床测试[7] 临床应用价值 - 可用于早期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症、心脏冠脉支架、肺小气道病变等复杂病种研究[8] - 东软医疗与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等顶级三甲医院展开深度临床科研合作[8] - 未来有望成为主流CT 推动精准影像带来的早诊早治[7][8]
专家:关注晚期乳腺癌患者耐药问题,推动精准诊疗方案可及
新京报· 2025-08-21 13:09
乳腺癌治疗现状 - HR+/HER2-乳腺癌在确诊病例中占比约70%,是最常见的亚型 [1] - 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成为一线标准方案,但患者5年生存率仍低于50% [1] - 局部晚期患者确诊后复发概率达20%-30%,既往五年生存率仅20%-30% [2] 耐药性与精准治疗 - 约60%内分泌治疗原发耐药患者存在PAM通路突变,尤其是早复发患者 [2] - PAM通路突变会促进肿瘤进展,建议耐药后尽早进行基因检测以指导精准治疗 [2] - 针对PAM通路突变的靶向药物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显著改善后续疗效 [2] 创新药发展挑战 - 乳腺癌创新药研发加速,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3] - 药物价格因素影响临床选择,期待医保覆盖提升可及性 [3]
15个环节全面展示北京智疗成果
北京青年报· 2025-08-14 09:31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区2号馆举办 以"全球服务共享健康"为永久主题 以"智领未来 健康生活"为年度主题 [1] - 专题展设置"智疗云枢前瞻矩阵"和"全民健康服务矩阵"两大展示体验区 同期举办近20场会议论坛及配套活动 包括首都国际医学大会等 [1][3] - 招商招展工作全部完成 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率达54% 国际化率达53% 多款先进技术产品将通过平台进行全球首发和中国首展 [1] 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展示 - "智疗云枢前瞻矩阵"展区重点展示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项目 场景化呈现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AI研发全流程15个环节 包括诊断大模型和AI成果转化案例 [2] - 设立人工智能互动体验区 面向普通观众和专业观众分别提供体验内容 包括安贞医院心血管诊断大模型快速诊断演示和同仁医院眼底AI相机亲身体验 [2] - 展示数据标注 智能监测等服务能力 凸显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成果 [2] 全民健康服务与中医药展示 - "全民健康服务矩阵"展区围绕健康管理 养老服务和中医药健康三大方向 展示医疗机构医企共建成果及科技转化项目 [2] - 开设服贸健康大讲堂 开展体重管理 心理健康管理等科普讲座 设立健康优先专区展示北京市医疗机构前沿成果转化项目 [2] - 中医药展区面积达2000平方米 线上线下48家机构参展 其中国家中医医学中心 国家中医药出口服务基地和中医药上市公司等龙头机构占比48% 创历年新高 [4] - 展示广安门医院"广医·岐智"大模型 AI中医未来诊室 西苑医院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中药智能移动检测厅和望京医院CO接骨机器人等新技术成果 [4] 论坛活动与成果发布 - 举办1场主题论坛即首都国际医学大会 14场专题论坛和2场研讨座谈会 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和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 [3] - 邀请国内外知名院士 顶尖专家和国际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人开展研讨 发布《BMJ中国医院临床研究国际影响力报告》和《数字医疗蓝皮书》等专业研究成果 [3] - 配套活动包括创新成果发布暨专题启动活动和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第七届科技创新大赛 集中发布重量级科研成果和签约项目 举办医企沙龙促进交易洽谈 [3] - 中医药专题举办4场论坛和1场政策研讨会 拟发布《中医国际医疗服务指南》等10项标准 并策划中医药二十四节气养生打卡活动 [4][5] 国际合作与机构参与 - 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整体亮相展示成果 31家基地展示"走出去"进展 [4] - 同仁堂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等行业领军机构参展 [4] - 邀请海外组织驻华代表 阿盟驻华代表处大使 两院院士和国医大师等作主旨报告 [4][5]
北京专家走进内蒙古包钢医院 免费义诊惠及广大百姓
内蒙古日报· 2025-08-11 20:08
核心观点 -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关爱健康"志愿服务在内蒙古包头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由内蒙古包钢医院协办 27名北京顶尖医疗专家为约400名患者提供免费诊疗服务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4] - 活动是内蒙古地区首站 旨在打造区域志愿服务标杆 形成辐射全内蒙古的公益服务网络[4] - 专家团队带来高血压精准诊疗等先进流程 并通过科普教育提升患者健康管理意识[4][5] 活动组织 - 活动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卫生健康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主办 内蒙古包钢医院协办 于8月8日至9日举行[4] - 包钢医院全程统筹协调 从预约登记到检查引导提供全程保障[5] - 医院践行"打造家门口的北京医院"理念 让内蒙古百姓少跑腿看好病[5] 专家团队 - 27名专家来自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北大人民医院 安贞医院 首都儿研所 宣武医院 友谊医院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4] - 专家均为各领域学科带头人 包括心内科 普外科等专科[4][5][6] - 团队不仅提供诊疗服务 更将精准诊疗流程复制到当地[6] 服务内容 - 为约400名预约患者提供免费问诊 检查及诊疗建议[4] - 高血压精准诊疗流程成为焦点 包括血压测量 眼底动脉检查 心电图 超声检测等系统规范检查[4] - 专家通过科普教育纠正患者认知误区 如血压测量标准 老年人血压控制目标等[5] 社会效益 - 活动让鹿城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4] - 有效减少患者赴京求医需求 部分患者通过互联网问诊即可解决医疗问题[5] - 高血压精准诊疗流程将在当地持续推广 使更多患者受益[6]
兰卫医学:将以精准诊疗为导向继续推进各项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全景网· 2025-05-15 16:53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为医学诊断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 位居行业前列 [2] - 主要面向各级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 提供第三方医学检验和病理诊断服务 [1][2] - 提供国内外知名品牌体外诊断产品及科研技术服务 [1][2] 发展战略 - 下一阶段将以精准诊疗为导向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1] - 依托自建的精准医学中心和科研创新中心 与重点客户共建高端科创型联合实验室 [1] - 为临床专家和研究学者提供先进技术平台 推动检测技术研发转化和普及 [1] 运营优化计划 - 持续增强整体营运能力 提升核心服务流程效率 [1] - 升级区域检验中心的网络化布局和规范化管理 [1] -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1] 能力建设方向 - 强化检验 病理 精准 公卫和学术交流五大保障能力 [1] - 通过技术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医疗机构精准诊疗服务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