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观念

搜索文档
呵护绿饭碗 擦亮金名片(连线评论员)
人民日报· 2025-08-18 06:01
对话人: 崔 妍 本报评论员 安华祎 内蒙古日报评论员 崔妍:前不久,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全面合龙。从高空俯瞰,这条全长1856公里 的防沙阻沙带,犹如一条蜿蜒的"绿色长城"。以草方格稳住流沙,再种梭梭等耐旱沙生植物,配合生物 治沙技术,"绿色长城"背后是立体式防沙治沙体系。从单纯植树,到立体防沙,内蒙古在防沙治沙实践 中,如何生动运用了党的创新理论? 安华祎:一是增强创新意识。先看技术创新,探索适合极度干旱地区飞播造林的技术模式,创新微创气 流造林法、甘草平移种植等新技术,全面推广应用智能沙障铺设机械等新装备……机械化作业、智慧化 治理,是有效阻截三大沙漠外缘流沙扩散蔓延的关键。再看制度创新,设立防沙治沙基金,构建区域联 动、齐抓共管的联防联治机制,探索以路治沙等模式……制度体系形成一张网,牢牢"抓"住黄沙。 二是强化辩证思维。风是致因,也是资源。立足风光资源和"沙戈荒"土地资源优势,内蒙古将光伏发电 与沙漠治理巧妙结合,把打攻坚战与发展新能源有机结合起来,部署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 程,促进了增绿、增能、增收多赢。 (责编:赵欣悦、袁勃) 崔妍:从"单兵作战"到"系统集成",内蒙 ...
学习手记丨山水林田湖草沙——读懂“两山”理念的系统观念
新华社· 2025-08-14 20:49
一字之增,令人眼前一亮,给人深刻启迪。 "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 习手记 二 作 山水林田湖草沙 "两山"理念的系统观念 读懂 |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0000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离不开"两山"统筹兼顾、协同共进,同样离不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规律性认识。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谈及生态治理,专门把治沙问题 纳入其中。 从发展脉络看,从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到2017年中央深改组会议将"草"纳入其中,再到2021 年全国两会"加一个'沙'字"……其间,生态治理的系统观念持续深化,生命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不断丰富,"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 合账"的工作思路愈加明晰。 这种眼光与思维,自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开始,一路渊源有自。 1997年4月,习近平同志来到福建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调研。眼前是清澈的金溪,对岸山上是大片原始林。见此情景,他语重心长:"青山绿水 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我们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
中国环境报· 2025-08-11 07:12
当前,我国正处于科学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关键时期。为此,要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的 总体性目标和阶段性要求,科学确定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长期规划开启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征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我们党科学谋划和接续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规划(计划),全方位、全 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 新中国的成立,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社会建设创造了条件。从"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奠定了我国现 代化的绿色基础。"一五"期间,在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引导国民经济按照有计划按 比例的方向发展,自觉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纳入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 开展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973年,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审议 通过了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 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 ...
学好用好新时代改革方法论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经济日报· 2025-08-08 06:26
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 - 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改革方向正确 明确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 同时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大胆探索 [3] -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矛盾 奔着问题改 为经济社会发展扫除障碍 [4] -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经济和社会 政府和市场等重大关系 增强改革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5] - 坚持破立并举实现动态平衡 如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之制 破市场壁垒之弊 [6] - 坚持底线思维防范意识形态安全 科技安全等重大风险 掌握改革发展主动权 [7]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 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 推进内容 传播 展示 安全能力全面提升 [8] - 经济日报通过四大委员会机制打破部门壁垒 成立第一第二融媒体中心实现报网端微协同联动 [12] - 打造14名记者个人专栏形成"人人写评论"氛围 培养全媒体人才梯队 按需设岗优胜劣汰 [13] 经济日报改革实践 - 以"评论立报 理论强报 调研兴报 开门办报"为方针 形成言论矩阵和理论传播矩阵 [10] - 开展地方 产业 企业 热点话题四大调研 刊发100余套深度报道实现150亿全网传播量 [11] - 运营微信 微博 抖音等平台账号 成为经济领域"优质内容供应商" [12] 舆论引导与传播创新 - 聚焦打造"第一解释权" 通过评论矩阵廓清高质量发展舆论环境 [10] - 连续5年举办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征文 出版学理化研究丛书搭建高端理论平台 [10] - 加强新技术前瞻性研究 推进内容供给侧改革 探索防范意识形态风险有效做法 [17] - 联接中外搭建沟通桥梁 驳斥抹黑中国改革的错误论调 提升国际话语权 [18]
清剿“黑油” 从“大扫除”到“常保洁”
中国电力报· 2025-07-24 11:03
黑加油点非法经营现状 - 全国专项整治行动查实违法线索超千条、查封非法油品2377吨[1] - 非法经营形成"非法调油—违规运输—隐蔽销售"的黑色闭环[1] - 使用劣质油导致硫含量超标数十倍,损害车辆发动机并污染大气[1] - 黑加油点缺乏防爆措施,静电火花可能引发爆炸事故[1] 黑加油点经营模式与危害 - 采用"油票分离"手段偷逃国家税费[1] - 通过低价诱惑吸引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1] - 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年损失规模未披露但影响显著[1] - 流动加油车昼伏夜出,非法储油点频繁更换位置以逃避监管[2] 多部门联合整治措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追查油品来源,公安部查处非法运输[2] - 交通运输部打击车辆改装,市场监管部门检验油品质量[2] - 税务部门追缴偷逃税费,形成全链条打击格局[2] - 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纳入黑名单并限制经营资格[3] 行业治理与市场规范 - 偏远农村和物流园区存在正规加油站覆盖不足问题[3] - 推动城区和公路沿线加油站有序规划建设[3] - 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向农村及偏远地区延伸零售网络[3] - 通过合规供给挤压非法经营空间,构建安全有序的市场生态[3]
襄阳:坚持系统观念 精准谋划审计项目
证券日报· 2025-07-15 11:31
审计项目系统化管理 - 建立"一套制度"规范审计项目全流程操作要求 包括立项调研 草案确定 计划报批等环节 并实施集体会商制度 [2] - 形成动态更新的审计项目储备库 按"单位 干部 项目 资金 资产 资源"分类管理 每季度围绕重大会议 文件 民生问题等挖掘选题 [2] - 通过多维度建议收集机制 向监督部门 行业主管部门 社会公众及审计人员征集审计需求 结合储备库评估形成计划初稿 [2] 审计资源统筹联动 - 实施上下级审计机关联合机制 对涉及全局的重大项目实现联动联审 确保与上级部署无缝对接 [3] - 采用集群审计模式 将经责审计 预算执行审计与专项审计协同推进 实现"一次进点 多项审计" [3] - 编制融合审计方案 针对需同步实施的项目明确融合领域与方式 形成目标一致的审计格局 [3] 审计质量闭环控制 - 召开立项展讲会 业务部门需详细阐述审计目标 范围 重点及资源需求 领导班子逐一点评压实责任 [4] - 建立考核奖惩制度 将优秀项目 问题线索移送 大数据运用等10项指标纳入加减分体系 [4] - 实施项目后评估机制 业务部门需复盘研究型审计 现场管理等6方面工作 综合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4] 延伸案例参考 - 淮安市审计局通过三维发力监督国企改革 [5] - 明光审计局强化整改推动惠老政策落地 [5] - 门头沟区审计局聚焦三大领域保障民生事业 [5]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高质量发展战略 - 核心战略是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 [1] -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经济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3]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3万亿元,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4] 实体经济与制造业 - 建成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2025Q1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45.4%/44.9%/26.0% [4] - 供给侧改革需破除无效供给,推动人工智能+实体经济融合,强化科技金融等五大金融服务 [13] - 新能源产业链全球领先,提供70%光伏组件和60%风电装备,清洁能源发展形成新竞争优势 [7]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STEM专业年毕业生超500万人全球第一,研发人员总量居首支撑科技进步 [4]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8] - 区域重大战略(京津冀/粤港澳等)优化空间格局,增强内循环稳定性 [10] 消费与投资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出30项措施,联动惠民生与补短板扩大内需 [9][12] -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政府投资带动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 [12] 绿色转型与开放 -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14] -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领域开放试点,推进"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 [15] 制度保障 - 民营经济促进法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1] -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健全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与政绩考核 [5]
第一观察 | 总书记科学指引荒漠化防治工作
新华社· 2025-06-17 15:25
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性 - 荒漠化防治事关生态安全、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1] - 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高度耦合,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2] - 历史教训表明生态衰则文明衰,如丝绸之路湮没、敦煌古城毁坏等,需吸取教训 [3] 荒漠化防治的成就与经验 - 1978年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启大规模治沙,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4] - 我国走出符合自然规律和国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形成"三北精神"、塞罕坝精神等精神力量 [4] - 三大标志性战役(黄河"几字弯"、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取得实质性进展 [7] 荒漠化防治的战略与方法 - 防沙治沙需长期坚持,具有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需保持战略定力 [5] - 坚持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如乌梁素海和石羊河流域的成功案例 [8][9] - 科学治沙是关键,需合理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选择植被恢复模式,避免盲目改造 [10] 未来发展方向 - 锚定2050年目标,深耕2021至2030年规划,兼顾短期行动与长期战略 [6] - 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需强化系统观念,注重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 [8] - 推广宁夏中卫、内蒙古磴口、新疆柯柯牙等科学治沙模式,实现绿富同兴 [10]
强化“五个导向” 推动“十五五”规划高质量编制
人民网· 2025-06-15 08:50
战略规划 - "十五五"规划是我国实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的承上启下关键节点,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1] -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目标,需在"十五五"期间加快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等专项规划[2] - 保持战略定力是实施强国战略的关键,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3] 高质量发展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需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4] -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十五五"时期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完善相关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和考核机制[4] 深化改革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需在2029年前完成300多项重要改革任务[5] - 改革开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需将改革任务有机融入"十五五"规划,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动力支撑[5] 民生导向 - 中国式现代化以民生为核心,需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7]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要求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7] 系统协同 - 编制"十五五"规划需坚持系统观念,加强规划衔接,实现"多规合一"和"一张蓝图干到底"[8] - 需强化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等重要规划的协同,确保各级规划互相联动、形成可操作的科学规划体系[8]
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35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 厦门在1985年至2023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1%,高出全国和全省同期增速 [1] - 1985年编制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纵跨15年的规划 [1] - 规划包含21个专题,涉及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体制改革、自由港建设、对台交流合作等多个方面 [4] 规划特点 - 人民性:规划提出"使全市人民在投身特区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强调人才开发的重要性 [2] - 前瞻性:80年代率先编制15年规划,提出发展科学技术、增强辐射能力、保护生态环境等理念 [3] - 系统性:内容体系体现高度系统性,21个专题展现全局统筹、协调推进的战略思维 [4] - 务实性:组织100余位专家深入调研,采用统计预测、投入产出等定量分析方法 [5] - 一贯性:实现阶段规划与长期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协调统一 [6] 规划编制方法 - 采取本地和外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扩充信息来源 [5] - 借鉴国际经验,组织召开国际研讨会 [5] - 采用统计预测、投入产出、计量经济模型等先进定量分析方法 [5] 对"十五五"规划的启示 -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造福人民,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7] - 在全局中定位,坚持统筹谋划,加强规划衔接 [8] - 从战略上着眼,坚持把握重点,发展新质生产力 [8] - 以调研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确保规划科学精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