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政治极化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观察|美国联邦政府再次“停摆”与以往有三个不同
新华社· 2025-10-03 21:49
新华社华盛顿10月3日电 题:美国联邦政府再次"停摆"与以往有三个不同 新华社记者熊茂伶 在美国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次"停摆"后,美国特朗普政府和民主党斗法进一步升级。特朗普政府 借"停摆"向民主党发起猛攻,削减民主党支持的项目、解散民主党主导的联邦机构。民主党则展现 出"罕见团结",希望在斗争中挽回支持率。 美国舆论认为,两党围绕政府"停摆"的新一轮争斗与以往大不相同,以"更大的敌意和恶意"把"党争推 到了新高度",这凸显美国愈演愈烈的政治极化,同时给美国民众带来了更大伤害。 不同之一:特朗普借"停摆"加大攻势 "'停摆'能带来很多好处。我们可以除掉很多我们不想要的东西——民主党的东西。"特朗普话音未落, 白宫便频下狠手。 美国能源部2日宣布终止涉及16个州的223个能源项目,相关资金总计约75.6亿美元。美联社报道,在去 年的总统选举中,这16个州都把票投给了民主党候选人,其参议员在几天前对共和党人临时拨款法案也 投了反对票。 特朗普政府还声称将借"停摆"推进联邦政府裁员计划,大规模解雇联邦雇员。"许多人会被解雇,他们 会是民主党的人。"特朗普说。 不同之二:民主党展现"罕见的团结" "特朗普在政府'停摆 ...
美政府面临关门危机,两党为拨款法案争执,特朗普紧急会晤党领袖
搜狐财经· 2025-10-03 12:41
前言 9月30日深夜,华盛顿的街道依然灯火通明,国会两党正在为新财年的拨款问题激烈争斗。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大豆进口量骤然暴跌92%,几乎几乎归 零。这一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意味着中西部农业州选民的信心动摇,那些曾坚定支持特朗普的选民正悄然失望。迫使白宫高层不得不紧急召开与国会关键人 物的闭门会议。 80万人饭碗悬于一线 华盛顿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政府停摆的阴影正逼近。这一次,和以往短暂的僵局不同,这场危机由贸易战带来的反噬、农业经济的严重受创以及党派对 立加剧等多重因素交织,形成了一个可能动摇国家治理根基的挑战。 数据显示,约80万名联邦雇员的职业生涯岌岌可危。白宫的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已经着手准备应对极端情况,这次停摆不仅可能导致无薪休假,更有可能引发 大规模裁员。NASA的火星探测任务将暂停,国家公园关闭,联邦法院审理进程停滞,小企业贷款审批也将延迟,所有这些影响正从首都蔓延至全国,形成 了一张密布的负面效应网。 更令人担忧的是,关键经济数据可能会陷入"发布真空"。劳工统计局等机构可能推迟或暂停公布就业、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等重要数据,意味着美联储 在制定利率政策时会失去关键依据,这就像在浓雾中驾驶高速 ...
北美观察丨7年再停摆:美财政困局与制度痼疾的恶性循环
央视新闻· 2025-10-01 14:27
由于美国会参议院9月30日先后否决两党拨款法案,当地时间10月1日0时1分,美国联邦政府近7年以来再次"关门", 数十万联邦雇员不得不面临强制休假或被裁员,众多联邦部门的服务也"停摆"。 当地时间30日晚,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主任沃特发布备忘录,指示各政府机构开始执行其"有序停摆"的 预案。不受影响的部门包括军方、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部等执法部门、联邦航空管理局和邮政局等。 对华盛顿而言,这不是一次孤立的政治事故,而是四十年来反复延续上演的财政困局与制度痼疾。 1980至今:一部危机史 政府停摆在美国已经不是什么新戏码。据统计,1980年至今,已有14次政府停摆。 1980年,卡特政府因司法解释改变而首次执行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停摆,联邦贸易委员会短暂停运。此后,里根时代 多次因减税与国防开支拉锯而出现短暂关门。 1995至1996年,克林顿与共和党众院议长金里奇的对峙将停摆推向高潮,两段累计26天的关门打乱了政府雇员薪资 和社会保障事务,让华盛顿一度陷入政治瘫痪。 2013年,围绕"奥巴马医保"的激烈争执再次导致联邦政府瘫痪16天,白宫和独立经济机构估算,当季经济增长因此 蒸发数十亿美元;消费者信心骤 ...
美国政府停摆:一场“可预见却难避免”的自我伤害
新华财经· 2025-09-30 11:23
新华财经北京9月30日电(崔凯)随着新财年启动在即,美国联邦政府面临自2019年以来最严峻的停摆 风险。据机构预测数据显示,政府于10月1日部分停摆的概率已攀升至约70%。这一风险的核心主要源 于国会两党在短期拨款法案中就医疗保健政策无法达成共识,但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政府资金应否附加 政策条件"的政治博弈。 此次僵局不仅关乎短期拨款,更折射出美国政治极化对经济治理的深远影响,市场需警惕政府停摆可能 引发的经济数据真空、民生服务中断及长期财政不确定性。 停摆在即,两党互相推责,白宫会谈无果 在美国联邦政府资金即将于10月1日午夜到期的前不到48小时,总统特朗普于周一在白宫召集国会两党 领导人举行紧急会谈,试图打破僵局。然而,双方在关键议题上仍未取得突破——民主党坚持要求将延 长医疗补贴、撤销对医疗补助(Medicaid)的削减等条款纳入短期拨款法案,而共和党则拒绝在临时支 出案中附加任何政策内容。 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在会后直言:"我认为我们正在走向停摆,因为民主党不愿做正确的 事。"他试图将潜在停摆的责任归于民主党,同时表示:"我希望他们改变主意,但我们拭目以待。"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 ...
特朗普痛斥“激进左派”,民主党批评“借机煽情”,柯克追悼会成了5小时集体动员
环球时报· 2025-09-23 06:43
事件概述 - 美国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的追悼会在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市的州立农业保险体育场举行 美国总统特朗普 副总统万斯以及柯克的遗孀等人发言 [1] -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称追悼仪式演变为长达5小时 充满政治色彩的大规模集会 美政府官员将柯克称为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战士 [1] 主要参与者言论 - 特朗普在追悼会发表长达半小时讲话 称柯克是美国自由的殉道者 并强调历史不会忘记柯克 特朗普在讲话中将矛头指向所谓激进左派 声称左派的仇恨言论点燃了火药桶 并号召支持者继续柯克未竟的使命 [3] - 美国副总统万斯 国务卿鲁比奥和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等人发言 强调柯克对保守派青年的巨大启发 万斯称查理的精神将继续在美国的每一所大学和每一位年轻人身上延续 [3] - 柯克的遗孀埃丽卡·柯克在追悼会上泣不成声 但表示将继承丈夫遗志 她已接手柯克创立的美国转折点组织的领导工作 埃丽卡在追悼会上公开表示选择宽恕枪杀柯克的嫌犯 甚至反对判处嫌犯死刑 [3] 政治影响与反应 - 此次追悼会汇聚了共和党各界名流 包括众多现任 前任议员 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也出席了部分仪式 并与特朗普坐在一起握手交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柯克曾在特朗普与马斯克闹翻后充当两人的调解人 [4] - 路透社指出柯克之死已成为美国政治极化与言论自由争论的焦点 保守派认为这是激进左派攻击言论自由所导致的后果 而自由派则警告不应将个人行为扩大为政治斗争的借口 [4] - 美国广播公司分析称刺杀事件使美国政治人物的安保问题骤然升级 不少地方官员缩减公开行程 柯克追悼会采取了最高等级的安保措施 [4] -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 民主党方面对柯克遇刺事件予以谴责 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强调任何形式的政治暴力都是不可接受的 但部分民主党人也批评特朗普和右翼政客借死者煽动情绪 [5] - 《卫报》称民主党担心特朗普阵营正在利用柯克之死进一步煽动对立情绪 加剧社会撕裂 [5]
仅一票之差,美投票结果出炉,特朗普去英国,美军击沉3艘船
搜狐财经· 2025-09-23 03:59
一票惊魂:华尔街的寒意与特朗普的"硬币政治" 48票对47票——这个惊心动魄的比分,不仅仅是一次任命的勉强过关,更是美国政治生态失衡的严峻体检报告。华尔街的心跳因此加速,因为这背后隐藏着 对全球经济巨擘货币政策走向的深切忧虑。当一个国家的重大决策,尤其是对全球市场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美联储理事任命,竟然在摇摆不定的"一票之 差"中尘埃落定,这种脆弱性足以让任何投资者感到不安。这无异于走在钢丝之上,稍有不慎便可能跌入万丈深渊。 回望历史,美国国会的投票纪录同样充斥着这种"一票定乾坤"的惊险时刻。2013年那场长达16天的政府关门危机,便因一票之差造成了240亿美元的经济损 失。而如今,48:47的数字,则清晰地勾勒出美国政治极化已然抵达了一个何等危险的境地。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次投票关乎的是一位即将出任美联储理事,并同时身兼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重磅人物。在美国历史上,一人身兼央行与行政机构 双重要职,尚属首次。用通俗的比喻来说,这就像是将关系到经济命脉的"钱袋子"和"指挥棒"交到了同一人手中,其潜在的利益冲突和权力滥用风险,不禁 让人直呼"美国经济正在被人动手脚"。市场最害怕的便是这种深不见底的不确定性,而" ...
全世界权力最大的网红遭枪击身亡,特朗普为他降半旗
虎嗅· 2025-09-14 14:59
政治影响力 - 查理·柯克是特朗普的亲密盟友和MAGA运动的核心人物 创办了覆盖全美3000多所学校的"美国转折点"组织 通过校园巡回演讲和社交媒体动员年轻保守派选民 [4][24][30] - 其组织年收入从2016年的430万美元飙升至2023年的9240万美元 几乎全部来自捐赠 本人通过播客 付费演讲和出书成为百万富翁 [60][61] - 社交媒体每月覆盖超过1亿人 推特账号是全球互动量最高的10个账号之一 播客节目常居苹果新闻类排行榜前茅 [52] 选举动员能力 - 在2024年大选期间于关键摇摆州发起大规模选民动员 成功推动数十万年轻选民注册 对特朗普重返白宫起到关键作用 [38][58] - 共和党在30岁以下选民中的支持率显著上升 民调显示这主要归功于"美国转折点"组织的努力 [59] - 2024年10月与特朗普在亚利桑那州联合举行两万多人集会 特朗普公开宣称"查理是我的兄弟 他帮我们赢得了未来" [39] 意识形态传播 - 2020年出版《MAGA教义》系统阐述民族主义 经济保护主义和文化复兴理念 特朗普亲自作序称赞其为"杰出年轻思想家" [42][43][44] - 成功将保守主义年轻化 从刻板意识形态转变为充满活力的青年运动 解决共和党动员年轻选民的难题 [48] - 2025年初在加州民主党州长纽森的播客节目中反客为主 迫使对方同意"跨性别女性参加女子体育竞赛不公平"的观点 [54] 组织规模与活动 - "美国转折点"在2025年已覆盖全美3000多所学校 举办年度峰会吸引数万名参与者 特朗普 塔克·卡尔森等保守派明星曾登台 [50][51] - 组织通过法律援助和公开论坛对抗校园自由派势力 2016年7月柯克成为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最年轻演讲者时年仅23岁 [25][50] - 与特朗普家族关系密切 2025年1月与小唐纳德·特朗普同往格陵兰岛为收购北极领土计划造势 [45]
柯克枪击案背后的美国困局
第一财经· 2025-09-13 12:21
2025.09. 13 本文字数:2921,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政治盟友遭枪击身亡 特朗普下令降半旗致哀(图源:新华社)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犹他州州长斯潘塞·考克斯和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当地时间12日证实,涉嫌 刺杀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的嫌疑人已被捕。考克斯在当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确认, 嫌疑人为22岁的犹他州华盛顿县居民泰勒·鲁滨逊,目前关押在犹他州监狱等待被起诉。 10日,柯克在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演讲时遭枪击身亡,终年31岁。 这并非美国近期唯一一起政治暴力事件。今年6月,明尼苏达州两名州议员在各自住所遭遇枪击,导致一 死一伤;4月,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官邸遭一名男子强行闯入并纵火;而在去年竞选期间,特朗普本人也两 度遭遇未遂暗杀。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美国西东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严忠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前 美国政治生态对立严重,社会分裂加剧,政治光谱的两端缺乏基本共识,温和派声音式微,妥协空间几乎 消失殆尽。 作者 | 第一财经 高雅 越来越频繁的政治暴力事件正冲击着美国的政治生态。 美国政治暴力事件频发 当前,美国针对政治人物的暴力行为正呈现出规模扩大和形 ...
政治暴力频发与极化加剧:柯克枪击案背后的美国困局
第一财经· 2025-09-13 10:40
美国政治暴力事件频发 - 2025年上半年追踪到超过250起针对40多个州地方公职人员的威胁和骚扰事件 较2024年同期增长9% [4] - 22岁嫌疑人泰勒·鲁滨逊因刺杀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被捕 柯克在犹他州大学演讲时遭枪击身亡 [2] - 2024年6月明尼苏达州两名州议员在住所遭遇枪击导致一死一伤 4月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官邸遭强行闯入并纵火 [2] - 2022年10月闯入者用锤子袭击时任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的丈夫 2020年10月执法部门挫败针对密歇根州州长的绑架未遂案 [4] - 芝加哥大学研究显示暗杀 暗杀未遂和暴力抗议均达到历史高峰 同时出现在右翼和左翼阵营 [4][5] 政治极化与社会分裂加剧 - 自称为温和派的美国民众比例从1992年43%下降至2024年34% 创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 [7] - 80%美国成年人认为共和党与民主党支持者之间在基本事实认知层面缺乏共识 [7] - 22%民主党受访者认为联合健康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遇害案至少有点可以接受 共和党人中这一比例为12% [5] - 约五分之一美国人认为暴力可能是让国家重回轨道的方式 共和党支持该观点的比例是民主党两倍以上 [5] - 政治生态呈现全赢全输博弈模式 双方视对方为仇敌缺乏妥协意愿 [7] 暴力成因与恶化条件 - 民主体制迅速倒退 社会因种族宗教或族裔问题分裂 政治领导人容忍煽动暴力 公民容易获得枪支四大条件同时满足 [8] - 政治暴力被一些人视为压力阀 当民主无法回应民众诉求时不满情绪积聚 [8] - 特朗普及其MAGA阵营依赖威胁和暴力手段制造恐惧 国会持续陷入枪支管制僵局 [8] - 暴力事件往往在选举期间激增 2026年和2028年选举可能成为冲突爆发点 [8] - 心理失衡者在极端对立语境下更容易转向暴力 政治派系将对方视为威胁国家存亡的敌人 [6] 事件反应与党派对立 - 前民主党总统克林顿呼吁进行严肃自我反思并和平参与辩论 前共和党总统小布什强调暴力和恶言必须清除 [9] - 特朗普在白宫讲话中直接指责激进左派政治暴力伤害无辜 马斯克发文称左派是谋杀的党派 [10] - 众议院祈祷仪式转变为激烈党派争斗 民主党批评共和党无视校园枪击案 共和党暗示民主党应对暴力事件负责 [10] - 自由派与保守派对事件解读存在根本分歧 政府打击激进左翼的反应可能误解暴力升级机制 [10] - 政治领导人需跨党派明确谴责暴力 追究使用非人化或威胁性言论的官员责任 [11]
正确的事情,往往都难做
虎嗅· 2025-09-13 08:06
这周一直都在看Dota2的比赛,所以把很多内容都遗漏下来,所以今天我想都稍微触及一些。 一 首先希望XG能在败者组里面努力实现翻盘,但我也知道,这不是十年前,中国dota社区人满为患,无数年轻人冒头的年代,这就像足球一样,当没有足 够多的参与者的时候,顶层的俱乐部和国家队也只是无源之水。 同样类似中国足球,没人参与,但大家又很关注,就给了那些剩下在舞台上的人巨大的压力。我感觉战车的压力也让他们做出了很多完全不合理的决策。 XG我觉得其实能力完全在线,但支配真的出少了。 无论是体育还是游戏,在竞技中获胜总是所有人的追求,但并不是每个人每次都能获胜,我自己的经验是,成功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要做什么,但失败 的时候,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大家能客观去思考下一次做法,比谩骂要有用。成王败寇是中国的传统,我也不喜欢那种鼓吹人人都是赢家的无底线包 容。但有时候,为了让我们的社群走向成功,我们必须在失败的时候做得更好。 所以我非常不理解战车每次给辅助选没有伤害的英雄,我也不理解Ame钢背兽选择狂战BKB否决晕锤的装备,我觉得一个狂战A杖莲花的钢背是对方很难 处理的。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是中国最好的dota战队,也是我们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