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问题
搜索文档
美国政府“停摆”落幕 数据断档余波仍未平
上海证券报· 2025-11-15 02:39
美国政府停摆结束与临时法案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结束持续43天的美国史上最长政府停摆 [1] - 该临时预算法案只能支撑美国政府运转到明年1月30日,意味着两个多月后可能再度面临停摆风险 [5] 经济数据发布受阻与市场影响 - 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原定发布的经济数据未能如期发布,例如10月CPI数据 [1][2] - 白宫经济顾问表示10月关键就业报告将如期发布,但报告中不包括失业率数据 [2] - 数据真空使市场在迷雾中前行,并可能放大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猜测,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异常波动 [2][3] 美联储政策决策的不确定性 - 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可能被迫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进行政策决策 [1][2] - 由于数据搜集需要时间或依赖估算,美联储在12月议息会议前拿到10月数据有难度,且数据面临较大噪音 [2] - 根据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市场预计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约为50%,较上周的70%明显下降 [4] - 结合近期美联储官员表态,12月降息概率有所回落,决策重心仍在就业端 [3] 长期政治风险与经济隐忧 - 美国政治极化导致未来在债务上限、年度财政决算等关键谈判时,可能出现两党撕裂局面,不排除政府再度关门 [5][6] - 至少到明年美国中期选举前,美国财政问题的持续发酵仍将是市场不时面临的潜在波动风险 [6] - 频繁的停摆危机加剧市场不确定性,侵蚀长期投资者信心与美元信用 [6]
关税、中美关系、美联储、人工智能,这场中美学者的对话亮点满满!
搜狐财经· 2025-10-27 15:43
美国关税政策 - 美国前财长鲁宾批评现行关税政策“极不明智”且“严重误入歧途”,认为其服务于“美国优先”但损害美国自身利益 [3][4] - 关税政策导致经济效率降低和价格上涨,高盛研究显示美国关税成本中约82%由美国人承担,将推高美国通胀预期 [4] - 关税是一种累退税,对穷人的影响远大于富人,从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角度看均不可取 [5] 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 - 美国财政状况面临严峻挑战,债务轨迹长期不可持续,“大而美”法案将使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建议取消债务上限但非根本解决方案 [6]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顶住了特朗普的持续施压,成功维护了美联储的独立性 [6] 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 - 人工智能对生产力提升和改善财政状况有积极作用,但会减少就业岗位、增加资源消耗、加剧不平等,并带来国家安全风险 [7] - 人工智能治理需要国际合作特别是中美合作,但当前两国信任度不高,合作面临挑战 [7] - 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限制中国技术进步的同时希望进入中国市场,此举适得其反,促使中国自主研发以减少依赖 [7] 中美关系与政策不确定性 - 美国政策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人在特定时刻的想法”,这大大增加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8] - 具有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对各方有益,但当前双方均需应对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7][8]
美国政府停摆倒计时!特朗普威胁联邦机构大裁员
第一财经· 2025-09-25 15:21
美国政府停摆风险 - 美国总统特朗普拒绝与民主党领导人会面,除非民主党放弃在政府运转法案中附加1.5万亿美元支出的要求 [5] - 若两党未达成协议,美国政府将于9月30日再次停摆,这将是自1981年以来第15次关门 [7] - 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将联邦经费临时延长至11月21日的拨款法案,未能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7] 白宫预算办公室的应对措施 -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指示各联邦机构,在政府停摆情况下甄别无法获得资金的项目,并计划永久裁撤相关岗位,而非暂时休假 [3][9] - 与以往政府停摆时约60%的联邦雇员被认定为必要岗位不同,此次备忘录要求起草计划永久裁撤与政府优先事项不一致的岗位 [9] - 截至目前,特朗普政府仍未公布若政府停摆,哪些联邦职能部门将停止或继续运作 [9] 潜在经济影响与各方反应 - 有观点认为,大规模解雇联邦工作人员可能会对美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并构成对美国经济的“巨大自我伤害” [10] - 民主党人回击称不会被大规模解雇的威胁吓倒,并指责特朗普政府违反了联邦支出法 [10] - 保德信固定收益经济学家指出,美国宽松的财政政策可能为美国带来非战争及经济衰退时期最大的财政赤字 [7]
美国政府停摆倒计时!特朗普威胁联邦机构大裁员
第一财经· 2025-09-25 14:51
政府停摆风险与现状 - 若9月30日再次停摆,将是美国政府自1981年以来第15次关门 [1][4] - 上周美国众议院通过将联邦经费临时延长至11月21日的拨款法案,但未能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4] - 特朗普政府尚未公布若政府停摆,哪些联邦职能部门将停止或继续 [6] 停摆潜在影响 - 以往政府停摆期间,部分联邦机构被迫停摆,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一些公共服务与政府合同付款会中断 [4] - 在典型的美国政府停摆中,大约60%的联邦雇员被认为是必要的并继续工作,其余为非必要雇员在停摆期间无薪休假 [6] - 大规模解雇联邦工作人员可能会对美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被指将构成对美国造成巨大自我伤害的行为,不必要地剥夺国家人才和专业人士 [6] 两党分歧与谈判僵局 - 美国总统特朗普拒绝与民主党人会面,要求民主党先放弃对延长医疗补贴和撤回联邦医疗补助削减的要求 [3] - 民主党要求在维持政府运转的法案中附加1.5万亿美元的支出,主要用于医疗保健 [3] - 特朗普原计划于当地时间周四与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和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会面,以在联邦预算于9月30日到期前找到解决办法 [3] 白宫预算办公室备忘录内容 -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要求联邦机构在政府可能关门的情况下,甄别那些无法再获得资金的项目 [1] - 备忘录指示各机构对项目和相关人员进行永久裁撤,而非仅仅在政府关门期间短暂离职 [1][6] - 各机构应起草计划,永久裁撤与特朗普政府优先事项不一致领域的工作岗位 [6] 宏观经济与政策背景 - 有观点认为美联储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迈向中性利率,预计约为3% [4] - 美联储2025年利率预测约为2.75%,2027年则低于2.5% [4] - 考虑到美国政府可能要求美联储采取鸽派应对机制,导致政策失误概率增加,美国通胀可能在2026年保持高企,财政政策直至2026年仍保持扩张性,或为美国带来非战争及经济衰退时期最大的财政赤字 [5]
特朗普的财政钢丝:短期喘息与长期隐
兴业证券· 2025-08-07 21:18
财政短期缓解措施 - 通过"大而美"法案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解决短期债务滚动压力[7][8] - 新关税政策预计未来十年带来2.1万亿美元额外收入,关税收入占比从2%升至5%[13][17] - 北约成员国承诺2035年前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增强外部收入预期[13] 经济刺激效果 - "大而美"法案预计拉动2025年GDP增长0.15%,2026年增长1.2%[8] - 2025年上半年关税收入达872亿美元,同比增加505亿美元[17] - 美联储因二季度GDP增速降至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剔除净出口和库存)获得降息空间[14] 长期风险与代价 - 美国联邦债务达36.2万亿美元,占GDP超120%,未来十年或额外增加3.4万亿美元[25] - 关税上调7.6个百分点但进口价格仅下跌0.1%,显示本土承担大部分成本[18] - 收入底层20%人群税后收入将下降0.4%,最低10%家庭承担成本是最高10%的3倍[22][24] - 美国国际公信度下降,传统盟友关系受损,软实力被削弱[28]
兴业证券王涵 | 特朗普的财政钢丝:短期喘息与长期隐忧
王涵论宏观· 2025-08-07 14:25
特朗普财政问题的短期缓解措施 - "大而美"法案通过外交战略调整获共和党建制派支持,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延续债务支撑经济增长模式[1][7] - 法案延长2017年减税条款并新增税收优惠,同时削减医疗补助等支出但扩张国防和边境管理赤字(未来十年分别净增1500亿和1290亿美元)[7] - 法案短期缓解债务滚动压力:2025年6月存量美债到期规模近7万亿美元,其中1年及以下期限占比80%,法案提高债务上限解除融资约束[8] - 法案刺激经济效应显著:Tax Foundation测算显示将拉动2025/2026年GDP增长0.15和1.2个百分点,长期GDP扩张1.2%[8] 关税政策对财政的贡献 - 2025年加权平均实际执行关税升至21.1%,有效关税达1943年以来高位11.4%,上半年关税收入872亿美元同比增505亿美元[11][12] - 关税收入月度增幅显著:2020-2024年月均67.6亿美元,2025年4-6月分别达156亿/222亿/266亿美元,财政收入占比从2%升至5%[12] - Tax Foundation预测未来十年关税收入增量2.1万亿美元,考虑经济负面影响后修正为1.4万亿美元[3][12] 外部收入补充机制 - 欧洲、日本、韩国承诺增加对美投资和采购,北约成员国同意2035年前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2][13] - 联储降息条件显现:二季度GDP环比折年增速剔除净出口和库存后降至2022年Q3以来最低,7月非农就业仅7.3万人[13] 政策可持续性挑战 - 关税负担转嫁本土:2025年6月实际关税税率上升7.6个百分点至10%,同期进口价格指数仅跌0.1%,显示本土承担大部分成本[15] - "大而美"法案和关税政策加剧收入分化,呈现"劫贫济富"特征可能削弱政治稳定性[18] 中长期财政与软实力风险 - 美国联邦债务达36.2万亿美元占GDP超120%,CBO评估法案将使未来十年债务额外增3.4万亿美元[23] - 利息支出压力攀升:2025年占GDP3.2%,2035年将达4.1%,高债务水平与经济增长形成恶性循环[23] - 国际公信度受损:退出《巴黎协定》等行为削弱政策延续性信任,贸易保护主义损害全球供应链信任[24] - 盟友关系疏远:北约军费争端促使欧盟发布《欧洲防务未来白皮书》,美日韩关系因贸易和军费摩擦出现裂痕[25]
谁会是下任美联储主席?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无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联储主席潜在人选**:潜在人选为凯文·沃什、凯文·哈塞特和克里斯托弗·沃勒,三人均为共和党人,有经济学背景和美联储任职经历[1][3] - **候选人优势**:沃什获特朗普公开认可,沃勒有货币政策研究经验,哈塞特因在特朗普政府任职具备忠诚度优势[1][4] - **对经济前景判断差异**:哈塞特最乐观,认为特朗普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且通胀不升、就业强劲;沃什认为经济基础良好,外部冲击不造成持续通胀;沃勒观点与美联储官员相似,认为经济温和放缓,失业率将小幅上涨[1][5] - **政策倾向不同**:总体倾向继续降息和缩表,不过沃什相对鹰派,主张先缩表再降息;哈塞特在降息方面最为鸽派;沃勒次之,支持就业走弱且通胀下降时降息并继续缩表[1][6][7] - **美债利率高位原因**:美国财政问题是驱动美债利率维持高位的重要因素,国会推进的减税法预计未来十年净赤字增加 2.8 万亿美元[1][8] - **历任主席对财政扩张态度**:除耶伦外,历任美联储主席普遍对财政扩张表达担忧,强调独立性,非危机时期优先抗通胀[1][9] - **候选人对财政问题看法**:沃什和沃勒认为过高财政赤字扩张不可持续且不负责任,但债务偿还非美联储责任;哈塞特捍卫美联储独立性,对债务问题未明确评价[10] -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2025 年夏季可能将通胀目标重新调整回盯住 2%,或调整就业目标决策权重,为后续降息提供依据,2026 年政策可能趋于宽松[1][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人选考量**:特朗普 6 月初表示“很快”决定人选,现任主席鲍威尔任期明年 5 月结束,特朗普曾敦促降息和解雇鲍威尔,此次有提前提名意愿[2] - **2020 年修改通胀目标原因**:为弥补长期低通胀时期经济增长不足,允许短期内较高通胀实现经济“过热”,弥补增长缺口[12][13] - **当前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当前利率水平较高、长期通胀预期升高,继续遵循平均通胀目标制或冷却就业市场、增加失业率;当前利率水平使政策制定者有更大降息空间和操作灵活性;若降低利率需容忍更高通胀水平[13][14][15]
银河期货:美经济降温提振贵金属 贵金属短期维持强势
金投网· 2025-06-05 10:59
沪银主力价格走势 - 6月5日沪银主力暂报8478元/克,涨幅0.05%,开盘价8454元/克,最高8492元/克,最低8450元/克 [1] 宏观消息 - 美加协议可能下周达成,加总理称若谈判失败将采取报复措施 [2] - 欧盟贸易官员表示与美谈判稳步推进,英国首相对短期内降低美国关税有信心 [2] - 商务部长计划月底前完成飞机零部件关税标准制定 [2] - 美国不会与越南相互取消关税,墨西哥下周宣布应对美国钢铝关税措施 [3] - 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新增3.7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1万人和前值6.2万人 [3] - 美国5月ISM非制造业指数降至49.9,为近一年首次萎缩,前值51.6,预期52 [3] - 特朗普呼吁美联储降息,并主张取消债务上限 [3]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特朗普税收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增加2.42万亿美元预算赤字 [3] - 美联储6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95.6%,7月维持利率概率69.9%,市场押注9月、10月各降息1次 [3] 机构观点 - 银河期货认为美国经济数据疲软提振贵金属,短期维持强势走势 [4] - 美元因经济前景担忧下跌,特朗普财政政策加剧赤字问题支撑贵金属 [4] - 建议关注本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以判断后续交易方向 [4]
高盛首席运营官Waldron:美国经济和消费者表现出“巨大的韧性”。债券市场正确地转为关注美国财政问题。
快讯· 2025-05-29 21:18
美国经济与消费者表现 - 高盛首席运营官Waldron认为美国经济和消费者展现出"巨大的韧性" [1] 债券市场关注点 - 债券市场当前重点关注美国财政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