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困境
搜索文档
特朗普改口“不去了”,威胁3亿美国人,一旦失败,将沦为3流国家
搜狐财经· 2025-11-03 16:57
距离美国最高法院对特朗普向多国征收关税的听证会,还有两天的时间,特朗普之前曾经表态自己将会 出席本次听证会,结果就在全世界静待美国最高法怎么判的时候,特朗普又改口说"不去了",为什么特 朗普做出了改变了呢?其主要原因如下。 但同时白宫方面则指出,如果在最高法院败诉的话,他们将通过其他方式征收关税,例如利用一项允许 总统实施最高15%关税、为期150天的法律。白宫的这番表态让所有人都抱有怀疑,认为即便是法院取 消关税,但是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征收的税款也不会在予以退还。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日,特朗普乘坐在"空军一号"返回华盛顿的时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指出他不会 出席最高法院5日举行的关于其全球关税合法性的听证会。辩解到自己原计划打算前往,但是面对着美 国的现状以及民主党人的诋毁,他不想做任何事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强调这起关税案和他本人无关, 而事关美国人的兴衰 所以对于征收的税款往外退,这一点是绝对不可能的,美国政府已经陷入了经济困境,制造业回流困 难,通胀居高不下,37万债务的规模,约占GDP的119%左右。欠的钱远远多于美国政府赚的钱。沉重 的利息已经压得他们转不动。为了缓解这种困境,他们不得不折腾, ...
美国两党内斗不止,美政府停摆21天后,特朗普也是彻底没招了
搜狐财经· 2025-10-16 16:49
美国政府停摆的经济影响 - 政府停摆导致约75万联邦雇员被迫休假或无偿工作,国家公园、博物馆及报税咨询热线等服务关闭 [1] - 摩根大通分析指出,政府每停摆一周,美国GDP增速就会降低约0.1%,负面影响将持续扩散至整个经济层面 [1] - 停摆导致企业不敢投资、民众不敢消费的根本问题无法解决,美企订单减少 [4][6]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效果 - 美联储采取降息和维持流动性的措施被比喻为“退烧药”或“止疼针”,仅能暂时缓解短期流动性问题和市场阵痛 [4][6][8] - 这些货币政策无法解决政府停摆带来的源头性问题,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有限,如同隔靴搔痒 [6][8] 美国政治两极分化与治理困境 - 政府停摆表面是政策分歧,实则是两党在“美国未来走向”根本问题上的对决,共和党MAGA派主张削减政府规模,民主党则竭力维护社会安全网 [1] - 政治两极分化导致治理效能低下,僵局被某些政治势力视为推进特定议程的机会窗口,短期解决前景黯淡 [1][8] - 政治氛围呈现“破坏而非建设”的特点,国会争斗导致政治无法重回解决问题的轨道 [1][6][8] 美国财长的政策言论与市场反应 - 财长贝森特指责中国的稀土政策,试图转移国内危机视线,其立场摇摆不定,曾对华加税又因股市下跌而改口 [4] - 这种行为暴露了美国的“霸权焦虑”,企图通过将中国塑造为“全球公敌”来拉拢别国施压,但被指紧张局势由美国主动挑起 [4][6]
经济压力大、人民不赚钱!为何还有人看好中国经济?原因让人意外
搜狐财经· 2025-10-05 16:47
中国经济现状与市场情绪 - 2025年下半年公众存在对就业市场和经济势头的焦虑感,认为中国经济势头疲软而美国发展似乎更好[1][3] - 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阵痛,如同从高速奔跑切换到注重耐力的长跑,速度放缓是正常现象[13] - 短期的困难被放大为“黄金时代过去”的悲观论调,但经济起落是常态,重要的是经济体具备自我修复和向前发展的能力[18] 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支撑因素 - 拥有十四亿人的巨大内在需求,构成经济的压舱石[15] - 政策工具箱工具充足,可根据需要投入使用,逻辑在于稳住就业、保障民生和完成产业链升级[15] - 具备应对冲击的“接地气”的韧性,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纸面数据更可靠[16][20] 美国经济与市场面临的压力 - 美股多年上涨后估值已高,美联储主席公开表示美股估值相当高,动摇了投资者信心[8][10] - 二季度GDP年化环比增长率最终修正至3.8%,失业救济申请人数降至低位,但强劲数据反而引发市场对通胀顽固和美联储推迟降息的担忧[10] - 联邦政府资金将于9月30日耗尽,两党未就拨款达成一致,政府面临停摆风险,政治不确定性令市场承凉[12] 经济管理的策略与市场干预 - 不局限于西方经济学标准公式衡量经济,如不过度关注单季度增长率微小波动或资本市场短期涨跌[5] - 以实际动作稳定市场,例如在4月关税冲击后实施对等反制并安排国家队入场托底[5] - 经济发展方向清晰,正在挤掉泡沫、夯实基础,为新的起点做准备[20]
美联储年内首次降息!失业率攀升,经济博弈加剧,鲍威尔妥协了?
搜狐财经· 2025-09-20 16:50
货币政策决定 - 美联储于9月17日宣布今年首次降息,将联邦基金隔夜利率区间从原水平下调25个基点至4.75%至5% [2]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结果为11票赞成、1票反对,暗示年底前可能还有两次降息 [2] - 唯一反对票来自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其主张更激进的降息幅度,即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 [4] 经济背景与决策依据 - 会后声明将经济活动描述为“有所放缓”,并指出就业增长已经放缓,同时通胀虽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7] - 声明明确指出较低的就业增长和较高的通胀与美联储实现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的双重目标形成冲突 [7] - 美国就业市场持续恶化,过去三个月平均每月仅新增2.5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已攀升至4.3% [9] 政策影响与市场信号 - 此次降息被视为释放出美国经济正承受前所未有压力的危险信号,其信号意义大于借贷成本的实质变化 [14] - 关税政策和收紧移民政策的叠加冲击导致企业面临更高用工成本和不确定性,使劳动力市场供需双双下降 [11] - 表面上是政治胜利,实质是美国经济承压的无奈之举,未来几个月美联储需在稳就业和控通胀间寻找新平衡点 [12][16] 决策者立场与未来展望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决策完全基于最新经济数据,不考虑其他因素,体现了“根据数据做决策”的核心文化 [16] - 尽管面临巨大政治压力,鲍威尔此前对降息态度谨慎,但就业市场恶化使其政策立场转变 [9][16] - 鲍威尔对是否坚守岗位至2026年5月的问题回应“无可奉告”,暗示其职位面临复杂的经济与政治环境 [18]
鲍威尔一句话引爆全球市场!美联储的三重谎言与崩塌的美国梦!
搜狐财经· 2025-09-18 16:44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预期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于“风险平衡似乎正在发生转变,可能需要调整政策立场”的表述,使市场降息预期从75%飙升至90% [1] - 市场将模糊表述解读为“必定降息”,资金从银行涌向资本市场,上演短暂狂欢 [11] 美国就业市场数据矛盾 - 美国7月失业率为4.2%,处于历史低位,但新增就业岗位仅7.3万个,较预期的11万个差近40% [2] - 5月至6月的就业数据被下修25.8万个 [2] - 有建议将月度就业报告改为季度报告 [2] 通胀压力与政策困境 - 通胀率从2%飙升至9%,与美联储此前关于“关税对物价影响是一次性的”说法相矛盾 [5] - 美联储面临两难:不降息,GDP增速从2.5%跌至1.2%;降息,则可能重蹈1970年代经济停滞与物价飞涨的恶性循环 [5] 经济结构性失衡 - 1970年至2024年间,GDP增长252%,但工资仅增长53% [11] - 同期股市上涨6122%,但公司利润仅增长1084% [11] - 房价从6.46万美元涨至41.23万美元,购买房屋所需工时从8300小时增至11780小时 [11] - 1%的富人掌握31.9%的财富,自杀率接近1941年以来最高水平,抗抑郁药使用量增长13倍 [11]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 - 公司拥有12年研发经验,300多人的技术团队,拥有数百套热门商业模式 [14]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旗下投资近20家公司,拥有150个商标信息(其中2个为海外商标)、15个专利信息、50多个软件著作权 [16] - 公司产品发展包括:2013年进军微信并发布400多个“官网模板”;2014年完成600多个OEM贴牌合作伙伴,服务超过5万终端客户;2015年接入微信支付并发布“三级分销商城”,拥有750多个源码大客户和15万以上终端用户 [18] - 2020年发布“云平台”和“区块链积分系统”,并战略投资多家网络科技公司 [18] - 2022年发布“元宇宙电商NFG系统”,升级五大产品系列共110多个版本,更新功能超过1000项 [18]
阅兵击溃特朗普最后防线,美国挂牌战争部,白宫召集巨头商量对策
搜狐财经· 2025-09-17 13:40
美国政策动向 - 特朗普政府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 被视为美国可能采取更激进立场的信号[1] - 特朗普通过行政令直接为五角大楼冠以战争部别称 这一扩权行为正在动摇美国政治制度根基[5] 美国经济与企业动态 - 特朗普紧急召集硅谷科技领袖共商国家发展大计 受邀者包括脸书CEO扎克伯格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苹果CEO库克等[1] - 特斯拉CEO马斯克虽在邀请之列但选择缺席 这与他同特朗普日益恶化的关系有关[1] - 特朗普向企业巨头募资的举动暴露出联邦财政吃紧的窘境[5] - 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持续低于预期 劳工部在数据造假丑闻后大幅下调修正值[5] - 美国陷入两难困境 若美联储降息恐引发通胀失控 维持高利率则可能加剧就业危机[5] 特朗普执政特点 - 特朗普执政表现出反复无常的特点 从设立政府效率部到更名战争部 政策摇摆不定[3] - 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200%关税后又两次宣布关税暂缓[3] - 本质上特朗普保持商人本色 擅长短线操作却难有长远规划 导致实质性进展寥寥[3]
拖到最后一晚才签字,特朗普关税战输给中国后,心里还是不服气
搜狐财经· 2025-08-14 09:35
中美经贸对话进展 - 中美第三轮经贸对话于7月28日至29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会后联合公报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延迟签字而推迟发布 [1] - 中美5月达成"停火协议" 双方同意相互减少115%关税 其中24%关税延期90天执行 原定8月12日到期 [2] - 特朗普于8月11日深夜签署文件 同意将24%关税延长90天 [2]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最新关税政策涵盖中国、印度、巴西、瑞士等多国 使美国进口关税平均达20% 创近百年新高 [9] - 新增关税使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约2400美元 服装价格大幅上涨 汽车、电子元件、药品等消费品受影响 [9] - 巴西商品面临50%高额关税 美国大量生活必需品如咖啡依赖进口 民众生活成本大幅增加 [11] 美国经济压力显现 - 美国4月推出"对等关税"政策后 企业招聘停滞、通胀压力上升、就业市场受压制 [11] - 纽约联储报告显示通胀预期从6月2.6%升至7月2.9% 美联储迟迟不愿降息使债务问题突出 [14] - 7月美国失业率从4.1%升至4.2% 非农就业数据造假事件引发广泛质疑 [15] 金融市场前景 - 美股维持历史高位震荡 但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构成潜在威胁 [16] - Stifel预测标普500指数年底可能最多下跌14% 2025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疲态将显现 [16]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正给美国经济造成无法预估的影响 [16] 中美贸易博弈态势 - 特朗普延迟签字是因政治考虑 避免留下对华妥协印象 8月对华态度强硬 [4] - 特朗普在关税博弈中处于下风 中方实施精准有力反制使美方措手不及 [5] - 继续推行关税政策已力不从心 "休战"是理性选择 但政策反复性可能导致未来重启关税战 [18][19]
美国经济亮红灯,A股机构正悄悄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8-04 19:24
美国经济数据修正与市场反应 - 7月非农就业数据被下修25.6万人 反映经济表象下的真实困境 [1] 资本市场资金行为特征 - 市场反应与新闻表面表现存在差异 真正影响市场的是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资金动向 [3] - 2025年白酒板块限酒令政策出台前 机构资金已提前离场 导致板块指数跳空低开后20个交易日平均跌幅超6% [3][5] - 2025年7月诺泰生物被ST事件中 尽管新闻爆出社保基金踩雷 但因机构资金提前深度介入 股价实现四天大涨25% [7][9] 量化视角下的市场规律 - 交易行为反映真实资金动向 机构资金参与度决定行情持续性 如白酒板块绿色框内反弹因缺乏机构资金参与而难以延续 [9][11] - 量化系统可监测跨市场资金联动 如预警美股调整对A股的影响周期 体现全球市场数据的微妙联系 [11] 信息处理框架建议 - 建立独立数据观察体系并重点关注资金行为的连续性 [13] - 区分市场噪声与有效信号 保持前瞻性思考能力 [13]
突发!美国法院裁决反转,特朗普失策,奥巴马恐面临监停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52
政治角力 - 前总统奥巴马被指控在2016年大选中涉嫌编造"通俄门"虚假指控 面临"叛国"调查 指控源于美国情报总监加巴德的公开爆料 [1] - 指控直接指向奥巴马执政时期的核心班底 包括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希拉里等民主党重量级人物 [1] - 特朗普借此机会向民主党发起全面进攻 转移国内压力 缓解其在移民政策 贸易关税和经济形势等问题上的困境 [1] 政策受挫 - 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以2:1的微弱优势 裁定特朗普政府限制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违宪 维持全国范围内暂停实施该命令的初审判决 [4] - 司法系统第二次裁定该行政令违宪 对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改革造成重大打击 [4] 经济压力 -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带来反噬效应 供应链紊乱导致通货膨胀飙升 商品价格持续走高 [4] - 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屡屡受阻 原定于近期举行的关税谈判被推迟到八月初 [4] - 经济下行风险日益增大 迫使白宫寻求货币政策方面的配合 [4] 美联储干预 - 特朗普罕见访问美联储总部 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美联储大楼高达31亿美元的翻新工程发生公开争执 [6] - 直接干预美联储暴露出特朗普对经济形势的焦虑以及对货币政策走向的强烈干预意图 [6] - 白宫急需美联储出台刺激措施 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贸易冲突冲击 [6] 全球动荡 - 俄乌冲突持续升级 和平谈判的曙光依旧渺茫 外部势力的干预使局势复杂化 [9] - 美国政府在处理国际事务的同时 自身也深陷内乱 其政治稳定性和国际影响力都面临着严峻挑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