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中俄爆发利益之争?普京希望中国出个体面价格,这场博弈将如何?
搜狐财经· 2025-11-17 14:05
黑龙江以西,一片寒冷的土地上,正悄然展开一场关于能源与地缘政治的重大博弈。 普京将目光投向了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这条管道关系到俄罗斯失去的欧洲市场、中国的能源安全以及蒙古的利益平衡。 普京希望中国能够支付一个"体面"的价格,而中国更注重市场化定价和实际利益。 未来十年,谁将主导欧亚能源格局?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的能源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曾经占据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七成的欧洲市场,在一夜之间崩塌。管道停运、合同冻结、制裁接 连不断,俄罗斯能源巨头Gazprom陷入困境。 几十年来,俄罗斯几乎将所有天然气出口依赖于欧洲市场,而如今这个市场被彻底摧毁,普京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普京把目光转向了东方——中国。 2023年3月,普京访问了布里亚特共和国,进入了这片靠近中国边境,却长期被忽视的地区。 他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建设一条通往中国的新天然气管道,将西伯利亚的能源直接送往中国市场。 这条管道后来被命名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 布里亚特共和国地处俄罗斯远东内陆,资源丰富,但由于地理偏远、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发展缓慢。普京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能源输出,更是希望 ...
基金研究周报:偏弱整理,微盘与红利板块显韧性(11.10-11.14)
Wind万得· 2025-11-16 06:23
图 一周摘要 图 01 全球大类资产回顾 大类资产方面,贵金属再度走强,成为最大亮点。 上周全球权益市场呈现分化格局,美国市场持稳,道指小幅上涨0.34%;欧洲市场表现强劲,法国 CAC40大涨2.77%,德国DAX涨1.30%;亚洲市场日经225温和上涨0.20%,韩国综合指数升1.46%,恒 生指数涨1.26%。 商品市场中,天然气上涨涨4.47%、白银上扬4.69%表现突出,黄金上涨1.86%,焦煤重挫6.77%成最差 表现,原油下跌1.16%、大豆微涨0.49%。天然气强势上涨或反映供应端扰动,焦煤暴跌或受政策调控 与需求疲软拖累,贵金属与能源分化凸显市场避险与能源博弈并存。 美元指数走弱。美联储 12 月降息预期强烈,削弱美元吸引力;美国政府停摆后遗症发酵,拉低 GDP 预 期,且关键经济数据延迟发布也弱化了市场情绪。 市场概况: 上周(11月10日至11月14日)A 股市场整体呈震荡下行态势,上证指数收于 3990.49 点,全周微跌 0.18% 。成长板块遭遇明显回调,创成长、科创创业跌幅均超 5% ,凸显高估值赛道承压。结构性分化持续,中证红利指数逆势微涨 0.25% ,展现价值风格的 抗跌韧 ...
欧洲冬天将烧柴取暖?俄警告:欧盟禁运俄天然气将导致价格暴涨
搜狐财经· 2025-11-10 16:43
最近,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天然气争端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2025年,欧盟刚刚通过了第19轮对俄罗斯 的制裁,同时还明确表示计划在2027年彻底停止进口俄罗斯的能源。而俄罗斯能源巨头诺瓦泰克的董事 长米赫尔松却放出话来,如果真的禁运俄罗斯天然气,全球气价将飙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最终受苦的 将是欧洲的普通民众。 制裁与依赖的尴尬现状 欧盟的制裁政策显得有些矛盾。自从乌克兰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一波接一波,口头 上喊着要"断供",但实际行动上却依然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据德国《图片报》的统计,2025年第 一季度,欧盟仅在购买俄罗斯能源上就花费了58亿欧元,其中大部分都是天然气。更有意思的是,赫尔 辛基的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指出,上个月欧盟仍然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最大买家。这种一边要制 裁、一边又无法摆脱俄罗斯能源的矛盾局面,显得极为尴尬。 而俄罗斯并不是没有应对的策略,毕竟它在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上占据着10%的份额。米赫尔松直言, 想要将俄罗斯彻底踢出全球天然气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俄罗斯早已经有后手,如果欧盟真决定禁运, 俄罗斯可以将天然气出口转向亚洲的新兴市场,反正能源在手,俄罗斯完全不愁找不到 ...
美国要抢俄罗斯油气订单?能源部长喊话中国:只要少买俄油气,我们立刻供更多!
搜狐财经· 2025-11-03 17:59
中国能源进口现状 - 中国为全球最大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2024年石油进口预期达5.5亿吨,其中俄罗斯石油占1亿吨 [1] - 中国天然气进口量突破1.3亿吨,俄罗斯供应占比高达40% [1] - 俄罗斯每年从对华能源贸易中获得约800亿美元收入,成为其经济重要支柱 [1] 美国介入能源市场的意图与挑战 - 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油气出口国,其能源部长提议增加对华供应以分割中国对俄罗斯的依赖 [3] - 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较高,盈亏平衡线在60美元以上,其油气价格普遍高于俄罗斯和中东 [3] - 美国对华能源提议蕴含政治和战略考量,旨在削弱中俄合作关系并在全球经济中重新洗牌 [5] 中俄能源合作的稳固性 - 中俄能源合作通过合同锁定了大量经济收益,并建立了深厚的政治信任 [7] - 俄罗斯可能为巩固关系而加快推进“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线的建设 [7] - 俄罗斯能够提供长期合同与稳定价格,对中国而言其能源供应显得更加稳定与安全 [5][9] 中国能源战略的考量与方向 - 中国需权衡各方利益,考虑长远局势发展,不能因表面利益而舍弃与俄罗斯的长期合作 [3][7] - 对美国能源的依赖存在风险,因美国在科技、金融等领域对华实施“卡脖子”策略,政策波动可能直接影响中国能源安全 [5] - 中国需要进行多元化的能源供应布局,保持灵活的政策与广泛的国际联系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9]
俄袭电网乌炸炼油:谁先向冬天低头?
搜狐财经· 2025-10-09 23:16
俄罗斯的防线在于"能源纵深"。尽管炼油厂受损严重,但原油开采未受重创,每日仍能向中印出口超 300万桶原油,维持基本收入流。国内供暖依赖的天然气产能完好,民众过冬尚无生存之忧,民生压力 远小于乌克兰。但其防空体系的疲态已显露无遗:乌克兰无人机能穿透2100公里防线打击秋明炼油厂, 暴露了俄广袤领土防御的致命漏洞,而无人机的低成本与高频率,正持续消耗俄军昂贵的防空导弹。 这场博弈的关键变量,在于"外部支撑的可持续性"与"内部韧性的临界点"。乌克兰的命门是西方援助 的"断供风险":欧盟虽承诺长期支持,但匈牙利等国已私下转向土库曼斯坦采购天然气,对乌援助的内 部共识正在松动。俄罗斯的软肋是"炼油修复的技术封锁":西方制裁导致设备备件断供,受损炼油厂平 均修复周期长达6个月,产能流失可能持续恶化。 从现实困境看,乌克兰的"扛不住"风险更迫在眉睫。其天然气缺口需11月前完成采购,而欧盟援助资金 到位尚需时间;电网设施若再遭两轮大规模袭击,将彻底丧失供暖能力,民众过冬将面临直接生存威 胁。俄罗斯虽面临燃油短缺与财政压力,但民生基本盘未破,原油出口的"现金流"仍能支撑战争消耗。 2025年10月的东欧平原已泛起寒意,乌克兰 ...
普京若卸任,欧洲结局会怎样?
搜狐财经· 2025-10-03 12:39
文章核心观点 - 普京卸任这一假设性命题是分析欧洲未来安全与能源格局的关键催化剂 而非根本解决方案 欧洲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其内部在安全依赖与自主、意识形态与务实利益之间的深层撕裂 [1][10] 安全格局潜在路径 - **强硬派接班路径**:若军方强硬派掌权 欧洲可能面临冲突外溢的至暗时刻 包括关键能源基础设施被切断及战术核武器部署风险 同时美国的风险外包策略可能引发北约与俄罗斯正面对抗 [3] - **务实派掌权路径**:若经济务实派上台推动停火 欧洲将迎来短暂缓和 通胀或下降2-3个百分点 但会加剧欧盟内部分裂并恶化防务困境 欧盟8000亿欧元的防务计划已背负沉重债务 [4] - **权力真空路径**:若出现短暂权力真空 局势可能彻底失控 俄罗斯军方或乌克兰方面可能采取冒险行动 欧盟碎片化的军备体系不足以应对突发危机 [5] 能源博弈影响 - **短期供应链风险**:欧洲在大幅削减俄罗斯油气进口后 仍高度依赖俄罗斯化肥(占比34%)和核燃料 这些关键物资供应若被切断将严重冲击欧洲农业和法国核电体系 [6][8] - **长期结构重构**:俄罗斯油气对华出口比例突破45% 其向东转战略若被新政权加速 将强化欧洲对美国能源的依赖 欧盟进口LNG中美国占比已达54% 较战前暴涨十倍 欧洲能源定价权几乎完全丧失 [8]
美国对俄罗斯下禁令,自己却先犯了难!能源部长一句话道出了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23
全球核能市场格局 -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在铀浓缩领域占据全球85%至90%的市场份额,处于垄断地位[5][7] - 全球在建的25台核电机组中,有22台采用俄罗斯技术,占比接近九成[7] - 俄罗斯高管强调其在核能领域的强势地位难以被西方动摇[5] 美国核能产业对俄依赖 - 美国核电站发电总量的四分之一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的浓缩铀[8][10] - 美国已立法要求国内公用事业公司在2028年前停用俄罗斯铀产品[10] - 俄罗斯采取报复性限制出口措施作为对美国禁令的回应[10] 能源转型下的铀需求前景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动全球电力需求增长,核能作为稳定清洁能源被重新重视[14] - 世界核协会预计,从2023年到2030年,全球铀需求将增长28%[14] - 铀燃料成为抢手货,俄罗斯是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14] 美国能源供应链挑战 - 美国能源部长承认正在重建核燃料供应链,但目前仍无法完全摆脱对俄罗斯铀的依赖[12][16] - 短期内彻底不用俄罗斯铀将威胁美国电力稳定和能源安全[16] - 摆脱依赖需要时间,技术和供应链的建立非一朝一夕可完成[17][19]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AI的尽头是能源
新浪基金· 2025-09-22 11:14
本文作者为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 上期《首席视点》明确指出风险溢价又起波澜,从资产运行的结果看,美联储确实降息了,A股确实调 整了,外部冲击确实存在。我们提醒,不能善意忽视"对等关税"的影响,尽管目前因中美博弈而暂停冲 击。随着国内宏观经济数据预示的经济内生动力的边际弱化,我们从8月中旬提示的动力转化问题开始 成为市场的共识。短期市场出现两大分歧:1)股债要切换了。理由有三,一是国家资产负债表缩表速 度加快,二是风险偏好基本修复完毕,三是监管层在引导长牛和慢牛。2)市场情绪高涨,A股要冲击 3900点的高点,近期人工智能消息层出不穷,风险资产将会势如破竹。 一、上周市场回顾:煤炭一枝独秀 随着美联储降息的兑现,黄金的涨幅开始变慢,伦敦金现上周上涨1.2%,今年以来上涨40%,在预期美 联储进一步宽松、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强劲的央行购买的背景下,反复创下历史新高。美联储主席鲍威 尔发表了谨慎的言论,称此举为"风险管理式降息"。同时还上调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表明经济持 续强劲。失业救济人数低于预期,暗示劳动力市场疲软可能不及担忧程度。即使这样,投资者还是对降 息表达了欢迎,恒生科技上周涨幅为5%,纳斯达 ...
匈牙利威胁切断乌克兰民用电力!竟拿儿童说事
搜狐财经· 2025-08-27 23:44
匈牙利对乌克兰电力供应威胁 - 匈牙利外长警告可能切断乌克兰电力供应 但声称因人道主义考虑暂未实施[3] - 乌克兰40%电力依赖匈牙利进口 切断将导致严重后果[6] 匈牙利与欧盟关系紧张 - 匈牙利亲俄立场导致欧盟暂停部分财政救济资金[8] - 欧盟正探索绕开匈牙利直接推动涉乌议案 匈牙利面临被剥夺投票权风险[8] 能源供应相互依存关系 - 匈牙利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 乌克兰曾切断俄天然气对欧供应管道[11] - 乌军打击俄罗斯"友谊"输油管道 导致匈牙利石油供应中断[10] - 乌克兰掌握能源反制手段 战时状态拥有更多选择权[13] 匈牙利对乌援助立场 - 匈牙利未对乌克兰提供实质性援助 并经常阻拦欧盟军援计划[5]
俄石油卖给印度35美元,卖给中国80美元,我们为啥愿花高价买?
搜狐财经· 2025-08-11 08:21
能源博弈与俄罗斯石油出口策略 - 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迫使俄罗斯将石油出口重心转向亚洲市场,中国和印度成为主要进口国 [1] - 俄罗斯对中印出口石油存在显著价差:印度采购价约35美元/桶,中国采购价约80美元/桶,差异源于原油种类、运输方式及战略需求 [1] 原油种类与定价机制 - 乌拉尔原油(重质高硫)因制裁折扣显著:2022年对布伦特基准折扣超30美元/桶,2023年稳定在10-12美元/桶,印度采购价区间35-50美元/桶 [1][3] - ESPO原油(轻质低硫)溢价交易:2023年对中国报价较布伦特/迪拜基准溢价3-5美元/桶,价格区间70-80美元/桶 [3] 印度低价进口策略 - 工业需求匹配:印度炼油厂适配乌拉尔原油,简单加工后转售欧洲套利,2022-2023年石油出口总额增长50%至785亿美元 [3] - 非制裁立场与结算优势:采用卢比结算规避美元风险,2024年8月成为俄罗斯最大石油进口国(月进口量超200万桶) [3] - 经济红利:低价原油推动GDP增长,2022年超越英国,信诚工业等企业通过加工俄油获取高利润 [3] 中国高价进口逻辑 - 工业品质需求:ESPO原油符合高端工业精炼标准,低质原油加工成本过高 [4] - 管道运输优势: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2023年输送8000万吨,规避海运制裁风险(2025年美制裁183艘俄油轮推高成本) [4] - 长期合同锁定:价格稳定性优于国际市场(较沙特/美国每吨4600元人民币仍有优势) [4] 市场份额与结构变化 - 2023年5月中印合计占俄罗斯原油出口80%(中国47%,印度38%),中国进口量占其总原油进口45% [6] - 2025年俄罗斯出口结构调整完成,中印份额升至90%,海运出口量下降5% [6] 战略差异与长期影响 - 中国侧重供应链安全与工业需求,通过长期合作确保稳定供应 [7] - 印度依赖低价原油推动经济增长,但面临西方潜在关税风险(如2025年特朗普提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