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精密测量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提到的量子科技,商业化落地到哪一步了?
36氪· 2025-11-03 18:45
政策导向与战略定位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等前沿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标志着政策重心从“科研突破”向“产业化应用”和“经济赋能”转变 [1] - 文件全篇46次提及“科技”、61次强调“创新”,为量子科技发展提供了强烈的政策信号和制度保障 [1][2] - 国家将在科研经费、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量子领域的倾斜力度,推动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完整生态链 [2] 技术发展水平与全球地位 -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并建成了覆盖32个节点的“京沪干线”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 [3] - 在量子计算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研制的“九章”系列光量子计算机处理特定问题速度比经典超级计算机快数亿倍,“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机展现出强大可扩展潜力 [3] - 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中国自主研发的冷原子钟精度达到每3000万年误差不到1秒,量子雷达技术在探测隐身目标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4] - 中国量子科技整体实力稳居全球第一方阵,具备了从“跟跑”向“并跑”乃至“领跑”转变的基础条件 [4] 商业化进程与应用场景 - 量子通信是商业化程度最高的领域,国盾量子、中国电信等企业已在金融、政务、电力等行业推广量子密钥分发解决方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国家电网等已开展试点应用 [6] - 量子计算通过云平台模式提供服务,百度“量易伏”、华为HiQ、本源量子“本源司南”等平台允许用户远程访问算力,招商银行、药明康德等企业正探索其在金融风控、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 [6] -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医疗成像、地质勘探等领域具有潜力,国仪量子等初创企业已推出商用量子传感器产品并应用于科研及工业检测场景 [7] 未来发展趋势与产业展望 - 预计“十五五”期间国家将设立“量子科技重大专项”,集中突破核心器件、操作系统等“卡脖子”环节 [8] - 以合肥、北京、上海、深圳为核心将形成量子科技产业集群,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构建完整产业链 [8] - 量子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深度融合,催生“量子AI”、“量子区块链”等新业态 [8] - 政策东风将推动量子通信规模化应用、量子计算实用化突破、量子传感产业化落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9]
量子科技,“从1到10”
财联社· 2025-11-03 09:35
目前,量子科技可分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核心领域。 国盾量子副总裁周雷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经过十余年发展,量子科技已突破"前沿研究"范畴,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完 成了"从0到1"的跨越。 他认为,"十五五"规划未来产业布局更是将量子科技排在首位。在顶层设计牵引下, 量子科技产业发展路径愈加清晰。随着中国电信等"国 家队"的入场,量子科技产业正在加速"从1到10",把先发优势转化为领跑实力 。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研制团队总负责人郭国平在采访中向《科创板日报》介绍,十五五"期间,量子科技将步入技术 突破、产业落地、生态完善的加速迭代期。 "中国依托政策红利、产业链雏形和持续提升的工程化能力,有望在量子计算领域实现从中等规模含噪声量子计算实用化探索,到容错计算 原型机初步验证的阶段性推进,在药物分子模拟、金融组合优化等专用场景实现深度应用与规模化落地,成为全球量子产业生态的关键塑造 者。" 郭国平也坦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行业应用规模化、国际标准话语权仍是长期挑战。未来十年,量子计算将重塑信息、材料、能源等多领 域竞争格局,为中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新质生产力提 ...
万亿巨头 冲击涨停 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12:45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4002.83点,再度站上4000点 [2] - 深证成指上涨0.9%,创业板指上涨1.35% [2] 算力产业链 - 受隔夜美股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激活,算力产业链涨势最猛 [2] - 工业富联上午上涨7.16%,早盘一度触及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为1.57万亿元 [2] 大金融板块 - 大金融发力,多元金融、证券、期货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 [3] - 证券板块上涨2.28% [4] - 华安证券涨停,涨幅10.05%,最新价7.01元,流通市值328亿 [4] - 东北证券大涨9.73%,最新价9.59元,流通市值224亿 [4] - 长江证券上涨4.98%,流通市值490亿 [5] - 中航证券表示券商板块正迎来重要战略配置机遇,A股市值已突破100万亿元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改善 [5] 新能源赛道 - 新能源赛道表现活跃,固态电池、光伏设备、BC电池等板块上涨 [6] - 阳光电源上午上涨6.7%,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最新价176.99元,流通市值2814亿 [6][7] - 隆基绿能上涨7.62%,最新价20.34元,流通市值1541亿 [7] -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净利润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 [8] -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 [8] - 中信证券表示光伏板块在业绩、基本面和估值/情绪三重触底情况下,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和右侧拐点 [8] 量子科技板块 - 量子科技板块大涨1.47% [9] - 科大国创涨停,涨幅12.78%,最新价41.84元,流通市值116亿 [9] - 国盾量子上涨9.53%,最新价503.83元,流通市值405亿 [9] - 富士达上涨8.01%,最新价31.68元,流通市值57.2亿 [10] - 英伟达宣布推出NVIDIA NVQLink架构,旨在构建加速型量子超级计算机 [10]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名量子物理学家 [10] - 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通量一体系列成果,展示量子通信领域科技创新路线和最新进展 [11] - 中信证券表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及量子精密测量的商业化均有所加速,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11]
万亿巨头,冲击涨停,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12:32
上证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4002.83点,深证成指上涨0.9%,创业板指上涨1.35% [3] 算力产业链 - 受隔夜美股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影响,算力产业链表现强势 [1] - 工业富联股价上涨7.16%,早盘一度触及涨停,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达1.57万亿元 [1] 大金融板块 - 大金融板块发力,证券、多元金融、期货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 [4] - 证券板块中华安证券涨停,东北证券等个股大涨 [4] - 广发证券股价23.90元,上涨4.00%,市值1411亿元 [6] - 中航证券表示券商板块正迎来重要战略配置机遇,A股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市场交易活跃度改善,前三季度日均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两融余额持续攀升创下新高 [6] 新能源赛道 - 新能源赛道表现活跃,固态电池、光伏设备、BC电池等板块上涨 [7] - 阳光电源股价上涨6.7%,盘中创历史新高,市值2814亿元 [7][9] -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净利润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 [9] -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 [10] - 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龙头股三季报业绩被视为光伏、储能产业基本面好转信号 [10] - 中信证券表示光伏板块在业绩、基本面和估值/情绪三重触底后,随着需求复苏和供给侧自律限产,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和情绪右侧拐点 [11] 量子科技板块 - 量子科技板块大涨,科大国创股价上涨12.78%,市值116亿元 [12][13] - 天融信股价上涨10.02%,市值126亿元 [13] - 神州信息股价上涨9.99%,市值163亿元 [13] - 国盾量子股价上涨9.53%,市值405亿元 [13] - 英伟达推出NVIDIA NVQLink系统架构,旨在将GPU计算与量子处理器耦合构建量子超级计算机 [14]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名量子物理学家,表彰其在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14] - 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通量一体系列成果,展示其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科技创新路线和最新进展 [14] - 中信证券表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及量子精密测量的商业化加速,建议关注量子信息领域相关投资机会 [15]
刚刚,直线涨停!重磅利好来袭!
券商中国· 2025-10-29 11:53
量子科技概念股市场表现 - 10月29日A股量子科技概念股集体走强,神州信息、天融信直线涨停,科大国创、国盾量子、富士达大涨超10% [2][3] - 具体个股表现:科大国创涨幅15.39%至42.81元,国盾量子涨幅11.74%至514.02元,富士达涨幅10.94%至32.54元,天融信涨幅10.02%至10.76元,神州信息涨幅9.99%至16.73元 [4] - 西部超导、志特新材、格尔软件等个股跟涨,涨幅分别为9.15%、6.47%、7.70% [3][4] 行业技术催化事件 - 英伟达推出NVQLink互联系统,能将量子处理器与AI超级计算机相连接,为新一代超级计算机铺路,有助于降低量子比特错误率 [4][5] - 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公司与17家量子计算公司和9家科研实验室建立合作,目标是将量子计算机从几百个量子比特扩展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个 [2][6] - 谷歌在《自然》杂志发表量子算法突破性进展,其"量子回声"新算法运行速度比世界最好超级计算机快1.3万倍 [6]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7] - 中国量子科技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97.58亿美元,2024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估为37.45% [7] - 量子科技三大主要应用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产业处于技术突破、应用探索、产业培养同步推进的关键期 [7][8] 机构观点与商业化应用 - 量子计算已成为最具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预计未来5到10年可能出现实质性进展 [8] - 量子计算机未来将与经典计算机构建新超算集群架构,专注于解决量子模拟、组合优化、赋能人工智能、算法定义优势四大核心领域难题 [8] - 国内量子计算发展呈现"硬件多点开花、软件工具补齐、产业协同发力"态势,量子与AI产业协同创新为双方发展注入新动力 [8]
刚刚直线涨停!重磅利好来袭!A股量子科技概念股集体走强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1:38
市场表现 - 10月29日A股量子科技概念股集体走强,量子科技板块指数报3221.87点,上涨2.75% [2][5] - 神州信息、天融信直线涨停,科大国创股价42.81元上涨15.39%,国盾量子股价514.02元上涨11.74%,富士达股价32.54元上涨10.94% [2][4][5] - 西部超导股价87.07元上涨9.15%,格尔软件股价23.92元上涨7.70%,志特新材股价12.84元上涨6.47%,ST路通股价12.33元上涨6.66% [4][5] 行业催化剂:技术进展 - 英伟达推出NVQLink互联系统,可将量子处理器与AI超级计算机相连接,旨在将量子计算机从几百量子比特扩展到几万甚至几十万量子比特 [2][5][6] - 英伟达已与17家量子计算公司和9家科研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支持NVQLink技术 [2][6] - 谷歌在Willow芯片上实现可验证的量子优势算法“量子回声”,其运行速度比世界上最好的超级计算机快1.3万倍 [6] 行业催化剂:政策支持 - 10月28日发布的“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建议明确指出,推动量子科技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7] - 规划建议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7] 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中国量子科技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97.58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估为37.45% [7] - 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及量子精密测量的商业化均有所加速,产业处于技术突破、应用探索、产业培养同步推进的关键期 [2][8] 技术应用与产业生态 - 量子科技三大主要应用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 [8] - 量子计算机未来将与经典计算机构建新超算集群,专注于量子模拟、组合优化、赋能人工智能及算法定义优势四大核心领域 [9] - 中国在QKD量子安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国内发展呈现“硬件多点开花、软件工具补齐、产业协同发力”的态势 [8] - 量子与AI产业的协同创新为量子计算注入新动力,并为AI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8]
国仪量子完成1.31亿元战略融资,重点用于磁共振等设备研发与设计能力升级
仪器信息网· 2025-10-28 17:41
融资与上市进展 - 公司完成1.31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合肥市共创接力创业投资基金(合肥兴泰资本)[3] - 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量子计算相关设备、磁共振专用设备及实验分析仪器的研发与设计能力升级[4] - 公司已于2024年9月完成IPO辅导验收,此前在2021年12月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5] 公司背景与技术核心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源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科学团队,致力于以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计算为核心技术[5] - 联合创始人兼CEO贺羽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并曾在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工作[5] - 公司核心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量子计算、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能源催化等前沿科研领域[5] 核心产品与应用 - 原子级精度传感器探针尖端仅0.5纳米,可实现单个细胞的温度检测,并应用于癌细胞早期筛查[6] - 超灵敏磁力仪能探测弱于地磁场100亿倍的磁信号,为冠心病诊断提供全新工具[6] - 芯片检测设备可分辨比发丝细万倍的微观结构,旨在打破国外对高端半导体检测仪器的垄断[6] 市场与客户 - 公司已交付上千台高端科学仪器,客户覆盖全球高校与企业研发中心[7] - 产品远销英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客户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及多家国际知名实验室[5][7]
量子革命:量子科技的现状与未来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4 23: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但提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即“关注国盾量子”[4] 报告核心观点 - 量子计算处于早期技术攻关阶段,量子纠错是影响其进程的关键,预计未来5到10年可能出现实质性进展,美国和中国在该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4] - 中国在基于QKD(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安全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全球专利数量占比优势显著[4] - 量子测量(量子精密测量)产业进入多元化发展周期,应用场景丰富,但不同传感器的成熟度存在差异[4] - 量子科技是衡量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领域,国盾量子作为中国唯一上市的量子科技公司,业务覆盖量子计算、量子安全和量子测量,是中科大量子科研团队的核心技术孵化平台[4] 量子计算部分总结 - 量子计算已成为最具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其强大算力基于量子力学的干涉和纠缠原理,例如一台10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的复杂程度,所需经典比特数量比地球上的原子数量还多[9] - 量子纠错是实现量子计算全部价值的关键,目标是将易受噪声影响的物理量子比特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构建成高可靠性的逻辑量子比特[12][13];2024至2025年初,谷歌、中国科大、微软、亚马逊等公司在量子纠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例如亚马逊的Ocelot芯片架构有望将纠错成本降低高达90%[19] - 量子计算呈现超导、离子阱、中性原子、光量子、硅半导体等多元化技术路线并行发展的格局;超导路线在论文和专利数量上表现最为突出,全球专利申请量为9380件,授权量为3976件[22][23];各路线关键指标发展不均,路线收敛短期内不确定性较大[24][27] - 全球量子计算实力方面,美国和中国在科研论文数量上遥遥领先,分别为5430篇和4813篇,但中国篇均被引频次(19次)显著低于美国(38次)和澳大利亚(41次)[49];专利来源国中,中国和美国占比分别为39%和28%[49] 量子安全(量子通信)部分总结 - 量子安全是为应对量子计算对现有密码体系的威胁而提出的概念,主要实现路径包括基于数学的抗量子计算密码(PQC)和基于物理的量子密钥分发(QKD)[59][72] - QKD技术基于量子物理原理(如单量子不可分割、测不准原理),具备信息论安全性,即使攻击者拥有无限计算资源也依然安全[78][80];中国在该领域技术领先,全球专利排名前千位的申请人中,9家中国机构的专利数量约占前10位申请人专利总量的93%[107] - QKD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巨大,预计将从2024年的2.69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23亿美元,并在2033年达到91亿美元[110] - 中国已建成以QKD技术为核心的较完整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并初步建成国际领先的量子安全密钥基础设施雏形,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地面干线总里程超过10000公里[91][103] 量子精密测量部分总结 - 量子精密测量利用量子状态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性,旨在提升对时间、位置、加速度、电磁场等物理量的测量精度[4] - 该产业已进入多元化发展周期,具有应用场景丰富、产业化前景明确等优势,但不同物理量对应的量子传感器成熟度存在差异[4]
合百集团:作为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代表企业,国仪量子于近日完成IPO辅导验收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4 17:41
证券日报网讯 合百集团10月2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为进一步拓宽公司产业投资布 局,基于合肥市"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定位及产业基金发展政策机遇背景,公司实缴出资2000万元 参投了合肥市共创接力创业投资基金(安徽首支"S基金"),合肥市共创接力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国仪量 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1.31亿元。作为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代表企业,国仪量子于近日完成IPO 辅导验收。 (编辑 王雪儿) ...
国盾量子20251009
2025-10-09 22:4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国盾量子是A股市场唯一以量子技术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技术源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业务覆盖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全球稀缺[3] * 公司由国资委和中科大主导股权架构,中国电信于2024年入股后成为前三大股东之一,董事长由中国电信高管吕品兼任,原董事长英勇担任总裁,引入央企资源管理能力同时保留核心技术领导力[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4.5%至1.2亿元,毛利率多年维持在50%左右,手持订单超过2.2亿元,未来订单预期乐观[2][3]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亏损收窄,利润同比增加30%,随着新订单在年底确认,有望扭亏为盈[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在0.24亿至0.87亿之间,2026年及2027年利润预期分别为0.36亿和0.86亿元[4][30]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预期分别为1.04亿、1.36亿和1.9亿元(量子通信),以及1.1亿、2.42亿和4.85亿元(量子计算)[29] * 自中国电信入股后,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呈下降趋势,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5,000万元,同比增长30%[13][31] 量子通信业务 * 国盾量子是国内最大量子通信网络设备供应商,市占率超90%,已完成20余座城市城域网建设,并参与欧洲和南非等国际项目[2][5] * 国内骨干网(如哈尔滨至广州、上海至成都)铺设已基本完成,当前主要任务是拓展骨干网沿线城市的城域网建设[11] * 中国电信入股后加速城市间组网建设,预计到2030年完成100个城市城域网建设[2][5] * 业务布局涵盖TOG、TOB和TOC端:TOG端提供城域网、骨干网建设及维护,前期设备销售收入占比40%,后期服务性收入占比60%[17];TOB端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人民银行、工商银行等合作保障数据安全[17];TOC端与中国电信联合推出"量子密话"业务,用户数截至2025年8月突破600万,预计年底达800万,2024年与中电信签订1,200万元订单,2025年提升至1,400万元[17] * 2025年8月和9月,公司与中国电信签订了两笔大额订单以及一笔1,400万元的订单[29] 量子计算业务 * 公司依托中科大技术平台,是唯一参与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研究的企业,在测控设备、稀释冷机等关键单元领先[2][5] * 2025年上半年该领域营收同比增长近三倍至5,600万元[2][5],产品价值占比达到70%左右,其中稀释冷机和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价值占比最高的单元,分别占比30%-40%和30%[8][9] * 已签订多笔大额订单,包括与安徽巢湖明月超导中心签订的4,500万元订单、与中国电信签订的5,400万元订单,以及2025年9月与中国电信签订的一笔280比特、6,300万元(原文亦提及6,400万元)的整机订单,预计明年交付[5][7][29] * 全球量子计算行业处于从实验室向商业化过渡的关键时期,超导量子计算机比特数约100至1,000,保真度基本在10^-3左右[18] 实现商业化需量子比特数超过1万(10^4)且错误率控制在10^-3以下,预计需3至5年[21] * 预计未来五年全球量子企业营收增速平均可达50%,头部效应明显[22] 量子精密测量业务 * 该领域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应用广泛,公司冷原子重力仪产品表现突出,其灵敏度比传统方法高出约1,000倍[26][27] * 公司已完成两台冷原子重力仪销售,实现营收856万元,同比增长13%,另有三台未执行订单,预计确认营收约1,000万元[28] 此外还有三笔冷原子钟订单,单价约300万元[2][5] * 未来在矿场勘测和地下结构勘探方面有增长潜力,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重力仪市场规模将达到10.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28] 公司预计该业务未来三年营收分别为0.4亿、0.48亿和0.57亿元[31] 行业动态与竞争环境 * 国内量子通信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如"墨子号"卫星、光缆线路)稳步推进,为大规模部署奠定基础,国盾量子技术成熟度全球领先[16] 全球范围内,中国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欧洲等地区刚刚起步[16] * 由于涉及国家安全及高佣金领域,海外对国内产品基本完全封锁,这使得国盾量子的国产替代空间非常广阔[6] * 2025年是量子计算发展100周年,技术迭代快速突破,订单落地速度超出预期,科研机构、政府和创新中心的订单在2025年开始集中落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