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
搜索文档
[新股]丹娜生物成功登陆北交所 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龙头起航新征程
全景网· 2025-11-03 15:41
公司上市概况 - 丹娜生物于11月3日上午9时30分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1] - 公司是第一批国家支持的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天津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 公司从事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5] 发行与交易数据 - 本次发行股份全部为新股,发行数量为800.00万股,发行价格为17.10元/股 [4] - 上市首日开盘价为93.70元/股,最高至111.70元/股,收盘报102.10元/股,较发行价上涨497.08% [4] - 首日成交量6.79万手,成交额6.65亿元,换手率94.25%,总市值达56.55亿元 [4] 技术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侵袭性真菌病等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已取得91项境内外专利,79项国内注册产品,102项国外CE认证 [5] - 公司搭建了五大核心技术平台,形成了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的产品管线 [5] - 公司在客户资源、产品体系、市场份额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行业地位不断提高 [5]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扣除发行费用2,223.08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1,456.92万元 [8] - 募集资金将用于总部基地建设项目和新产品研发项目 [8] - 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30,200.00万元,建设期36个月,环评批复产能为6,506万人份,旨在扩大生产规模 [8] - 新产品研发项目将基于六大技术平台,重点开展侵袭性真菌感染、呼吸道及妇科病原微生物感染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8]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董事长强调将履行好上市公司义务,强化创新、规范运作,维护投资者权益,加快发展健康事业 [7] - 公司将通过募投项目进一步拓展免疫层析、化学发光等方法学产品的市场应用,并优化升级核心产品 [8]
宁波GQY视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07:30
公司核心运营动态 - 公司营业期限由“1992年06月10日至2025年02月22日”变更为“1992年06月10日至长期” [6] - 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产生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6名及独立董事3名 [12][13] - 公司独立董事吴雷鸣先生因任期届满离任,李亚敏女士因个人原因辞任独立董事职务 [7][9] 公司投资与资产重组 - 公司注销合资公司河南中科通用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提升运营效率并整合资源 [10][11] - 公司与深圳维视商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怡然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出资650万元持股65% [11] - 公司向合作方转让其持有的上海豫见光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11] - 公司全资子公司黄河华夏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北京屿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给公司,使其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11] - 公司以自有资金60万元收购中伟建(上海)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具备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13][14] - 公司以1,750万元现金收购深圳市泰亨光电股份有限公司70%股份,对应标的公司股本350万股 [15] 公司资质与税务 - 公司于2024年12月6日再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效期三年,可连续三年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5]
红板科技IPO惊魂:利润坐过山车,95%股权一把抓,客户集中度高到吓人!
中金在线· 2025-10-26 10:50
财务表现 - 净利润呈现V型反转,2022年为1.41亿元,2023年下降至1.05亿元,2024年大幅反弹至2.14亿元 [1] - 公司毛利率波动较大,2022年为13.28%,2023年降至11.04%,2024年回升至13.98% [1] - 2024年公司分红7800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36% [1] - 直接材料占生产成本比例超过54%,利润受铜、金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显著 [1] 产品与定价 - 核心产品HDI板价格持续下降,两年内累计降价超过25%,其中2023年单价暴跌19.94%,2024年再降5.26% [1] - 公司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通过降价支撑营收增长 [1] - 2022年底投产的载板工厂初期毛利率为负,拖累公司整体利润水平 [1] 客户与市场风险 - 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的36.71% [1] - 公司应收账款高达8.73亿元,占营收比例的34%,坏账计提比例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公司主营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手机主板贡献约60%的营收 [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率为4.63%,低于行业平均的4.92% [2] - 研发团队中大专学历人员占比60%,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28.55% [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实控人叶森然一人掌控公司95.12%的股权,IPO后家族持股比例仍超过71% [3] - 2022年至2023年累计分红1.38亿元,其中约95%进入实控人家族口袋 [3] - 子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存在租赁、餐饮服务等交易,三年累计金额近千万元 [3] 产能与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募资20亿元用于扩产,目标是新增120万平方米HDI板产能 [3] - 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为88.51%,在现有产能未完全饱和的情况下推进扩张 [3] - 扩产可能导致公司在PCB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加剧以价换量的竞争 [3] 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HDI板领域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3%,2024年为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供货1.54亿件 [4] - 公司已进入OPPO、vivo等头部手机品牌的核心供应链,手机电池板市场占有率达20% [4] - 募资扩产后HDI板产能将实现翻倍,试图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压低成本 [4] 商业模式与盈利依赖 - 商业模式依赖于生产HDI板、刚性板等PCB产品,通过低价接单和规模效应维持营收增长 [3] - 利润对成本控制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存在依赖,税收优惠占利润比例在2%至4.5%之间 [3]
信濠光电Q3实现营收4.2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50.03%
巨潮资讯· 2025-10-22 19: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23亿元,同比下降2.3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0.03% [1] - 年初至报告期末(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13.06亿元,同比增长5.79% [1] - 年初至报告期末(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8亿元 [1]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6237元/股,同比增长249.35% [2] - 第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88% [2] 资产负债状况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45.0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3.5% [1] - 截至三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为22.0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9% [1][2] 盈利质量与现金流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977.22万元,但同比改善15.33% [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4亿元 [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1亿元,较上期大幅减少225.43%,主要因支付给职工的相关支出增加所致 [2] 费用支出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4080.96万元,同比减少31.72%,主要因信光销售相关费用减少所致 [2]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玻璃防护屏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3] - 公司产品涵盖智能手机与电脑类、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汽车及智能座舱类等玻璃防护屏 [3]
建发致新:公司下属信息化开发公司湖南致新锐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18:40
公司数字化能力 - 公司下属信息化开发公司为湖南致新锐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 - 湖南致新锐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1] - 该子公司主要承担公司的数字化开发职能 [1]
工信部等六部门: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培育若干世界一流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9-29 15:23
政策支持 - 利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和产业发展基金等现有政策渠道资源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1] - 支持行业组织开展机械工业百强和零部件百强企业培育 [1] 企业培育目标 - 在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培育若干世界一流企业 [1] - 在工业母机、农机装备、仪器仪表、机器人、医疗装备、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等领域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发展一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1] 全球化布局 - 引导装备企业合理有序跨境布局 [1] - 建设海外协同研发与售后服务基地 [1] - 构建全球化生产和服务体系 [1]
解锁”瞪羚企业的成长“密码
证券日报· 2025-09-25 00:49
政策背景与定义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提出培育包括瞪羚企业在内的多类型企业 [1] - 2024年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明确要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1] - 瞪羚企业被定义为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具有超常规发展速度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被视为独角兽企业的重要潜质 [1] 行业地位与作用 - 瞪羚企业是创新型企业的突出代表,活跃于新兴领域,凭借市场嗅觉和技术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1] - 该类企业是前沿科技创新的领跑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以及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强劲引擎 [1] 培育体系建议 - 需构建完整的瞪羚企业认定和培育体系,当前各地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和认定延续性 [3] - 建议以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为特征,建立“精准识别—梯度培育—生态赋能”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3] - 在前期发掘阶段应重点关注有潜力的优质项目,提供个性化帮扶以助其进入高速成长轨道 [3] 金融支持措施 - 瞪羚企业实现向独角兽企业跃迁需要更多金融支持以满足资金需求,实现快速可持续增长 [4] - 需创新金融赋能方式,完善与企业全生命周期相适应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 [4] - 具体措施包括由金融机构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引导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发挥“专精特新”专板股权融资和上市培育功能 [4] 企业自身发展要求 - 瞪羚企业自身需强化创新引领,企业家应坚定信心,稳固基础,不断寻找新增长点与突破口 [5] - 企业需持续发力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 [5]
科技部:超50万家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16:26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50万家 较2020年增长83% [1] - 524家中国大陆企业入选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占比达26.2% [1] 研发投入表现 - 中国大陆企业在全球工业研发2000强榜单中企业数量占四分之一以上 [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
新华网· 2025-09-18 15:12
(文章来源:新华网)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9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2024年,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占上榜企业比重为26.2%;高新技术企业 超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 ...
个人买票公司报销,抬头填个人还是公司?铁路电子发票热点问题看这里→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18 09:16
铁路电子发票政策 - 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领域自10月1日起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 [1] - 电子发票抬头错误可在原开具时限内申请换开 最多3次 [3][4] - 线下渠道支持老年人及脱网人士凭购票身份证件在车站窗口或自动售票机申请电子发票并获取扫码开票单 [6][7][8] - 购票人或代办人可为乘车人申请已购车票、退票费及改签费的电子发票 需凭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或订单号办理 [10] 高新技术企业税务政策 - 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19] -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期满当年未重新认定时 企业所得税暂按15%税率预缴 年底前未取得资格需补缴税款 [19] - 2025年度名单企业需在2025年内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且2024年研发支出、人员及高新技术产品占比需符合国科发火〔2016〕32号文件规定 同时制造业销售额占比需超50% [20] - 汇总纳税的总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时 分支机构不可作为独立纳税人享受优惠税率 [21] - 企业可同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23] - 高新技术企业发生更名或认定条件相关重大变化需在三个月内向认定机构报告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