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级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中金快讯 | 中金公司牵头保荐L4级自动驾驶全球先行者「文远知行」完成美股回港双重主要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1-06 23:02
在本项目执行方面,中金公司作为牵头保荐人全程紧密把控时间表,协助文远知行积极有效地开展各方沟通工作。作为首家美股中概股回港的18C双重主 要上市,本项目在交易结构和两地监管披露上存在诸多开创和突破,中金公司协助文远知行在创新架构下顺利完成本次交易。在发行推介方面,中金公司 牵头协助文远知行成功转化多家境内外长线及基本面驱动的基金,在启动簿记初期即完成下单,为最终窄折扣定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金公司的订单 贡献占比位居承销团第一。 11月6日,WeRide Inc.(以下简称"文远知行",联交所股票代码:0800.HK,Nasdaq: WRD)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完成美股回港双重主要上市,绿 鞋前发行规模3.08亿美元,绿鞋后发行规模3.54亿美元(假设全额行使)。中金公司担任牵头保荐人兼整体协调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 联席牵头经办人、后市稳定商及结算代理人。 本项目是全市场第一家采用18C规则进行美股回港双重主要上市的IPO项目,也是中金公司担任联席账簿管理人于2024年10月助力文远知行完成美股上市 以来,再次紧密协助其开展资本市场融资,体现了中金公司长期服务客户需求、助力中国高科技企 ...
小马智行副总裁莫璐怡:自动驾驶出租车技术门槛非常高 不会以恶意低价方式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22:38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运营与规划 - 第七代Robotaxi于11月5日正式在广州、深圳上线运营,计划在11月开始陆续投放,到年底将有几百辆车上路 [2][4] - 公司对第七代Robotaxi的构想是在1000辆车规模下实现车队盈亏平衡,以此为起点,每增加一辆车都能实现自我盈利 [2][4] - 第七代车型的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上一代下降70%,主要得益于计算单元和激光雷达的大幅降本 [3] - 车辆在行驶稳定性、舒适性上较前代有提升,支持车内语音交互启动行程 [3] - 技术突破体现在算法层面,能够用更低成本的硬件实现同等目标 [4] Robotaxi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新玩家陆续涌入或重新回归,市场越来越火 [2][4] - 哈啰于今年6月进入该领域,目标在2026年实现小批量量产,2027年部署超5万辆 [4] - 高德将正式入局Robotaxi,并将其作为战略级业务以拓展全球市场 [4] - 小鹏汽车宣布将在2026年正式推出三款Robotaxi车型并启动试运营 [5] - 行业在2021年左右已进行过一轮L4级自动驾驶淘汰赛,目前正迎来新一轮淘汰赛 [6] 行业商业化进展与公司策略 - 2024年是Robotaxi商业化提速的一年,百度萝卜快跑截至10月31日的每周全无人驾驶订单量已超过25万单 [6] - 小马智行当前Robotaxi车队规模超720辆,并计划在2026年突破万辆 [6] - 公司认为行业技术门槛高,更多企业加入能促进技术发展和产业链降本 [2][6] - 小马智行Robotaxi的定价与滴滴快车处于同一水平,公司不会以恶意低价方式竞争,相信用户会为品质出行付费 [2][6]
小马智行副总裁莫璐怡:自动驾驶出租车技术门槛非常高,不会以恶意低价方式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21:27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运营与目标 - 第七代Robotaxi于11月5日正式在广州、深圳等地上线运营,此消息发布于公司登陆港股前一天[1] - 第七代车型自设计之初目标即为实现单车运营盈亏平衡,公司计划从11月开始陆续增加投放,到年底将有几百辆投入运营[1][2] - 公司对第七代Robotaxi的构想是在1000辆车规模下,车队能够做到盈亏平衡,以此为起点,每增加一辆车都能实现自我维持[1][2] 第七代Robotaxi的技术与成本突破 - 第七代Robotaxi的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上一代下降70%,主要得益于计算单元和激光雷达的大幅降本[2] - 技术突破体现在算法层面,能够用更低成本的硬件实现同样的目标,车辆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较前代均有提升[2] - 车内支持语音交互,乘客可通过语音指令如“开始行程”来启动车辆[2] Robotaxi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行业竞争进一步白热化,新玩家陆续涌入或重新回归,例如哈啰计划在2027年部署超5万辆,高德正式入局并将其作为战略级业务,小鹏汽车也宣布将在2026年推出三款Robotaxi车型[3][5] - 行业在2021年左右已进行过一轮L4级自动驾驶淘汰赛,目前行业又来到新的时间点,预计未来还会迎来新一轮淘汰赛[5] - 公司表示不会以恶意低价方式竞争,目前其Robotaxi定价与滴滴快车处于同一水平,相信用户会为品质出行付费[5] 行业商业化进程与规模 - 2024年是Robotaxi商业化提速的一年,百度萝卜快跑截至10月31日的每周订单量已超过25万单,且全部为全无人驾驶订单[4] - 小马智行的Robotaxi车队规模已超720辆,并计划在2026年突破万辆[4] - 行业技术门槛高,更多企业加入赛道被视为好事,有助于技术更快发展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幅降本[4][5]
全球首家!广州黄埔区又一企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1-06 20:46
上市概况 - 公司于11月6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800.HK [1] -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在“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自动驾驶科技企业,此前已于2024年10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3] - 本次港股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8825万股(绿鞋前),每股定价27.1港元,募资总额达23.9亿港元(绿鞋前)[3] 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唯一旗下产品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沙特、比利时七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企业 [5] - 业务已覆盖全球11个国家超30个城市,形成自动驾驶出租车、小巴、货运车、环卫车、高阶智能驾驶五大产品矩阵 [5] - 在中国,公司Robotaxi已在广州、北京实现纯无人商业运营,并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提供24小时服务 [5] - 在中东、新加坡等核心市场,公司较同行保持至少一年半以上的先发优势 [5] - 在法国、瑞士、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公司是唯一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车队商业部署的自动驾驶公司 [5]
小马智行港股上市首日破发,一度深跌超1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1-06 20:21
港股上市表现 - 公司于11月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为139港元/股,但开盘即破发,开盘价为124港元/股,较发行价下跌10.79% [1] - 公司港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26.10港元/股,较发行价下跌9.28%,总市值约为538.76亿港元 [1] - 公司此次发行4824.9万股股份,募资净额约64.54亿港元,并通过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增发15%股份,使总募资额增至约67.1亿港元 [1] - 港股139港元的发行价较最高招股价180港元低22.78%,较定价基准日美股价格折让约4.59% [1]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15.88倍认购,国际发售部分仅获7.72倍认购,认购热度远低于今年港股市场多数新股 [1] 美股市场波动 - 在港股上市前,公司美股经历连续下跌,从10月28日的21.87美元跌至11月5日的16.25美元,7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达25.7% [2] - 截至11月5日,公司美股总市值约为62.61亿美元,较下跌前显著缩水 [2] - 股价下挫的直接诱因是竞争对手在10月31日公开指控公司港股IPO路演材料中关于运营区域、运营数据等多处信息真实性 [2] - 市场分析认为,公司在路演材料中贬低对手意在强化其“行业唯一”的稀缺性认知,以在港股融资中争夺更有利位置 [2] - 做空机构今年7月发布的报告也对公司数据真实性提出疑虑,加剧了市场担忧 [2] 业务与财务状况 - 公司收入结构存在明显不平衡,2025年上半年Robotaxi服务收入仅为325.6万美元,占总收入比例降至9.2% [3] - 自动驾驶卡车服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730万美元,占比48.8% [3] - 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收入占比约为42% [3] 行业竞争格局 - L4级自动驾驶行业的规模化盈利仍需时间,尽管部分企业尝试通过讲述“硬件成本降低”等故事吸引资本 [3] - 行业竞争正在加剧,随着其他公司宣布推出不改装Robotaxi车型及基于量产车型落地业务 [3] - 公开冲突反映了自动驾驶企业在融资关键期的激烈竞争态势 [2]
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同日港股上市,一起破发9%谁赢了?
搜狐财经· 2025-11-06 19:12
上市事件与竞争态势 - 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于2025年11月6日同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争夺“港股Robotaxi第一股”称号 [3][23] - 小马智行港股IPO绿鞋后集资额达77亿港元,成为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规模最大IPO及港股AI领域募资额最高新股 [23] - 文远知行港股IPO募资总额(绿鞋前)为23.9亿港元,募资规模约为小马智行的三分之一,并成为“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自动驾驶科技企业 [27][29] - 两家公司上市当日开盘均出现股价破发 [29] 上市前争议焦点 - 上市前,小马智行路演材料中的同业对比数据引发文远知行强烈反驳,争议点集中在运营区域、已完成行程次数及技术实力表述上 [4][5][7] - 小马智行材料显示其在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运营,车队规模超720辆,并将文远知行运营区域标注为仅“北京”,已完成行程次数标注为“0” [5][6][7] - 文远知行CFO李璇公开驳斥,指出公司总部设于广州且在当地有发展,并强调其“一段式端到端”技术已量产,获得博世和奇瑞佐证 [10][11] - 百度投资者关系部门亦就“友商的不实诋毁”发表声明,使争议由“一对一”变为“二打一”局面 [11] 公司发展战略对比 - 文远知行采取“多元化”路线,业务覆盖Robotaxi、智慧小巴、货运物流、无人驾驶车辆及ADAS解决方案,旨在分散风险并在多个场景探索商业化 [20] - 小马智行更专注于Robotaxi和Robotruck两大核心场景,坚持L4级自动驾驶独立发展路径,力求在核心领域做到极致 [22] - 文远知行在国际商业化运营方面更具优势,业务拓展至阿联酋、瑞士等市场,并与Uber等出行平台合作 [30] - 小马智行通过与中国四大一线城市深度合作及与大型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来推进商业化,并近期通过战略性合资加速国际化 [30]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小马智行营收为1.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净亏损约为3.8亿元人民币 [29] - 2025年第二季度,文远知行营收为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8%,调整后净亏损为3.01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72.2% [29] - 两家公司均呈现营收高速增长与持续亏损并存的行业特征,反映行业仍处于“投入换规模”的关键培育期 [29]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竞争焦点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该技术意味着在限定场景下车辆可完全自动驾驶,无需人工介入 [17][18] - 行业正处于从L2级辅助驾驶向L3级自动驾驶过渡的关键时期,L4级市场被视为蓝海 [18] - 中国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0.7亿美元指数级增长至2030年的394亿美元及2035年的1830亿美元 [18] - 自动驾驶行业面临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兑现跨越的关键节点,核心挑战是实现从“烧钱”到“造血”的转型 [23][32]
今天,5个超级IPO敲钟!CFO履历亮眼!
搜狐财经· 2025-11-06 18:10
2025年11月6日,来自浙江宁波的均胜电子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均胜电子是一家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汽车行业关键领域(主要包括汽车电子和汽车安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上市的锣都不够用了。" 今天,港交所迎来4家公司集体IPO——均胜电子、文远知行、小马智行、旺山旺水。 无独有偶,大明电子也于同日在上交所主板敲响上市钟。 其中,均胜电子开盘微跌0.91%,市值为338.07亿港元;文远知行开盘跌6.35%,市值为260.56亿港元;小马智行同样低开13.67%,市值为520.25亿港元; 但旺山旺水则暴涨169.7%,总市值为150.84亿元;大明电子同样高开298.41%,总市值为200亿元。 至此,今天共有5个IPO诞生。 如此这般热闹景象对于近日的二级市场而言,已成常态,就在上周的10月28日,二级市场便迎来了8家企业集体鸣锣。 前情回顾☞《今天,8个IPO敲钟!CFO集体迎来"圆梦时刻"》 01 均胜电子 公司业务专注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于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排名第四十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收入计,公司是中国和 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产品供货商 ...
工银国际助力文远知行(0800.HK,WRD.US)成功完成香港上市项目
新浪财经· 2025-11-06 17:58
公司上市概况 - 文远知行于2025年11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0800 HK [1] - 本次发行88,250,000股,最终发行价格定为每股27.10港元 [1] - 总发行规模约为3.08亿美元(绿鞋前) [1] - 工银国际作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为发行人引入了多元化订单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是L4级自动驾驶领域的全球先行者 [2] - 公司是全球唯一旗下产品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沙特、比利时七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企业 [2] - 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落地全球11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 [2] - 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1,500辆自动驾驶车辆,其中超过700辆为Robotaxi [2] - 文远知行是迄今唯一一家在中东地区实现Robotaxi商业化运营的公司 [2] - 公司Robotaxi已在开放道路上完成超过2,200天的公共商业运营,自动驾驶里程约5,500万公里 [2] - 2024年,以城市道路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产生的收入计,文远知行全球排名第二,占据21.8%的市场份额 [2] 财务顾问背景 - 工银国际是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 [3] - 本次项目是工银国际近期内完成的第二单美国上市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项目 [1] - 2018年至今,工银国际完成了包括小米、美团点评、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经济板块香港上市项目 [1]
文远知行募24亿港元首日破发跌9.96% 3年半亏66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1-06 16:41
上市表现与基本数据 - 公司于11月6日在港交所上市,开盘价为24.98港元,跌破发行价,收盘报24.40港元,较发行价下跌9.96% [1] - 公司最终发售价为27.1港元,低于最高公开发售价35.0港元 [1][5] - 全球发售股份总数(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为88,250,000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7,650,000股,国际发售占70,600,000股 [1][2] - 上市后已发行股份数目(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为1,026,616,330股 [2] 融资规模与资金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为23.9158亿港元,扣除上市开支1.2724亿港元后,所得款项净额为22.6434亿港元 [4][6] - 募集资金净额计划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栈、加快L4级车队商业化量产及运营、建立营销团队和分支机构、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6]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L4级自动驾驶领域的全球先行者,其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覆盖全球11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 [6] - 公司是全球首批同时在中国和中东地区实现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服务商之一 [6] - 以2024年城市道路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产生的收入计,公司在全球市场份额为21.8%,排名第二 [6]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5.275亿元、4.018亿元、3.611亿元及1.996亿元人民币 [7][8] - 公司亏损持续扩大,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亏损分别为12.985亿元、19.491亿元、25.168亿元及7.915亿元人民币,累计亏损达65.559亿元人民币 [7][9]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分别为6.704亿元、4.749亿元、5.936亿元及6.634亿元人民币 [9]
同日敲钟!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双双登陆港股,募资超百亿港元,加码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15:26
上市概况与股价表现 -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于11月6日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形成“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格局,两家公司此前已于2024年分别完成美股上市[1] - 文远知行港股发行价为每股27.10港元,募资总额(绿鞋前)为23.9亿港元;小马智行发行价为每股139港元,绿鞋后集资额为77亿港元[1] - 两家公司均计划将约40%的募集资金用于加速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1] - 上市首日上午,文远知行股价报23.50港元,较发行价下跌13.28%;小马智行股价报120.3港元[4] - 公司创始人将股价波动归因于锚定美股价格及市场流动性影响,并强调对规模化商业化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4] 业务运营与财务表现 - 小马智行拥有超750辆Robotaxi车队,计划年底前扩充至千辆;文远知行在全球运营超1400辆L4自动驾驶车队,其中Robotaxi超过700辆[5] - 2024年,文远知行Robotaxi及相关服务收入为667.7万美元,占比13.2%;2025年上半年该收入达865.9万美元,占比提升至31%[5] - 2024年,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收入为726.6万美元,占比9.4%;2025年上半年该收入为325.6万美元,占比9.2%[5] - 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卡车服务收入显著,2024年达4036.5万美元,占比53%;2025上半年为1730万美元,占比48.8%[5] - 文远知行在自动驾驶小巴和无人驾驶环卫车领域有布局,2024年收入分别为1112.4万美元和772.2万美元[6] - 两家公司技术授权服务收入的占比均在30%到40%之间[6] 公司战略与盈利展望 - 小马智行计划在2028至2029年实现盈利,港股上市有望显著加速该目标的实现[8] - 公司核心任务已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扩张,未来3-5年将重点组建更大规模车队和获取更多订单[8] - 文远知行强调其近期技术突破及海外市场深耕推动2025年第二季度Robotaxi业务营收实现约8倍增长[13] - 公司选择港股上市是看中其对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支撑作用,募资将用于招募全球人才、加强算力建设、扩大车队及构建销售网络[13]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西南证券预测,2030年中国与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4888亿元与8349亿元[9] - 高盛预计中国Robotaxi市场将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20亿美元,并在2035年达到470亿美元[9] - 行业迎来资本化与商业化双轮驱动阶段,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企业也加速登陆资本市场或推进上市计划[9] - 自动驾驶算法在中国路况下得到充分验证,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带来成本优势,单车传感器与计算单元总成本已从百万元级压缩至20万-30万元区间[9][12] -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全车传感器与算力总成本预计控制在15万元以内,车辆日均折旧摊销降至百元内[12] - 行业竞争加剧,除专业公司外,自动驾驶供应商与整车厂如元戎启行、小鹏汽车也加快布局,推动行业进入多元化竞争阶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