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A股异动 | 被立案调查,际华集团再度跌超7%,3日连跌近23%
格隆汇APP· 2025-08-13 12:02
股价表现 - 际华集团股价再度下跌超过7% 连续3日累计下跌近23% 当前股价4.08元 总市值跌破180亿元[1] 重大事项 - 公司于8月8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依据《证券法》和《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1] - 此前连续2日涨停后突然披露立案公告[1] 财务表现 - 近三年营收从2023年115.61亿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98.86亿元[1] - 同期净利润从盈利1.82亿元骤降至亏损42.28亿元[1] - 资产减值计提规模暴增暴露经营风险[1]
60多家上市公司被调查,A股劲吹监管风
IPO日报· 2025-08-13 12:00
监管动态 - 2025年8月初已有超过60家A股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涉及实控人、高管等[2] - 典型案例包括*ST东通实控人黄永军涉嫌信披违规、ST高鸿董事长付景林虚增营收198亿元并欺诈募资12.5亿元、白云山系高管涉及医药反腐及虚增药价等[3] - 监管层处罚力度升级,如ST高鸿案中证监会开出1.6亿元罚单并对董事长实施10年市场禁入,同时处罚第三方协同造假方(如南京庆亚被罚700万元)[4] 违规行为特征 - 主要违规类型包括财务造假(如虚假贸易)、信披违规(虚假记载、重大遗漏)、贪污受贿及行贿[3] - 上市公司通过虚构交易粉饰业绩、隐匿关联交易转移资产、模糊表述拖延风险披露等手段损害投资者权益[4] - 医药行业腐败问题突出,广药集团及子公司已有5名高管因品牌授权管理腐败等问题被查[3] 违规动因分析 - 违规成本与收益失衡,财务造假或内幕交易短期利益巨大而历史处罚力度相对不足[5] - 中小投资者维权成本高、民事赔偿机制未充分发挥震慑作用,导致违规行为屡禁不止[5] 监管趋势 - 监管层对A股市场系统性"刮骨疗毒",采取顶格处罚、追究刑责等措施强化"零容忍"政策[6] - 通过阻断造假生态链(如重罚第三方)及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如ST高鸿)提升监管威慑力[4]
被证监会立案,恒信东方大跌近19%,跌幅居市场首位
格隆汇· 2025-08-13 11:51
股价表现 - 恒信东方午间大幅收跌近19% 跌幅居市场首位 [1] - 股价现报5.82元 总市值35.2亿元 [1] 监管调查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1] - 公司已对可能涉及信披违法违规事项进行自查 [1] 财务问题 - 公司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 [1] - 已对相关会计差错事项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调整 [1]
A股异动丨被证监会立案,恒信东方大跌近19%,跌幅居市场首位
格隆汇APP· 2025-08-13 11:44
股价表现 - 恒信东方午间大幅收跌近19%,跌幅居市场首位,现报5.82元,总市值35.2亿元 [1] 监管动态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1] - 公司已对可能涉及信披违法违规的事项进行自查,发现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 [1] - 截至目前已对相关会计差错事项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调整 [1]
突发!300081,被证监会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10:05
恒信东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3][4] - 公司收到《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 0142025029 号) [4] - 立案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4] 2022年年报会计差错调整 - 公司自查发现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并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 [6][7] - 将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业务的收入核算方式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 [8] - 调减2022年营业收入1.82亿元,占调整前营业收入比例为37.12% [8] - 调整后2022年营业收入为3.08亿元 [8] - 调整后营业成本为2.21亿元,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未发生变化 [9] 会计差错原因及历史情况 - 公司解释调整原因为:在供应商选择上不具有完全主导性,商品所有权存在瞬时性、过渡性,更倾向于代理人角色 [10] - 基于谨慎性原则决定采用净额法核算 [10] - 但4个月前公司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曾表示2022年度无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的情况 [10] 公司业绩表现 - 2019年业绩大幅下滑,2020年以来持续亏损 [10] - 2022年调整后营业总收入3.08亿元,同比-36.80% [11] - 2022年调整后营业利润-4.98亿元,净利润-4.95亿元 [11] - 2023年营业总收入4.02亿元,同比-17.76% [11]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0.75亿元,同比-15.12% [1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要从事数字文化创意、内容生产与技术服务的公司 [11] - 业务范围包括数字创意产品应用及服务、互联网视频应用产品及服务、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 [11] - 截至8月12日收盘,股价报7.17元/股,总市值43亿元 [12]
恒信东方,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9:25
公司被立案调查 - 恒信东方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表示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并将积极配合调查 [1] - 公司已对可能涉及信披违法违规的事项进行自查 [1] 会计差错调整 - 恒信东方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已进行追溯重述法调整 [1] - 2022年新增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 [1] - 调整后2022年营业收入调减1.82亿元从4.89亿元变更为3.08亿元净利润保持不变 [2] - 2023年三季报财务核算存在类似差错已追溯调整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均调减3451.32万元 [2] 历史监管处罚 - 恒信东方曾因信息披露不准确被北京证监局处罚 [3] - 处罚原因包括无形资产减值依据不充分商誉减值参数设置错误等问题 [3] - 公司及高管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3] 公司业务概况 - 恒信东方主营数字文化创意内容生产与技术服务 [3] - 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视频应用产品及服务数字创意产品应用及服务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三大板块 [3] 财务表现 - 2020年以来公司营收持续在3亿元至5亿元之间徘徊 [3] - 公司已连续5年陷入亏损 [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下降6.79%净利润为-3.46亿元 [3]
300081,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时报· 2025-08-13 08:02
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公司表示经营活动正常并将配合调查工作 [3] 会计差错调整 - 公司自查发现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并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 [3] - 将算力系统集成业务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改为净额法 [3] - 调减2022年营业收入1.82亿元 调整后营收由4.89亿元变为3.08亿元 [3] - 2023年三季报存在类似差错 调减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各3451.32万元 [4] 历史监管处罚 - 2023年7月因信息披露不准确被北京证监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5] - 具体问题包括无形资产减值依据不充分 商誉减值参数设置错误等 [5] - 导致2022年度业绩预告数据与审计数据存在较大差异 [5]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6]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数字文化创意业务 包括互联网视频应用等三大板块 [6] - 2020年以来营收持续在3-5亿元区间 已连续5年亏损 [6]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 同比下降6.79% [6] - 2024年净利润为-3.46亿元 [6]
恒信东方被证监会立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证券时报· 2025-08-13 07:56
公司财务与信披问题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公司对2022年年报会计差错进行追溯重述调整 调减营业收入1.82亿元 调减营业成本1.82亿元 调整后营收从4.89亿元变更为3.08亿元 净利润保持不变 [3] - 公司对2023年三季报进行追溯调整 调减营业收入3451.32万元 调减营业成本3451.32万元 [3] 历史监管处罚记录 - 2023年7月公司因无形资产减值依据不充分、商誉减值参数设置错误等问题被北京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4] - 公司存在销售退回及债务重组核算不规范、部分业务单据保管不全、财务报表与附注不一致等问题 [4] - 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孟楠、财务总监王林海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4] 业务结构与经营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视频应用产品及服务、数字创意产品应用及服务、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三大板块 [4] - 2020年以来营收持续在3亿元至5亿元区间徘徊 且连续5年处于亏损状态 [4]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 同比下降6.79% 净利润为-3.46亿元 [4] 收入确认方法变更 - 公司2022年对新增算力系统集成业务由总额法改为净额法核算 因在供应商选择上不具有完全主导性 商品所有权存在瞬时性过渡性 未真正取得商品控制权 [2]
300081 被证监会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00:09
立案调查与会计差错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立案告知书编号为证监立案字0142025029号 [2][3] - 公司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 对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 [5][6] - 公司将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核算方式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 调减2022年营业收入1.82亿元 占调整前营业收入比例为37.12% 调整后2022年营业收入为3.08亿元 [6][7] 财务数据调整 - 营业收入由调整前4.89亿元调减至3.08亿元 营业成本由4.02亿元调减至2.21亿元 [7] - 营业利润调整前后均为-4.98亿元 净利润调整前后均为-4.95亿元 [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调整前后均为-4.21亿元 少数股东损益调整前后均为-0.75亿元 [7] 历史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总收入从2019年5.59亿元持续波动下降至2025年一季报0.75亿元 [9] -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自2020年起持续亏损 2020年至2024年分别为-5.13亿元、-5.13亿元、-4.21亿元、-2.81亿元和-3.46亿元 [9] - 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0年至2024年分别为-4.80亿元、-5.42亿元、-3.97亿元、-2.35亿元和-3.21亿元 [9] 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数字文化创意、内容生产与技术服务业务 包括数字创意产品应用及服务、互联网视频应用产品及服务、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 [9] - 截至8月12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7.17元/股 总市值为43亿元 [10] - 研发支出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0.77亿元、0.98亿元和0.75亿元 [9]
突发!300081,被证监会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00:08
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立案告知书编号为证监立案字0142025029号 [1] 会计差错追溯调整 - 公司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 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调整 [3] - 将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核算方式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 [3][5] - 调减2022年营业收入1.82亿元 占调整前营业收入比例为37.12% [3] - 调整后2022年营业收入为3.08亿元 [3][4] - 营业成本同步调减1.82亿元至2.21亿元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等利润指标未发生变动 [4] - 公司解释调整原因为业务中更倾向于代理人角色 未真正取得商品控制权 [5] 历史业绩表现 - 公司2019年业绩大幅下滑 2020年以来持续亏损 [6] - 2022年调整后营业收入3.08亿元 同比下滑36.8% 净利润亏损4.95亿元 [7] - 2023年营业收入4.02亿元 同比下滑6.79% 净利润亏损3.08亿元 [7] - 2024年营业收入3.75亿元 同比下滑15.12% 净利润亏损3.75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0.75亿元 净利润亏损0.38亿元 [7] - 研发支出保持稳定 2022-2024年分别为0.77亿元、0.98亿元和0.75亿元 [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总市值43亿元 股价报7.17元/股 [8] - 主要从事数字文化创意、内容生产与技术服务业务 [7] - 业务范围包括数字创意产品应用及服务、互联网视频应用产品及服务、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