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治化
icon
搜索文档
勇当探路者 奋力开新局——写在长沙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一周年之际
长沙晚报· 2025-05-06 22:56
社会工作体系建设 - 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党委社会工作部组建工作,推动全市社会工作稳健起步、良好开局 [1] - 产业链党建、非公企业党建等5个案例获评"2024年度全国百个新兴领域党建创新案例" [1] - 稳步推进基层治理"热线+网格"试点,完成全省民意渠道融合联动一体化平台建设试点 [1] - 12345热线综合评价连续7年蝉联"全国十佳" [1] - 全市注册志愿者达165万,志愿服务团队超7000支 [1] 新兴领域党建 - 全市建成272个"红色之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憩服务 [3] - 全市市场主体超190万家,社会组织1万余家,新就业群体达数十万人 [3] - 深入落实非公党建14条、社会组织党建10条,推动新兴领域党组织应建尽建 [3] - 搭建"暖新长沙"线上服务平台,推出"关心关爱8条",开展"骑手友好型"小区建设试点 [4] - 为企业协调解决诉求24.3万件,实施"书记工程"800余个 [4] 基层治理创新 - 在开福区、望城区开展"热线+网格"试点,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5] - 指导城乡社区搭建村(居)民议事会、"屋场夜话"等平台,拓宽群众参与渠道 [5] - 整改村(居)务公开问题776个,制定19项公开事项清单 [5] - 清理村级组织不规范挂牌8700块,城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竖牌不超过3块 [6] - 扶持9个重点社区,孵化10个创新项目,打造10个亮点品牌 [6] 志愿服务与群众服务 - 完工1100座旅游景区厕所,其中新建839座,改造261座 [8] - 开发"长沙人民建议"小程序,建设100个示范站点,组建3000余名"民情观察员"队伍 [9] - 开展"暖心长沙"志愿服务慈善小推车活动,提供10余种便民服务 [9] - 制定《长沙市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10] - 全市持证专业社工达1.4万余人,20个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获评全省先进典型 [10] 信访与矛盾化解 - 推动"12345"热线与信访工作融合,建成矛盾纠纷排查预警系统 [11] - 健全信访工作领导、方案、考核、保障"四个体系" [11] 干部队伍建设 - 出台10多项制度规定,规范日常管理 [13] - 与长沙晚报社、长沙开放大学共建"长沙社会工作学院",举办专题培训班 [14]
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人民日报· 2025-05-03 06:01
信访工作条例实施成效 - 中共中央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成为新时代信访工作基本遵循 [2] - 3年来党对信访工作全面领导持续加强 信访工作法治化推进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成效显著 [2] 党的领导机制建设 - 莆田市通过党政主要领导接访机制 解决荔城区居民小区积水问题 工程提前1个月竣工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4] - 2024年各级领导干部57.4万人次参与接访 接待群众108.8万批次 [4] - 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 北京市朝阳区通过该机制为外来务工人员追回欠薪 [5][6] 法治化进程推进 - 陕西省信访部门制定《受理办理法治化"流程图"》 规范使用38种告知书 [7] - 中央和国家机关42家单位制定信访事项处理"导引图"及分类处理清单 [8] - 浙江省嘉兴市通过法治化路径解决十余年征地补偿纠纷 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整改违规提取青苗费问题 [9][10] - 山东推行信访处理意见"双审双签" 河北建立省市联合督导机制 推动信访办理规范化 [10] 人民建议征集成果 - 上海市通过人民建议征集机制 开放复兴东路隧道夜间电动自行车通行 解决跨江配送难题 [11] - 广东省信访局牵头推进建议征集工作 广州市采纳群众意见制定城中村改造条例 [12] - 浙江省出台《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办法》等制度 完善建议征集体系 [12]
新田县召开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 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搜狐财经· 2025-05-01 03:59
会议背景 - 新田县召开涉企执法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桂雄,副县长、县公安局长周睿鹏等县领导出席[3] - 县纪委监委、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等单位领导,各行政执法单位分管领导、法制部门负责人共90余人参会[3] 整治内容 - 专项整治涉及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3] - 整治工作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整治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的重要内容[3] - 整治工作是联系群众、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的重要途径[3] 工作要求 - 坚持高站位推动,统一思想行动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从讲政治和促发展高度开展整治[3] - 聚焦痛点堵点问题开展整治,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3] - 坚持高标准落实,既要突出重点内容整治,又要全面梳理系统整治[3] - 坚持高质量完成,锚定目标不放松,从严从细从实完成各项整治任务[3] 工作部署 - 两项整治工作施工图已绘就、目标已明确、号角已吹响[4] - 要以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群策群力抓好落实[4] - 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4]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了专门法 企业:对民营经济的爱护从精准施策升华为刚性保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21:38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 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1] - 法律确立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负面清单事项从2018年151项压缩至2025年106项 放宽养老 医疗 交通 能源等领域准入限制 [2][4] - 法律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工程 鼓励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及传统产业技改 核电项目引入民企持股比例达10%以上 [4][5]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 各类经济组织可依法平等进入 能源 铁路等竞争性领域向民企开放 打破准入壁垒 [2][4] - 清单缩短反映中国经济潜力 推动基础设施领域公平竞争和创新 优化资源配置 [4] - 法律要求公开发布鼓励民间投资重大项目信息 为民企参与国家项目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 [5] 法治化价值与营商环境 - 法律确立地位平等 共同发展 公平竞争等六大核心原则 保障民企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和参与市场竞争 [6][7] - 法治具有固根本 利长远 稳预期功能 法律效力高于政策文件 为民企提供对抗侵权行为的法律武器 [8] - 企业家认为法律将权益保护单独成章 回应普遍关切 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利益 是"法治靠山" [9][10] 企业家反馈与行业影响 - 科技企业表示法律增强创新信心 可更专注在产业链升级和国际竞争中发挥作用 [9] - 企业家期待法律破除隐性壁垒 鼓励创新成果转化 严惩产权侵权 解决账款拖欠问题 [10][11] - 国家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配套政策支持民企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新产业新业态 [11]
绵阳科技城新区:税企联动促发展 合规护航新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4-30 11:29
税务合规管理活动 - 国家税务总局绵阳科技城税务局与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税法明白人"暨税务合规管理活动 [1] - 活动包括政策宣讲、聘任"税法明白人"、签订税务合规管理合作意向书等举措 [3] - 12名来自创服中心的企业专员和孵化机构业务骨干被聘任为"税法明白人" [3] 税务合规重要性 - 税务合规是企业法定义务,也是优化财务管理、降低融资风险的"金钥匙" [3] - 新区注册企业达1.3万户,创新活力迸发 [3] - "税法明白人"将充当税法遵从引领员、税法普及宣传员等角色,贯穿企业发展全周期 [3] 服务模式创新 - 签订税务合规管理合作意向书,构建"专班推进、专员服务、专项协调"全流程闭环服务模式 [5] - 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税费咨询服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5] - 税务专家以"开业第一课"形式系统梳理新办企业税收合规要点 [5] 活动意义 - 落实国家"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 [5] - 推动新区以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5] -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让优惠政策精准落地 [5]
规范涉企执法,怎样防止问题反弹、提振企业信心?(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4-27 05:58
最近"规范涉企执法"被频繁提及,对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人们拍手叫好。规范 涉企执法会是"一阵风"吗?怎样防止问题反弹、提振企业信心? ——人民网网友18****6 首先明确回答网友问题:规范涉企执法不是"一阵风",而且应该以此为契机,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 中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当前,各地规范涉 企执法的举措都直奔解决经营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比如,"乱检查"烦企扰民就是其中之一。司法部发布的一则典型案例曝光了某公司从2021年到2023 年"每年都要接受上百次检查"的荒唐事。 涉企执法不规范,就会侵害企业家合法权益、侵蚀企业发展信心,必须下大气力解决。 防止问题反弹、提振企业信心,要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需要以法治来划定,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以法治来维护, 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需要以法治来保障。执法行为直面企业,正是检验法治成色的试金石。 今年"杭州六小龙"火出圈后,当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吸引不少地方前去"取 经"。一家企业稳 ...
以改革精神系统思维融合理念 推动我市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西安日报· 2025-04-24 11:39
社会工作部署 - 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落实中央和省委社会工作会议要求 部署推进全市社会工作 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筑牢社会基础 [1] - 强调以改革精神、系统思维、融合理念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形成特大城市治理新体系 [2] 党建工作重点 - 突出带动发展推进新经济组织党建 突出整体提升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 突出关爱保障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 [2] - 要求做实"两个覆盖"、增强"两个功能"、建好"两支队伍"、守牢"两块阵地" 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进展 [2] 基层治理方向 - 坚持大抓基层导向 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减负赋能、提升治理效能 完善网格治理机制 [2] - 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展现新作为 [2] 群众服务工作 - 以"初心"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以"虚心"做好人民建议征集 以"热心"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2] - 推动凝聚服务群众工作迈上新台阶 [2] 组织保障机制 - 要求各级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区县、开发区及有关部门需主动协同联动 [2] - 社会工作部门需加强自身建设 形成工作合力以开创新局面 [2] 参会人员 - 市委常委及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出席 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和西安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参会 [3] - 市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及未央区、长安区代表作交流发言 市级部门及区县负责人与会 [3]
实践与思考 | 为推进纪检监察工作“三化”建设贡献审理之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深刻指出,要着力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 设,不断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 作,始终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寄予厚望、严管厚爱,开展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 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新征程上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工作锚定了坐标、提供了遵循。案件 审理部门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内部监督、推动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必须以规范化筑根基、以法治化 强约束、以正规化提效能,切实担当起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重大历史和政治责任,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 深发展贡献"审理之为"。 以体制机制为基,构建"标准框架",持续提升规范化水平 从纪检监察历史看,设置案件审理部门、建立审理制度目的就在于在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加强自我监督, 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确保每起案件都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推动案件审理工作规范化建 设,必须明晰职责定位,理顺工作体制,优化工作流程,构建配置科学、权责统一、权威高效、衔接顺 畅的工作机制。 明确工作原则。要不断夯实"政治之审"根本定位,在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 夫,严肃 ...
北京金融法院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3-27 22:40
证券纠纷案件概况 - 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证券纠纷案件9246件标的总额达43824亿元案件数量持续保持高位[1][3] - 证券纠纷收案数占北京金融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数的4407%[3] -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是最主要案由占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案件的997%共9101件[3]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特点 - 虚假陈述行为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及未按规定披露财务造假为最常见违法行为[3] - 诱多型虚假陈述占主导在57个系列案件中占比93%(53个)[3] - 案件呈现新特点:被诉主体范围扩大涉境外上市发行人案件增多内幕交易与操纵市场民事索赔增加[3] 司法审判机制创新 - 北京金融法院采取"双轨双平台"纠纷解决机制"审庭百问"要素化审理模式及"多因子迁移同步对比法"计算投资损失[5] - 坚持"追首恶惩帮凶精准追责"立体化追责机制强化对发行人控股股东中介机构的责任追究[6] - 特别代表人诉讼推广及损失核算技术完善将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效率[6] 市场参与主体建议 - 发行人需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优化信息披露[8] - 中介机构应审慎核查基础工作或专业意见形成合理信赖[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需规范行使权利履行公开承诺[8] - 投资者应树立理性投资理念避免不合理索赔请求导致额外成本[9] 金融改革与投资者保护 - 金融创新产品结构复杂化叠加市场变化可能增加投资者权益受损风险[4] - 司法需深入研究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新情况以维护三公市场秩序[4] - 强化惩戒力度畅通维权渠道是做实证券市场人民性的关键[5]
北京金融法院最新发布!全面梳理证券纠纷案件,建言证券市场法治化建设
证券时报· 2025-03-27 21:23
文章核心观点 证券市场规范运行对投资者权益保护和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北京金融法院发布《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显示证券纠纷案件数量高位,主要案由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法院采取举措加大惩戒、探索审判机制,《白皮书》还对市场各参与主体提出建议以推动证券市场法治化建设 [1][2][11] 证券纠纷案件情况 - 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证券纠纷案件9246件,标的总额达438.24亿元,收案数占民商事案件收案数的44.07% [2][4] - 证券纠纷中最主要案由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案件9101件,其中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占比99.7% [3][4] - 虚假陈述行为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以及未按规定披露,财务造假常见,有诱多型和诱空型,涉及诱多型的虚假陈述系列案件居多 [4] - 证券纠纷案件呈现被诉主体范围扩大、涉境外上市发行人案件增多、内幕交易与操纵市场民事索赔增多等新特点 [4] 法院举措与机制 - 北京金融法院加大对违法主体惩戒力度,畅通投资者维权渠道,增强获赔可能性,采取畅通维权渠道、完善损失认定标准、压实看门人责任等司法举措 [7] - 探索实践“双轨双平台”证券纠纷解决机制、“审庭百问”要素化审理模式,推动适用“多因子迁移同步对比法”计算投资损失 [7] - 在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中,坚持“追首恶、惩帮凶、精准追责”的立体化追责机制 [8] 对市场参与主体建议 - 发行人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以提升透明度为目标,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完善信息披露标准,优化披露内容 [11] - 中介机构对所依赖的基础工作或专业意见进行审慎核查和必要调查、复核,排除职业怀疑并形成合理信赖 [11]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范行使权利,履行公开承诺,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共同利益 [11] - 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证券虚假陈述民事索赔中抱有合理预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