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奢侈品
icon
搜索文档
明起,爱马仕美国涨价,中国不跟进!| 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18
公司动态 - 爱马仕自5月1日起全面上调美国市场售价,涨幅6%~7%以转嫁关税成本[3] - 中国大陆市场暂未收到调价通知,定价策略无固定周期,主要基于汇率和原材料成本[4] - 公司澄清所有产品均在法国、意大利或瑞士生产,否认中国代工厂传闻[5] - 截至4月29日市值达2863.97亿美元,超越LVMH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5][7]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41.29亿欧元,同比增长9%(恒定汇率+7%),低于预期的41.6亿欧元但优于LVMH同期3%的下滑[7] - 增长动能减弱:2024年Q1增速17%,2025年Q1降至个位数[7] - 皮具与马具收入同比增长10%,成衣配饰+7.2%,珠宝家居+6.1%,腕表业务下滑10%[7] - 日本市场增长17%至4.2亿欧元表现最佳,亚洲(不含日本)仅微增1.2%至19.7亿欧元[7] 行业趋势 - 2020-2024年头部品牌普遍采取"一年一涨"策略,爱马仕2025年初部分饰品涨幅达19%,Birkin25涨价12%突破10万元[12] - 路易威登2023-2025年多次调价,DIANE法棍包从1.86万涨至1.92万元[12] - 香奈儿经典款2.55手袋2020-2025年价格从3.7万飙升至超8万元[13] 竞争策略 - 通过配货规则维持稀缺性,Birkin25配货比达1:2-2.5,需累计消费50-100万才有购买资格[16] - 坚持单一品牌策略,拒绝LVMH收购,核心产品手工限量生产形成与Gucci等大规模生产的差异化[17][18] - 控制供应链避免过度商业化,Birkin包在中国市场长期缺货强化稀缺形象[16][18] 市场挑战 - 亚洲市场(占营收近五成)增速放缓至1.2%,面临消费降温和竞争压力[7][8]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当前欧盟出口美国关税为10%,可能进一步上调[8] - 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2024年销售额预计下降18%-20%,2025年或与2024年持平[15]
《明起,爱马仕美国涨价,中国不跟进! | 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4-30 07:53
美国市场涨价策略 - 公司宣布自5月1日起全面上调美国市场售价,通过6%~7%常规涨价叠加额外提价,将美国加征的10%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1][5] - 最终美国关税政策尚未确定,未来可能面临更高对等关税 [6]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大陆市场暂未收到调价通知,定价策略基于汇率波动和原材料成本等市场因素 [2] - 明确澄清中国代工厂传闻,强调产品主要在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生产 [2] 财务表现与市值 - 2025年Q1营收达41.29亿欧元(同比增长9%),略低于预期的41.6亿欧元,但优于LVMH同期3%的下滑 [3] - 市值达2863.97亿美元,超越LVMH(2846.2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 [2][3] - 2024年Q1营收增速为17%,2025年Q1增速放缓至个位数 [3] 业务板块分析 - 皮具与马具收入支柱同比增长10%,腕表业务大跌10% [4] - 日本市场增长17%至4.2亿欧元,亚洲市场(不含日本)仅微增1.2%至19.7亿欧元 [4] - 美洲市场增长11%至7亿欧元,中东等其他区域增长14.1%至1.9亿欧元 [4] 行业涨价趋势 - 2025年初部分饰品涨幅近19%,Birkin铂金包25涨幅12%突破10万元大关 [8] - 路易威登2023-2025年多次调价,部分产品涨幅超11% [9] - 香奈儿经典款2.55手袋2020-2025年价格从3.7万元涨至超8万元 [9] 品牌战略与竞争力 - 通过配货规则(如Birkin25配货比1:2-2.5)维持稀缺性 [12] - 单一品牌策略聚焦手工制作与限量供应,与LVMH多品牌扩张形成对比 [14] - 高净值客户群体支撑稳定需求,产品转售价值高 [13] 行业挑战与展望 - 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2024年销售额预计下降18%~20%,2025年或持平 [11] - 行业从扩张提价转向销售网络整合与绩效提升 [12]
EZCORP(EZPW)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02:2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实现创纪录的营收3.189亿美元,同比增长12%;PLO增长15%,达到创纪录的2.718亿美元;EBITDA增长23%,达到451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增长21%,达到0.34美元 [4] - 现金余额从上个季度的1.745亿美元增加到5.052亿美元,主要得益于3月份完成的3亿美元债务融资以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7] - 总营收同比增长12%,商品销售增长8%,毛利润达到1.85亿美元,增长10%;EBITDA增长23%,EBITDA利润率提高至14.1% [9] - 库存同比增长32%,库存周转率从2.9次降至2.5次 [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美国典当业务 - 本季度收入增长7%,达到2.214亿美元;盈利资产增长21%,主要受PLO和库存增长推动 [17] - 平均贷款规模增长15%,约四分之三的增长来自珠宝价格上涨,其余来自一般商品价格上涨 [18] - PLO增长15%,PSC收入同比增长9%,主要受同店PLO增长推动,但部分被较低的PLO收益率抵消 [19][20] - 零售方面,商品销售增长2%,同店销售增长1%,商品毛利率下降58个基点 [21] - 美国典当业务EBITDA为4980万美元,增长15%,EBITDA利润率提高173个基点,达到22.5% [22] 拉丁美洲业务 - 总收入增长25%,达到9750万美元;盈利资产增长28%,PLO增长17%,库存增长44% [23] - PLO珠宝占比提高400个基点,库存中珠宝占比下降90个基点 [24] - PLO增长17%,同店增长14%,PSC增长19%;零售方面,商品销售增长21%,同店增长18% [24] - 商品毛利润增长11%,但毛利率收缩274个基点;EBITDA增长36%,达到1360万美元,EBITDA利润率提高99个基点,达到13.9% [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占本季度毛利润的72% [10] - 拉丁美洲市场本季度表现强劲,各指标均有显著增长 [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继续加强核心典当业务,投资于人员和技术,通过提供便捷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提升客户体验 [11] - Easy plus Rewards计划会员增长34%,达到620万,本季度占所有交易的77%;CallPawn网站流量增长5%,达到170万 [11] - 去年推出的长期分期付款选项使本季度新分期付款业务增长15% [11] - 美国在线支付增加700万美元,达到2900万美元;墨西哥Easy Plus采用率上升,17%的延期和分期付款业务通过在线支付完成 [12] - MaxPorn电子商务平台销售额增长25%,美国超过30%的零售门店扩展了在线购买、店内取货体验 [13]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增长PLO,同时进行严格的库存管理、简化系统并致力于提供卓越的客户服务,以维持2025年的强劲发展势头 [28] - 并购方面,公司在美国和拉丁美洲均有机会,将采取严格的尽职调查和执行策略,寻找高质量的增值目标 [28][2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持续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压力影响客户,越来越多的客户转向公司获取短期现金和优质二手商品 [5] - 公司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保持高现金流动性是谨慎的做法,以平衡业务增长和财务保守策略,确保公司的长期繁荣 [8] - 公司对PLO的发展轨迹感到鼓舞,认为这是未来收入和盈利的关键增长驱动力 [6] - 公司相信其核心价值观和战略将使其能够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 [3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第二季度完成了3亿美元的债务融资,并获得穆迪首次给予的BA1信用评级 [25][26] - 若2025年5月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全部选择转换为普通股,将增加650万股,原本用于赎回债券的1.034亿美元现金将可供公司用于其他用途 [26][2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美国税收季节PLO下降9%,是新的常态还是受宏观环境影响? - 这一降幅与去年相似,平均退税仅增长约4%,而美国消费者成本上升幅度超过退税增长,因此看起来是新的常态 [33] 问题2:关税是否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是否有中高收入人群到店消费? - 关税影响不会立即在门店体现,但公司看到了一般商品的通胀效应,平均贷款规模因黄金价格上涨和一般商品价格上升而持续增长 [35][36] - 公司确实看到有客户降级消费,吸引更多客户到店是公司未来6 - 18个月的关键战略举措 [37] 问题3:商品利润率低于目标范围,为何不提高,是否优先考虑贷款业务? - 公司优先考虑最大化总毛利润,包括PSC和商品毛利率,目前满足客户现金需求能带来更多PSC,虽然可能导致商品销售利润减少,但整体上能实现总毛利润最大化 [39][40] 问题4:3亿美元高级票据带来的额外现金用途及资本分配优先级? - 公司的战略没有改变,首要任务是扩大业务规模,同时保持保守的资产负债表和高流动性 [42] - 公司有丰富的并购机会,额外现金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将继续在现有市场和产品领域进行严格的并购活动 [43][44] 问题5:拉丁美洲的收购战略及当前情况? - 拉丁美洲业务本季度表现出色,各指标增长强劲,得益于出色的运营领导 [50][51] - 该地区有不同规模的收购机会,公司将采取严格的收购策略,确保为股东带来适当回报 [51][52] 问题6:公司内部和外部利好因素如何影响业务,长期分期付款计划和黄金价格的影响情况? - 内部举措如分期付款计划、产品定价、营销活动等推动了运营执行和业绩提升;外部因素如黄金价格上涨促进了平均贷款规模和PLO增长 [60][61][62] - 分期付款计划的销售尚未确认,预计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推动销售增长;黄金价格对贷款业务有积极影响,但在销售方面需要谨慎处理折扣节奏 [60][63][64] - 公司不会根据每日黄金价格调整贷款金额,而是考虑更长期的黄金价格走势,有一定的缓冲空间 [67][68] 问题7:MaxPond的发展情况及如何扩大其店面和在线业务? - MaxPond业务发展势头良好,超出预期,目前在拉斯维加斯以多店模式运营,公司正在考虑美国其他合适的市场 [70][71] - 公司将采取严格的方式进行扩张,注重资本回报率,预计未来几年该业务将扩大规模 [71][72] 问题8:债务发行和可转换债券赎回后,流通股数量是多少? - 2025年可转换债券涉及650万股,具体转换数量取决于持有人的选择 [79] 问题9:创始人团队业务表现如何? - Simple业务表现出色,在佛罗里达、加勒比地区和中美洲部分地区拥有100家门店,正逐步实现规模效应,各项指标增长强劲 [80] 问题10:公司的表外增长工具是否有更多发展计划? - 该结构是专门为Simple设计的,已成功帮助其实现快速扩张,目前没有计划用于其他合作,但公司会持续评估如何帮助Simple发展 [83]
LV路易威登美妆中国首店或将落地南京德基
新浪财经· 2025-04-29 22:07
路易威登美妆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2025年秋季推出首个全线美妆品牌La Beauté Louis Vuitton,由化妆师Pat McGrath担任创意指导,首批产品包括55支口红、10支润唇膏和8款眼影盘,包装设计融入品牌标志性手提箱元素 [4][5][7] - 中国首店选址南京德基广场,目前正在招聘店长及美妆造型师,要求化妆品或奢侈品零售领域5年以上经验,同时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同步招聘相关岗位 [1][4] - 美妆产品将由品牌自主生产,背靠LVMH集团资源,首批进入全球116家门店销售 [5][7] 南京德基广场商业地位 - 2024年销售额达245亿元,同比增长2.5%,新开54家首店占玄武区首店总量的50%,负一楼美妆区正在进行品牌调整,涉及LVMH旗下帕尔玛之水等品牌 [5] - 区别于北京SKP的纯重奢定位,该商场通过美术馆、网红卫生间等业态提升大众关注度,被视作商业地产"新星" [5] 奢侈品美妆行业趋势 - 爱马仕美妆部门2021年增长46.4%,但2022年起增速降至15%并持续下滑,思琳单色号口红市场反响平淡 [8][9] - 华伦天奴、普拉达选择与欧莱雅合作,借助其研发和渠道资源快速铺设30余家线下门店,但错过规模化最佳时机 [8][9] - 行业面临国货美妆竞争加剧,欧莱雅、雅诗兰黛财报显示高端美妆市场萎缩,国际品牌需应对消费者忠诚度下降挑战 [8][9][10] 路易威登美妆市场挑战 - 需突破消费者对品牌箱包/成衣的固有认知,建立美妆产品专业度,中国市场的复杂气候和多元审美偏好增加产品适配难度 [9][10] - 直营模式放弃第三方渠道流量支持,需自主解决冷启动问题,在红海竞争中平衡奢侈品调性与大众化需求 [10]
净关25家门店,开云集团“开局艰难”一季度营收下滑14%
新京报· 2025-04-29 12:06
开云集团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下滑14%至38.83亿欧元,股价年初至今累计下跌超25%,市值214.48亿欧元 [1] - 预计第二季度销售仍将以双位数幅度下跌,或将启动裁员计划 [1] - 2023年全年营收196亿欧元同比下降4%,2024年营收171.9亿欧元同比下跌12%,净利润11.33亿欧元同比下降62% [4] 分品牌及区域表现 - 古驰同店销售额下跌25%至15.71亿欧元,直营销售下降25%,批发收入下降33% [4] - 圣罗兰营收6.79亿欧元同比下降9%,葆蝶家营收4.05亿欧元同比增长4%,其他品牌部门收入7.33亿欧元同比下降11% [2] - 亚太市场营收同比下跌25%,欧洲与北美市场同比下滑13%,日本市场下滑11% [2] - 净关闭门店25家,直营网络总数降至1788家 [2]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增速预计维持在3%,头部集团或将首次出现负增长 [6] - 路威酩轩第一季度总营收203亿欧元同比下降3%,时装与皮具部门营收同比下滑5% [7] - 爱马仕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2%至41亿欧元,亚洲市场(不含日本)营收仅增长1.2% [7] - 杰尼亚集团收入4.59亿欧元,按有机基准计算下降1.2% [7] 市场环境与挑战 -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路威酩轩美国市场销售额下跌3%,开云集团北美市场同比下滑13% [8] - 奢侈品牌生产链暴露短板,路易威登美国工厂皮料浪费率高达40% [8] - 消费市场多元化且个性化,产品创新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5] 战略调整与新业务 - 开云美妆一季度营收7100万欧元同比增长6%,但营收占比仅1.8% [4] - 古驰任命巴黎世家创意总监Demna为新创意总监,计划9月发布首秀 [5] - 开云美妆为香水品牌Creed聘任新CEO,曾任职雅诗兰黛 [4]
开云集团一季度收入下滑14%,奢侈品为啥跌个不停?
36氪· 2025-04-29 11:55
开云集团一季度业绩下滑 - 开云集团第一季度收入下滑14%至39亿欧元,主要受Gucci销售额大降影响[3] - Gucci占集团销售额的一半,但今年前三个月的销售额同比下降24%,2024年总体下降23%[3] - 集团净利润急剧下降至11.3亿欧元[3] - 集团股价在首席设计师任命后第二天下跌11%[3] - 下季度销售额预计将继续以两位数百分比下降[4] 业绩下滑原因分析 - 全球经济放缓导致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减少,奢侈品消费首当其冲[6] - 经济不景气削弱消费者信心,奢侈品炫耀性消费需求下降[6] - Gucci创新力和市场吸引力减弱,未能及时响应新一代消费者对个性化、独特性和可持续性的需求[8] - 奢侈品涨价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逐渐失效[9] - 全球奢侈品市场增长率连续下滑,行业进入调整期[11] 集团应对措施 - 计划减少集团与品牌层面和地区之间的冗余以降低成本[4] - 任命Balenciaga的Demna Gvasalia为集团首席设计师[3] - 需要加大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的投入[9] - 需要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11] - 需要积极开拓新市场和销售渠道,发展线上销售和社交媒体营销[11]
泡泡玛特卖“阴间丑娃”,把迪士尼打懵了
新浪财经· 2025-04-29 09:28
文章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Labubu 3.0系列线下发售引发抢购热潮,二手市场溢价严重,但口碑疑似“翻车”;Labubu靠独特形象、运营机制和奢侈品文化交集爆火,为公司带来高额收入;泡泡玛特与迪士尼运营逻辑不同,在IP价值长线构建上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28][51] 分组1:Labubu 3.0系列发售情况 - Labubu 3.0系列线下发售引发空前抢购热潮,线上抢到盲盒线下提货也要排近两个钟 [1] - 官方小程序显示3.0系列新品为6月15日发货的预售且不一定能排到,二手交易平台出现“全新转让”现货并溢价,原价599元的端盒被炒到1000 - 2000元,单个99元的盲盒溢价20 - 60元,隐藏款卖家出价1220元一个 [5] - Labubu 3.0系列口碑疑似“翻车”,网友称实物与宣传片差距大,造型被吐槽像杀马特葬爱家族回归 [9][23] 分组2:Labubu过往情况及爆火原因 - 去年Labubu与Vans联名款发售价599元,二手市场最高涨到3万元左右一个 [7] - 去年Labubu带来30.4亿元收入,同比暴增7倍多,超过公司最知名IP Molly [28] - Labubu外表“阴暗”内心善良,反差感契合Z世代审美,多样化设定为“隐藏款”饥饿营销提供土壤 [30][32] - Labubu重点推大娃、萌粒、周边等产品形态,搪胶毛绒系列有独特手感和玩法 [34] - Labubu搭上“奢侈品包挂”流行风,与奢侈品遵循相同消费逻辑,热门款需支付溢价,消费者愿意买单 [36][38] - Labubu获得潮流名人青睐,在名人效应加持下从东南亚火到欧美市场 [40][42] 分组3:泡泡玛特与迪士尼对比 - 泡泡玛特愿景是“做中国的迪士尼”,但现状走了与迪士尼相反的道路 [43] - 迪士尼经典IP依托完整深厚叙事体系,角色形象承载深刻内涵,成为情感共鸣载体 [44][46] - 泡泡玛特在IP内核构建上投入精力少,角色内涵单薄,线下场景体验断层,难以形成稳固用户忠诚度 [47][49][51] - 泡泡玛特以视觉设计结合饥饿营销策略快速扩张,依赖即时性消费刺激,与迪士尼依靠文化内涵沉淀的运营逻辑本质不同 [51]
被高捧的泡泡玛特:是塑料茅台,还是氪金泡沫?
搜狐财经· 2025-04-28 11:53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泡泡玛特在港股表现出色,盈利能力强被称为“塑料茅台” 其海外市场发展良好,国内也有新布局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长显著 但泰国市场存在复购率和市场上限问题,且面临TOPTOY、52TOYS等竞争对手[1][2][16] 分组1:泡泡玛特2024年财报情况 - 集团总营收130.38亿元,海外收入达50.66亿元,国内收入为79.72亿元,海外营收占比38.8% [2][3] - 下半年总营收为84.8亿元,海外赚了37.2亿元,下半年海外收入超40% [4][5] 分组2:泡泡玛特2025年第一季度业务快报情况 - 整体营收较2024年同期增长165%-170% [16] - 中国营收同比增长95%-100%,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75%-480% [17] - 亚太营收同比增长345%-350%;美洲地区收益同比增长895%-900%;欧洲地区收益同比增长600%-605% [18] 分组3:泡泡玛特国内外市场布局 - 海外以东南亚为第一站,在泰国发展火热,如泰国顶流明星Lisa、公主思蕊梵纳瓦瑞喜爱其产品,签约本土艺术家合作设计角色等 [7][10][11] - 国内1月在天津大悦城开设泡泡萌粒全国首展空间,推出珠宝品牌「POPOP」并在上海、深圳开设快闪店;2月在上海中环广场开设Hirono小野品牌首店;3月在北京首钢三高炉南广场开设MEGA SPACE MOLLY地球女儿艺术装置,旗下IP SKULLPANDA与优衣库合作推出联名系列 [12][13][14] 分组4:盲盒玩具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 今年全球盲盒玩具市场营收约为146.4亿美元,预测较去年增长6.5% [19] - 国内盲盒玩具市场规模将从去年的14.75亿美元增长到18亿美元 [22] - 美国的盲盒玩具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44.98亿美元下滑至40.21亿美元,萎缩近10% [22] 分组5:泡泡玛特泰国市场情况 - 泰国与中国消费群体组成相似,“品牌意识追随者”和“比价狂人”占比接近,泡泡玛特轻奢路线吃香,且泰国年轻人对“种草”敏感,适合联动名流和社交媒体营销 [26][29][30] - 泰国2024年总和生育率跌至0.91,收入不平等系数处于亚太地区最高水平,泡泡玛特潜在客户可能仅有140万人 [32][35][37] - 泡泡玛特会员复购率一路走低,从2019年的58%下降到2023年的50%,再降到去年的49.4% [38] 分组6:泡泡玛特竞争对手情况 - TOPTOY 2024年收入9.835亿人民币,年增长44.7%,第四季度收入2.828亿人民币,增长50.3%,采用70%外采IP+30%原创孵化的组合策略,授权费高且原创性不足,但名创优品推进其独立上市并计划未来五年在全球100个国家开设超1000家门店 [44][47][50] - 52TOYS早先曾传出上市传闻,进入曼谷后一年开十家店,上市后可能进行扩张 [52][53]
黄金柜台里的“职场现形记”
搜狐财经· 2025-04-27 20:22
黄金价格与市场现状 - 国内足金首饰报价突破1000元/克关口,终端零售价区间集中在950元/克~1028元/克,部分品牌促销价低至820元/克~860元/克 [1] - 黄金珠宝品牌终端零售价存在显著差异,主流品牌与促销品牌价差最高达208元/克 [1] 销售服务现状分析 - 走访9家黄金柜台,仅3家品牌销售员能主动阐述产品系列、设计理念及工艺特色 [9] - 多数销售员对产品设计背景、工艺亮点缺乏系统认知,部分表示"款式太多分不清" [9] - 销售人员服务类型分为中规中矩型、迷之自信型和川剧变脸型,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5][7][9] 奢侈品化转型案例 - 老铺黄金销售人员能详细介绍产品工艺细节,如足金八宝香薰球的同心圆机环结构与花丝工艺 [13] - 琳朝珠宝采用前店后厂模式,销售人员对作品工艺与设计细节解读深入,如"龙跃·火镰"灵感源自古代嫁妆文化,"四海·烟火"镯面刻画九龙入海寓意 [15] 行业转型痛点 - 行业招聘标准割裂:奢侈品级人才要求本科起步、月薪过万,而流水线用工思维仍普遍存在 [16] - 多数品牌将销售人员视为"称重员",缺乏对设计理念的培训,导致品牌溢价难以实现 [16] - 行业亟需培养能解读文化符号的"品牌传播大使",将黄金产品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化故事 [16]
Ermenegildo Zegna(ZG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5 02: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集团营收4.59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4.63亿欧元下降1%,按报告和有机计算均同比下降 [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品牌业务 - Zegna品牌营收2.93亿欧元,增长3%,主要受DTC渠道推动,尤其在EMEA地区和美国市场表现出色 [10][11] - Thom Browne营收6400万欧元,有机下降9%,主要因批发渠道持续精简 [11] - Tom Ford Fashion营收6700万欧元,有机增长3%,由强劲的DTC渠道驱动,同时受3月Haider Ackermann首场时装秀积极影响 [11] 纺织业务 - 纺织产品线业绩下降9%,主要因集团外奢侈品品牌全球需求下降 [12] 其他业务 - 其他业务积极表现主要与交付时间不同有关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EMEA市场 - 占总营收34%,是最大市场,下降2%,主要因Thom Browne批发渠道下滑,而Zegna和Tom Ford Fashion在该地区保持两位数增长 [13][14] 美洲市场 - 占总营收27%,有机增长9%,Zegna品牌表现强劲,尤其在美国市场 [14] 大中华区市场 - 营收1.23亿欧元,占集团营收27%,下降12%,与去年第四季度趋势相似,公司对该地区仍持谨慎态度,但Zegna品牌部分举措开始见效 [15][16] 亚太其他地区市场 - 占第一季度营收12%,增长8%,受日本市场带动,新加坡市场表现也不错 [1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聚焦DTC渠道,减少批发渠道业务,如Thom Browne减少批发渠道业务量,Zegna对标志性产品采用更具选择性的分销策略 [24][22] - 各品牌通过推出新产品、举办时装秀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如Zegna推出夏季系列产品,Tom Ford举办时装秀 [29][2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自4月初以来,全球整体需求无显著变化,部分业务有改善,尤其Zegna品牌随春夏产品推出表现良好 [35] - 对于美国关税提高10%的情况,公司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EBIT,考虑在美国市场适度提高价格 [36] - 公司确认2025年EBIT低个位数增长的指引,将通过价格调整抵消关税成本,且DTC渠道表现无变化 [6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CEO Gildo Zegna将参加7月的电话会议 [6] - 公司下一次财报发布和电话会议将于7月30日举行,讨论上半年业绩 [16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Zegna美洲市场表现及产品趋势、双位数增长能否持续,Haider Ackermann影响的时间,关税下价格调整框架及采购策略是否变化 - 美国市场Zegna表现强劲,无明显强弱区域差异,纽约、佛罗里达、南加州等地表现良好,全球来看日本、新加坡、中东地区表现不错,大中华区和香港仍疲软 [41][42][43] - 秋冬产品5月底开始交付,6月起大量到货,7月初前尽量交付以利用10%关税窗口期,Q2有影响,Q3影响全面显现,大部分Haider系列Q3末进入门店 [49][50] - 公司不会因关税改变采购策略,生产主要在意大利,将通过调整价格抵消关税影响 [44][45] 问题2: Zegna品牌DTC渠道按集群增长情况,关键国籍消费者情况,EBIT增长预期是否变化,Tom Ford后续业绩趋势 - 除大中华区仍有低两位数疲软外,未看到其他集群放缓,美国和欧洲消费者表现强劲 [61] - 确认2025年EBIT低个位数增长指引,将通过价格调整抵消关税成本,DTC渠道表现无变化 [63] - 认为Tom Ford处于发展早期,有未开发机会,不担心下半年基数较高的比较问题,对品牌长期发展有信心 [65][66] 问题3: Zegna品牌DTC渠道混合、价格和销量情况,Triple Stitch鞋表现,Thom Browne批发业务全年展望,Tom Ford零售关键绩效指标和新产品定价架构 - Zegna DTC渠道增长主要由产品组合驱动,Triple Stitch鞋表现高于平均水平,批发渠道对标志性产品分销更具选择性,影响其销量 [75][77][78] - Thom Browne批发业务全年预计较2024年下降25% - 30%,主要因公司对该渠道分销更具选择性,保护品牌形象 [80][81] - Tom Ford DTC渠道增长主要来自同店销售,增长因素包括产品组合、价格和销量,新系列虽未上市,但预计会有更高单价产品,女性产品增长将超过男性产品 [85][86][91] 问题4: Zegna和Thom Browne品牌全年价格、组合和销量预期,关税下各品牌提价信心,EBIT增长下的运营成本控制措施 - Zegna品牌预计全年价格、组合和销量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通过新店开业、通胀调整和关税调整等方式实现增长 [104][105] - 认为在当前幅度内提价不会对销量产生重大影响 [109] - 在保证品牌长期发展重要事项的前提下,控制可自由支配的运营成本,如一般费用、招聘等 [109][112] 问题5: 大中华区全年预期,Thom Browne批发业务全年阶段情况及其他品牌批发业务展望,Zegna品牌全年实现稳定利润率所需的有机营收增长率 - 对大中华区持谨慎态度,预计全年仍为负增长,但幅度较第一季度收窄 [119][120] - 2025年Zegna和Tom Ford批发业务预计为负增长,从2026年起批发渠道不再是主要增长驱动因素,今年是三个品牌批发业务的调整年 [121] - 认为3月电话会议中给出的低个位数营收和EBIT增长指引仍然有效 [128] - Thom Browne批发业务建议关注全年25% - 30%的下降幅度,季度数据波动较大,受交付时间和关税等因素影响 [132] 问题6: Zegna品牌历史上消费者情绪疲软时的情况,中国零售关键绩效指标改善情况 - 过去Zegna品牌在美国市场因专注正装、批发业务占比高、有折扣活动等因素出现过疲软,但现在品牌已发生很大变化,产品组合、分销渠道和品牌形象都有所改善,对宏观经济风险更具韧性 [143][144][146] - 中国市场零售关键绩效指标中,平均销售价格(AUR或ASP)和转化率表现良好,抵消了客流量下降的影响 [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