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绘好用好“一张蓝图”(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5-20 05:47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与实施 - 全国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完成 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标志着"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1] -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作为首部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 2022年10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 具有重要历史性意义 [1] - 自然资源部通过7年努力完成空间规划体系的系统性重构 该体系成为国家空间发展蓝图和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基本依据 [1]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 - 划定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 同时划定陆域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2] - 建立"五级三类"规划体系 包括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总体规划 区域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 [2] - 形成"1+N"工作格局 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统筹交通/能源/水利等各行业专项规划空间需求 [2] 地方规划实施案例 - 北京市建立"1总规+2控规+14分区规划+120乡镇规划+1371街区控规+50专项规划"的传导体系 [2] - 南京市颁布《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等4部地方法规 形成67部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法规政策体系 [3] - 深圳市通过福田深业上城改造等项目 实现存量工业区向综合体的转型 成为城市新地标 [7] 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升级 - 新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正式施行 将年度体检报告与供地计划等挂钩 [4] - 新增"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评估要求 关注人民群众实际感受 [4] - 增设"都市圈1小时人口覆盖率"等指标 引导城市协调发展 [5] 城乡融合发展实践 - 成都市通过规划引领 打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和"15分钟城乡便民生活圈" [6] - 广东省建立耕地集中整治区储备机制 计划整治23.63万亩 预计新增耕地10.29万亩 [7] - 深圳市通过规划和土地政策融合 推动金威啤酒厂等工业遗存改造为文化地标 [7]
“十五五”前瞻——习近平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9 18:30
"十五五"规划编制背景与意义 - 科学制定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重要经验,对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2][4] - 编制需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结合顶层设计与群众实践,注重系统性协同性[4] - 2026年将实施"十五五"规划,目前党中央正组织起草建议并征求意见[4] "十四五"成就与"十五五"战略机遇 -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需通过政策协调延续回升势头以实现现代化目标[7] - "十五五"是迈向2035年现代化的关键期,面临高质量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7] - 需关注增长、需求、供给三大中期经济问题,推动结构升级与质效提升[7][8]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方向 -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科技革命将创造新发展机遇[8] - 需应对中长期外部环境挑战,制定创新驱动对策[8] - 城乡融合改革将释放红利,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9] 宏观经济政策优化路径 - 需求不足是主要挑战,需通过财政扩张提振消费投资,增强自动稳定器功能[10] - 扩大内需需把握科技创新、城乡融合、人文经济等多维度结合点[11] - 完善宏观治理体系需增强政策一致性,包括经济与非经济政策协调[11] 财政与金融改革重点 - 积极财政政策需转型优化以提升效力,发挥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作用[12] - 财政体制历经多次变革,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为"十五五"提供经验[12] - 信托业需回归本源,通过业务创新与服务转型支持金融强国建设[13]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对标对表中不断提高站位改进工作狠抓落实
西安日报· 2025-05-16 10:33
5月15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5月17日在听取陕西省委和 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结合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新成 效,开展交流研讨。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主持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松,市政协主席王吉德,市委常委贠 笑冬、杨建强、仵江作交流发言。市委副书记李婧出席。 大家一致认为,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落实"五个扎 实""五项要求""四个着力"等重要要求,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全力推动"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取 得明显成效,以实干实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好"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要求,以西安区域科技 创新中心建设为统领,做好统筹工作、融合文章、环境营造;进一步落实好"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重要要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好"着 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
杨智赴东西湖区调研产业转型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5-14 08:34
产业转型与科技创新 - 强调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2] - 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 [2] -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强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 [2] 城乡融合发展 - 发挥超大城市综合优势 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2] - 持续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积极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 [2] -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2] 企业调研情况 - 调研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湖北周黑鸭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创维Mini LED显示科技产业园、武汉楚兴技术有限公司、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 [1] - 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研发、产业转型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情况 [1]
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豫湘三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17
活力潮涌,景致时新——浙江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三大差距",加快城乡融合发 展,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12年的2.37,缩小至2024年的1.83。 平畴沃野,乡村秀美——河南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4年乡村建设项目入库近1.5万个, 总投资近1000亿元。 深耕细作,生机勃勃——湖南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4.4%的 粮食,水稻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 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融入冰草优秀的抗旱、抗寒、高产基因,已在全省推 广种植。"河南新乡市中原农谷的试验基地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立会拿起"普冰 03"小麦种子介绍。河南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2024年,河南共有11个品种纳入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目录,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加快高端化、智 ...
河南18地一季度GDP出炉!15城增速跑赢全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2 06:19
河南一季度经济表现 - 一季度河南GDP达14945.58亿元 同比增长5.9% 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1] - 15地市GDP增速跑赢全国 许昌以6.8%领跑 漯河6.7%紧随其后 [2][3] - 郑州GDP总量3459.5亿元 占全省经济首位度23.1% 进出口总值1377.2亿元同比增长42% [2] 许昌经济领跑原因 - 服务业增速达7.2% 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社消零总额516.4亿元同比增长9.4% [4] - 民营经济贡献80%以上GDP和75%税收 拥有13万家民营企业和44万户民营经营主体 [4] - 重点建设智能电力、品质消费、新型材料等五大产业方向 [4] 消费市场表现 - 全省社消零总额27596.69亿元同比增长6.1% 一季度增速7%居全国第三 [9] - 开封社消零405.64亿元增长8.1% 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6.7% [10] - 安阳升级类消费亮眼 文化办公用品增长48.4% 通信器材增长136.7% [10] 工业发展态势 - 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 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 [11] - 郑州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两位数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5% [11] - 洛阳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景气度高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8% [11]
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5-11 06:16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现状 - 县域消费市场占比稳步提升,2024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38.8%,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2] - 连锁品牌加速下沉县域市场,蜜雪冰城约50%门店布局县乡,美宜佳2023年新增4000多家县域门店,星巴克已覆盖全国1/3县城 [12] -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县域餐饮消费订单量占比达35%,生活服务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42%,线上活跃商户数量同比增长49% [12] 县域商业发展成效 - 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为农产品销售开辟新渠道 [3] - 冷链配送和即时零售向乡镇延伸,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3] - 浙江松阳县创新"客货邮融合"模式,农村物流配送时效缩短至1-2天,效率提高50%,成本降低60%以上 [8] 县域商业面临挑战 - 农村快递网点平均日处理量仅为城市网点的1/5,近60%农村快递网点处于亏损状态 [13] - 县域冷链设施不足,我国人均冷库量仅为日本的41%和美国的27%,乡镇覆盖率偏低 [14] - 偏远地区单件派送成本约为城市的3倍,冷链企业"进村"积极性不高 [13][14] 县域商业创新案例 - 四川西昌市推动商圈数字化改造,2024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172万人次(同比+40%),旅游收入21.35亿元(同比+53%) [9] - 山东曹县打造"e裳小镇"产业园区,形成完整汉服产业链,通过直播电商促进新中式服饰消费 [10] - 连锁品牌加速下沉,肯德基已覆盖全国2200个城镇 [12] 县域商业发展建议 - 完善基础设施与物流体系,增加自动售卖机、智能配送设备、冷库等设施 [5] - 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推广"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新模式 [6] -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连锁经营、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技能 [6] - 探索快递、电商、邮政等多方合作模式,推动共仓共配降低运营成本 [15]
三亚海棠区:国家海岸起宏图
海南日报· 2025-05-07 09:29
经济发展 - 三亚海棠区从传统农业主导转型为多元化产业体系,涵盖旅游业、医疗康养、免税商贸、金融会展等,经济总量实现巨大跨越 [5] - 三亚万象城项目开工,占地408亩,总计容面积54.4万平方米,采用"商业+生态+文旅"模式,助力三亚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5] - 旅游业实现从渔村到国际旅游品质消费目的地的蝶变,聚集亚特兰蒂斯、万豪、洲际等高端酒店及蜈支洲岛旅游区、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等景区 [6] 现代服务业与康养产业 - 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引进太古里、万象城等高端商业综合体,三亚国际免税购物城三期项目加快建设,提升商业氛围和消费吸引力 [7] - 康养产业充分利用海岸、温泉等资源,落地太保三亚国际康养旅游度假中心、三亚嘉麓医院等项目,国际生命健康管理中心、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三亚分院加快建设 [7] 城乡融合与生态建设 - 城乡统筹发展,交通网络完善,海棠南北路与海榆东线串联商业区、风景区,乡村沥青路面促进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8] - 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海棠河生态公园修复13.16公里河道生态系统,退塘还林、红树林湿地恢复等措施推动生态保护与城乡融合协同发展 [8][9] 民生改善 - 住房保障网络覆盖低收入群体、拆迁安置户等,通过公租房、安置房、人才公寓等项目托起"安居梦" [10] - 教育质量提升,人大附中三亚学校2019年落地,优化教育资源并推动集团化办学,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11] - 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构建"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建成多家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站和村卫生室 [11]
市政协委员建德联络组开展专题视察议政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5-06 10:43
生物医药产业专题视察活动 - 杭州市政协主席马卫光带队在建德开展生物医药产业专题视察议政活动,聚焦建设"区域协同、融合创新"特色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1] - 活动考察了元素驱动(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深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推进情况 [1] - 建德经济开发区与普华资本签订意向合作协议 [1]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 - 强调发挥杭州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辐射带动作用和建德县域特色产业优势 [2] - 提出进一步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强化产业科技支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 - 推动建德生物医药产业提能升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 政协履职工作 - 市政协积极探索创新、加强协同联动,持续推进市政协委员区县(市)联络组工作 [1] - 去年8月建德联络组就促进医疗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开展专题协商活动,协商成果有效转化落地 [1] - 本次活动是对去年履职活动的深化拓展 [1] 产业建言献策 - 政协委员、专家和企业、金融机构代表从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精准招商、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建言献策 [1] - 建议包括推动产业集聚、建立引导基金等措施 [1] - 杭州市有关部门对建言作出互动回应 [1]
【渭南】秦东沃野涌新潮
陕西日报· 2025-05-06 07:09
县域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县域生产总值达1619.2亿元 占全市经济总量75.04% 同比增长6% [1]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 大荔县冬枣种植面积42万亩 总产量超70万吨 2024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2] - 全市水果种植面积317万亩 年产量436万吨 主要水果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269亿元 [3] - 拥有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2个 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 4条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超1000亿元 [3] 工业与产业链建设 - 2024年制造业投资增长47% 增速居全省第一 [5] - 围绕20条市级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 形成能源、精细化工、光电等产业集群 [5][6] - 蒲城高新区入驻企业105家 华鹰航空无人机项目落户标志低空经济产业链突破 [6] - 通过"西安研发、渭南转化"模式孵化103家科技企业 [6] 旅游与服务业发展 - 2024年接待旅游人数增长10.1% 旅游总花费增长17.9% [3] - 华阴市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潼关古城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3] 城乡融合与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实施县城建设项目160个 改造老旧小区135个 打通"断头路"11条 [7] - 统筹资金11.08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882个 建成省级示范村72个 市级重点创建村105个 [8] - 完成农村改厕5.7万座 垃圾收运处理覆盖95%自然村 34.5万脱贫人口实现就业 [8] - 集体经济年收益50万元以上村达247个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