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强国
icon
搜索文档
内蒙古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精彩纷呈
内蒙古日报· 2025-05-26 09:41
5月24日,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在阿拉善盟举办。 据了解,在科技活动周期间,阿拉善盟将举办航空航天科普讲座;自治区医疗、农牧业专家组成的 科普小分队将深入阿拉善左旗苏木(镇)、社区,开展义务诊疗和实地技术指导,把实用科技与惠民政 策送到基层一线;阿拉善左旗部分苏木(镇)将开展沙产业专题科普,邀请专家针对肉苁蓉、锁阳等特 色产业开展"线上线下课堂讲座+现场教学"技术培训等系列科技活动。同时,阿拉善盟科研机构、高校 及高新技术企业将开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和生产线,邀请公众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阿拉善盟 还将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惠民服务等群众性实践活动,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网络平台将同 步推出短视频等高质量科普作品,并开展直播活动,打造"云端"科技体验,强化公众参与感。 当日,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展览活动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多功能体育场 启幕,活动现场设置了自治区科技成果展区、沙漠生态科技成果展区、航天科技成果和科普作品展区等 六大科技主题展区。活动采用"沉浸式观展+交互式体验"模式,重点展示自治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自 治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特色科普成果及 ...
山东启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5-25 15:15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 山东启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 活动从5月上旬持续至6月上旬 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 [1] - 省科协设计"展览+宣讲+展演+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立体化活动体系 包括6项主题展览 6场剧目展演 6场集中宣讲 6项搭台赋能活动 [1] - 主场活动将邀请中国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作主题宣讲 启动历史图片展 推介科学家故事舞台剧 共建"红色引领"学习教育基地 [1] 科技工作者风采宣传 - 举办科技报国为民风采集中宣传系列活动 包括2场"科技工作者与媒体记者见面会" 主流媒体开设人物宣传专题 [2] - 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将线上线下协同开展群众性活动 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2]
“成为”他们:既在舞台瞬间也在不远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5-25 09:38
中国科学院大学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话剧大赛 - 国科大举办第二届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话剧大赛 吸引来自多个专业的100余名学生参与 赛程长达半年 通过角色扮演沉浸式体验历史 [2][4] - 参赛学生饰演钱学森 郭永怀 王希季等科学家以及图纸设计师 车间工人等"无名英雄" 旨在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2][4] - "两弹一星"研制期间 中国科学院累计投入40多个单位 1.7万余人参与相关工作 该精神成为国科大文化的历史根基 [2] 学生参演体验与感悟 - 学生通过"缩小困境"表演法则 将个人困境与科学家面临的挑战相类比 加深角色理解 [3] - 参演学生表示 亲身演绎能更深刻体会艰苦环境和人物心境 领悟攻坚克难精神 [4] - 学生感悟到科研不仅是工作更是责任 应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为国家进步贡献力量 [5] 精神传承与科研激励 - 学生通过饰演科学家角色 将"两弹一星"精神应用于个人发展 激发学习钻研动力 [4] - 参演经历成为学生抵挡迷茫与焦虑的法宝 增强解决科研难题的信心 [8] - 国科大通过话剧大赛呼应时代需求 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志向 服务国家战略 [9] 科研工作者的心路历程 - 科研工作者描述科研创新需经历极致的孤独与浪漫 是"在黑暗里找光"的过程 [8] - 学生表达希望未来能坚持科研工作 传承科学家精神 在关键领域攻坚克难 [9]
数百场活动点燃广州科技活动周
环球网资讯· 2025-05-24 21:31
中新网广州5月24日电 (记者 王坚)元宇宙+AR穿越虚实边界,让观众率先领略全运风景;中国工程院院 士钟南山团队以漫画形式,揭开呼吸健康的科学奥秘;超算广州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让市民零距离触 摸磅礴算力……24日,一场全民参与的科技大会正在广州上演。 来源:中国新闻网 由广州实验室联合生物岛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钟南 山科普工作室发起制作的《南山呼吸健康科普系列漫画》随后发布。这本读物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漫画 形式,将呼吸健康知识转化为高质量科普作品,立体呈现了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创新成果,鼓励青少 年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志趣。 24日至25日,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园变身科技乐园。于此举行的嘉年华面向民众开放。本届嘉年华参与单 位数量首次突破百家,创历届新高。现场设有两大科普讲座、五大主题互动展区、"以书换书"科普图书 漂流角等项目。 今年是广州的"全运年"。五大展区中,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全运会科技工作专班办公室策划 的"科技全运"专区备受关注。数字人、机器狗、降温涂料、自动驾驶等应用于全运赛场的新科技齐齐亮 相,让民众先睹为快。(完) 嘉年华现场。活动周 ...
马明龙主持召开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凝心聚力加快建设产业强市科技强市
镇江日报· 2025-05-18 07:30
5月15日,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 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镇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科技委第一次、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 研究部署今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重点任务,加快建设产业强市、科技强市,为全省挑大梁作出更多镇江 贡献。市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马明龙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陈可可出席。 会议要求,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领导再完善、制度创新再强化、能力作风再提 升,凝心聚力打好"整体战",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书写在镇江大地 上。 副市长尹卫民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相关会议精神并作工作部署。 会议审议了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工作要点等文件。市发改委、市工信局、丹阳市、 镇江高新区、江苏大学作交流发言。 市领导张娟、王成明,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记者 胡建伟) 会议充分肯定近年来全市科技创新事业取得扎实成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 技创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 行动指南。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 ...
青年“追光者”汇聚“未来之城”
北京晚报· 2025-05-16 17:45
从"一张图"到"一座城",河北雄安新区8岁多了。聚天下英才,创未来之城。雄安这座"未来之城"的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着:所谓奇迹,不过是无数青年与 时代同频共振的轨迹。在这里,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者,都是执笔书写历史的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 本报记者 邓伟 摄 ■国创中心科技公司研发总监 柳兴 柳兴带着团队反复试验,一遍遍进行理论推演、数据比对,为了达到极度洁净环境,减少热效应,他们测试了几十款无尘擦拭布、手套。最终,团队取得突 破,增益腔内存储平均功率突破300千瓦,这一成果有望应用到新型光源、核聚变等多个领域。 今年,柳兴被认定为雄安新区高端人才"特岗特薪"C档。在工资之外,柳兴还能获得新区给予的奖励和补贴。"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新区都给了我们很多关 照,让我们更加专心做科研。今年我要组建自己的实验室,拿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柳兴对自己在雄安的发展充满信心。近期,柳兴获评"河北省青年 五四奖章"称号。柳兴说:"能在最好的年纪来到雄安,与雄安共成长,我觉得很幸运。我想扎根这里,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受访者供图 ■中关村科技园 ...
苏州市委科技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苏州日报· 2025-05-11 07:38
会议讨论了市委科技委2025年工作要点等文件。 相关市领导,市委科技委委员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要持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筑牢重大科创平台支撑,建好用好"一区两中心"等高能级 平台,完善以创新绩效为核心的评估机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布局 一批特色科创平台,攻坚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好用好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 移转化中心、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 会议指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技改投入,鼓励龙 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高质量组织实施全球"揭榜挂帅"项目。打造"企业+"科创矩阵,加快培育 科技领军企业,加强创新型企业梯队建设。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引进一批产业能级高、产业链带动性强 的重大项目。 会议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强化人才引育,抓紧落地落实人才新政,优化人才工作生活 综合环境,靶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重量级科创团队。创新科技金融,推进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科技 金融国际合作发展试验区等试点示范项目,健全科技企业上市服务机制。健全激励制度,探索建立与市 场收益直接挂钩的配套奖补机制,营造鼓励创 ...
大力传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光荣传统——中国科学院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5-10 15:27
科技传承与创新 - 中国科学院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聚焦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优良作风学风和青年科研人员攻坚克难故事 [1] - 活动旨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推动青年科研人员成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排头兵 [1] 光学科技领域突破 - 长春光机所首任所长王大珩院士带领团队熔制出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 为中国光学仪器制造业奠定基础 [2] - 研究员李炜团队取得竖直表面日间亚环境辐射制冷和单次测量单器件的高维光场探测等国际首创成果 [2] - 多项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家重大空间光学载荷 [2] 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 - 夏培肃院士团队主持研制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 突破西方技术封锁 [3]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持续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致力于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3] 能源技术产业突破 - 陈立泉院士1976年发现超离子导体材料潜力 归国后创立国内首个固态离子学实验室 [3] - 团队1988年成功研制首块锂电池 1998年建立我国第一条锂离子电池生产线 [3] - 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实现全球领先地位 [3]
以首善标准抓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7 05:12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重大战略任务 需充分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 部市协同发力 用好央地资源 [1] - 2024年要形成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 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 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支持国家实验室联合高校及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攻关 加快破解"卡脖子"瓶颈 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 [2] - 抢占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 新能源等战略领域制高点 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 [2] - 用好中关村改革"试验田" 推出更多先行先试改革措施 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2] 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优势 建立未来产业长期投入机制 [3] -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果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开拓更多应用场景 [3] - 统筹"三城一区"联动发展 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3] -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培育独角兽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人才与教育体系 - 推动高校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强化产学研协同育人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3] - 加大对青年人才支持力度 健全引才用才机制 完善科技评价体系 [3] 国际合作与开放生态 - 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 推动境内创新主体与境外机构联合科研攻关 [4] - 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 开放共享科研设施平台 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4] - 发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提升北京科技国际影响力 [4] 政策支持与实施保障 - 科技部将支持北京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强化基础研究策源能力 [5]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通报了2025年重点任务及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措施 [5]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环球网· 2025-05-04 16:04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发的0.75米人形机器人"0306小巨人"参与半程马拉松 展示出人机协同的潜力 [1] - "小巨人"具备多套可更换外观套装 并植入00后网络热梗语言程序 增强互动亲和力 [7] - 团队规划2030年将机器人身高提升至160cm 续航能力提升至22km以上 [9]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研发过程中面临理论计算与实际装配的误差问题 团队通过垫片调整等手法将机械臂误差控制在0.1mm级 [4] - 跨学科合作模式显现 艺术设计学院参与机器人外观设计 体现机电与美学的融合 [9] - 创新思维突破工具限制 采用相似物件替代专用工具解决机械难题 [7] 应用场景拓展 - 特种机器人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计划研发耐高温、抗辐射的消防救援机器人 [9] - 未来应用场景包括火灾地震等危险环境搜救 可降低救援人员伤亡风险 [9] 人才培养模式 - 高校机器人社团成为技术孵化平台 学生通过拆解闹钟等实践培养机械兴趣 [3] - "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突出 学生直接参与机器人组装调试全流程 [4] - 30余天高强度研发周期 形成理论-实践-创新的完整闭环 [9][10] 产业生态构建 - 年轻研发者展现出技术报国志向 强调通过基础技术突破实现国产机器人自主可控 [10] - 产学研协同效应显著 学校提供平台支持 教师指导技术攻关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