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向资金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通5月28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21:20
市场表现 - 5月28日恒生指数下跌0 53% [1]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752 05亿港元 其中买入393 91亿港元 卖出358 13亿港元 净买入35 78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卖出3 46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39 24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小米集团-W成交额最高达62 94亿港元 但净卖出7 10亿港元 股价上涨0 39% [1][2] - 泡泡玛特成交额35 83亿港元 净买入4262 02万港元 股价下跌7 12% [1][2] - 美团-W净买入额居首达10 74亿港元 股价下跌0 53% [1][2] - 中国移动净买入5 97亿港元 股价微涨0 11% [1][2] - 快手-W净卖出3 99亿港元 但股价逆势上涨5 95% [1][2] 连续资金流向 - 美团-W获南向资金连续9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89 42亿港元 [2] - 中国移动连续3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20 33亿港元 [2] - 地平线机器人-W连续3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19 71亿港元 [2] 其他活跃股数据 - 腾讯控股成交26 45亿港元 净买入2800 19万港元 股价下跌1 17% [2] - 阿里巴巴-W成交30 13亿港元 净卖出3 77亿港元 股价下跌1 95% [2] - 中国海洋石油净买入5 64亿港元 股价上涨0 78% [1][2]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35.78亿元。港股通(沪)方面,美团-W、中国移动分别获净买入7.8亿港元、5.97亿港元;小米集团-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7.16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美团-W、地平线机器人-W分别获净买入2.95亿港元、1.82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4.3亿港元。
快讯· 2025-05-28 17:37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35.78亿元 [1] - 港股通(沪)净买入美团-W 7.8亿港元、中国移动 5.97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净卖出小米集团-W 7.16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买入美团-W 2.95亿港元、地平线机器人-W 1.82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卖出恒生中国企业 4.3亿港元 [1] 个股资金动向 - 美团-W合计获净买入10.75亿港元(沪7.8亿港元+深2.95亿港元) [1] - 中国移动获净买入5.97亿港元 [1] - 地平线机器人-W获净买入1.82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7.16亿港元 [1] - 恒生中国企业遭净卖出4.3亿港元 [1]
5月28日电,截至目前,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30亿港元。
快讯· 2025-05-28 11:05
智通财经5月28日电,截至目前,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30亿港元。 ...
10年数据透视港股IPO生态 国际长线资金积极配置优质资产
证券时报· 2025-05-28 01:57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展现出强劲的上涨动能,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内地龙头企业相继赴港 上市,成为资本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 表达了对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的支持态度。港交所积极响应推出 "科企专线",为符合条件的A股公司 开辟了快速审核通道。 本文从港股上市公司结构变化和资金偏好等多维度数据,透视港股IPO市场新变化。 港股市场募资金额重回全球第一 近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在港交所上市,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最大的IPO项目之一,也是2025 年以来全球最大的IPO。公司公告显示,募集资金总额约356.57亿港元。在此基础上,宁德时代此次发 行还行使超额配股权,实际募资总额约为410.06亿港元。 这场备受瞩目的资本盛宴背后,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基金与长线资本注入。宁德时代从启动赴 港上市到成功登陆香港市场仅用时128天,成为首个以"仅设定价格上限"方式完成定价的"先A后H"上市 项目。 早在去年10月,港交所优化了港股IPO审批流程。今年5月6日,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联交 所联合推出"科企专线",以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 ...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119.75亿元。港股通(沪)方面,盈富基金、美团-W分别获净买入36.54亿港元、13.18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5.37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盈富基金、恒生中国企业分别获净买入16.04亿港元、11.31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6.42亿港元。
快讯· 2025-05-27 17:33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总额达119.75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净买入盈富基金36.54亿港元、美团-W 13.18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净卖出腾讯控股5.37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买入盈富基金16.04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11.31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卖出腾讯控股6.42亿港元 [1] 个股资金动向 - 盈富基金合计获南向资金净买入52.58亿港元(沪36.54亿+深16.04亿) [1] - 美团-W获港股通(沪)单渠道净买入13.18亿港元 [1] - 恒生中国企业获港股通(深)单渠道净买入11.31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遭双向净卖出合计11.79亿港元(沪5.37亿+深6.42亿) [1]
5月27日电,截至目前,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20亿港元。
快讯· 2025-05-27 10:40
智通财经5月27日电, 截至目前,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20亿港元。 ...
港股怎么又热闹起来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5-23 14:32
以下文章来源于远川投资评论 ,作者沈晖 远川投资评论 . 看更好的资管内容 在4月1日安徽铜陵"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被官媒披露的前一天,小米宣布完成 425亿 港元的配 售,这是港股历史上第三大的闪电配售项目。 前两位是,2021年4月的美团( 542亿 )和2025年3月的比亚迪( 435亿 )。颇为共性的是,三者发生 在各自市值快速突破万亿后的高光时刻。而2021年1季度与2025年1季度,也是基金经理南下香江的两 个鼎沸时点。 去年9月之前,港股连续4年下跌,跌得连私募大佬葛卫东也受不了," 太他妈的难了!就算巴菲特,索 罗斯来了一样被埋! "同期港股融资腰斩,2023年港股IPO募资仅463亿,较2021年缩水86%,创下20 年来最低,港股沦为全球第六大IPO市场。 反观今年,港股重见凌厉升势。 港交所 IPO 融资额 653.25亿 ,同比增长 691.33% , 配售 总 额 1242.68亿 ,同比增长 853.47% 。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组成"港股三姐妹",刮起新消费风 暴;小米、比亚迪、蔚来组成"港股三兄弟",掀起再融资狂潮。 520当天,曾毓群在港交所敲响二次上市的铜 ...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5月22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21:34
| 代码 | 简称 | 成交金额(万港元) | 成交净买入(万港元) | 今日涨跌幅(%) | | --- | --- | --- | --- | --- | | 00939 | 建设银行 | 212901.98 | 92936.52 | 0.00 | | 03690 | 美团-W | 224298.12 | 58444.28 | -0.95 | | 09992 | 泡泡玛特 | 192828.42 | 39615.88 | 3.33 | | 03988 | 中国银行 | 106640.53 | 24166.82 | -0.21 | | 02015 | 理想汽车-W | 57187.75 | 9848.78 | -2.77 | | 00883 | 中国海洋石油 | 182922.42 | 7022.80 | -0.90 | | 00981 | 中芯国际 | 64474.15 | -8926.69 | -1.99 | | 01810 | 小米集团-W | 772685.18 | -10840.90 | -2.30 | | 01530 | 三生制药 | 208834.68 | -23803.55 | -4.17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近39亿港元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居前
快讯· 2025-05-22 17:41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38.80亿港元。其中,建设银行、美团-W分别获净买入约9.29亿港元、5.84亿港 元;腾讯控股遭净卖出约8.66亿港元。 ...
港股怎么又热闹起来了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5-22 15:01
港股市场动态 - 小米完成425亿港元闪电配售,位列港股历史第三大配售项目,前两位是美团542亿和比亚迪435亿 [1] - 2023年港股IPO募资仅463亿,较2021年缩水86%,创20年来最低 [1] - 2025年港股IPO融资额653.25亿,同比增长691.33%,配售总额1242.68亿,同比增长853.47% [1] - 宁德时代赴港募资46亿美元,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规模IPO [2] - 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港股持仓达到27%的新高 [2] 港股流动性问题 - 2021年港股日均成交额214亿美元,远低于美股的4000-5000亿美元 [12] - 港股20%大市值股票贡献90%流动性,小市值股票流动性差 [12] - 2022-2023年港股破发率超过60% [14] - 一季度港股日均成交额超过2427亿港元 [34] 港交所改革 - 唐家成和陈翊庭上任后推动改革,解决流动性困境和提升国际吸引力 [19] - 18C章降低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已商业化公司市值要求从60亿降至40亿 [23] - 新股结算平台FINI缩短资金冻结时间,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24] - 审批上市申请时间中位数从61日缩减至28日 [26] - 印花税从0.13%下调至0.1%,允许库存股回购 [26] 南向资金流入 - 南向资金分为三部分:科技资产重估、新消费行情、高股息资产 [31] - 公募基金一季度加仓最多为腾讯682.85亿、阿里336.01亿、中芯国际205.01亿 [33] - 险资通过港股通买港股可免征红利税,一季度15次举牌港股高股息资产 [34] - 证监会发布5项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资金南下 [35] 行业板块表现 - "港股三姐妹"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带动新消费风暴 [1] - "港股三兄弟"小米、比亚迪、蔚来掀起再融资狂潮 [1] - 恒生科技权重股在AI浪潮下表现活跃 [2] - 港股创新药板块出现复苏迹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