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重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精神疾病易伴体重异常,安定医院开设新门诊
新京报· 2025-04-28 17:13
核心观点 - 北京安定医院将于4月29日开设"体重管理与营养多学科联合门诊",针对精神疾病患者常见的体重异常问题提供一站式干预服务 [1] - 该门诊整合精神科、营养科、中医科、药事科等多学科资源,旨在解决"治病易发胖、减重难坚持"的临床痛点 [1] 接诊人群分类 精神疾病相关代谢综合征患者 - 药物性代谢异常:长期使用奥氮平、喹硫平等抗精神障碍药物导致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的患者 [2] - 共病代谢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等需协同干预的患者 [2] 进食行为障碍患者 - 药物诱发异常:抗精神病药引起的暴食/贪食、SSRIs导致的食欲减退 [3] - 共病进食障碍:抑郁症伴神经性厌食、焦虑症合并限制性摄食等需营养重建的患者 [4] 康复期代谢管理 - 复发预防:通过体重管理降低内脏脂肪堆积等代谢负担,减少精神症状复发风险 [5] - 社区支持: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等慢性病患者提供生活方式重建支持 [6] 门诊运营信息 -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8:00-12:00,地点为门诊楼1层MDT诊室 [7] - 预约方式: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114平台、支付宝小程序等渠道提前14天预约 [7]
打破体重管理困境,Melrose麦萝氏三维轻盈体系护航健康管理
中国食品网· 2025-04-28 15:19
突破传统,探索科学管理新方向 在全民关注健康的趋势下,传统减重方式的局限性逐渐显现。部分人群采用的过度节食方法,虽然可能 在短期内使体重下降,但往往会对身体代谢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后续的体重波动。这些现象让 人们意识到,体重管理不应是追求短期效果的"突击战",而需要从长远出发,以科学的方式调节身体代 谢。Melrose麦萝氏秉持这样的理念,携新品绿瘦子2.0,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品质传承,坚守匠心精神 在健康食品领域,Melrose麦萝氏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自1979年由化学家Geoff Steinicke 创立以来, Melrose麦萝氏已在澳大利亚健康食品行业深耕46年。Melrose麦萝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设有现代化工 厂,获TGA认证。工厂内自动化生产线与先进包装线协同运作,整体工艺设计凭借创新与匠心,荣获 澳洲建筑师设计大奖。每一款产品都要经过质检团队严格把关,通过感官测试、微量元素检测等多道工 序,确保品质可靠。 截止2025年,全球范围内,已有超21亿成年人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我国相关人群数量也突破5.2亿。 在这样的背景下,澳大利亚国民级健康食品品牌Melrose麦萝氏凭借四十 ...
北京已有近200家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服务
快讯· 2025-04-28 14:32
北京市体重管理服务扩展 - 北京市已有195家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服务 [1] - 今年还将有128家医疗机构增设相关服务 [1] - 改扩建4个体育公园 [1] - 新建或更新60处足球、篮球等运动场地 [1] 体重管理健康科普 - 北京市组建了由100余名专家组成的体重管理健康科普专家库 [1] - 4月起启动营养专家入社区工作 [1] - 开展以"健康体重防慢病 营养知识进社区"为主题的科普讲座 [1] - 今年预计开展100场类似科普讲座 [1]
Melrose麦萝氏绿瘦子2.0重磅来袭,专利有机协同发力破局减重
最近,一则重磅消息在网络上刷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郑重宣布,正式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 年》专项行动,力促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相关数据令人警醒,我国成年居民超重率已攀升至34.3%,肥 胖率也达到了16.4%,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紧密相连,成为威胁国民健 康的重大隐患。 当身体出现脂肪堆积,尤其是内脏脂肪含量上升时,会对健康产生潜在影响。研究表明,脂肪过度积累 可能与内分泌波动、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相关,进而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同时还可能影响心血管 健康,导致血脂水平异常、动脉健康状况改变;此外,还可能引发身体炎症反应、加重关节负担,影响 日常生活质量。因此,科学管理体重、改善身体代谢状态成为健康生活的重要课题。作为澳洲知名健康 食品品牌,Melrose麦萝氏推出绿瘦子1.0的升级产品:有机绿植精萃代谢粉2.0。这款产品将专利科技与 天然营养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科学的体重管理参考方案,帮助人们以更健康、更科学的方式管理身体 状态,探索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路径。 专利科技,构建科学体重管理矩阵 Melrose麦萝氏绿瘦子2.0 搭载两大专利成分,构建科学体重管理矩阵。VInOgrap ...
Keep的亏损,在意料之中
虎嗅APP· 2025-03-30 20:55
国家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和慢性病防治 [1] - 体重管理成为全国两会热点话题,带动Keep、安踏体育、滔搏等运动健身概念股市场关注度提升 [2] Keep的战略转型与AI布局 - Keep创始人王宁宣布全面投入AI战略,带动股价两周内累计上涨48% [4] - 公司2024年营收20.6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45%提升至46.7%,但经调整净亏损扩大至4.69亿元,计划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 [12] - 亏损扩大源于对AI应用开发和可穿戴设备创新的战略性投入,此前2023年亏损已同比收窄55.7% [13] - 公司早在2018年D轮融资(1.27亿美元)时就将AI研发列为战略重点 [16] AI行业的宏观背景与案例验证 - 阿里计划未来三年AI基础设施投入超过去十年总和,腾讯接入DeepSeek,阿里股价三个月内涨超50% [6] - 美图2024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8.6%至16.2亿元,AI驱动的订阅模式推动净利润增长80.3% [9] - 多邻国2024Q3收入同比增长38%至2.1亿美元,AI交互式学习使日活用户增长54% [10] 运动健康赛道的AI融合前景 - 中国成年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青少年肥胖问题凸显运动健康需求刚性化 [19] - AI可解决运动领域多维度难题(如动作标注精度、硬件场景适配),Keep十年积累的用户数据和专业内容构成壁垒 [20][21] - AI私教服务有望重构付费逻辑,从课程购买转向个性化服务,提升客单价和用户粘性 [22] 竞争壁垒与商业化路径 - Keep已构建运动消费全链路布局,AI将释放其规模化内容生产能力和个性化服务潜力 [22] - 技术普及阶段垂类公司优势凸显:稳定需求、付费场景、海量数据,Keep或成AI+运动领域最可能成功的玩家 [23]
中国减肥风暴
投资界· 2025-03-30 16:27
4亿人超重肥胖。 作者 | 何驰 编辑 | L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周刊 ,作者何驰 新周刊 .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来源 | 新周刊 (ID:new-weekly) 每次,当老王回家瘫倒在沙发上时,一座圆形的山丘便耸立在沙发中央,那不是别的什 么东西,而是老王的将军肚。 将军肚里囤积着茅台、拉菲、哈啤、大窑橙汁、鸭屎香单丛茶、兰州羊肉串、洞庭鱼头 王、尖叫牛蛙、双井卤煮,以及一堆精美的PPT商业提案和与客户称兄道弟、真真假假 的承诺。 作 为 一 名 营 销 高 管 , 年 近 四 旬 的 老 王 每 年 肩 负 着 要 为 公 司 拉 来 上 千 万 元 广 告 投 放 的 重 任,他的身体为此在北京的酒桌上拼尽了全力,代价是182斤的体重以及一个可以给女 儿当靠枕的将军肚,还有随之而来的胸闷气短和痛风。 最胖省份是河北, 最瘦省份是海南 这些年,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人富起来了,中国人也胖起来了。 如果按体重指数(BMI)算,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数介于18.5~24 之间为正常,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即为肥胖。其他肥胖评价指数还包括腰围、腰臀 比、内脏脂肪等。 医生们有句行话,叫"裤 ...
这个春天怎么瘦?国家卫健委发布 “瘦腰秘方”:喝黄芽汤+揉两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9 22:45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春分)情况,回应“体重管理”话题,给出判断肥胖指标、健康减重建议,并提醒公众辨别健康信息真伪[1][2][3][4] 分组1:判断肥胖的指标 - 体重指数: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正常值18.5 - 24,<18.5偏瘦,24 - 28超重,≥28肥胖 [2] - 腰围:男性85 - 90cm、女性80 - 85cm为肥胖预备军,男性≥90cm、女性≥85cm为大肚腩型肥胖 [2] - 体脂率:男性20% - 25%、女性25% - 30%为超重,男性≥25%、女性≥30%为肥胖 [2] 分组2:健康减重建议 - 养成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按时吃三餐,多咀嚼,早餐必吃,晚餐七成饱,睡前避免进食;工作忙的人利用碎片时间跳绳、竞走、挥拍,中小学生做好课间操、上好体育课、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3] - 中医平衡体重方法:“黄芽汤”代茶饮(茯苓5克、干姜5克、党参10克、炙甘草5克)温阳健脾祛湿;揉通“天枢穴”和“带脉穴”促排便瘦腰,每次按揉3分钟;早晚双手叠掌绕脐顺时针摩腹100圈,搭配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疏通中焦湿气 [3] 分组3:健康信息辨别 - 片面夸大声称通过某种食物、产品或偏方轻松减重的信息通常是谣言 [4] - 公众可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辟谣平台”举报或查证谣言 [4]
国家喊你减肥!万亿市场大爆发!
格隆汇APP· 2025-03-16 16:47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长期来看有利于遏制肥胖率上升、降低慢性病负担和减少医疗支出,该计划或使减肥药市场再次兴起、体育运动市场扩容;短期减肥药市场受资本追捧但风险大,长期消费者会转向大健康产业链,融合AI科技与传统健康管理的企业或更受资本市场青睐 [2][3][4][13][14] 分组1:“体重管理年”计划背景及意义 - 2025年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提出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去年6月16个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国企员工成首批“受益者” [2] - 肥胖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因素,中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预计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达70.5%、儿童达31.8%,2021年25岁及以上成年超重和肥胖患者达4.02亿,到2030年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或达4180亿元,占全国医疗费用21.5%,青少年肥胖威胁未来人口质量 [3][4] - “体重管理年”目标是营造环境、宣传知识、防治结合设体重门诊,可遏制肥胖率、降低慢性病负担、减少医疗支出、提升劳动力健康素质 [4] 分组2:减肥药市场情况 - 肥胖未纳入医保但已纳入慢病管理,减肥药市场受关注,GLP - 1药物是热门赛道,巴克莱银行预计2030年全球减重药物市场规模增至1500亿美元 [4] - 诺和诺德凭借司美格鲁肽销售额使市值超越路易威登成欧洲市值最高公司,国内有五种药物获批用于减重治疗,但海外药企原研药占主导,诺和诺德减重版司美格鲁肽获批推动相关概念股上涨,歌礼制药股价累计涨近10倍,其产品使肥胖症患者体重平均降6.3% [4][5] - 国内20多家企业布局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部分仿制药进入临床III期或申报上市阶段,2026年3月原研药核心专利到期后竞争将更激烈 [6] - 减肥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部分企业有研发失败或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司美格鲁肽有复胖争议且副作用不明,中药减肥或成关注重点,政策倾向体医融合和生活方式干预 [8] 分组3:体育运动市场情况 -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5万亿元等目标,体育市场收入随肥胖率攀升扩容,“体重管理年”推进或使体育产业爆发 [10][11] - 国内运动服饰头部企业加码“科技 + 健康”赛道,运动用品消费受提振,运动服饰需求改善、库存清理后价格或回升,智能穿戴设备因国补销量增长,1月线上监测智能手表手环市场销量达204.2万台,同比增31.6%,环比增23.5% [11] - 上海社区医院试点“运动处方门诊”,或带动智能手表手环和健身APP活跃用户增长,家庭健身场景普及带动家用器械销售,2024年Keep平台智能健身设备销量同比增长超40% [12] 分组4:健康食品市场情况 - 体重管理政策推动企业研发符合“三减”标准的健康食品,安利等推出减重组合方案,汤臣倍健产品线覆盖健康食品,代餐品牌市场份额扩大,2024年国内代餐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3% [12]
还得是年轻人!买体脂秤的人多了50%……
36氪· 2025-03-14 20:56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带动体重管理相关产品搜索量和销量增长,同时强调吃动平衡及健康生活方式对体重管理的重要性 [2][3][9] 国家行动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3] - 全国政协委员张文宏称体重管理不只是减肥,与慢病管理有关 [8] 市场表现 - 近三日(3月8 - 10日),京东平台“体重管理”“减重”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倍,“体脂秤”“智能手表”等产品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50%,90后及00后消费者占比超五成 [5] - 3月9 - 10日,微信指数小程序“体脂秤”指数值连续两日环比增加,3月10日日环比增长36.51%;3月11日下午4时,“体脂秤”淘宝热搜热度515.9万,“开春健身猛如虎”登上淘宝热搜运动榜 [5] - 3月以来,美团平台“体脂秤”相关搜索量同比上涨近70%、销量同比上涨超50%,跳绳、跑鞋销量同比上涨近70% [7] 产品情况 - 电商平台上小米、华为、联想等智能硬件厂商及松下、飞科等家电企业均推出体脂秤 [6] - 体脂秤价格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部分销量数十万甚至超百万,宣称功能除测量体重、体脂肪量外,还能测BMI等多项指标 [7] 健康建议 -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指出吃动平衡是管理与维持健康体重的关键,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9] -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蔬菜摄入,优先选低脂肪食材,还给出按地区示例的食谱及“总能量”备注 [10] - 减重应培养运动兴趣,将运动变为习惯,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并坚持 [10] 行业背景 - 2018年中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与2002年相比大幅增长;6 - 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若趋势得不到遏制,2030年中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5%和31.8% [7]
引领“体重管理年”,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方位构筑健康生态新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2 18:35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超重肥胖问题加剧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国家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多方积极参与,通过凝聚社会力量、提升专业技能、开展科普、探索诊疗体系建设等举措,助力肥胖防治和“健康中国2030”建设 [2][3] 分组1:国家行动与背景 - 我国超重肥胖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上升,肥胖症成公共卫生问题,2024年6月16部门联合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目标是三年左右形成全民体重管理良好局面 [2] - 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强调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未来从营造环境、知识宣传、防治结合三方面推进慢性病防控和体重管理工作 [2][3] 分组2:社会力量参与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发挥社会动员优势,依托多渠道和基金会,掀起“科学减重 健康生活”热潮 [3] - 多学科顶尖专家发起设立中国肥胖联盟,以“提升全人群的体重健康水平”为使命,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协同发展和科学减重氛围形成 [6][7] 分组3:具体活动与成果 - 2023年12月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发起“体重向下 健康向上”倡议,2024年12月携手中国肥胖联盟举办“健康向上”嘉年华活动,发布关爱IP形象 [9][10] - 2025年1月中国肥胖联盟和基金会主办研讨会,专家提出新肥胖症诊断模型和分类及诊断标准,具国际里程碑意义 [12] 分组4:专业技能提升与科普 - 中国肥胖联盟参与《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编制发布,基金会与联盟联合主办发布会并启动全国巡讲计划 [15] - “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首都名医面对面活动落地,专家为市民提供咨询和指导 [16] - 广东经济科教频道《岭南大医生》开展直播和推出专题视频,提升公众对“三高”认知 [17][18] - 2025年“减重赢健康”活动提出沉浸式减重营模式,发布主题曲,启动首个深度减重营 [18]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携手媒体伙伴开展科普活动,扩大科普覆盖面 [19][20] 分组5:诊疗体系建设 - 2024年8月基金会携手中国肥胖联盟探索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和多学科减重门诊建设,形成一站式服务模式 [22]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倡导运用数字化平台,推动治疗手段研究创新,广东地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展相关活动 [24] - 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将走向全国,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将宣传报道并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