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迪庆:见证民族地区“向上的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6-14 09:28
中新网云南迪庆6月14日电 题: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迪庆:见证民族地区"向上的力量" 作者 杨程晨 袁鸿凯 近日,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海外华文媒体"高原行"迪庆采风活动走进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六天五夜的行程里,采访团先后来到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记者们持续发出报 道,用文字、图片、视频讲述他们眼中的滇西故事。 金晓东说,当地居民有信教及不信教的自由,也有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大家可以生活在同一个村庄, 邻里关系友好和睦,亲如一家。 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全世界游客慕名来到香格里拉,华人头条肯尼亚站副总编辑王晓认为,"心中的日 月"(香格里拉在藏语中的词意)名不虚传。王晓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栈道旁拍摄到工作人员为野生松鼠 觅食搭建的"木窝"照片,在萨马阁林区近距离观察滇金丝猴吃"早餐"的情景。 她说:"我从肯尼亚来到云南,生态环境是我的观察重点之一。就这些天所见,云南迪庆的生物多样性 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中国在高原生态保护方面已形成完整、成熟的工作机制,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 果。" 6月10日, 海外华文媒体"高原行"迪庆采风活动走入噶丹·松赞林寺。中新网记者 杨程晨 摄 "走过一座座村庄,我 ...
市政府召开第152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推进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等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6-14 08:22
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坚决扛牢"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的使命责任 [2] - 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统筹做强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功能,着力提升武汉都市圈发展能级和一体化发展水平 [2] - 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2] - 科学谋划制定武汉都市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谋深谋实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 [2]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2] -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 [2] - 深入细致开展武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摸清文物家底,加强普查质量控制 [2] - 扎实做好不可移动文物的信息建档、认定、登记和公布等工作,建立完善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机制 [2] 民族事务和宗教事务治理 -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接受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拜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1]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高质量落实对口援建各项任务 [1] -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断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1]
从“土方子”到大产业 四川兴文推动民族医药走出大山
中国新闻网· 2025-06-14 01:59
游客在兴文县苗医体验馆体验按摩。 王磊摄 在宜宾市兴文县,民族医药产业正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增长和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引擎。兴文县是四 川省苗族人口最多的县,这里山清水秀,气候适宜,拥有丰富的中苗药材资源。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 普查,兴文县发现野生药用植物1000余种,其中重楼、天麻等道地药材久负盛名。 据了解,苗医药在兴文县传承千年,当地苗族群众很早就掌握了用草药治疗疾病的技艺,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为展示兴文县苗医药丰富的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21年11月,兴文县苗医体验馆投入使 用。"游客对民族医药抱有浓厚的兴趣。自开馆以来,已有数万名观众前来打卡。"兴文县苗医体验馆馆 长钟艳介绍称,馆内展示的300余种苗药,生动展现了民族医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群众可以在馆 内体验把脉问诊、药膳养生、看图识百草、亲手制香囊等"沉浸式"活动,还能在康养体验区享受休闲养 生、亚健康调理、理疗康养等多种服务。 龙塘村淫羊藿的种植,是当前四川推动民族医药发展的缩影。四川民族地区有2000多种药材资源,药材 蕴藏量超过25万吨,盛产多种高原名贵药材和道地药材,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近年来,四川坚持以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 ...
日本崩坏:犯罪激增怪老外?
虎嗅APP· 2025-06-13 22:57
以下文章来源于那个NG ,作者渣渣郡 那个NG . 用关注决定视界|复杂世界的策展人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 貌、故事和态度。 这个6月,每个国家的新闻都有自己的关键词。 东欧是战,美国是乱,我们东亚邻国日本是崩坏。 过去我们聊过的 暗黑打工 和 针对老年人的犯罪 ,狠狠拷打了"日本安全神话"的说法,踹翻了日本 例外的概念。 现在,各种恶性案件像黑暗之潮一样,正吞噬着这个岛国。 在这种状态下,治安何以至此,就成了他们迫切想要知道的答案。 2025年的春天,对于身处犯罪浪潮之中的日本人来说,并不明媚。 一系列发生在日本各地的无差别袭击事件,让这个国家陷入犯罪恐慌: 2025年1月,发生在日本长野县车站的刀袭事件,日本警方认定是无差别攻击。当日,一名46岁男子 在车站门口持刀攻击3人,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 同时,从东京到阜岐再到福冈广岛,各地接连发生了针对女性的无差别袭击案,造成多人死伤,其中 最令人愤怒的案件,是发生在4月14日埼玉县一起案件。 4月是日本开学季。刚上高中的15岁女生 ...
日本崩坏:犯罪激增怪老外?
虎嗅APP· 2025-06-13 22:56
日本社会治安恶化现状 - 2025年1月长野县车站发生无差别刀袭事件造成1死2伤 [10] - 2025年4月埼玉县15岁女生遭尾随袭击身中17刀身亡 [12] - 2025年五一期间大阪发生车辆无差别撞击事件致7人受伤 [14] - 2024年日本无差别犯罪案件数量同比激增37% [17] - 2024年日本刑法犯罪总数达737679件创近年新高 [19] - 2025年1-4月恶性犯罪(杀人/抢劫/强奸/放火)同比上涨87%达2248起 [23] 犯罪率数据对比 - 2025年恶性犯罪案件数较2019年增长478% [26] - 日本本国人犯罪率为0143% 外国人犯罪率仅0036% [31] - 调整统计口径后外国人犯罪率0284%仍低于本土 [31] - 东京都2024年未成年犯罪人数同比上涨224%达4101人 [54] 社会结构性矛盾 - 76.6%日本民众认为近10年治安持续恶化 [18] - 37.9%男性少年犯和60.9%女性少年犯自述遭受虐待 [65] - 少年院释放人员1年内再犯率高达347% [65] - 冰河世代(1990年代就业困难群体)子女面临代际贫困 [57] - 2020年调查显示中下层家庭子女普遍丧失未来希望 [57] 舆论与政治影响 - 日本媒体倾向突出外国人犯罪身份标签 [38] - 2023年错误报道导致外国人犯罪数据被夸大2000% [39][40] - 令和新选组政党凭借反移民政策获30代选民支持率第二 [73] - 民调显示移民政策成为当前政治竞选核心议题 [73] 历史与文化根源 - 安全神话取代皇国神话成为战后民族认同支柱 [47][50] - 犯罪归因模式延续战时"责任外推"思维 [70] - 现行社会排斥机制类似古代"村八分"惩罚制度 [68] - 学者指出日本社会缺乏主体性的人格建构 [70]
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何以成为“顶流”?
环球网· 2025-06-13 17:21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核心内容 论坛背景与组织架构 - 分论坛主题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探讨如何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并解析其成为网络"顶流"的密码 [1][3] -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舆情管理局、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国家民委道中华文宣平台联合承办,安徽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等协办,120余名嘉宾参会 [3] 文化认同与数字传播 - 中华文化符号(汉字、传统节日、历史典故等)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具有情感温度与跨民族共鸣 [4] - 新疆莫尔寺遗址考古成果通过新媒体直播实现"开放式课堂"传播,实证新疆历史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关系 [5] - 徽州文化通过数字化集成、智能化生成和互联网传播进行创新性转化,从地域文化升级为全国性文化符号 [6] 主流媒体与内容创新实践 - 中国日报通过议题设置(如新疆光伏产业报道)和普通人故事传播,结合正面宣介与批驳澄清强化国际话语权 [7] - 道中华文宣平台上线两年,以"历史讲现实、事实讲道理"的叙事体系推出《正道》专栏,AI技术赋能流量增长 [8][9] - 河南卫视民族乐舞《家园列车》融合多民族文化元素与AR/XR技术,契合观众对传统文化复兴的热切期盼 [9][10] 网络传播案例与跨界合作 - 舞蹈短片《龟兹》全网浏览量破亿,通过现代舞蹈活化龟兹壁画,成为TikTok热门话题 [11] - 英国博主司徒建国通过记录蒙古族"男儿三艺"等民族特色内容,向国际传播真实多元的中国形象 [11] - 中学生周彦博利用网络开展50余场民族文化宣讲,覆盖超5000人次,推动文化认同 [12] 未来行动计划 - "道中华边疆行(神州行)"2025年将走进宁夏、新疆等地,联动边疆与内地文化 [13] - "中华瑰宝"文物创意秀活动联合主流媒体平台,挖掘民族文化遗产以增强文化自信 [13]
美国失业救济激增,招聘冷却无解,美联储按兵不动
搜狐财经· 2025-06-13 16:22
就业市场恶化 - 美国持续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飙升至195.6万人,创三年半新高,显示失业者寻找工作时间延长[1] - 首度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达24.8万人,为近十个月最高水平[1] - 劳动参与率停滞、低薪岗位主导增长、工作时间缩短等细节暴露就业市场隐忧[3] - "重复申请者"人数激增表明劳动者面临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困境[4] 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导致企业谨慎招工甚至冻结招聘[3] - 美联储按兵不动的政策可能加剧市场动荡,就业市场已感受到政策拖延的代价[3] - 关税政策对国内就业与消费信心造成内伤,企业面临"既要内战又要外战"的压力[6] - 华盛顿政坛对经济疲软反应迟缓,缺乏有效缓冲机制[7] 经济前景 - 美国经济可持续性开始失速,贸易、制造与劳动力市场等核心指标表现不佳[3] - 若失业趋势持续两至三个月,将动摇市场对美国经济韧性的信心[4] - 制造业到运输业、科技到零售等多个领域领先指标显示疲软甚至衰退信号[6] - 美元与美债收益率同步走低,显示投资者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怀疑[9] 通胀与产业链 - 生产者价格指数温和,但关税传导至消费端只是时间问题[6] - 企业短期内压缩利润率吸收成本冲击,后续可能被迫涨价[6] - 消费品价格上涨将加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两难境地[6] 全球背景 - 美国内部困顿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降温形成呼应[9] - 欧洲央行暗示年内将进一步降息,而美国陷入经济政策"真空地带"[9] - 政策混乱、经济迟滞、市场失信可能导致系统性危机爆发[9]
西藏达孜:文化惠民点亮藏乡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6:12
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情况 - 拉萨市达孜区每年配套资金50余万元购买新一代直播卫星户户通设备,组建22支技术服务队免费安装,已完成2933户安装调试,其中2个乡镇实现全覆盖,解决偏远山区看电视难问题 [1] - 通过"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精选《我和我的祖国》《西藏的天空》等影片和农业科普片,创新采用"正片+短视频"模式,今年一季度放映116场,吸引观众超5000人次,2021年以来累计放映公益电影1100余场 [1] - 政府购票邀请建筑工人、企业员工、农牧民学生等在达孜区鼎盛影院免费观影 [1] 民族团结活动开展 - 在达孜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镇江公园),每晚开展广场舞、锅庄舞、堆谐等民族舞蹈活动,吸引各族民众参与 [2] - 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包括祭英烈、做月饼、包粽子等民俗活动,同时配套健康义诊、义剪服务、结对帮扶等暖心举措 [2] 未来文化发展规划 - 围绕"四心品牌"加大投入完善村级文化设施,培育更多基层文艺骨干 [2] - 计划结合传统节日开展"送戏下乡""非遗展演"等活动,推动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2]
四川:绘就民族团结“互嵌式”社区幸福画卷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0:41
中新网乐山6月13日电(王鹏 单鹏 汤雁)近日,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东风新城社区的居民 李春娥在世纪华联超市购物时,用10积分成功抵扣了10元。她说,自从社区商圈联盟"积分超市"启动以 来,她便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疫情防控宣传等活动,这个月累计获得了20积分。"虽然兑换金 额不多,但我觉得很有意义,也感到很光荣。" 与此同时,该社区还组建"七彩东风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讲、困难帮扶等活动;设立"老年人助餐 点"和"便民门诊",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定期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开展元宵节、彝历新年等 特色节庆活动,开设民族文化课堂,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 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金沙江畔的金沙江社区,同样以"互嵌式"社会结构为蓝图,为民族团结与社区治理树 立了典范,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该社区成立于2014年,现有常住人口约3万余人,6 个住宅小区,涵盖汉族、苗族、回族等17个民族成份。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永康是苗族,他以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深耕社区10年,用双语沟通、活动联结和热情服务传递邻里温度。 近日,峨 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东风新城社区居民在进行积分兑换。 ...
未完的“讲述”
辽宁日报· 2025-06-13 10:20
王梓熠,沈阳市档案馆保管利用部部长,自2015年起,他与同事一起深入挖掘、系统梳理馆藏抗战专题 档案,并实施数字化保护。"近十年间,我们整理并汇总了馆藏抗战档案",王梓熠介绍,核心成果主要 涵盖3个方面:其一为《1911至1931年奉天地区日本侵略活动档案》(该批档案于今年国际档案日入选 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二聚焦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奉天地区(今沈阳)的残暴统治; 其三则是关于东北抗日义勇军及抗联战士的口述史料。 其中,东北抗日义勇军及抗联战士的口述档案尤为珍贵。这批档案总计122件541页,收录了200余位亲 历者的讲述,其中重要人物超过百位,现已结集出版为《黑土地上的红色记忆——东北抗日义勇军、抗 日联军亲历者口述档案汇编》。 翻开这本厚重的汇编,记者发现,档案内容广泛记录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抗战图景:既有"流亡学生"投笔 从戎,以青春热血书写报国之志;也有士绅变卖全部家产,全力支持抗战;还有工农群众携手并肩、东 北军旧部奋起抵抗、绿林武装投身抗日洪流。这些鲜活片段,从多维度勾勒出黑土地上不屈的民族精 神。 纸页间,这些名字,应当铭记—— 王梓熠与同事一起深入挖掘、系统梳理馆藏抗战专题档案。 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