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搜索文档
千年古寺慈寿寺遇上AR科技,八里庄举办文物进社区文化展览
新京报· 2025-07-11 19:05
活动概述 - 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举办"文物进社区文化展览暨'童绘慈寿寺・穿越时空的对话'"活动,以AR科技赋能历史展览为亮点 [1] - 活动采用"实物展板+动态AR+亲子创作"模式,让慈寿寺等文物古迹与现代社区生活进行文化对话 [1] 展览内容与技术应用 - 展览以八里庄地区"塔、园、河、寺"等历史符号为文化脉络,打造"实物展板+动态AR"沉浸式体验场景 [1] - 居民用手机扫描展板二维码可再现京西古道商队、玲珑塔演变等十余个历史场景 [1][3] - 现场设有读物翻阅一体机,展示《述说八里庄》电子书,涵盖七大主题板块内容 [3] 互动环节与参与情况 - "童绘慈寿寺·穿越时空的对话"吸引20组社区家庭参与,在10米巨幅画布上共同绘制慈寿寺 [3][5] - 活动分区明确,包括历史文化展区、互动绘画区和数字体验区 [4] - 参与人员获赠《述说八里庄》书籍及城市手账 [4][7] 后续计划与意义 - 活动将走进核二院社区、五福玲珑居社区等6个点位,通过"科技+文化+社区"模式推动城市文物保护 [7] - 活动旨在让文物和历史鲜活起来,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7]
中国茶香飘海外背后:金砖峰会 “人货场” 逻辑驱动文化出海新实践
财经网· 2025-07-11 14:19
文化出海与品牌升级 - 《哪吒2》全球总票房突破159亿,Labubu在海外市场引发"一娃难求"现象,显示中国企业正通过文化理念而非传统贸易路径出海 [1] - 小罐茶成为2025年金砖国家峰会"官方唯一指定用茶",通过"人、货、场"重构中国茶全球化叙事 [1][4] - "茶枝纹"设计融合传统"缠枝纹"与现代美学,成为国际峰会上的文化符号,促进东方美学全球传播 [5][6]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小罐茶推出原叶茶与无糖即饮茶双产品线,即饮茶从上市到售罄仅用1个月,MAT 2024年线上茶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 [7] - 2023年中国无糖茶饮市场规模达401.6亿元,同比增长101.2%,小罐茶通过即饮茶切入健康便捷消费趋势 [7] - 为国际嘉宾提供传统冲泡、现代闷泡、即饮三种品饮方式,实现从高端场景到大众市场的覆盖 [8][9] 产业创新与国际合作 - 公司建立行业首家4.0智能工厂,形成"8+1"产业链布局,2024年6月推出"敢保真"战略并开放135项制茶工艺专利 [11] - 专利开源计划与金砖峰会"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原则契合,推动茶产业透明化发展 [11] - 连续四年参与博鳌亚洲论坛,通过茶百戏、茶饮盲盒等形式创新茶文化体验 [13] 国际舞台影响力 - 2025年金砖峰会聚焦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公司借势提升国际站位并反哺会议理念 [12] - 在全球外交官中国文化之夜、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等场合推动"茶外交",加速年轻化渗透 [13][14] - 通过移动茶饮车、创意特调茶饮等形式打破文化边界,形成"高端场景+全球化受众"品牌绑定 [12][13]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平行论坛
大众日报· 2025-07-11 08:59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概况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举行,推动对话范围从学界扩展至社会各界,构建多元交流场域 [1] 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会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孙立成强调黄河文明与尼罗河文明作为大河文明的交流互鉴意义,提出深化考古合作与文明对话 [1] - 论坛邀请中、埃、英三国专家学者围绕"黄河与尼罗河:跨越时空的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主题展开交流 [1] 世界文化遗产论坛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随莲指出山东系统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举措,包括法治建设与守正创新,并计划加强国际文博机构合作 [2] 文化中国·尼山世界华侨华人论坛 -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旭呼吁侨胞守护中华文明根脉,增强文化自信,并通过跨文化传播推动中外合作 [2]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强调华侨华人在文明交流中的桥梁作用,鼓励新生代回乡交流并邀请侨胞来鲁发展 [3] 水文化论坛 - 水利部副部长刘冬顺提出挖掘水文化历史脉络,弘扬新时代治水经验,加强国际水文化交流以应对水安全挑战 [4]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指出山东水文化融合黄河、运河、海洋及泉水文化,将发展面向现代化的先进水文化 [4] 中医药文化论坛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强调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推动中西医协调发展,促进国际传统医药合作 [4]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表示将打造中医药文化高端平台,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5] 尼山儒学对话会 - 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唐洲雁探讨儒家"成人之道与成人之美"的现实意义,呼吁通过国际学术交流解决人类共同挑战 [5] - 论坛汇聚中、韩、日、越、克罗地亚等50余名学者,聚焦文明间相互成就的路径 [5]
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风采展示大赛决赛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7-09 07:57
大赛概况 - 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风采展示大赛决赛于7月8日在延安学习书院举行 [1] - 大赛由省委宣传部等5个部门联合主办,延安市委宣传部承办 [1] - 主题为"文明实践·'理'响三秦",突出用百姓语言传递家国情怀的特色 [1] - 旨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普及和助力基层治理 [1] 参赛情况 - 来自全省各地各行业的17位(组)宣讲师参与决赛 [1] - 宣讲内容涵盖革命历史、移风易俗、新时代发展成就等主题 [1] - 采用宣传宣讲和讲述分享等形式,语言鲜活生动 [1] 比赛成果 - 现场评出最具潜力奖、最佳内容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风采奖等奖项 [1] - 最佳风采奖获得者梁佳嘉以《"7亿人"到过的西安,你来过吗?》为题进行宣讲 [2] - 梁佳嘉结合个人经历分享新青年参与文明实践与文化传承的实践 [2] 大赛意义 - 通过比赛挖掘培养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宣讲师 [2] - 打造接地气、有活力、用得上的文明实践宣讲队伍 [2] - 总结推广可复制、有深度、能借鉴的优秀宣讲案例 [2] - 推动基层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工作深入开展 [2]
近镜头·习近平的文化足迹 | “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
新华社· 2025-07-07 11:11
六尺巷文化传承与创新 - 六尺巷因清代张英与邻居各让三尺地基形成 成为邻里礼让典范 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其教育作用 弘扬礼让美德[1] - 桐城市博物馆采用全息投影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带动周边张氏吴氏文化陈列馆及主题馆热度提升[1] 传统文化赋能社会治理 - 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耘运用祖辈典故调解社区纠纷 如成功解决共有墙体修缮争议 体现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结合[2] - 桐城将"六尺巷"文化融入教材/街头壁画/社区活动 最高法工作报告推广"六尺巷调解法" 形成传统文化赋能治理的全国范本[2] 全国传统文化治理实践 - 安徽黄山/山东曲阜/浙江台州/广东丰顺等地结合古训或儒家文化 创新推出"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和为贵"调解室等基层治理模式[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需加强历史文化保护 通过创造性转化打牢社会治理文化根基[3] 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 - 桐城市博物馆提出植根传统文化沃土 用和为贵理念推动文化自信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4]
国际知名指挥家、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中国音乐走出去,“软件”必须提速
环球时报· 2025-07-07 06:56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艺术成就 -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音乐总监吕嘉录制的《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唱片入选《留声机》"历史上最优秀的21张版本"榜单,是唯一来自亚洲的版本 [1] - 乐团多次赴欧美演出中国风作品如《黄河》钢琴协奏曲和赵季平《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获得观众起立鼓掌等热烈反响 [2][3] - 乐团被评价为"中国艺术水准的代表"和"中国交响乐与歌剧的门面",其年轻化特点(成立不久)与热忱成为海外演出优势 [2][3] 中国音乐国际化的策略与实践 - 采用"西洋开场+中国压轴"的演出编排,通过交响乐这一西方艺术形式传递中国文化哲学,实现"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中国故事" [3][4] - 强调文化精神而非形式复制,如用西方乐器演奏时保留中国意境,类比赵无极抽象画中的中国文化气质 [5][6] - 未来5年计划加强美欧巡演,拓展阿拉伯市场,预计中国将在5-6年内成为全球音乐文化重要中心,迎来持续10年以上的繁荣期 [8][10] 中西音乐美学差异与融合创新 - 西方音乐基于逻辑推理的和声体系,中国音乐追求意境与想象力,单音即可传达"宇宙最高点"的美学体验 [5] - 创新路径在于结合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精神气质,利用成熟结构创作令西方观众惊艳的作品 [7] - 文化包容力是核心优势,需吸收转化其他文化而非简单堆砌传统元素 [7] 行业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 硬件设施快速发展后,亟需提升艺术管理软件(国际视野团队、专业领导者)以匹配硬件水平 [9] - 乐团成熟需10年系统化积累,需改变音乐人才仅聚焦演奏/教学的职业观念,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9] - 市场潜力巨大(14亿人口基数),1%观演需求即达几十万人,但需培养观众审美习惯与音乐厅文化 [9][10]
在挺膺担当中绣制青春答卷
江南时报· 2025-07-06 22:56
公司转型与品牌发展 - 公司从传统大师手工坊转型为中华品牌,凝聚约50人的年轻团队涵盖非遗设计、运营、线上传播等领域 [2] - 开发苏绣文创、腕表、配饰、服装、家居等新品类,独立研发并推向市场百余件新品,拓展产品体系 [2] - 与宝马、腾讯、嘉格纳、阿里巴巴等品牌合作推出限量版汽车、游戏皮肤、跨界展览、数字藏品等,实现破圈传播 [2] 市场拓展与用户触达 - 通过线上传播积累百万粉丝,推动非遗苏绣产品化并触达年轻群体 [2] - 开展"姚绣课堂"苏绣体验活动,进入学校培养青年对非遗的兴趣 [2] - 支持"00后"年轻绣娘发展,带动青年就业,为行业储备人才 [2] 国际化与文化输出 - 每年出海交流,在国际舞台展示苏绣技艺,讲好中国故事 [2] - 服务大国外交,作品登上国内外重要舞台,被誉为中国刺绣"国家队" [2] 行业长期愿景 - 将苏绣技艺转化为文化强国的实践,以"针尖上的文化自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3] - 民族品牌打造需长期积淀,可能延续两代人、三代人甚至上百年 [3]
海外汉学中心、汉医康养正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创新点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6:59
文化自信教育大会 - 首届文化自信教育大会以"弘扬中华文化精髓,深化文化自觉与自信"为主题,汇聚文化、教育、民族事务等领域专家 [1] - 大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华文化促进会汉学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发起 [1] - 文化自信创新课程、海外汉学中心、汉医康养等新业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及国际传播的创新点 [1] 汉学国际传播项目 - 2017年启动"一带一路"汉学国际传播专项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用模式与商业模式研究 [1] - 项目将在各国建立汉学中心,开展海外汉学文化研究与合作 [1] - 海外汉学大厦将包含中华汉医馆、中华禅修馆、中华艺术馆、汉学融媒体中心等多个文化符号 [1] - 将与各国文科大学合作建立汉学国际教育学院,培养高级汉语教师和汉学文化学者 [1] 中华汉医发展 - 中华汉医融合中医基础、道医技术、佛医文化、禅修智慧、自然疗法五大体系 [2] - 启动"汉医康养师高级人才培养"和"中华汉医馆"品牌连锁加盟项目 [2] - 提供健康预测和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包括食疗、香疗、乐疗等多种汉医手法 [2] 文化教育成果 - 编著首套中小学文化自信学习丛书《传统哲学》《民族艺术》《走近中医》和《我的祖国》 [2] - 丛书包含四十个文化自信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块 [2]
老字号打造新门店、非遗解码新时尚……透过“新消费图鉴”看市场潜力释放
央视网· 2025-07-04 12:01
中国时尚消费市场 - 2025年中国时尚消费市场总规模预计达2万亿-3万亿元 [1] - 行业正从单一品类扩展至多元领域 从外在装饰转向生活方式引领 成为消费升级重要引擎 [5] - 北京市出台专项行动方案 围绕时尚场景育新 活动提升 品牌创新 城市氛围营造四大方向激发消费潜力 [5] 区域发展举措 - 北京市朝阳区通过城市更新带动商业更新 打造亮马河时尚产业户外秀场 [5] - 朝阳区发展首发经济 吸引国际品牌首店首发活动 同时培育本土品牌走向世界 [5] - 成都市出台政策促进蜀锦蜀绣高质量发展 计划举办时装周 时尚产业发展大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10] 非遗与时尚融合 - 蜀锦技艺融入现代时尚单品 某企业开展业务7个月实现日销10万-15万元 [6] - 非遗元素通过国潮设计创新融入产品 实现文化传承与商业创造双向赋能 [12] - 蜀锦服饰在纺织工业 数字经济与时尚产业协同下成为西部消费新热点 [6] 消费场景创新 - 老字号食品店结合节气推出时令新品 带动消费新潮流 [1] - 二十四节气主题糕点门店推出"小暑糕"等应季产品吸引顾客 [3] - 蜀锦企业借助电商平台 跨境会展构建全球销售网络 [6] 行业趋势 - 中国时尚消费正构建文化自信的品牌生态体系 [8] - 非遗技艺通过多元化应用场景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 [8] - 国潮设计助力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展现文化软实力 [12]
刘小涛到苏州工艺美院讲授思政课
苏州日报· 2025-07-02 08:16
文化自信与传承 - 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 [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 [1] - 青年学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创新表达的开拓者 [1] 工艺美术行业发展 - 文化可以点石成金,是提升产业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推动城市出圈出彩的流量密码 [2] - 工艺美术行业需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准把握时代潮流,保持韧性、耐心、定力 [2] - 创造更多文化精品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 教育与人才培养 - 学校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思政课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2] - 紧贴市场需求,动态优化学科设置,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 [2] - 培养兼具文化底蕴、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高层次文化人才 [2] 政府支持与保障 -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苏州工艺美院发展,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2] - 政府领导参观毕业设计优秀作品展,调研实训工作室和数字非遗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