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搜索文档
首航启新程 温州机场进离场航线分离飞行程序今日正式启用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5:37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业刚 报道:7月10日清晨00时19分,温州龙湾国际机场,顺丰航空 O37279航班在塔台的指令下,沿着全新规划的离场航线平稳升空,飞向鄂州机场。这是温州机场进离 场航线分离项目正式启用后,首架按新航线运行的航班,标志着这项历经8年攻坚的空域优化工程进入 实战阶段。 作为温州机场1990年通航以来空域资源的首次增量,该项目此前已获民航局空管局正式批准。此次启用 的新方案促成机场新辟对外开放航线6条,可用进离场航线总数增至12条,有效缓解了机场南、西、北 侧的航班运行压力,预计空域运行效率将提升30%以上。 温州机场于2017年启动进离场航线分离项目。项目启动之初,面临着军民航空域复杂、协调范畴极广、 技术标准严苛、新冠疫情冲击等"拦路虎",温州机场以运行管理部为主体的项目团队披荆斩棘,努力以 系统性思维破局。8年多的日夜攻坚克难,不仅承载着项目团队的努力拼搏与辛勤汗水,也得益于温州 市委市政府、浙江省机场集团和民航上级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温州市全力打通军地协调壁垒, 省机场集团领导全程驻点督导关键环节,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华东空管局、温州空管站提供全天候技 术支持。正是 ...
党徽闪耀万米云端 长龙航空党员飞行员护航暑运天路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5:27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业刚 通讯员王净 报道:暑运大幕开启,为深化"党建红+航空 蓝"融合式党建品牌建设,长龙航空组织包括"最美机长"马杰、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王河、区级"优秀共 产党员"钱利荣在内的200余名党员飞行员冲锋在前,用"三个敬畏"筑起空中安全防线,让党徽在蓝天之 上绽放光芒。 "风险图谱"守护平安天路:马杰机长的安全辩证法 "各位旅客,我是本次航班机长。飞机即将通过不稳定气流区,请您系好安全带……"2024年2月17日, GJ8766航班遭遇强气流突袭时,马杰专心监控飞机状态和飞行参数,做好防颠簸处置预案,按程序应 对突如其来的晴空颠簸。当飞机平稳降落在西安机场时,客舱掌声经久不息——这是对一位用29年飞行 生涯诠释"人民航空为人民"的机长的最高礼赞。 这位21年党龄的老党员不仅飞行技术过硬,责任担当更强。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带头飞在最艰 苦、最关键的时刻。" "每一次颠簸处置都是与时间的赛跑"。翻开马杰的航前准备本,密密麻麻记录着颠簸处置预案、备降机 场分析等12项内容。这位二级飞行员有个习惯:针对每个航季的典型特情制作"风险图谱",与组员进 行"桌面推演+实景模拟"双训练。 ...
日均16个往返航班 东航“上海—长春”升级为“空中快线”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5:17
"空中快线"是东航打造的精品航线品牌,以航班高准点率、乘机流程便捷、服务优质和保障优先为特 点,为旅客提供一系列全流程专属服务。早在2001年,东航便率先推出首条快线"京沪快线"。经过二十 余年发展,东航"空中快线"已迭代为覆盖运行监测、服务标准、智慧出行的全链条体系,航线规模拓展 至39条。在今年举办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东航作为亚冬会"官方合作伙伴",以服务亚冬、服 务东北冰雪经济、推动"文化+航空+旅游"融合发展为契机,增加了在长春龙嘉机场的运力投放、提升 了航班保障能级和服务水平,为此次"空中快线"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编辑:许浩存 校对:陈虹莹 审核:韩磊) 东航联手两地三机场,设置标识,方便快线旅客高效成行(东航供图)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7月10日,中国东方航空与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共同宣布, 东航"上海—长春"航线正式升级为"空中快线",日均在上海和长春两地间执行16个往返航班,高峰时段 每隔1至2小时便有一班穿梭于上海与长春之间,为往返长三角与东北地区的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 行选择。 为提升快线旅客出行效率,东航联合长春、浦东、虹桥两地三场,打造全流程快捷服务链 ...
人形机器人做汉堡火了! 伯克利等全新ViTacFormer让机器人操作稳如老手
机器之心· 2025-07-10 14:07
尽管已有研究尝试引入触觉信息提升策略表现,但往往停留在简单拼接或辅助通道的层面,缺乏结构性设计,难以充分发挥视触结合的潜力。 为应对上述挑战,来自 UC 伯克利、北京大学、Sharpa 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 ViTacFormer,一个融合视觉与触觉信息,并引入未来触觉预测机制的统一框架,专 为提升灵巧操控中的精度、稳定性与持续控制能力而设计 。 灵巧操控是机器人实现类人交互的关键能力,尤其在涉及多阶段、细致接触的任务中,对控制精度与响应时机提出了极高要求。尽管视觉驱动的方法近年来快速 发展,但在遮挡、光照变化或复杂接触环境下,单一视觉感知常常失效。 触觉感知为机器人提供了与环境交互的直接反馈,在判断接触状态、施力时机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当前大多数方法仅将触觉信息作为静态输入 进行融合,缺乏真正有效的多模态联合建模机制。更为关键的是,现有方法往往只关注当前的触觉状态,忽视了对未来触觉变化的预测。这种短视导致机器人在 连续操作中难以提前准备、策略难以稳定,特别是在需要时序感知和力觉判断的任务中表现不佳。 近日,一个「人形机器人做汉堡」的视频火爆全网! 这个具备 [主动视觉]、[高精度触觉] 以及 ...
佐力药业:携手浙大合作研发,上半年净利预增24.3%—31.1%
和讯网· 2025-07-10 13:53
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联合研发中心 - 公司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成立"浙江大学 - 佐力药业智赋食药联合研发中心",并签订《技术开发合同》[1] - 联合研发中心将构建食药同源知识图谱,用AI研发垂类大模型与智能体,赋能功能食品配方研发[1] - 公司委托浙江大学开展"AI赋能乌灵菌功能食品研发"项目[1] - 合作旨在深化产学研融合,以AI技术挖掘乌灵菌健康价值,开发创新型大健康产品[1] 公司战略升级与业务发展 - 此次合作是公司践行"一路向C"战略升级的重要举措[1] - "一路向C"布局大消费领域是公司重要战略方向[1] - 上半年公司在OTC端实施改革,推动C端销售增长,包括调整组织架构、深度开发部分市场、加强连锁药房合作、推动线上运营等措施[1] - 合作将强化公司技术护城河,丰富产品矩阵,拓宽C端市场,培育新利润增长点[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6800万元-38800万元,同比增长24.30%-31.06%[1] - 上半年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36618万元-38618万元,同比增长25.36%-32.21%[1] - 各核心产品及中药配方颗粒销售均有增长[1]
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快讯· 2025-07-10 13:41
《科创板日报》10日讯,据"湖北发布"消息,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今日正式揭牌成立,由中国科学院 院士刘胜担任院长。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武汉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产教融 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和工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
夏日消费来了“新物种”
新华网· 2025-07-10 13:16
长沙油脂厂改造项目 - 长沙油脂厂由12座油罐改造而成 引入咖啡店 啤酒屋 展览馆 艺术商店等新业态 成为潮流消费新地标 [1] - 项目保留工业遗存特色 将老厂房与新消费场景结合 如咖啡店利用油罐空间打造双层吧台 顶部改造为天台花园和精酿啤酒体验区 [3] - 配套开发快闪艺术商店 展示10多种文创产品 吸引游客消费 单笔交易达200元 [3] 商业模式与战略 - 定位为"实验中心" 吸引小众品牌主理人和青年艺术家共创商业空间 如2Walk走走咖啡店融合手工音箱 墨水屏画框等创新元素 [5] - 未来计划引入沉浸式戏剧主题餐厅 组织市集 演出 展览等活动 孵化新消费IP [5] - 与本地青年群体共创 探索食品 服装 潮玩等多元化业态 [5] 区域文旅发展 - 长沙天心区以老厂房改造为核心 串联小剧场等消费形态 打造"文旅消"融合产业链 [7] - 项目结合工业遗产与江景资源 通过灯光秀 乐队演出等吸引游客 提升夏季夜间消费热度 [7] - 与锦纶厂 冰箱厂等改造项目形成集群效应 保留城市文脉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 [7]
中国职教再迎上市公司 优蓝国际以“产教融合”挂牌纳斯达克
财富在线· 2025-07-10 12:23
公司概况 - 中国最大的蓝领人才服务商优蓝国际即将完成纳斯达克挂牌,成为中国新增的"职教"概念上市公司 [1]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覆盖职业教育、人才招聘、雇员管理和市场服务的全链条蓝领人才终身服务模式 [2] - 旗下天坤教育是中国最大的职业教育服务品牌,形成"中高职并举、中高本贯通、学历和非学历同行"的全产业链布局 [2] 业务模式与规模 - 职业教育领域合作办学近100所,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中职学校数十所,是中国最大的中职教育服务商 [2] - 高职领域以5G现代通信、现代服务为特色产业学院共建方向,合作院校规模达数十所 [2] - 人才招聘领域为500强等大型用工企业提供服务,连续12年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百强机构 [2] - 按2023/2024学年职业学校数量计算,是中国最大的职业教育管理服务提供商 [3] - 蓝领员工管理服务收入位居行业第一 [3] 职业教育特色 - 天坤教育提供从校园扩建到就业服务和产教融合基地运营的全方位支持 [4] - 在5G现代通信、现代服务等成熟领域外,计划布局低空经济、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4] - 积极开展国际化探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产教融合"模式 [4] 技术与全球化战略 - 计划推出基于AI的智能系统"深蓝大脑",利用大模型算法实现人才与岗位高效匹配 [6] - 布局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提升平台安全性、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 [6] - 赴美上市是国际化战略关键一步,计划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复制中国成功的"产教融合"模式 [6] 行业前景 - 中国蓝领领域拥有近4亿潜在用户,年复合增长率达13.3%,市场规模达1.2万亿 [7] - 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制造业高端化转型推动蓝领人才职业发展需求爆发式增长 [7] - 公司的"蓝领终身服务模式"精准契合市场需求,具备巨大增长潜力 [7]
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山东致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生态体系
齐鲁晚报· 2025-07-10 12:13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解读 -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吹风会解读《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1] 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 机器人技术涵盖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数十个学科领域 需要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 [4] - 省工信厅将整合资源持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 [4]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 优化布局工业制造、生活服务、特种作业等领域的机器人中试平台 提供人工智能算法验证、核心部件可靠性测试、整机性能优化服务 [4] - 鼓励创建国家机器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为前沿技术提供从概念到产品的过渡服务 [4] - 推动建设机器人训练场 组织用户开展任务训练与数据测试 助力企业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创新成本 [4] 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实施技术创新项目 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4] - 实施人才引领型企业工程 做强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五支人才队伍" [4] - 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 解决行业企业个性化需求问题 [4] 推广应用能力提升 - 组织开展产学研精准对接和新产品新技术推介活动 推动技术突破向产业优势转化 [5] - 深入挖掘山东场景应用优势 联合多部门征集机器人产品应用需求清单 [5] - 畅通供需对接渠道 推动机器人在更多场景落地应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