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

搜索文档
扩大委托投资规模、推动长周期考核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长钱”
证券日报· 2025-07-24 01:17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扩大 - 人社部持续推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长钱" [1] - 2024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20万亿元 支出7.30万亿元 年末累计结余8.72万亿元 投资运营规模2.34万亿元 仅占累计结余26.83% [2] - 截至6月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2.55万亿元 同比增长34.21% [3] - 专家表示未来可归集委托投资的基金规模庞大 可能带来数万亿元长线资金 [3]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推进 - 六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 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公募基金加大入市力度 [2] - 《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有条件地区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2] - 中央汇金二季度耗资超2000亿元买入宽基ETF 明确"类平准基金"定位 [8]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调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至50% 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1720亿元 [8] 长周期考核机制建设 - 《实施方案》要求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4] - 证监会明确对公募基金投资业绩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4]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指标为"当年度+三年+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50%、20% [4] - 人社部已就年金基金长期考核机制征求意见 并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数据 [4] 长周期考核的市场影响 - 拉长考核期可降低市场波动率 解决"长钱短投"错配问题 [6] - 长期资金持续买入将压缩风险溢价 抬升整体PE估值中枢 [6] - 长期资金作为股东可通过投票表决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分红率与信息披露质量 [6] - 三年以上考核机制促使投资机构注重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 提升对短期波动的承受能力 [6] 完善"长钱长投"机制建议 - 吸引中长期资金需优化市场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投资者回报和保护机制 [9] - 应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机制 特别是在市场调整期通过回购维护公司价值 [9] - 需加强跨部门监管联动 构建智能化监管体系 精准识别市场违规行为 [9]
沪指3600点拉锯战,上攻动能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23:23
A股市场表现 - 7月23日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600点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但收盘微涨0.01%至3582.30点,全天成交额1.86万亿元较前日缩量284亿元 [1] - 自4月7日3040.69点低点后,上证指数用70余交易日连续突破3100-3600点六个整百点位,国证2000、中证2000等指数创多年或历史新高 [3]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18个板块近120交易日涨幅超10%,钢铁(21.79%)、有色金属(21.65%)、医药生物(20.55%)领涨 [3] - 近10个月A股个股平均涨幅超30%,405只个股翻倍,11只ST股腰斩 [3] 资金面动态 - 沪深北市场融资余额达1.93万亿元(7月22日),接近年内高点1.95万亿元,但距2015年历史峰值仍有3700亿元差距 [4][5] - 监管层推动长期资金入市,2024年9月《指导意见》和2025年1月《实施方案》明确建立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周期考核机制 [5] 机构观点 - 星石投资指出资金交投情绪不弱,科技板块因产业政策利好表现优于银行板块 [5] - 华泰证券认为A股哑铃型风格向大盘成长切换,中报预告验证行业景气线索 [8] - 东吴证券预计ROE企稳将支撑沪指中长期向上,修复斜率较2016-2017年更平缓但持续性更优 [8] - 华创证券分析企业利润增速或已见底,存款剪刀差持续修复降低市场下行波动 [9] 板块与个股 - 超级水电、美容护理、保险、证券板块涨幅居前,海南、军工、特高压、水泥板块跌幅居前 [1] - 超4000只个股收盘价超越2024年10月高点,占市场主要比例 [3]
财政部最新发布,事关中长期资金入市!
FOFWEEKLY· 2025-07-16 18:09
政策调整 -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 其中当年度指标权重30% 3年周期指标权重50% 5年周期指标权重20% [2] -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方式同样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 当年度指标权重30% 3年周期指标权重50% 5年周期指标权重20% [2] 经营要求 -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需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加强资产和负债在期限结构、成本收益、现金流等方面匹配管理 优化资产配置 合理确定权益投资比例 [3] - 公司应注重稳健经营 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 完善内部中长期考核机制 加强投资组合管理 [3] - 需挖掘收益稳健、风险可控、具有升值潜力和稳定现金流回报的优质投资标的 增厚长期稳定收益 [3] 能力建设 -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需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健全内部投资管理制度 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和风险评估体系 [3] - 需做好投资项目尽职调查、收益分析、风险评估等工作 加强投资风险管理、交易管理和投后管理 [3] 功能定位 -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要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 [1] - 需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压舱石"作用 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3]
保险业态观察(六):险企长周期考核全面落地,引导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
东海证券· 2025-07-15 14: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财政部7月11日印发通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起参照执行 引导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 [5] -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新增5年周期指标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新增3年和5年指标 长周期考核权重达70% 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影响 适配长周期资金投资周期 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属性 [5] - 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将提升 新会计准则下高股息配置需求旺盛 长周期考核推动险资从“交易型”转向“配置型” 改善市场投资者结构和投资偏好 [5] - 投资建议持续关注寿险负债转型下产能爬坡和需求释放 对权益市场展望乐观 预定利率下调缓解利差损风险 重视板块配置机遇 关注大型上市险企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及背景 - 事件为财政部印发通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5] - 实施背景是监管部门出台系列政策优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包括纲领性文件和实施方案 [5] 考核指标变化 - 净资产收益率实行“年度(30%)+3年周期(50%)+5年周期(20%)”考核方式 长周期考核权重合计达70% [5] -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调整为“年度(30%)+3年周期(50%)+5年周期(20%)” 引导注重所有者权益稳定增长和国有资本长期保值增值 [5] 资金入市及配置需求 - 以2025Q1末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测算 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仅20.1% 较监管上限有差距 长周期考核落地将提速中长期资金入市 [5] - 新会计准则下 OCI权益资产市值波动不影响险企当期投资水平 长周期考核推动险资配置高股息蓝筹标的 [5] 投资建议 - 寿险负债转型关注产能爬坡和需求释放 [5] - 投资端对权益市场乐观 预定利率下调缓解利差损风险 板块低估值 关注大型上市险企 [5]
《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点评:长周期考核落地,险资入市再迎政策支持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3 13: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Overweight):行业超越整体市场表现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知》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配套政策,旨在缓解险资长周期投资与短周期考核的错配问题,引导险资入市落到实处,扮演好资本市场的“压舱石”角色 [3] - 一揽子配套政策“在路上”,看好险资入市对险企经营及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建议关注后续配套政策落地及分红险转型的积极作用 [4] - 《通知》对险企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及稳健经营提出进一步要求,当前寿险公司应保持业务盈利性及可持续性,构建适配的负债端经营策略 [5] - 保险板块兼具基本面及资金面催化,预定利率有望于Q3再次下调,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H)、中国人保(H)、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众安在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通知》相关情况 - 7月11日,财政部发布《通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自开展2025年度绩效评价工作开始施行,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可参照执行 [3] - 《通知》将“净资产收益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权重30%)+3年周期指标(权重50%)+5年周期指标(权重20%)”;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权重30%)+3年周期指标(权重50%)+5年周期指标(权重20%)” [3] 险资入市情况 - 此前险资入市的“堵点”可归纳为四个问题:险资长周期投资与短周期考核的错配问题、利润及净资产波动性提升问题、偿付能力压力问题、实操限制问题 [4] - 自2023年8月本轮“中长期资金入市”首次提出以来,监管推出支持政策,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配置规模合计达4.46万亿元,占比12.8%,较2023年二季度末提升9372亿元;股票投资规模合计达2.82万亿元,占比8.1%,较2023年二季度末提升8103亿元 [4] 险企经营情况 - 多数险企业务经营趋于理性,弱化规模权重,部分头部公司分红险转型成效超预期 [5] - 当前寿险公司主要任务是保持业务盈利性及可持续性,培育资本内生动能,构建适配的负债端经营策略 [5] 投资分析意见 - 保险板块兼具基本面及资金面催化,预定利率有望于Q3再次下调,预计带动新增负债成本进一步优化 [5] - 持续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H)、中国人保(H)、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众安在线 [5] 上市保险公司估值 - 报告列出了A股和H股部分上市保险公司的股价指标(收盘价、合并总市值、流通市值)和估值指标(25E PEV、PE(TTM)、PB(LF)) [8]
【非银】长周期考核权重升至70%,利好险资加大入市力度——《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点评(王一峰/黄怡婷)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2 21:27
事件背景 - 7月1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旨在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推动保险资金发挥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 [2] - 政策背景为近年来持续优化"长钱长投"制度环境,2025年1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已提出对国有保险公司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3] 政策内容 - 新增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调整要求:从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30%+3年周期50%+5年周期20%"的考核方式,与净资产收益率考核结构一致 [5][6] - 拉长净资产收益率考核周期:权重调整为当年度30%+3年周期50%+5年周期2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合计达70% [5] - 要求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加强期限结构、成本收益匹配,完善中长期考核机制和风险评估体系 [6] 政策影响 - 长周期考核制度允许险资以时间换空间,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影响,提升对财务报表波动的容忍度 [7] - 低利率环境下,提高权益投资比例可增强投资收益弹性,通过投资高ROE、高分红公司增加确定性收入,缓解利差损压力 [7] - 更多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生态,形成投资回报与市场韧性的良性循环 [7] 配套措施 - 2025年已批复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达2220亿元 [3] - 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达上季末总资产的50%,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比例上调5个百分点 [3]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3]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点评:长周期考核权重升至70%,利好险资加大入市力度
光大证券· 2025-07-12 15: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非银行金融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优化保险资金长期入市政策环境,推动险资加大入市力度,缓解利差损风险 [1][3] - 预定利率切换背景下新单增长或有压力,但价值率提升有望支撑NBV韧性,利差损风险有望缓释;权益市场回升有望提振险企投资端表现,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财险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月11日,财政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1] 背景 - 政策重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今年监管推出多项举措,包括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拓宽险企权益投资空间、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等 [2] 内容 - 拉长“净资产收益率”考核周期,采用“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考核方式,权重分别为30%、50%、20% [3] - 新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周期调整要求,采用“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考核方式,权重分别为30%、50%、20% [4] - 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完善内部中长期考核机制,把握好投资收益和风险平衡 [5] 影响 - 长周期考核制度完善有助于疏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制度堵点,加大入市力度,提升对险企财务报表短期波动容忍度 [8] - 适当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有助于险企提高投资收益弹性,缓解利差损压力,形成良性循环 [9] 投资建议 - 负债端价值率提升有望支撑NBV韧性,利差损风险有望缓释;资产端权益市场回升有望提振险企投资端表现,推荐新华保险(A+H)、中国人寿(A+H)、中国人保(A+H)、中国财险 [15]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迎重磅更新,如何影响A股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7-11 23:14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确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将三年、五年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 [1][4] - 考核指标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从"3年周期+当年度"调整为"当年+3年+5年"组合,权重分别为30%、50%、20%;资本保值增值率从"当年度"调整为"当年+3年+5年",权重分别为30%、50%、20% [4][7][11] - 政策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旨在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影响,引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11] 考核机制技术细节 - 3年周期净资产收益率采用几何平均计算:$${\sqrt[3]{\mathrm{~(1+r_{n})~\times~(1+r_{n-1})~\times~(1+r_{n-2})~}}}$$ [5] - 5年周期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扩展至五年数据 [6] 政策背景与沿革 - 2023年10月财政部首次调整考核机制,将净资产收益率分为"当年"和"近三年"各占50%权重 [11] - 2024年9月中央金融办与证监会联合发文提出培育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完善考核机制 [12] - 2025年1月六部门方案明确提升国有险企A股投资比例,推动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12] 市场影响分析 - 预计险资A股配置比例将从当前11%升至15%以上,每增配1%(约3500亿元)可显著改善市场流动性 [14][16] - 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空间大:截至2024年底运用余额33万亿元,A股投资占比仅11% [14] - 长周期考核将促使险资逆周期布局,参考社保基金模式形成"长期投资-稳定收益"正循环 [16] 行业响应与战略调整 - 中国人寿表示将提高权益类投资占比,践行价值投资理念,增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 [14] - 新华保险提出"做长、做宽、做深"策略:强化长期投资、拓展新经济项目、增强投研能力 [18] - 行业普遍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建立内部长周期考核机制以匹配负债端特性 [17][18] 实体经济支持作用 - 险资将重点投向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驱动产业升级 [9] - 寿险资金平均久期超12年,具备跨周期配置能力,可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产业资金需求 [13][14] - 低利率环境下,增加权益配置成为破解利差损压力的关键路径 [16]
A股利好来了!财政部通知
新华网财经· 2025-07-11 16:40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印发《通知》推动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调整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指标为"当年度+三年+五年周期",权重分别为30%、50%、20% [1][8] - 政策要求保险公司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注重稳健经营、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8] - 金融监管总局此前已上调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至50%,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总金额达1720亿元,计划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9] 市场影响分析 - 政策有望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截至2025Q1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股票投资占比仅8.43%(人身险)和7.56%(财产险),距25%上限有较大空间,每增配1%股票资产将带来约3500亿元增量资金 [11][12] - 长周期考核机制将降低保险资金对短期波动的敏感性,提高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优化投资生态 [6][9] - 社保基金实施长周期考核的示范效应显著,其A股投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11.6% [12] 行业发展趋势 - 保险资金具有"耐心资本"特性,新机制将促进其挖掘长期价值标的,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国家战略转型 [10][14] - 基金公司需提升投资服务能力,研发低波稳健产品,助力保险资金实现长期回报 [15][16] -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为保险资金入市创造良好环境,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分红率提高增强股票资产吸引力 [16] 制度突破意义 - 政策破解"长钱短投"困局,实现资产负债久期匹配,推动保险资金从短期导向转向长周期价值投资 [14] - 建立三年以上考核机制是六部门联合方案的落实,覆盖保险/年金/社保等各类中长期资金 [14] - 制度性突破强化资金与市场良性互动,巩固A股回暖向好趋势 [6][12]
国有险企实施五年长周期考核,有望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6:37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财政部印发《通知》加强对国有保险公司的长周期考核 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50%、20% [1][4][5]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同样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配与净资产收益率一致 [1][5] - 政策要求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 旨在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考核结果的影响 [5] 保险资金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 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11% 距离25%的政策上限仍有空间 [3] - 2025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4.93万亿元 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分别为8.43%和7.56% [9] - 监管层已上调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至50% 并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批复总额1720亿元 [3] 政策影响与市场预期 - 测算显示保险资金每增配1%股票资产 将为市场带来约3500亿元增量资金 [9] - 长周期考核将70%权重赋予3-5年周期指标 有助于降低短期波动干扰 提升险资入市意愿 [8][9] - 参考社保基金实践 长周期考核可实现11.6%的年化收益率 印证制度优化对收益的增厚作用 [9] 行业配套措施与发展方向 - 要求险企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加强期限结构匹配 优化资产配置 [7] - 强调稳健经营 完善内部考核机制 挖掘优质标的以增厚长期收益 [7] - 基金公司需研发更多低波稳健产品 配合险资需求 目前正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11] 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 长周期考核强化险资"耐心资本"属性 有利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重点配置科创、先进制造等领域 [10] - 险资偏好将推动大盘蓝筹和高股息标的获持续增持 同时提升对战略新兴产业的配置能力 [10] - 政策通过优化资本市场资金结构 促进长期资金与优质资产形成良性循环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