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利共赢
icon
搜索文档
99.98%、67%!从餐桌到无人机 “数”看中韩贸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央视网· 2025-10-30 14:13
央视网消息:亚太经合组织,也就是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中国与韩国 是APEC两大重要经济体,在APEC框架下经贸往来密切。从韩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泡菜到农田里高效作业的无人机,中韩贸易的韧 性根植于务实的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之中。 在韩国获政府补贴或贷款支持的农用无人机中,中国产品占比高达67%。 说完了泡菜,再来了解一下韩国人的主食大米。韩国的国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但其中2/3都是丘陵和山地,人均耕地面积非常的 有限。 在韩国主要农业区全罗南道,李以萨与金珍京正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进行播种和施肥。 在韩国人的餐桌上,辣白菜几乎顿顿少不了!光是2024年,韩国本土就生产了53万吨辣白菜,还从国外进口了31万吨。其中有多少 来自中国?——99.98%! 大白菜是韩国餐饮中的必需品,但受极端气候等因素影响,在韩国价格起伏较大。 记者走访发现,韩国农贸市场的白菜约7.5元人民币一棵,而首尔超市则高达35元。2024年,因气候影响收成,甚至出现过一棵白菜 130元的情况。危机中,中国泡菜产业看到了对韩合作机遇。例如山东平度已发展成为泡菜出口基地,而荣成石岛新港的 ...
“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11
会议概况与全球合作 - 2025外滩年会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汇集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财经政要、机构高管与学界领袖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副主任认为未来5年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 [1] - 美中发展建设性关系将给双方带来巨大益处,两国应在开放市场、开放贸易体系中携手合作 [3] 中国经济发展与机遇 - 会场热议关键词包括“十五五”规划、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互利共赢,展现世界对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的热切期待 [1] - 全球南方国家从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例如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 [1] - 新加坡翱兰农业集团东盟区总裁评价中国营商环境改善,认为中国期货价格将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中发挥更关键作用 [2] 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中国是光伏、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2] - 能源转型委员会主席表示欧洲应拥抱中国领先技术,欢迎中国投资欧洲的清洁能源产业 [2] - 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称中国是全球脱碳领域的领航者,以实际举措为世界提供合作前行的另一种可能 [2] 科技创新与数字驱动 - 下一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生物制药等是由数据驱动而出现的新产业,未来需继续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促进产业升级 [3] -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跃迁,从几乎全部交易使用现金变为数字支付无处不在,推动了金融普惠的加速发展 [3] - 中国科技领域的发展进步与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培育高素质工程师和科研人才有关 [3]
学习手记丨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
新华社· 2025-10-29 16:07
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 学习关记 e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此访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李在明总统就任后中韩元首首次会晤。 "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习近平主席曾这样深刻指出。 中国和韩国,地缘相近、文缘相通、心缘相亲、经济相融。一衣带水的两国,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 早已紧密相连。 2014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时曾表示,这是"到邻居家串串门,看看朋友"。 从徐福到金乔觉;从朝鲜半岛壬辰倭乱时两国军民同仇敌忾,到抗日战争岁月中两国人民生死相依…… 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的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细数中韩交往的友好佳话。 中韩两国,是搬不走的近邻,也是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1992年建交以来,双方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携手并进、相互成就,积累了双边关系沿着正确 轨道向前发展的丰富经验。 33年来,中韩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60倍。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二大 贸易伙伴国。如今,两国正加快推进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拓展高 ...
商务部:以互利共赢的“确定性”化解全球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新华网· 2025-10-28 14:35
进博会核心观点 - 第八届进博会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1] - 以互利共赢的确定性化解全球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1] - 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新动力 [1] 合作与发展机制 - 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 [1] - 把共享发展的机制做实 [1] - 把合作共赢的方式做活 [1]
商务部:未来十多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
新京报· 2025-10-28 12:30
进博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参与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数量达155个 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 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 [1] - 进博会为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提供支持 推动当地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1] 中国市场潜力与进口数据 - 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十四五"期间货物和服务进口额将超过15万亿美元 [1] - 未来十多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 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巨大 [1] 中国开放政策与合作方向 - 商务部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愿与各方共同做大全球市场蛋糕、做实共享发展机制、做活合作共赢方式 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2] - 本届进博会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同期举办的虹桥论坛将围绕贸易重构、全球南方、多边主义等议题开展国际研讨 [1]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小池塘 进博会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央视新闻· 2025-10-28 11:49
进博会规模与市场潜力 - 第八届进博会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 [1] - 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 [1] - 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期间货物和服务进口额预计将超过15万亿美元 [1] - 未来十多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巨大 [1] -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5000亿美元,助力各国企业应对国际市场波动 [1] 开放合作与营商环境 - 通过进博会平台持续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开放创新,打造“投资中国”等品牌 [2] - 为“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2] - 本届虹桥论坛将围绕贸易重构、全球南方、多边主义等议题开展国际研讨 [2] - 进博会的持续举办充分体现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确定性 [2] 国际参与与互利共赢 - 为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提供部分免费展位和展品留购税收优惠政策等支持 [2] - 推动当地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例如秘鲁手工艺人通过进博会将其羊驼玩偶销往中国,帮助200多个家庭脱贫 [2] - 首次推出国际友城联展和“魅力友城”展示专区,推动合作走深走实 [2] - 进博会参展企业代表走进联合国分享与中国市场结缘的故事,成为助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例证 [2]
商务部:本届进博会将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新浪财经· 2025-10-28 10:48
国新办10月28日就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党 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 的重大举措,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面对全球格局的深刻变革,本届进博会将以实际行动为 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首先,以中国大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全球需求的"不确定性"。其次,以开放合 作的"确定性"对冲国际合作环境的"不确定性"。第三,以互利共赢的"确定性"化解全球发展前景的"不 确定性"。第八届进博会将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各方一道,共同 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发展的机制做实、把合作共赢的方式做活,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的 新动力。 ...
印度神操作!部长放话:想签协议别指手画脚,俄油我们照买不误!
搜狐财经· 2025-10-27 13:11
谈判整体态势 - 印美双边贸易协议大部分议题已达成共识,目前正集中讨论协议的最后细节,签署协议接近达成 [1] - 印度官方强调签署协议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本国利益,不会因外部施压而仓促决定,反映出谨慎态度 [1] - 贸易谈判核心是互利共赢,协议达成的关键在于双方在细节上互相妥协,照顾彼此核心利益 [13] 关税问题与贸易影响 - 美国对印度出口的纺织品、虾类、宝石珠宝等商品征收50%的高关税,几乎将印度商品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 [4] - 高关税导致印度对美出口额从8月份的68.7亿美元降至54.3亿美元,一个月内减少14.4亿美元 [4] - 印度对美国巴旦木、核桃等农产品加征关税作为反制措施 [3] - 印度将把美国降低50%的关税作为签署协议的硬性条件 [7] 农产品市场立场 - 印度可能放松玉米和豆粕的进口限制,因其国内供需不紧张,可作为谈判的弹性筹码 [6] - 印度在谷物和乳制品等农产品市场上立场坚定,绝不开放以保护本国小农户 [6] - 印度约60%人口依赖农业,其中85%是小农户,开放市场将严重冲击农民收入 [6] - 印度的最低支持价格制度保障主粮底价,开放市场将使该制度形同虚设,损害农民利益 [10] 能源采购议题 - 印度顶住美欧压力,坚持购买俄罗斯折扣原油以保障能源安全和控制国内油价 [9] - 印度对俄罗斯原油采购量从9月的120万桶/日降至10月的80万桶/日,此变化被视为向美国示好,可能推动协议签署 [12] 潜在协议路径 - 如果美国在关税问题上让步,印度在玉米和豆粕进口上适度放宽,协议达成的可能性将增加 [13] - 如果美国在农产品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而印度不肯妥协,谈判可能拖延 [13]
突发特讯!中国商务部通告全球:中美可以找到解决彼此关切的办法
搜狐财经· 2025-10-27 10:12
标题:商务部释放信号:中美经贸博弈需理性对话 近日,中美第五轮高层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启动,商务部公开表态称:"中美可以找到解决彼此 关切的办法"。这并非空泛的客套话,而是在现实博弈的背景下做出的积极回应——尽管美方日前威胁 将于11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但此时却派遣财政部长和贸易代表来进行谈判;与此同时,中 方在加强稀土出口管制的同时,也与美方就TikTok问题达成了一些合作框架协议。 二、美方的"打压与谈判":重复的极限施压套路 美方近年来常用的策略就是先加税、实施管制,制造紧张局势,再通过高官谈判提出条件。然而,这种 手段已不再奏效。美国商界,甚至包括农场主,早已公开反对加税,认为这使得美国企业先遭受损失, 生活和生计受到威胁。商务部的表态实际上揭示了美方的套路:既想施加压力,又担心其后果。与其不 断拉锯,不如采取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毕竟,在9月的马德里会谈中,双方已经就减少投资障碍和解 决企业问题达成了共识,证明双方是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共识的。 三、"彼此关切"的真相:互利共赢,而非单方面让步 一、平和表态背后的"理性与底气" 有人认为"可以找到办法"这一表态是中方在示弱,但实际上这正是 ...
人民日报钟声:共同维护好来之不易的中美经贸磋商成果
人民日报· 2025-10-27 07:53
中美经贸磋商核心成果 - 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围绕一系列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磋商,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 [1] - 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有助于缓解各方担忧,为双方各自发展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利好 [1] -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大局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 磋商涉及的具体议题 - 磋商议题广泛,涉及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 [1] - 这些议题都是双方共同关心的重要经贸问题,也影响着全球产供链的稳定 [1] 磋商的背景与机制 -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多次通话,为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2] - 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引下,双方经贸团队先后举行5轮磋商,达成积极共识 [2] - 坚持发挥经贸磋商机制作用,继续开展平等对话协商,为最终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1] 中国的发展前景与开放承诺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了未来5年中国发展蓝图 [3] - 全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3] - 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机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