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创新

搜索文档
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药谷”,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大兴赛区启幕
北京晚报· 2025-06-10 18:35
大赛概况 - 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大兴赛区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举行,同步启动首届"新国门"人才创新创业大赛 [1] - 大赛吸引来自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55个创业项目、13150名创业人才参赛,首次实现参赛项目和人数"双破万" [5] - 未来六天将有来自全球的近400个医药健康/医疗器械赛道项目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同场竞技 [15] 大兴区产业优势 - 大兴区聚焦生命健康、临空产业、先进制造等产业集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要素导入 [3] -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形成疫苗、中药、高端医疗器械三大支柱产业及细胞基因治疗、核酸药物、医美、创新动物药、合成生物五大潜力赛道的"3+5"产业集群 [9] - 大兴区拥有两省市"双自贸"政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综合保税区政策、中关村政策"五重"政策叠加优势 [9] 人才与政策支持 - 大兴区构建了500亿规模的产业管理基金,包含100亿规模的发展引导基金、25亿规模的人才科创和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9] - 大兴区创新构建"三层三类八领域"人才政策体系,推出"招落服"一体化服务 [9] - "新国门"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聚焦医药健康、氢能、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核心产业赛道,构建"赛事+政策+创投+落地"全链条服务体系 [13] 成功案例 - 北京微链道爱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参加HICOOL大赛获奖落地大兴,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11] - 北京意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参赛HICOOL获奖后,在大兴临空区建成北京市首个保税研发洁净产线 [11] 产业生态 -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汇聚了12家国家级大院大所、国家药监局直属6大中心、120余个创新服务平台、800家落地企业 [9] - 大兴区已连续四年承办HICOOL医药健康赛道,与HICOOL相向而行、互促发展 [5]
满月看成效:浦东用“两个100万”点亮青年人才梦想
中国发展网· 2025-06-04 12:11
浦东新区人才发展政策 - 浦东计划今年推出30万方以上"低租金创业空间" 首批已推出129个 [1] - 计划推出8000套以上"低租金青年公寓" 首批签约者中硕博士学历占比86% [1] - 针对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 金融科技等硬核产业推出"青创15条"政策 [3] 创业空间支持措施 - 三年内推出100万方日租金不超过1元/㎡的创业空间 覆盖张江药谷 浦东软件园等国家级孵化器 [5] - 提供投融资对接 上下游资源链接 共享实验室等公共服务 [5] - 孵化器设置共享直播间和公共会客厅 发起全国首个行业性概念验证大赛 [5] 青年公寓支持措施 - 三年内推出100万方月租金不超过2000元的青年公寓 首批推出14个优质房源项目 [6] - 公寓分布在张江 陆家嘴 唐镇等产业集聚区 配备专门服务团队 [6] - 提供七天免费人才驿站 社区配备健身房 自习室 桌球室等设施 [6] 数字化服务平台 - 开发"浦东明珠在线"小程序 集成17个功能模块和15条青创政策 [7] - 上线两个月累计访问量超7万 支持在线申请各类政策和服务资源 [7] - 科创企业可通过平台1天内完成孵化空间线上选址与备案 [7] 生物医药产业支持 - 张江药谷提供大型仪器平台共享 降低初创企业设备使用成本 [8] - 共享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设备 单台设备购置成本超百万 [8] - 提供创业指导 融资服务 政策直达等全方位支持 [8]
浦东“青创15条”实施满月,“两个100万”受青年人才热捧
国际金融报· 2025-05-28 20:55
浦东"青创15条"政策核心 - 推出五方面15条措施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包括提供创业空间 集聚科技人才 支持创业发展 优化安居环境 便捷服务等 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第一站"[1][2] - 政策于5月1日正式实施 通过"浦东明珠在线"小程序集成17个功能模块 上线两周累计访问量超7万[1][4] "两个100万方"低租金空间 - 三年内推出100万方日租金≤1元/平方米的创业空间 首批已推出129个 聚焦张江科学城等重点区域 覆盖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产业 配套国家级孵化器及投融资服务[2] - 三年内推出100万方月租金≤2000元的青年公寓 首批推出14个项目8000套房源 租金为周边50% 已吸引1000余人申请 硕博士占比86% 留学生30% 主要服务于中芯国际 药明康德等企业人才[3] 创新创业支持措施 - 强化"浦东国际人才驿站"服务 提供短期免费住宿和6个月免费创业空间 已服务300余人 高成长项目可获3年最高300万元补贴[4] - 张江科学城提供叠加支持 张江药谷平台首批推出2000平方米创业空间 累计孵化550家生物医药企业 其中16家IPO 实验室服务超1500家企业[6][7] 人才集聚成效 - 浦东人才总量超200万 其中三大先导产业人才40万 金融人才35万 航运人才23万 形成全球高端人才集聚高地[5] - 张江纳仕国际社区入住超4500人 含外籍100余人 重点人才500余人 服务上科大 商飞等机构 年均接待1700名国际人才[7][8] 产业协同案例 - 柒色莲生物技术公司受益于张江药谷的创业指导 融资服务和共享实验平台 提升iPSC技术研发效率[7] - 浦发集团旗下租赁品牌提供862套保租房 并推出臻享 M寓子品牌满足多层次人才需求[3]
让海归人才从“候鸟”变“留鸟”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液流储能科技公司技术突破 - 液流储能科技成为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中唯一上榜的液流电池企业 [1] - 公司通过"材料创新—工艺突破—标准主导"全链条技术优势实现突破 [1] - 仅用2年时间攻克全钒和铁铬液流电池双项关键技术 [1] - 研发的离子传导膜材料较传统产品成本降低70% [1] 潍坊高新区人才引进策略 - 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海归人才 [1] - 投资1亿元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速实验室样品产业化 [2] - 构建"四无忧"服务体系(居/学/医/金)保障人才生活 [2] - 留学人员创业园已建成7个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9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2] 区内高科技企业案例 - 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双极膜电渗析器打破国际垄断,出口30余国,年产值突破5亿元 [1] - 歌尔集团通过"全球招募官"引进海外专家填补虚拟现实光学模组技术空白 [1] - 得和中康生物海归团队借助公共平台2年内攻克微囊缓释技术,实现枯草芽孢杆菌菌剂产业化 [2] 产业集聚效应 - 链式服务体系推动海归人才从"候鸟"变"留鸟",促进储能、氢能等领域加速发展 [2] - 区内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已形成创新平台覆盖 [2]
上海奉贤打造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区
新华财经· 2025-05-20 21:40
活动现场为上海锐康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等10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驻单位以及华东理工大学医药 先进生物制造等7家产教融合创新转化平台授牌。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杭州分赛区) 暨上海市奉贤区第三届"才聚贤城·创享未来"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也同时闭幕,参与大赛的18个项目与奉 贤各相关单位进行签约,期待这些扎根奉贤的"金种子",未来长成产业的"参天林"。 此次,奉贤集成式推介了各级相关平台和人才落户、创新创业、安居保障三类人才政策。奉贤还设立了 首期规模10亿元的产教融合专项发展资金,同时对落地奉贤的产教融合型项目及高端研发平台提供总计 10万平方米的优质空间载体支持,构建"从种苗破土到乔木参天"的成长生态。 奉贤聚焦人才关心关注的"高频事项"和"关键小事",借助随申办市民云平台,创新研发"AI小贤"智能助 手,汇集落户、安居、居停留、就业、双创等人才和企业发展政策和服务事项,打造跨部门、跨领域的 人才政策服务"大超市",让人才"一屏掌握""一屏享受"。同时,奉贤还聚焦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与青年大 学生群体,依托"贤才服务一码通"人才服务综合平台,创新推出"贤来无忧"人才服务卡,打造健康、运 动、文化、休闲 ...
三亚留学人员创业园揭牌 助力留学人才创新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23:21
三亚留学人员创业园揭牌 - 三亚留学人员创业园揭牌仪式在中国海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三亚分园举行,旨在打造吸引留学人员创业的高地,推动"人才引育+创新创业"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1][3] 园区规划与人才引进 - 留创园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和三亚中央商务区为共建载体,构建"一园两区"协同发展新格局,总规划面积达7380.8万平方米 [3] - 累计引进和培育国家级、海南省级高层次人才2388名,汇聚32个海南省人才团队、181家高新技术企业、102家央企、65家世界500强企业,吸引近千名海归人才扎根创业 [3] 四大发展行动 创新模式强服务 - 推行"1+N"园区运作模式,引入专业平台公司统筹运营,联动多个孵化站点,为留学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孵化服务,覆盖融资、商事、法律等关键环节 [3] 全球引才促转化 - 利用人社部"海外赤子报国行"、教育部"春晖杯"大赛等平台,联动海外引才站点及社会组织力量,形成全球引才网络 [4] - 打造留创园官网,打通国际信息渠道,吸引留学人才携项目和技术成果落地 [4] 开放合作拓市场 - 以国际人才综合体和离岸基地为核心,深化与东盟等国际伙伴合作,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规则拓展跨境产业链 [4] - 赴境外招商,发挥"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等平台作用,助力留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4] 优化生态助发展 - 建立高效的留学人才服务网络,在就业、落户、教育、医疗等方面探索便捷服务机制 [4] - 组建导师团队提供创业指导,利用人才住房政策解决居住需求 [4]
南汇新城:产业科技齐飞,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正当时
国际金融报· 2025-05-12 13:55
经济规模与投资 - 2024年南汇新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23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10% [1] - 工业投资连续3年超400亿元 [1] - 2025年南汇新城发展行动方案包含26项重点工作和4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567亿元 [3] 产业集群发展 - 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6% [4] - 专精特新企业从26家增至621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54家增至1596家 [4] - 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两个千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500亿产业集群 [4] - 民用航空和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壮大 [4] 科技创新体系 - 构建覆盖基础创新到企业培育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 [5] - 拥有5家高能级实验室、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3家科创平台、6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5] - 设立9家创新联合体和1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 [5] - 提供超10万平方米低成本创业空间 [5] 特色产业园区 - 滴水湖AI创新港入驻270余家企业,覆盖智能芯片、自动驾驶等领域 [6] - 滴水湖金融湾吸引26家国内外再保险机构,累计登记保费超1200亿元 [6] - 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实施跨境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推动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6] 人才引进与培养 - 2024年人才引进落户4.3万人 [1] - 提供过渡性免费住宿和最高5000元/月实习补贴 [7] - 实施人才引进区域专项政策,支持重点单位人才直接落户 [7] - 计划2024年举办100场招聘活动,新增就业岗位不少于3万个 [12] 企业案例 - 临科智华获数百万元政策优惠补贴和3年免租办公楼 [7] - 司南半导体孵化器与龙头企业共建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测认证三大服务中心 [10] - 上海交通大学临港产业创新园建成多个精密加工和测试中心,服务航空航天等行业 [12] 商业与文旅发展 - 2024年推进4个商业综合体运营和6个重点项目建设 [15] - 超级次乐园项目打造3万平方米二次元文化聚集地 [15] - "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近103万人次 [14] - 计划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 [14]
四川出台支持创业带动就业若干政策 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最高6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5-08 09:17
创业信贷支持力度提升 - 创业担保贷款个人申请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小微企业申请额度由400万元提高至600万元 国家规定额度内部分贴息 超出部分由地方财政分担 [1] - 针对18-40岁在川创业青年 提供3-10万元免利息 免担保 免抵押创业启动资金贷款 [1] 创业补贴政策优化 - 补贴覆盖对象扩大至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难人员 返乡入乡农民工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1] - 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个体经营 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补贴5000元 运营18个月以上根据规模 阶段 就业人数等因素追加补贴 最高不超过1万元 [1] 创业培训体系升级 - 培训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有创业需求的劳动者 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 [1] - 围绕"15+N"重点产业链 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开发特色培训项目 涵盖首发经济 银发经济 冰雪经济 国际旅游等领域 [1] - 重点挖掘平台经济 小店经济潜力 加强农村电商 跨境电商等新就业形态创业培训 [1] 返乡入乡创业扶持 - 领办创办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 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享受小微企业扶持政策 [2] - 地方政府对返乡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 高校毕业生 购置农机设备 兴办养老托育机构等给予补贴 [2] 海外人才创业支持 - 通过评审的海外留学回国人才创办企业 按重点类 优秀类 启动类分别给予30万元 20万元 10万元资助 [2] 综合政策支持 - 措施包含税收金融等多方面扶持政策 [3]
人才新政“组合拳”向全球青年发出“亦庄邀请”
新华社· 2025-05-05 11:16
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亦庄)建设 - 北京经开区发布"十大行动"建设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并向人才代表发放"安居大礼包"[1] - 国际人才社区一期已启用,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包含300余套高端专家公寓,二期计划年内交付近1000套青年公寓[3] - 示范区建设覆盖"住房保障-职业发展-生活服务-创新支持"全周期服务矩阵[5] 北京亦庄人才发展现状 - 经开区人才总量达40万人,每年保持8%以上增长,45岁以下人才占比70%[4] - 形成百名顶尖人才、千名行业领军人才、万名青年科技人才的高水平人才雁阵[4] - 人均GDP和人均发明专利数量等关键指标领先全市平均水平[4] 北京亦庄发展战略 - 经开区定位为北京新质生产力典范区和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7] - 凭借高精尖产业集聚、创新要素齐备和一流营商环境吸引青年人才[3] - 通过精准供给优质房源实现"年轻新城与青年人才双向奔赴"[3]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北京市将经开区列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示范试点区域[4] - 未来将提供更开放环境、更具竞争力平台和更温暖人才政策激励青年人才[7] - 目标是通过示范区建设更大力度吸引和成就青年人才群体[7]
有房住,给钱花,昌平区为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提供多项支持
新京报· 2025-04-30 18:31
住房政策 - 昌平区首批提供600余套人才公寓,实行短期免费、长期半价优惠政策,支持青年人才拎包入住 [2] - 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可免费入住3-7天,签订劳动合同或办理营业执照后可延长免费入住3个月,续住享受5折优惠 [3] - 公寓配备三居室或四居室样板间,独立单人床、沙发、办公桌及空调、洗衣机等家电,毗邻商业街、文化区域 [2] 办公支持 - 昌平区统筹26个优质孵化平台,提供3-5个免费工位或封闭办公区域,初创企业可申请使用 [5] - "创未来"生态街区聚焦35岁以下青年人才需求,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及资源对接平台 [6] - "昌平青年人才在线"小程序集成政策申报、创业地图、活动资讯等功能,覆盖创业全链条需求 [6] 科创扶持 - 昌平区设立"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驿站",配备13名帮办团队,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政务服务 [7] - 对获两名国家级专家推荐的项目提供连续两年30万元资金支持,孵化阶段给予资源协同和专业导师服务 [8] - 采用"拨投联动"模式,在成果转化阶段通过财政拨款支持项目,后续转化为股份吸引社会资本 [8] 资金奖励 - "昌聚工程"对获评青年人才给予50万至100万元资金奖励,配套托育、住房、金融等6项服务 [9] - 昌平区每年吸引10万青年人才就业,2025年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1万余家,日均诞生80家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