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膜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蓝伟光,香港再造一个“三达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20:34
公司背景与资本历程 - 三达膜创始人蓝伟光以新加坡学者身份在香港推广膜技术应用经验,为后续H股上市埋下伏笔[2] - 公司资本路径独特:2003年新加坡主板上市,2011年退市回归,2019年登陆科创板,2024年启动H股上市计划[3] - 科创板上市首年营收7.42亿元,净利润2.77亿元,2022年营收增至12.59亿元但净利润降至2.18亿元,2023年营收14.51亿元(+15.2%),净利润2.54亿元(+16.5%)[3] - 2024年营收13.91亿元(-4.1%),净利润3.15亿元(+23.97%),扣非净利润2.31亿元[3] 业务结构与经营挑战 - 膜技术主业增长乏力,利润依赖水务及非经常性损益(政府补贴占净利润18%-36.8%)[5] - 四大募投项目全部变更或延期:无机陶瓷纳滤芯项目取消,纳米过滤膜材料产能缩水70%(12条产线仅建成4条)[5] - 应收账款问题突出:2024年水务运营应收账款9亿元,占营收超60%,增速高于营收增速[7] - 转型新能源领域:2022年盐湖提锂订单3.66亿元占营收29%,"吸附+膜"工艺中纳滤膜技术为核心装备[5] 国际化战略布局 - 2023年与卓越新能合资设立新加坡研究院(投资1200万美元),开发膜技术在生物质能源应用[6] - 明确"以新加坡团队为核心拓展东南亚市场"战略,与H股上市形成协同[6] - 创始人蓝伟光通过新中科促会频繁对接香港资源,强调"新港互学互鉴"技术出海理念[8] H股上市战略动因 - 破解A股募资使用效率问题:15.24亿元IPO募资近半项目停滞,H股可缓解新项目及海外扩张资金压力[7] - 优化财务结构:虽有13.6亿元账面现金(2022年),但需应对应收账款激增和研发投入(陶瓷纳滤膜、黑金膜等)[7] - 重塑市场定位:港股有助于纠正市场将其误认为环保工程公司的认知偏差,突显全产业链技术能力[10] - 国际化估值管理:H股可引入国际长线资金,平滑A股散户主导的估值波动,目标东南亚/中东水处理市场[9][10] 双平台发展前景 - 若成功将成为罕见"科创板+H股"膜技术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不足10%有望提升[9] - 可对冲A股治理波动:2025年董事及财务总监计划减持41.5万股,H股引入国际投资者稳定治理结构[9] - 技术输出潜力:陶瓷纳滤芯可替代进口反渗透膜,石墨烯黑金膜产能达120万平方米/年[10]
让海归人才从“候鸟”变“留鸟”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液流储能科技公司技术突破 - 液流储能科技成为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中唯一上榜的液流电池企业 [1] - 公司通过"材料创新—工艺突破—标准主导"全链条技术优势实现突破 [1] - 仅用2年时间攻克全钒和铁铬液流电池双项关键技术 [1] - 研发的离子传导膜材料较传统产品成本降低70% [1] 潍坊高新区人才引进策略 - 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海归人才 [1] - 投资1亿元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速实验室样品产业化 [2] - 构建"四无忧"服务体系(居/学/医/金)保障人才生活 [2] - 留学人员创业园已建成7个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9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2] 区内高科技企业案例 - 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双极膜电渗析器打破国际垄断,出口30余国,年产值突破5亿元 [1] - 歌尔集团通过"全球招募官"引进海外专家填补虚拟现实光学模组技术空白 [1] - 得和中康生物海归团队借助公共平台2年内攻克微囊缓释技术,实现枯草芽孢杆菌菌剂产业化 [2] 产业集聚效应 - 链式服务体系推动海归人才从"候鸟"变"留鸟",促进储能、氢能等领域加速发展 [2] - 区内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已形成创新平台覆盖 [2]
中新两国科技合作结硕果 SNANO(芯纳诺)陶瓷基复合膜项目落地昆山
中新科技合作 - 中国与新加坡在陶瓷基复合膜领域的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为全球水环境与能源技术革新注入新动能 [2] - 项目落地昆山是中新两国政府推动科技创新合作的战略成果,也是昆山深化国际产业合作、打造高端制造集群的重要布局 [4] 陶瓷基复合膜技术 - 陶瓷基复合膜技术突破传统膜分离技术效率低、能耗高、寿命短、易污堵等瓶颈,具有高强度、抗酸碱和精准分离特性 [2] - 该技术在水处理、新能源开发及工业分离提纯等领域展现颠覆性潜力,被业内誉为"下一代膜技术标杆" [2] - 技术是中新两国科技合作的结晶,更是应对全球资源挑战的关键方案 [7] 芯纳诺膜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公司是新加坡SNANO(芯纳诺)在华全资控股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将陶瓷基复合膜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全球市场 [2] - 公司计划年内完成首条示范生产线建设,并同步推进亚太产业化研发中心的落地 [7] - 未来三年将以昆山为基地,辐射全球水环境、新能源及工业分离市场,目标成为陶瓷基复合膜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军者 [7] 项目推动与产学研合作 - 王蓉院士及南洋理工大学(NTU)的参与为项目注入全球视野与顶尖的国际学术科研资源 [5] - 王蓉院士团队与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就技术产业化路径、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议题达成战略共识 [5] - 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将以开放的心态、国际化的视野、灵活的机制深化与全球创新机构的合作 [7] 昆山产业支持 - 昆山雄厚的制造基础与开放创新生态将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跨越 [7] - 项目将纳入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体系,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及市场对接助力企业快速形成技术壁垒与产能优势 [7]
津膜科技(300334) - 300334津膜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5:58
公司发展战略 - 突出膜领域技术、科研、品牌优势,以膜材料及产品、工艺研发为核心驱动力,巩固并提升在膜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领域地位 [1] - 做好国内市场,保持传统膜产品生产销售,以新产品引领市场,部分新产品、新工艺处中试阶段 [2] - 加大海外市场开拓投入,加快装备类设备开发和应用 [2] 成本控制措施 - 加强研发投入,寻求低成本生产原材料替代 [2] - 采用新生产工艺技术,提高智能化水平 [2] - 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加强预算控制,降低各项费用支出 [2] 盈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盈利但不多,整体较脆弱 [3][4] - 2025 年一季度新签膜产品及膜系统订单额良好增长,期末在手订单充足 [4] 行业前景 - 膜分离技术应用广泛,下游场景多,市场空间大 [4] - 国家政策支持,预计国内膜行业市场将继续增长 [4] 业务范围 - 有膜法海水淡化项目业绩,每年有一定规模海外膜产品销售,正加大海外渠道建设,覆盖中东及一带一路地区 [2] - 目前业务未涉及巴基斯坦 [4] 股价相关 - 公司股价受外部环境、资本市场行情、投资者偏好、公司经营情况等因素影响,将做好经营管理提升业绩和公司价值 [5] 投资者回报 - 上市后有分红,但近年因业绩不佳回报较少,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争取给投资者合理回报 [4] 公司现状 - 目前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各项业务运作规范,不会很快变 ST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