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
搜索文档
发现了吗?现在的年轻人沉迷农村赶集,这是为何
搜狐财经· 2025-10-14 10:20
文章核心观点 - 社交媒体驱动下,赶集活动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复兴,成为一种融合高性价比消费、情绪疗愈、文化体验和真实社交的新潮流 [1][5][6] 社交媒体推动作用 - 小红书平台“赶集”话题相关笔记数量高达七万余条,内容涵盖超值购物分享和精打细算攻略 [5] - 抖音平台“农村赶集”话题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亿次,通过“云赶集”突破地域限制,触达并激发年轻用户参与热情 [5] - “country walk”和“县域旅游赶集打卡”等话题在社交媒体热度持续攀升,使赶集成为时尚标志 [6] 年轻消费群体驱动力 - 高性价比是核心吸引力,集市商品价格极具竞争力,例如一块钱可买好几斤大葱,水果十元三斤,服装几十元可购得质量不错的外套 [12] - 集市商品种类丰富,从新鲜农产品到手工制品,满足年轻人对独特性和新鲜感的追求 [12][13] - 集市的热闹氛围和人情味为年轻人提供情绪疗愈,成为缓解现代生活压力的心灵栖息地 [13][14][15] - 集市作为传统文化载体,通过民俗表演和非遗项目展示,为年轻人提供深度文化体验机会 [16] - 集市提供线下真实社交新场景,促进面对面的互动,帮助年轻人拓展社交圈层 [17][18] 代表性集市案例 - 山东青岛泊里大集在国庆假期吸引大量年轻人专程打卡,记录传统美食和非遗技艺 [6] - 辽宁沈阳祝家大集拥有百年历史,以特色小吃和东北民俗风情著称 [11] - 陕西韩城西庄大集历史超三百年,创新推出花椒酸奶、香皂等特色衍生品 [11]
金融添“材” 农行河南省分行助力千年钧瓷焕新彩
环球网· 2025-10-11 11:25
行业概况 - 钧瓷作为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 具有“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的独特窑变魅力[1] - 钧瓷产业所在地神垕镇素有“中国北方唯一活着的古镇”之称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的沉淀地[1] - 行业正从“高不可攀”走向“寻常百姓家” 4000年窑火不熄[2] 公司业务与创新 - 钧周家钧瓷艺术馆将钧瓷文创与旅游研学结合 打造出“钧瓷盲盒”等爆款产品 实现从传统发展到引领潮流的转变[2] - 公司通过发展钧瓷相关产业链的“创客基地” 使破败古村落焕发新风采[1] 金融支持与成效 - 农行许昌分行为产业提供“一县N品”“纳税e贷”等信贷产品 以真金白银为土地注入新动能[1] - 农行通过移动Pad终端与线上平台获取客户信息并精准测算信贷额度 实现从“客户跑银行”到“数据跑客户”的转变 有效简化申请流程[2] - 具体案例显示 农行50万贷款支持了创业者将老手艺做出新花样[1] 另有瓷企负责人获得几十万贷款 解决了资金周转困扰[2]
盐城盐南高新区新河街道举办“国之华诞 月满中秋”主题文化活动
扬子晚报网· 2025-10-09 17:58
活动概述 - 盐城市盐南高新区新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国庆、中秋双节假期间成功举办"国之华诞月满中秋"主题文化活动 [1] - 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传递双节韵味,加深参与者对中秋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1][7] 活动内容与意义 - 通过"探寻中秋渊源"活动,由志愿者带领参与者溯源节日历史,了解中秋节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8年1月1日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3] - 在政府引导下,中秋节借力文旅融合发展而逐渐兴盛,传统习俗包括全家赏月、品尝月饼共度佳节 [3] - "体验非遗手作"活动让参与者沉浸式感受传统技艺,强调"手作"比"手工"更具温度与传统质感,贴合非遗文化传承氛围 [5] - "品鉴中秋月饼"活动引导参与者细品月饼风味与工艺,志愿者讲解月饼的多种别称及其作为古代祭品、后演变为家人团圆象征的文化寓意 [5] - 月饼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用以示"团圆" [5] 活动成效 - 活动使参与者深度沉浸双节文化魅力,将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转化为日常行动 [7]
古韵新潮两相宜——山东济宁推进以文促旅观察
新华网· 2025-10-08 21:00
新华社济南10月8日电 题:古韵新潮两相宜——山东济宁推进以文促旅观察 新华社记者高天 京杭大运河碧波荡漾,映照出山东济宁这座"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悠长文脉。国庆中秋期间,济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八方来客。据统 计,10月1日至7日,济宁各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 晨曦初露,济宁曲阜孔庙大成殿前,身着朱红礼服的主礼官手持笏板,朗声宣礼。游客整理衣冠,肃然而立,在庄重的"祈福拜师"仪式中躬 身行礼。仪式结束后,体验区内墨香弥漫,游客轻抚拓板、蘸墨铺纸,亲手拓印《论语》篇章,在新潮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亲手拓印让儒家文 化变得可触可感。"来自江苏徐州的游客王女士感慨道。 在济宁曲阜孔庙景区,游客体验拓印。(受访者供图) 京台高速曲阜服务区化身"文化驿站",让过往旅客体验活字印刷、《论语》描红;尼山圣境无人机秀点亮夜空,用数字技术演绎儒家经典; 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创新礼乐展演,让千年雅乐在互动中重焕新生……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济宁持续深化"跟着孔子去研学"品牌,构建体系完 备、特色鲜明、业态多元的研学旅游产业集群,创新研学课程、丰富体验项目,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在济宁市梁山县水 ...
总台2025中秋晚会在德阳上演 一轮满月照古今 巴蜀风情醉全球
四川日报· 2025-10-07 09:14
10月6日20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中秋晚会以月相邀,与全球观众共赴团圆之约。晚会主舞 台位于德阳玄珠湖畔,依托山水实景,以蜀道为引、明月为魂,构建出"月从蜀道升,人向镜中圆"的悠 远意境。 舞台华彩绽放 艺人唱响乡情 "今年晚会舞美风格既凝练亦丰盈。"晚会执行总导演董金明介绍,凝练体现在人工布景非常克制, 充分借景玄珠湖及周边山水,使自然风貌自成舞台。丰盈则在于舞台与湖景相互交融,将环湖数千平方 米的天然风光尽收于表演空间之中。 传统与现代交融 巴蜀风情尽显 今年中秋晚会巧妙融入巴蜀风情与德阳特色,既有《川江号子》《火辣的毛血旺》等具有四川特色 的节目,也创造性植入三星堆文化、《醒园录》等德阳独有文化元素。 晚会以《峨眉山月歌》开篇,整场演出以月为引,串联起德阳多个文化地标:钟鼓楼、剑南老街、 太平廊桥等一一亮相,结合"川剧念白"三重奏等艺术形式,集中呈现四川文化高地形象。歌曲《直下看 山河》融入四川博物院藏画《虚阁晚凉图》,以山水古画烘托意境。 此前,节目组深入德阳街巷进行实景拍摄。在创意节目《青铜》中,歌手尚雯婕与AI机器人共游 三星堆博物馆,构筑起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重对话空间。晚会总撰稿杨启 ...
澄迈福山举办中秋赏月活动
海南日报· 2025-10-07 09:09
在专业面点师的指导下,大小朋友们化身"糕点大师",从揉面、包馅到用玉兔、明月模具压模,忙得不 亦乐乎,一双双巧手做出一个个玲珑小巧的冰皮月饼。 海南日报金江10月6日电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见习记者 陈明艳 鲁佳垚)"小朋友,把皮再压的扁 一点儿,再把馅儿包进去,捏住就好。"10月6日,在澄迈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文化澄迈·十二乐章"之福山 文化月的系列活动之一"Life(来福)・中秋"中秋赏月活动现场,围满了人。 "妈妈,有没有提示?""你想想,高射炮是多大的物体,而蚊子又是多大?再仔细想想。""哦!是大材小用, 我猜到了。"王晨曦高兴地跳起来,还获得了一份包装精美的小礼物。 一旁,一对祖孙在"中秋赏菊"的谜面前驻足,爷爷轻声引导:"中秋是月圆之夜,赏菊是在看花,这美景 让你想到什么?"孩子眼睛一亮,兴奋地答道:"是'花好月圆'!"周围游客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小朋友猜灯谜赢礼品。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摄 据悉,"Life(来福)・中秋"中秋赏月活动作为"文化澄迈·十二乐章"之福山文化月系列活动之一,以传统文 化为纽带,以多元服务为依托,不仅精心设置多个特色区域,为市民游客打造一场兼具趣味性与教 ...
新华鲜报丨别样中秋 家国月圆
新华社· 2025-10-07 09:00
西安奥体中心内,"00后"大学生陈欣第一次尝试制作古法月饼。"原来月饼上的纹样都有寓意。"她兴奋 地说,"这不是点心,是能吃的文化。" 中秋团圆,维系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文化如根,深植于亿万中华儿女心底。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家国同庆,映照出千年文化的新生,同心筑梦的温暖图景。 年轻人正在用新方式打开古老节日。南越王博物院的国漫联动、终南山寨的非遗集市、铜川的文创展 演,传统与现代在这些空间美妙相遇。 共享同一轮明月,人们实现情感的沟通、心灵的相聚。 在边疆,人们团聚在一起,奏响民族团结的合奏曲。在拉萨"月满中秋"活动中,各族群众欢聚感 言:"我们就像糌粑和茶水,分开各自香,合在一起更香"。广东举办中秋侨宴,迎中秋国庆、叙乡情谋 发展,"天涯共此时"从诗句变成具象的团聚。 广州南站,工程师张明拖着行李箱快步前行,他刚结束海外项目,赶回来陪父母过中秋。他看着手机里 家人的照片说,国家的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家里的团圆也要"圆"了。 假日的中国活力涌动。交通运输部预测,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 次。 花江峡谷大桥,"世界第一高桥"成为热门打卡地。"我们早早预约自驾过来,就 ...
路上的团圆:苏州高速以文化之韵温暖中秋归途
苏州日报· 2025-10-07 08:27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策划“路上的中秋节”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深度融入高速公路服务场景,旨在深化服务内涵并为司乘人员及员工打造具有文化意蕴和温情的体验 [1] 环境营造与服务提升 - 公司在各收费站区悬挂红灯笼和彩旗以营造祥和的节日氛围 [2] - 在白洋湖服务区设置中秋主题打卡点,并在“司机之家”陈列中秋文化装饰摆件,提升旅途中的温馨感 [2] - 志愿者向司乘人员赠送节日挂牌、桌飘等小礼品,获得广泛赞誉 [2] 企业文化与员工活动 - 公司组织各收费站开展“情暖中秋、饼承心意”主题烘焙DIY活动,员工通过协作制作月饼交流手艺并体验文化 [3] - 活动有效增强团队凝聚力,成功营造团结和谐的“家文化”,提升员工归属感与幸福感 [3] 客户关怀与品牌形象 - 中秋节当日,公司志愿者在收费广场便民服务点向司乘人员赠送月饼,获得司机“太让人感动”等积极反馈 [4] - 通过简短的祝福与互动,如“中秋快乐,一路平安”,传递关怀并温暖司乘人员的归家之路 [4]
神州共明月 佳节韵味浓
人民日报· 2025-10-07 07:06
国庆、中秋假期,大江南北秋意渐浓。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团圆赏月,大街小巷假日活动丰富多彩,神 州大地处处洋溢着团圆和睦的欢庆氛围。 天上月,万里同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团圆不仅是面对面的相聚,也是同一轮明月下的"天涯共此时"—— 因为坚守岗位等原因,不少人无法在节日与亲友团聚,一通通视频电话跨越千里、传递思念。 10月6日晚,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古镇正在举办长街宴。席上是一道道南浔美味,桌边是一个个团圆家 庭。天上月圆,人间团聚,定格了中秋最温馨美好的瞬间。 10月6日清晨6时,天色微亮。湖南长沙客运段动车一队列车长李艳已出现在长沙南站派班室。作为党 员,李艳习惯了在节日里坚守岗位。14时,9号车厢里装饰着五彩灯笼、谜题彩纸,李艳策划的中秋活 动开始了,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猜谜。夜幕降临,列车抵达终点站云南昆明南站。送走旅客,李艳回到 公寓,给丈夫打去了视频电话。相隔1200多公里的一家四口,在屏幕前实现了团圆。 "以前过中秋,我们通常是在家吃团圆饭。这次来水乡古镇游船赏月别有韵味,有长街宴、特色演出, 既古老又新潮。"宴席中,来自辽宁沈阳的游客孔祥文说,他带着父母旅游过中秋,"抬头是圆满的月 亮,身边是天南海 ...
甲骨文的“月”字竟然这样写 这家博物馆太有趣了
央视网· 2025-10-06 12:06
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文博游成为广大市民游客的热门选择。在河南安阳,一场名为"甲骨映月,共赏中秋"的主题活动在殷墟博物馆生动上演, 为广大青少年开启了一段穿越三千年的文化对话。 "甲骨映月,共赏中秋"活动紧紧围绕赏月、祭月的悠久习俗展开,引领孩子们追溯汉字的源头,一同探寻"月""秋""中"等甲骨文形态及其演变历程,生动形 象的图画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 活动让抽象的文字"动"了起来,在游戏中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们的心中。 殷墟博物馆公共教育部主任 杨艳梅:希望让孩子们可以理解传统文化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含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希望可以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 和文化认同感。 在妙趣横生的手工环节,一家人通力合作,将承载着美好祝愿的甲骨文"月""福"等字写在灯笼上,制作成独一无二的"甲骨文中秋灯笼";孩子们在一幅5米 长的中秋主题卷轴上,认真摹写甲骨文"中""秋""月"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