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

搜索文档
“苏超”爆火“川超”“粤超”跟进 体育经济热潮起
证券日报· 2025-06-14 00:13
区域足球联赛热潮 - "苏超"联赛自5月10日开赛以来表现超预期 12场比赛场均观众达8798人 超过中甲联赛场均6467人 其中徐州队主场对阵连云港队单场观众达22198人 [2] -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四大赛区周边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10% 门票定价10元左右且场次售罄率达100% [2] - 四川省体育局明确将借鉴"苏超"模式 计划2025年6月启动"川超"联赛 广东省足协同步公布"粤超"赛程拟于7-10月举行 [1][2] 体育经济联动效应 - 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价自"苏超"开赛以来实现翻倍 期间连续7个涨停板 金陵体育器材股价三度收获20cm涨停 [4] - 成都新天府文旅股价因"川超"消息单日上涨7.27% 盘中触及涨停 [4] - 赛事带动餐饮/住宿/旅游/体育用品产业链协同发展 形成完整消费链条 [2] 行业发展数据与政策 - 中国体育竞赛表演活动总产值从2019年309亿元增至2024年752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23% [4] - 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强化体育基础设施金融保障 重点支持场馆建设/冰雪运动/户外运动等领域 [5][6] - 专家指出体育产业与金融市场深度融合 资本涌入加速产业升级但需防范泡沫风险 [4] 模式创新与复制 - "苏超"成功要素包括精细化赛事运营/深度球迷文化挖掘/政企合作机制 形成可复制经验 [2][3] - 新兴赛事需加强品牌建设/赞助渠道拓展/组织能力提升 参考"苏超"建立标准化体系 [3] - 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效激活群众体育参与度 推动校园足球与全民健身联动 [1][2]
“苏超”全面带火本地消费,这3大类消费暴涨!
搜狐财经· 2025-06-10 23:23
核心观点 - "苏超"正在展现出不局限于"体育经济"范畴的积极效应,在促消费领域"持续破圈",全面带动江苏本地消费增长 [1] 消费增长数据 运动健康类消费 - 智能手表成交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近9倍 [3] - 运动T恤、跑步鞋成交额增长超2倍 [3] - 儿童运动鞋成交额增长近2倍 [3] - 体脂秤成交额增长超1倍 [3] 观赛氛围类消费 - 江苏省白酒成交额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以本地酒洋河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成交额增长近18倍 [3] - 精酿啤酒成交额增长近2倍 [3] - 食用冰增长超1倍 [3] 看球基础设备 - 美团闪购空调成交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倍 [3] - 凉席成交额增长超1倍 [3] 平台效应 - 即时零售平台以"30分钟万物到家"的模式连接消费者和实体商家两端,成为"苏超"促进消费、助力实体效应的"放大器" [5] - 美团闪购平台上迪卡侬、滔搏等运动品牌的线下门店销量快速增长 [5] - 南京市一家歪马送酒门店店长表示,自从"苏超"火起来后,店里持续爆单,啤酒、冰杯卖得特别好 [5] 行业展望 - 业内人士表示,"热梗频出"的"苏超"背后,是"十三兄弟"齐心协力,以体育为纽带促进江苏经济发展 [5] - 预计在各地协力、本地消费平台的助力下,"苏超"将展现出更加持久的促消费效应 [5]
晶采观察丨“流量”变“增量” 解锁体育消费新密码
央广网· 2025-06-10 13:44
体育经济带动效应 - 竞技赛事带动体育消费持续升温,推动文旅市场发展,商旅文体健等多元业态融合潜力被激发 [1] - 从"参加一场赛"到"玩遍一座城"的模式兴起,网友反映"跟着比赛去旅行的城市名单越来越长" [1] 赛事供给与区域案例 - 上海徐汇商圈端午假期3天举办16场体育赛事,营业额超千万元 [1] - 山东计划2025年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200场,并培育自主品牌赛事 [1] - 河北针对Z世代推出街舞、电竞、攀岩等潮流项目,保定街舞双雄争霸赛拉动消费2000万元,年轻人占比超60% [1] - 江苏推出50项"跟着赛事去旅行"清单,前4个月51项重点赛事带动客流217.1万人次,拉动消费15.7亿元 [1] 体育经济民生表现 - 村赛活动如江西分宜县电厂螺蛳小镇龙舟赛结合餐饮券与千人宴,促进游客互动与消费 [2] - 赛事催生周边"夜经济",特色餐饮、文创市集等消费场景多点开花,提升城市夜间活力 [2] 体育产业驱动因素 - 全民健身热潮与精神文化需求升级推动体育经济"热力爆棚",从观赛到消费、运动到生活的转化明显 [2] - 体育赛事催生万亿级产业规模,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2] 产业发展方向 - 需从供需两端优化场景与体验,将赛事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实现体育经济从"走红"到"长红"的可持续发展 [2]
体育经济新动能“炼”就大产业 国内大市场活力日益凸显
央视网· 2025-05-19 10:23
行业概况 - 宁津县是全国最大的商用健身器材生产基地 占据国内70%以上市场份额 产品销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山东宁津拥有近3000家体育装备企业 2024年年产值达139亿元 从业人员超4万人 [3] - 行业从以外贸为主转向国内大市场活力日益凸显 国内销售增速显著高于国外 [8][9] 产业链优势 - 健身器材从设计研发到生产销售全流程可在宁津县城完成 所有配件半小时内配齐 实现聚链成群降本增效 [4] - 产业链完善推动产品多元化 企业开发出雪地摩托车 仿真冰等冰雪装备 [6] - 头部厂商订单已排期至2025年8月 显示强劲产能需求 [1] 生产与技术能力 - 企业采用300多台焊接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 日产能约1300台 [3][9] - 高自产率是当地企业共同特点 一季度某企业销售额超2亿元 其中国内增长90% 国外增长40% [3][9] - 乐陵产业园年产自行车20万辆 人造草坪2000万平方米 [12] 研发与标准制定 - 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竞技器材检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落户产业园 [14] - 参与制定国内外行业标准200多项 国际认证数量全球行业第一 [14] - 企业重点研发智能体育装备如碳纤维自行车 智能健身公交亭等创新产品 [11][12] 市场拓展模式 - 厂商在"家门口"建展厅办展 新品首发吸引海内外客商云集 [6] - 国际采购商定期驻留一个月进行集中采购 显示供应链黏性 [9] - 企业扩建1万平方米新展厅为国内外市场预留空间 [9] 行业发展趋势 - 体育产业搭乘科技快车 提供涵盖制造 设计 运营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16] - 企业通过产品可靠性和服务质量获得国际赛事器材指定资格 [18] - 近10年行业加速发展 产品向细分化和高端化升级 [19]
【体育经济】 赵心童夺冠将为中国斯诺克市场再添一把火
证券时报· 2025-05-09 06:07
中国斯诺克运动发展现状 - 赵心童在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中以18∶12战胜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获得该赛事冠军的中国及亚洲运动员,此前中国选手最好成绩是丁俊晖2016年的亚军 [1] - 本届世锦赛中国共有10名选手进入32强,创历史新高,标志着中国斯诺克运动全面崛起,正在与英国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1] 中国斯诺克市场历史演变 - 2005年丁俊晖在英锦赛夺冠打破欧洲垄断,推动斯诺克从街头娱乐升级为绅士运动,带动中国斯诺克球迷增长至3000万人以上 [2] - 中国斯诺克职业运动员数量大幅增长,知名选手达数十人,台球厅数量超过16万家,而英国台球厅从1.2万家缩减至4000家 [2] - 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维持了全球斯诺克市场的扩张势头 [2] 中国斯诺克赛事及商业化进展 - 中国每年举办五站顶级斯诺克赛事:国际锦标赛、世界公开赛、上海大师赛、武汉公开赛、西安大奖赛 [3] - 赛事带动门票销售、冠名权、广告代言、培训及设备生产等商业元素发展,市场呈滚雪球式增长 [3] - 赵心童夺冠有望加速斯诺克从小众运动向大众化发展,可能成为中国斯诺克新一代领军人物 [3] 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 截至2024年中国自助台球厅年均增长率约20%,斯诺克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4] - 预计到2028年中国台球爱好者将超6000万人,行业规模增至3.5万亿元 [4] - 斯诺克赛事在中国运营规模已达英国本土50%,上海大师赛等赛事全球收视率创新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