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次伟大
icon
搜索文档
5000亿欧元基金点燃并购热! 高盛与摩根大通预计德国将领跑欧洲并购复苏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14:55
德国并购市场复苏 - 德国政府设立5000亿欧元(约5760亿美元)新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和气候建设项目 推动并购交易活动成为欧洲最强劲复苏亮点 [1] - 涉及德国公司的并购交易额达790亿美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50% [1] - 西门子计划以51亿美元收购软件制造商Dotmatics 默克在美国收购Springworks Therapeutics Inc [1] 行业并购趋势 - 德国大型基础设施和建筑公司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较小 国防军工行业受益于千亿欧元级别长期特别基金 [2] - 欧洲公司董事会成员对并购交易态度比美国同行更积极 为近20年来首次 [2] - 德国成为欧洲IPO最热门地点 本月宣布两桩规模可观IPO交易 [2] 欧洲股市表现 - 欧洲股市反弹由高杠杆对冲基金 技术性看涨投资者 持续向好的宏观经济数据及欧洲央行8次降息推动 [3] - 欧洲股市跑赢美国股市幅度创20年之最 德国莱茵金属等军工股股价暴涨 [4] - 无人机 夜视仪制造商 军工类化学品生产商等国防相关欧洲股票被抢购一空 [4] 资金配置转向 - Amundi SA从"聚焦美国资产配置"转向押注欧洲及新兴市场增值趋势 [3] - 欧洲提供从历史低谷提升盈利并实现估值大幅扩张的更佳设置 相比估值高企的美股 [4] - MEGA概念兴起 反映投资者对欧洲金融市场兴趣激增 [4]
只剩2天,美国局势要变天?特朗普下达命令:捣乱者用武力伺候
搜狐财经· 2025-06-17 01:23
在6月14日这一天,美国局势可能会迎来巨大的变化,特朗普政府为此作出决定,对捣乱者用武力伺候。与此同时,发生骚乱的洛杉矶,已经宣布部分地区 实施宵禁,部分民众因此被捕。美国为何会"变天"?局势将向着什么方向发展? 而且,举行阅兵仪式,就能看出特朗普对"整活"的执着。他国进行阅兵,都是为了庆祝重要的日子,但特朗普只是单纯想要通过一场盛大的仪式来满足自己 的个人虚荣。早在2017年,特朗普首次成为美国总统后,就非常想要进行阅兵,但美国建制派以成本过高、坦克会毁坏道理等理由阻拦了他的"阅兵梦"。等 到第二个任期,没有人再能阻止特朗普了,他终于能举行阅兵式。而且,特朗普声称阅兵是为了纪念美国陆军建立250周年,但6月14日根本不是建军纪念 日,而是他本人的生日。对此,美国各界已经看出了特朗普的真正目的,纷纷进行抨击。但对这些情况,特朗普完全不在乎,因为"批评的流量也是流量", 只要大家都批评他,别人的关注度就会下降。 据多家美媒透露,美国的"反对特朗普"群体计划在2天后,也就是6月14日,在华盛顿地区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因为在这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华盛顿 举行阅兵式。对此,特朗普直接下令,用"强大的武力"对付想要 ...
50岁的G7,还能站出来吗?
日经中文网· 2025-06-13 16:15
国际秩序与G7峰会 -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次上任意味着美国在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终结 世界正面临80年来最大的转折 [1] - 特朗普政府大力推行MAGA政策 包括提高关税 财政部长贝森特从反对高关税转为支持 [1] - 特朗普的复古主张否定了20世纪的社会保障和税收制度等方面的进步 [2] 美国实力与政策转向 - 美国相对实力下降 无法继续支撑现有国际体系 面临巨额财政和贸易赤字 国防负担加重 [3] - 美国可能退出国际合作 追求一国利益 这是特朗普主张的核心 [3] - 1971年尼克松停止黄金和美元兑换 战后国际货币体系落幕 美国首次达到支撑国际秩序的极限 [3] G7的历史与现状 - G7峰会始于1975年 旨在恢复日美欧团结 应对美国强硬政策引起的混乱 [3] - 50年前G7经济总量占全球6成以上 如今跌破3成 因中国、印度等国家崛起 [5] - 2018年加拿大G7峰会因美欧贸易对立陷入混乱 特朗普会后拒绝承认首脑宣言 [5] 当前G7峰会的挑战 - 加拿大可能放弃协调首脑宣言 转而针对美国赞同的个别领域发表声明 [6] - G7内讧可能让中国、俄罗斯等国受益 [6] - 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因美国拒绝合作而破裂 导致大萧条加剧 [6] 美国的责任与未来 - 尽管美国相对国力下降 仍需承担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 [6] - 今年G7峰会可能具有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6]
专家分析美抓捕非法移民致冲突:可视为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13:10
移民政策变化 - 特朗普政府自今年初启动"安全守护行动",针对无证移民进行逮捕与遣返 [1] - 3月起ICE扩大逮捕范围,涵盖持有工卡、等待上庭的无证移民,导致无犯罪记录者被捕量激增 [1] - 特朗普第二任期采取进攻政策,包括6月7日签署备忘录向洛杉矶部署2000名国民警卫队进行大规模搜捕 [2] 国际影响与措施 - 美国使用飞机强制遣返非法移民至拉美国家,过程中使用手铐脚镣引发国际社会谴责 [1] - 特朗普政府全面暂停12国公民以移民或非移民身份入境,涉及阿富汗、伊朗等国家 [1] 政治背景与动因 - 政策转变源于特朗普背后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右翼民粹主义力量推动 [1][2] - 当前行动被视为兑现竞选承诺,包括2019年动用防务经费修建美墨边境墙等历史措施 [2] 社会反应与冲突 - 6月6日ICE在洛杉矶县执法时遭遇社区居民围堵并发生肢体冲突 [2] - 国民警卫队进驻后,洛杉矶市中心爆发持续示威,抗议者与军警冲突规模扩大 [1][2]
来自历史深处的MAGA人群
虎嗅· 2025-06-10 12:38
特朗普政治与MAGA运动 - 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外政策偏离美国常规程度远超第一任期 具有前所未有的断裂性 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1] - 特朗普政治成功源于动员历史上声音低弱 政治影响力与人口规模不匹配的群体 形成"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 [1] - MAGA人群主要由工薪阶层 农村居民构成 收入和教育水平低于平均 集中在城市外郊 小城镇和"锈带" 具有高度基督教认同 [3] - 该群体深怀爱国主义和本土主义情感 排斥都市精英及其文化多元主义价值 生活方式脱节于经济全球化和族裔多样化潮流 [3] 历史MAGA群类的特征 - 历史MAGA群类注重实际和本土偏向 关注切近事物 态度易受直觉和情感驱动 不擅长抽象原则和复杂知识 [9] - 该群体对"自由""自我依赖"和平等价值习惯性崇奉 加重对精英不信任 构造"他我之辨"方式粗疏武断 [9] - 在国际意识方面 该群体对海外世界不感兴趣 有美国例外论意识 相信美国国际行为道德纯洁性 [10] - 善恶二元对立是其自发思维模式 当提供直接理由时会快速认定国际敌人 包括此前非敌人对象 [10] 孤立主义传统与政策影响 - MAGA人群与杰克逊传统 19世纪90年代民粹主义运动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优先主义者"等历史孤立主义思潮有渊源 [4] - 该群体战争态度复杂 初始阶段易生应激性战争热情 但持久战争疲累会明显降低其战争意愿 [12] -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等历史案例显示 挫折导致的国际回退情绪在该群体中反应更快更强 [13] - 2024年皮尤调查显示 83%美国人认为国内政策应优先于对外政策 共和党人支持乌克兰意愿(13%)远低于民主党人(42%) [28] 当前政策动向与趋势 - 特朗普政府人事任命高度非常规 严重排挤传统外交政策精英 由MAGA效忠派主导 [31] - 当前政策如对俄乌战争"和平"倡议 施压盟友承担更多国防负担 提高关税等 具有强烈孤立主义意味 [32] - 反"深层国家"冲动下 拆毁"国家安全国家"基础组织设施的工程已启动 可能损害美国实施"体系性对抗"能力 [33] - 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调查显示 认为美国应"积极介入世界事务"的共和党支持者从2018年70%降至2023年47% [29] 社交媒体与民意变化 - 社交媒体赋予历史MAGA群体发声 集结手段 使其从"沉默大多数"转变为有组织的政治力量 [25] - 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如布塞维茨 波索比克 塔克等 强化了民粹主义 本土主义 反智主义和反精英主义的正相关性 [26] - 社交媒体常见"搞关税别派部队""底特律都烂了干吗还支持台湾"等声音 显示MAGA群体关切更偏向贸易保护而非地缘政治 [30]
特朗普与马斯克闹翻 硅谷为何缄默?
新华社· 2025-06-09 18:21
硅谷企业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系 - 硅谷企业与特朗普政府近期关系密切,双方在多个领域达成商业合作 [1][2] - 特朗普政府政策使硅谷企业大幅受益,多数企业选择支持特朗普以获取有利经营环境 [2][3] - 硅谷企业通过深度联系影响联邦政府在加密货币、人工智能和国防等领域的政策 [2] 硅谷企业的商业动态 - 美国稳定币发行商瑟克尔互联网集团在纽交所上市,股价暴涨200% [2] - 人工智能企业Anthropic推出专为国家安全客户定制的新模型"克劳德政府" [2] - 国防科技初创企业安杜里尔公司最新一轮融资筹款25亿美元 [2] - 帕兰蒂尔公司获得五角大楼数亿美元合同 [3] - 特朗普5月中东之行促成美国人工智能企业签下大单 [3] 硅谷企业高管的动向 - 优步前高管埃米尔·迈克尔入职五角大楼高层 [3] - 科技投资人戴维·萨克斯出任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主席,负责加密货币与人工智能事务 [3] - 亿万富翁彼得·蒂尔因加注华盛顿而收益颇丰,旗下公司获得政府合同 [3] 硅谷企业对特朗普与马斯克争端的态度 - 多数硅谷企业对特朗普与马斯克的争端保持沉默,认为对行业影响有限 [3][4] - 部分硅谷大佬尝试与马斯克拉开距离,认为其影响力衰退 [3] - 硅谷企业与特朗普政府在签证、科研经费和关税等议题上存在分歧 [3] 硅谷企业的长期策略 - 硅谷企业认为当前非选举周期,保持沉默是安全策略 [4] - 部分人士呼吁硅谷脱离特朗普政府,认为支持者无法实现长期利益 [4]
马斯克后悔了,试图和解!美官员:特朗普对与马斯克交谈没兴趣,正考虑出手此前买的红色特斯拉!特斯拉股价巨震
新浪财经· 2025-06-07 09:57
特朗普与马斯克矛盾事件 - 特朗普称马斯克"疯了"并威胁终止政府补贴和合同 马斯克则称特朗普"忘恩负义"并威胁让SpaceX的"龙"飞船退役 [1] - 马斯克随后表现出缓和关系的意愿 表示不会让"龙"飞船退役 [1] - 特朗普无意修复关系 称马斯克是"一个失去理智的人" [3][6] - 特朗普考虑出售或转赠此前为支持马斯克而购买的红色特斯拉Model S [5][6] 特斯拉相关动态 - 特朗普3月11日以8万美元(约57.8万元人民币)购买红色特斯拉Model S 表示不要折扣 希望提振特斯拉股价 [8] - 该车一直停放在白宫西翼外供工作人员使用 [6][8] - 特朗普购买特斯拉支持盟友的行为被美媒称为"非常罕见" [8] 市场反应 - 6月6日特斯拉股价暴跌超14% [12] - 随着马斯克释放缓和信号 特斯拉股价震荡回升 截至发稿涨超6% [12] 行业影响分析 - 事件反映"科技右翼"与"MAGA"运动的不和公开化 [11][12] - 双方在移民问题和贸易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科技界认为贸易战和打击移民对科技发展不利 [12] - 有分析认为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组合很强大但不可能长久 两人本质是截然不同的人 [11]
某白宫官员:马斯克如今在特朗普政府中几乎找不到同情者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06 23:39
特朗普与马斯克冲突事件 - 特朗普首次公开表达对马斯克不满,两人关系从盟友转为对手 [6] - 冲突导火索包括NASA人事任命分歧和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取消 [4][11] - 马斯克提议成立新政党并呼吁弹劾特朗普 [6][19] 商业影响 - 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市值蒸发1524亿美元 [8][24] - SpaceX面临政府合同取消风险,涉及NASA载人航天等数十亿美元项目 [23][31] - 特斯拉自动驾驶业务受挫,需联邦监管变革但遭遇阻力 [28][29] 政府合作与监管 - SpaceX与美国政府签订数百亿美元合同,涉及国家安全载荷发射等 [31] - 特斯拉依赖碳排放额度销售获利,政策变动影响收入 [29] - 自动驾驶法规不统一制约特斯拉技术落地 [28] 政治博弈 - 马斯克反对特朗普关键法案,称其将增加2.5万亿美元赤字 [33] - 马斯克曾为特朗普竞选捐赠2.5亿美元 [34] - 冲突可能影响共和党中期选举选情 [35] 行业动态 - 特斯拉计划在奥斯汀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29] - SpaceX的Starlink卫星网络拥有超过7500颗互联网卫星 [31] - 加州尾气排放标准制定权被取消影响电动汽车投资 [29]
公开批评后,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分手
第一财经· 2025-05-29 23:13
马斯克辞去政府职务 - 马斯克宣布辞去特朗普政府"高级政府顾问"职位,结束作为"特殊政府雇员"的任期 [2]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表示将重新专注于企业运营,减少政治工作量 [3][5] - 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期间,联邦文职人员削减12%(约26万人) [2] 马斯克与特朗普政策分歧 - 马斯克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又大又美法案",认为该法案增加联邦赤字3.8万亿美元 [7][8] - 马斯克表示法案与政府效率部削减开支的目标背道而驰 [7] - 特朗普回应称法案在参议院审议时会有修改 [8] 特斯拉业绩下滑 - 特斯拉一季度销售额两位数下滑,利润下降71%至4.09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3.9亿美元) [10] - 自马斯克出任政府顾问以来,特斯拉市值蒸发约四分之一 [10] - 马斯克表示将重新管理公司,SpaceX所在小镇投票决定成为"星际基地"城市 [6][10] 马斯克未来计划 - 马斯克表示有"疯狂的紧迫感",将把更多时间投入SpaceX和特斯拉 [9][11] - 计划改进联邦官僚机构的计算机系统,而非继续裁员 [11] - 马斯克称SpaceX需要"超级硬核"文化以实现火星计划 [11] 法律诉讼进展 - 14个州起诉马斯克和政府效率部,指控其违反宪法 [13] - 法院裁定诉讼可以继续推进,认为DOGE可能越权 [14] - 各州总检察长表示将继续追究DOGE的违宪行为 [15]
批评“哪有又大又美的法案”后,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分手
第一财经· 2025-05-29 22:06
马斯克辞去政府职务 - 马斯克宣布辞去特朗普政府"高级政府顾问"职位 结束5月31日到期的特殊政府雇员资格 [1] - 离职声明中提到将继续关注政府效率部使命 但未提及具体后续计划 [1] - 离职前与特朗普政府在"又大又美法案"上存在政策分歧 批评该法案增加3.8万亿美元赤字 [4][5] 政府效率部(DOGE)改革成效 - DOGE在马斯克领导下削减26万联邦文职人员 占总数230万的12% 通过解雇/买断/提前退休等方式实现 [2] - 改革过程中与国务卿/财政部长等内阁成员多次发生争执 [2] - 马斯克计划将DOGE后续工作转向改进联邦计算机系统 而非继续裁员 [7] 特斯拉经营状况 - 特斯拉2024年Q1销售额同比两位数下滑 利润暴跌71%至4.09亿美元(去年同期13.9亿美元) [6] - 公司市值自马斯克加入政府以来蒸发约25% [6] - 马斯克表示将重新聚焦企业运营 减少政治投入 [2] SpaceX发展动态 - 马斯克在SpaceX活动中穿着"占领火星"T恤 未佩戴MAGA标志性帽子 [6] - 强调SpaceX需要"超级硬核"工作文化以实现火星计划 [7] - 得州Starbase地区正式成为城市 与SpaceX基地发展相关 [6] 法律诉讼进展 - 14个州联合起诉马斯克/DOGE/特朗普 指控其违宪行使行政权力 [8] - 法院裁定诉讼可继续推进 认为DOGE可能越权访问私人数据 [8] - 各州指控马斯克作为非参议院确认官员 无权实施联邦改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