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司法重整
icon
搜索文档
*ST交投发布预重整草案 重整后将切实化解退市风险实现多方共赢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14:05
公司预重整进展 - *ST交投发布《预重整计划草案》,旨在优化债务结构、提升经营质效,化解退市风险,保障债权人、中小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权益 [1] - 预重整从法院备案登记到公布草案仅用时两个月,创2025年新申请预重整上市公司最快速度 [2] - 预重整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将于2025年8月14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草案 [2] 重整投资人情况 - 产业投资人为原控股股东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投资人共12家,包括深圳招平等知名机构 [2] - 财务投资人以4.67元/股认购约1.69亿股,合计出资7.87亿元;产业投资人以3.87元/股认购0.35亿股,合计出资1.35亿元 [3] - 认购价格符合重整新规要求,未突破前20/60/120个交易日均价5折下限 [3] 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 - 按每10股转增14.50股比例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用于引入资金、抵债及补充流动性 [4] - 转增比例未采取顶格10转15,兼顾风险化解需要和中小投资者保护 [4] - 产业投资人锁定期36个月,财务投资人锁定期差异化设置12-24个月,缓解集中减持压力 [4] 债务清偿方案 - 有财产担保债权按原协议履行,普通债权采取"50万元以下全额现金+50万元以上三选一"方式清偿 [5] - 50万元以上部分提供三种清偿方案选择,兼顾股权增值、现金流动性和信托收益稳定性 [5][6] - 特别设置70%高现金比例方案,对面临劳务支付压力的债权人具有保护作用 [6] 信托方案创新 - 剥离21项资产设立信托计划抵债,财务投资人出资3400万元认购信托底层资产,为上市公司重整首例 [6] - 非保留资产转化为信托份额,优化资产负债表同时提高债权清偿率 [6] 未来业务发展 - 产业投资人云南交投集团资产规模超万亿元,未来可能注入绿色能源、数智交通等优质资产 [7] - 公司将优先获取高速公路绿化建设和养护业务,提升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 [7] 重整必要性 - 公司2024年末归母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5年半年度预亏,如未完成重整最迟2026年退市 [8] - 重整是化解风险、提升质量的关键举措,预重整方案体现各方利益平衡 [8]
引投偿债、主业拟转型 *ST交投推进预重整破局保壳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2:40
公司现状与风险 - 公司因2024年度末经审计的归母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 - 公司预告2025年半年度业绩进一步亏损 如无有效保壳手段最迟将于2026年退市 [1] - 公司长期深陷债务危机 濒临退市边缘 [1] 重整计划进展 - 公司发布《预重整计划草案》 从法院备案到公布仅用时两个月 创今年新申请预重整上市公司最快速度 [1] - 重整是彻底化解公司风险 提升质量的关键一役 [1] - 重整旨在优化债务结构 提升经营质效 化解退市风险 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1] 投资人认购情况 - 12家财务投资人以4.67元/股认购1.69亿股 合计7.87亿元 [2] - 产业投资人云南交投集团以3.87元/股认购0.35亿股 合计1.35亿元 [2] - 财务投资人认购3400万元信托底层资产 [2] 重整后预期 - 公司基本面预期将发生根本性改善 财务和经营状况有望改善 持续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2] - 采取信托计划方式剥离21项资产抵偿债务 体现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平衡 [2] - 产业投资人云南交投集团将择机注入绿色能源 勘察设计 数智交通 优质高速公路资产等产业资源 [3] 主营业务变化 - 重整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可能发生变化 [3] - 云南交投集团将根据发展需求和市场环境注入关联度高 培育成熟的产业资源 [3]
贝因美控股股东进入预重整程序 高比例股权质押隐忧待解
新浪证券· 2025-07-24 11:41
控股股东预重整申请获批 - 金华中院于2025年7月22日批准小贝大美控股预重整申请 并指定金华安泰会计师事务所和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为临时管理人 [1] - 控股股东持有贝因美12.28%股份(1.326亿股) 其中98.85%(1.311亿股)处于质押或冻结状态 仅剩152.43万股未受限 [2] - 预重整程序要求控股股东协助管理人梳理债权债务及资产核查工作 [2] 股权结构与资金链问题 - 小贝大美控股实控人谢宏同时担任贝因美董事长兼总经理 管理层存在高度关联性 [2] - 控股股东98.85%股权质押冻结反映严重资金周转压力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经营承压 [3] - 公司声明与控股股东业务往来均为正常经营交易 无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形 [3] 对上市公司潜在影响 - 短期不影响日常经营 公司强调业务独立性及自主运营能力 [4] - 中长期存在控制权变更风险 重整成功可能导致股东权益调整 失败则面临股权司法拍卖 [4] - 婴幼儿奶粉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 控制权变动可能影响战略稳定性或引入新资源 [4]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重大诉讼的进展公告
案件基本情况 - 文投控股涉及与中化十四建公司的民间借贷纠纷,涉案金额包括2亿元本金及1078.89万元利息,以及960万元服务费,合计2.2039亿元 [3] - 中化十四建公司要求文投控股及北文投南京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并支付诉讼费用 [3] - 法院于2023年9月受理此案,并冻结文投控股银行账户一年 [4] 案件进展 - 2024年8月15日一审判决要求文投控股归还2亿元本金及按年利率3.65%计算的资金占用费,驳回其他诉讼请求 [5] - 中化十四建公司上诉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改判文投控股支付更高利息及服务费 [6] - 2024年10月法院继续冻结文投控股银行账户一年 [7] - 2024年11月法院裁定解除对文投控股财产的冻结,因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8] 重整及清偿情况 - 文投控股通过司法重整程序清偿中化十四建公司2亿元本金,并以股票抵偿债务 [8] - 2025年7月终审判决要求文投控股支付剩余973.33万元利息,驳回其他诉讼请求 [9][10] 对公司的影响 - 本次案件预计不会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2][13] - 公司已完成本金清偿,后续将按重整计划处理剩余利息 [13] - 公司近12个月内无其他应披露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 [11]
亏损超10亿后,大庸古城闭园了
齐鲁晚报网· 2025-07-16 20:39
大庸古城闭园事件 - 大庸古城于2025年7月13日22:00起闭园进行资产维保工作[2] - 张家界旅游集团工作人员确认已进入司法重整程序[1][3] - 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工作人员否认闭园说法称"还可以进去"[2] 项目运营情况 - 项目占地240亩建筑面积16.55万平方米总投资24.43亿元[1][4] - 2021年试营业以来持续亏损累计超10亿元[4][5] - 198间商铺全部关闭唯一盈利项目为停车场[4] - 截至2024年底资产总额13.95亿元负债16.97亿元净资产-3.02亿元[4] 财务影响 - 张家界旅游集团2025年上半年预亏3000-3600万元同比减亏41-51%[5] - 减亏主因大庸古城公司折旧摊销及财务费用减少[5] - 2021-2024年大庸古城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10.79亿元[5] - 张家界旅游集团连续5年亏损2025年4月17日起股票变更为"ST张家界"[5] 项目背景与问题 - 定位为全国文化旅游新标杆预计年营收5亿元净利润2亿元[4] - 实际运营中游客稀少商户经营困难存在欠薪问题[2] - 公司承认存在跟风建设问题错过市场窗口期[6] - 决策层坦言对市场预判存在主观性决策失误[6] 重整进展 - 2024年9月起进入司法重整程序[6] - 正在进行层报审批投资人招募清产核资等工作[6] - 计划通过重整化解债务压降成本引入战略投资[6] - 目标完成改造升级业态优化后重新运营[6]
西宁特钢完成重整 控股股东包揽10亿元定增持股将超40%
长江商报· 2025-07-09 14:39
公司再融资与股权结构 - 天津建龙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西宁特钢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 强化控制权 发行前持股29.96% 发行后持股比例提升至40.52% [1] - 本次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为公司重整后首笔再融资 [2] - 天津建龙于2023年12月通过司法重整成为控股股东 同时引入三家财务投资人 [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12至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 2024年亏损15.79亿元 但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同比减亏39.41%和19.42% [3] - 2024年营业收入57.17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06亿元 钢铁板块毛利率-8.57% 同比提升5.55个百分点 [3] - 2024年铁、钢、钢材产量同比大幅增长90.25%、89.17%、94.63% 分别达127.68万吨、139.69万吨、135.71万吨 [3] 行业与战略动向 - 公司为西北地区唯一特钢生产企业 近年受钢材价格下行及原料成本高压影响 行业效益整体下滑 [3] - 重整后通过降本增效、产品结构调整等措施推动经营改善 当前聚焦特钢产业深耕 [3][4]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总资产126.77亿元 资产负债率50.15% 定增将优化资本结构并增强资金实力 [4]
*ST合泰将“摘帽”首季净利扭亏 重整完毕负债率大降至25.61%
长江商报· 2025-06-25 07:41
公司摘帽及股票变动 - 公司股票将于6月24日复牌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合泰"变更为"合力泰" [1] - 股票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至10% [1] - 公司创立于2003年,产品包括新型显示、光电传感、FPC柔性线路板、新材料等,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穿戴、智能汽车等领域 [1] 财务重整及业绩改善 - 2024年公司完成司法重整,年末归母净资产为18.56亿元 [2] - 资产负债率由年初的193.91%大幅降低至27.52%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减少71.35%,归母净利润15.19亿元,扭亏为盈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8.63%,归母净利润408.4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 - 截至6月20日,公司股价收于2.14元/股,总市值为160.1亿元 [2] 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战略性缩减业务板块,剥离持续亏损的传统手机业务 [2] - 聚焦电子纸和通用显示两大优势领域 [2]
“府院联动”破困局 豫联集团重整显成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4 19:51
公司重整与转型 - 河南豫联能源集团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完成司法重整,成为市场化、法治化化解风险的典型案例 [1] - 2020年末上市公司中孚实业资产负债率高达100.55%,面临退市与破产清算风险 [1] - 重整采用"政府+法院+管理人+企业"四方联动模式,确保企业不裁员、不减员,生产经营不间断 [1] - 重整程序于2022年4月经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正式终结 [1] 当前经营状况 - 公司现有资产249亿元,具备年产69万吨铝精深加工、75万吨电解铝、15万吨碳素、90万千瓦电力、225万吨原煤的产业规模 [2] - 产品销往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家工厂 [2] - 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447亿元,出口创汇超13亿美元 [2] - 2021年至2024年上市公司中孚实业累计实现利税总额85.33亿元 [2]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公司以"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为发展方向 [2] - 开发出0.235mm厚超薄罐体料和0.208mm厚超薄罐盖料等领先产品 [2] - 罐体料再生铝最高使用比例达85% [2]
合力泰突发人事地震:董事长、副总、财务总监集体辞职 重整后首次大换血!
新浪证券· 2025-06-13 17:38
高管变动 - 公司董事长黄爱武、副总经理马晓俊、财务总监李寅彦于6月12日同时辞职,均因"工作调动原因"彻底离开公司且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2] - 黄爱武辞去包括董事、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全部职务,其辞职未导致董事会人数低于法定最低6人要求 [1][4] - 财务总监李寅彦2023年12月才从监事会主席转任该职,其2024年报显示薪酬72.99万元,前财务总监郑剑芳2022年年薪达137.44万元 [2] - 三位离职高管均未持有公司股票,公告强调其将严格遵守减持规定 [2][4] 新任管理层 - 控股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同日提名邓佳威为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邓佳威拥有供应链金融背景,现任公司党委书记 [6] - 新任常务副总经理肖绪名、财务总监林为群、副总经理张长弘同步就职,任期与第七届董事会一致 [6] - 变更后董事会中兼任高管的董事人数不超过总数二分之一 [5] 公司经营现状 - 公司2024年通过司法重整实现净利润15.19亿元(同比+112.57%),剥离手机业务转向电子纸显示产品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66亿元(同比+8.63%),净利润408.47万元实现扭亏 [8] - 当前股价2.18元/股,总市值163亿元 [8] 监管与风险 - 公司4月29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同日发布2023年度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7][8] - 6月初修订会计差错更正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管控 [8] - 5月23日提交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申请,目前处于补充材料阶段 [8] 业务转型 - 公司战略聚焦电子纸显示和通用显示产品,但面临新兴领域竞争加剧的挑战 [9] - 司法重整后业务结构调整成效初显,但需平衡合规整改与投资者信心修复 [9]
三高管集体辞职
中国基金报· 2025-06-12 23:36
高管变动 - 董事长黄爱武因工作调动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副总经理马晓俊、财务总监李寅彦因工作调动辞职,均不再担任其他职务 [1][4] - 控股股东推荐邓佳威为新任董事候选人,其曾任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监 [3] - 聘任肖绪名为常务副总经理、林为群为财务总监、张长弘为副总经理 [4]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减少71.35%,因战略性缩减传统手机业务 [7][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5.19亿元,同比扭亏(2023年调整后亏损120.90亿元) [7][8] - 资产负债率从193.91%降至27.52%,净资产增至18.56亿元 [7] - 2024年一季度营收3.66亿元(同比+8.63%),归母净利润408.47万元(同比扭亏) [8] 监管与风险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具体事项尚未披露 [5] - 对2023年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并重述 [5] - 正在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ST),处于深交所补充材料阶段 [6] 战略转型 - 完成司法重整,剥离亏损手机业务,聚焦电子纸和通用显示领域 [7][8] - 2025年计划进一步强化电子纸和通用显示两大优势板块 [8] - 业内人士认为高管变动反映控股股东优化治理及战略调整意图 [9] 市场表现 - 6月12日股价收于2.17元/股(单日跌1.36%),总市值162.3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