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贸易摩擦
icon
搜索文档
详解新一轮政策性金融工具
2025-10-13 09: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政策性金融、银行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1] * 公司主要涉及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政信类客户占比较高的大型国有银行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较快区域的区域银行[5][6] 核心观点与论据 政策工具的目标与特点 * 政策性金融工具旨在弥补企业资本金缺口,通过撬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场景改造,从而刺激消费和提振内需,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1] * 工具非常侧重于支持科技创新,如人工智能等行业,与前两轮主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不同[3] * 刺激消费是重要目标,投向领域包括消费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场景改造[3] * 在地方财政收入承压的背景下,通过发行金融工具筹措资金可以帮助地方财政实现投资所需资本金的补充[3] 运作机制与规模 * 项目申报流程由地方政府和企业申报,经发改委审核后,央行分发给三家政策性银行,银行自主决策择优投资[1][4] * 通过成立特殊目的载体(SPV)投放项目资本金,注资形式可能为股权投资或股东借款[5] * 根据规定,通过发行金融工具筹措资金不能超过项目资本金的50%,总规模约1万亿元人民币[5] * 配套银行贷款以约4倍杠杆倍数计算,可撬动约4万亿人民币贷款[1][5] 对银行业的影响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可拉动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从8%回升至12%左右,有望显著缓解信贷资产荒[1][6] * 中长期贷款比例提升将改善银行贷款结构,替代短期对公和票据贴现等低利率融资,提高资产端收益率[1][6] * M1增速回升带来存款活化效应,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叠加资产端收益率的提高,有望改善银行息差和营收增速[1][6] * 政信类客户占比较高的大型国有银行及新质生产力发展较快区域的区域银行受益更明显[1][6]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拉动效应约10个百分点,其中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拉动效应约4个百分点[1][7] * 如果投资全部转化为活期存款,则M1增速可提升约4.5个百分点,根据历史经验,M1增速一般领先通胀,因此半年后通胀可能随之回升[2][7] * 这些投资将在未来3~5年陆续完成,每年的实际拉动力度可能在两三个百分点左右[7] 其他重要内容 * 项目原则上投向2025年底将要开工、已经开工或未建成项目[4][5] * 三家政策性银行在项目投放上有所侧重:国家开发银行侧重制造业相关基础设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侧重农业领域基础设施、中国进出口银行侧重外贸项目[5]
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中国新闻网· 2025-10-10 15:37
政策背景与起因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25年4月17日发布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301调查措施 [1] - 美方措施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中国籍船舶及中国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1] - 中方认为美方措施严重违背国际贸易原则和中美海运协定 [1] 中方反制措施范围 - 中方反制措施针对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所有权的船舶 [1] - 措施适用于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运营的船舶 [1] - 措施涵盖美国实体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表决权或董事会席位的企业拥有或运营的船舶 [1] - 悬挂美国旗的船舶及在美国建造的船舶也在收费范围内 [1] 收费标准与实施阶段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船舶,按每净吨400元人民币计收 [2] - 自2026年4月17日起,收费标准提高至每净吨640元人民币 [2] - 自2027年4月17日起,收费标准进一步提高至每净吨880元人民币 [2] - 自2028年4月17日起,收费标准达到每净吨1120元人民币 [2] 收费执行细则 - 船舶在同一航次挂靠多个中国港口时,仅在首个挂靠港缴纳费用 [2] - 同一艘船舶在一年内被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的航次不超过5次 [2] - 费用由船舶挂靠港口所在地的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收取 [1]
交通运输部: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第一财经· 2025-10-10 15:36
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关于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的公告。 2025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关于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措施,自2025年10月14 日起,将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中国籍船舶及中国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严重违背了国际贸易相关 原则和中美海运协定,对中美间海运贸易造成严重破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10月14日 起,对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船舶所有权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运营的船舶;美国 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表决权、董事会席位)的企业、其他组织拥有或运 营的船舶;悬挂美国旗的船舶;在美国建造的船舶,由船舶挂靠港口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收取船舶特别港 务费。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对上述船舶,按航次计收船舶特别港务费,分阶段实施,具体收取标准如下(不足1净吨的按1净吨计)。 (一)自2025年10月14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按每净吨400元人民币计收;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水运局 | 露引号: | 000019713008/2 ...
交通运输部:自10月14日起,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证券时报· 2025-10-10 15:18
事件背景与核心观点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25年4月17日发布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301调查措施,计划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1] - 中方认为美方措施严重违背国际贸易原则和中美海运协定,将对中美间海运贸易造成严重破坏 [1] - 作为对等措施,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美方相关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1] 中方反制措施适用对象 - 美国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拥有所有权的船舶 [1] - 美国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运营的船舶 [1] - 美国实体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表决权、董事会席位)的企业所拥有或运营的船舶 [1] - 悬挂美国旗的船舶 [1] - 在美国建造的船舶 [1] 收费标准与分阶段实施计划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按每净吨400元人民币计收 [1] - 自2026年4月17日起,收费标准提高至每净吨640元人民币 [1] - 自2027年4月17日起,收费标准提高至每净吨880元人民币 [1] - 自2028年4月17日起,收费标准提高至每净吨1120元人民币 [1] 收费执行细则 - 船舶同一航次挂靠多个中国港口时,仅在首个挂靠港缴纳费用,后续港口不再收取 [2] - 同一艘船舶在一年内被收取此项费用的航次不超过5次 [2] - 具体实施办法将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 [2]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的公告》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5:16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美国相关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1] 此措施是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25年4月17日发布的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措施的对等反制[2] 该政策被视为对美国向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中国籍船舶及中国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的回应[2] 收费适用对象 - 收费适用于美国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船舶所有权的船舶[1][2] - 收费适用于美国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运营的船舶[1][2] - 收费适用于美国实体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的企业所拥有或运营的船舶[1][2] - 收费适用于悬挂美国旗的船舶[1][2] - 收费适用于在美国建造的船舶[1][2] 收费标准与实施阶段 - 收费标准按航次以每净吨人民币计收并分阶段提高[2] 自2025年10月14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按每净吨400元人民币计收[2] 自2026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按每净吨640元人民币计收[2] 自2027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按每净吨880元人民币计收[2] 自2028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按每净吨1120元人民币计收[2] 收费执行细则 - 船舶在同一航次挂靠多个中国港口时仅在首个挂靠港缴纳费用后续挂靠港不再收取[3] - 同一艘船舶在一年内被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的航次不超过5个[3] - 具体实施办法将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3]
交通运输部: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Wind万得· 2025-10-10 15:16
(一)自2025年10月14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按每净吨400元人民币计收; (二)自2026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按每净吨640元人民币计收; (三)自2027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按每净吨880元人民币计收; (四)自2028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按每净吨1120元人民币计收。 二、船舶在同一航次挂靠多个中国港口的,仅在首个挂靠港缴纳船舶特别港务费,后续的挂靠港不再收取。同一艘船舶,一年内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不超 过5个航次。 三、我部将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的公告。 来源: 交通运输部 2025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关于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措施,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中国籍 船舶及中国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严重违背了国际贸易相关原则和中美海运协定,对中美间海运贸易造成严重破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船舶所 有权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运营的船舶;美国的企 ...
交通运输部: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财联社· 2025-10-10 15:12
(三)自2027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按每净吨880元人民币计收;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的公告。 2025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关于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措施,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 中国籍船舶及中国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严重违背了国际贸易相关原则和中美海运协定,对中美间海运贸易造成严重破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 船舶所有权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运营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表决权、董事会席 位)的企业、其他组织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悬挂美国旗的船舶;在美国建造的船舶,由船舶挂靠港口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收取船舶特别港务 费。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对上述船舶,按航次计收船舶特别港务费,分阶段实施,具体收取标准如下(不足1净吨的按1净吨计)。 (一)自2025年10月14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按每净吨400元人民币计收; (二)自2026年4月17日起靠 ...
越南被左右夹击,刚为美国作出让步,欧盟也来了:要求其撤销非关税壁垒
搜狐财经· 2025-09-29 12:56
当前,这个东南亚国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贸易挑战。一方面要应对美国持续加码的关税压力,另一方面又遭遇欧盟的强势讨债,双重夹击之下,越南经济正 经历着严峻考验。让我们一起来剖析这个新兴制造业国家在全球贸易变局中的困境,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启示。 美越贸易关系的变化颇具戏剧性。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双方签署的贸易协定暗藏玄机。根据协议内容,越南必须将进口美国商品的关税降至近乎零水平,更 关键的是包含了一项针对中国的特殊条款:如果越南出口商品中含有过多中国成分或存在转口贸易,将面临美国高达40%的惩罚性关税。这对越南制造业来 说无异于紧箍咒——要知道,越南电子、纺织等支柱产业中,约六成关键零部件都依赖中国供应。面对美国的强势施压,越南似乎别无选择地选择了妥协。 就在越南刚应对完美国压力之际,欧盟又接踵而至。2024年初,一个由欧盟高级官员组成的代表团专程造访河内。数据显示,欧盟对越南的贸易逆差已突破 500亿美元大关,越南对欧出口持续攀升,但进口却停滞不前。这次欧盟显然有备而来,他们列出了一份详细的愿望清单:要求越南取消对欧盟农产品、药 品和汽车等领域的非关税壁垒。比如意大利的优质苹果、西班牙的禽肉制品、德国的马铃薯等产品, ...
浩洋股份(300833)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19日)
2025-09-19 17: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99% [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1.69% [2] - 境内销售收入仅3284.75万元,境外销售占比超93% [3] 业绩影响因素 - 业绩承压主要受国际贸易摩擦及丹麦子公司整合期双重影响 [2][4] - 美国市场受关税影响明显,其他区域需求保持向上趋势 [3] - 国际贸易政策趋于稳定后,SGM品牌潜力将逐步释放 [4] 区域市场需求 - 欧洲整体需求保持积极态势 [3] - 亚洲演艺活动稳步增长,带动设备需求上升 [3] - 中东地区整体呈现回暖趋势 [3]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0.31%,主因募投项目部分完工转入 [3] - 通过收购丹麦SGM资产,在丹麦和美国成立子公司 [2] - 越南浩洋生产基地产能建设进度需关注后续公告 [3] - 正考察境外其他地区扩充产能的可能性 [2] 行业前景与战略 - 海外演艺活动未来两年将保持稳步增长,市场景气度良好 [3] - 公司将持续提升研发能力,推出有竞争力产品以提升市场份额 [3] -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细分领域占比,加强研发创新与服务 [5]
欧盟对华豌豆蛋白启动反倾销调查 行业龙头双塔食品腹背受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23:00
核心观点 - 欧盟对中国豌豆蛋白启动反倾销调查 调查范围涵盖蛋白质含量超过65%的产品 双塔食品作为全球最大生产企业直接受影响 [1][2] - 继美国征收269.77%反倾销税和加拿大启动调查后 欧洲行动使公司46.11%海外业务面临多重贸易壁垒冲击 [1][2][3] - 公司采取多维度防御策略 包括法律应对 市场多元化及海外工厂建设 并依托技术壁垒优势缓解外部风险 [4][5][6] 贸易调查详情 - 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反倾销调查 调查期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由欧盟生产商临时联盟申诉发起 [1][2] - 美国商务部于2024年7月30日终裁征收269.77%反倾销税和15.15%反补贴税 加拿大于2024年4月22日启动双反调查 [2][3] - 调查针对干重蛋白质含量超过65%的高蛋白豌豆蛋白产品 包括粉末 液体等所有物理形态 [2] 业务影响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出口欧盟涉案产品销售额占总营收6.48% 较2024年全年占比3.92%显著提升 [1][2] - 美国市场此前占比突出 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对美出口额分别占总收入8.14%和9.92% [3] - 海外业务整体占比达46.11% 2025年上半年国外销售收入4.83亿元 [3] 公司应对措施 - 成立专项工作组并聘请专业律师团队积极应对欧盟调查 延续美国双反调查应对策略 [4] - 大力开拓新兴国际市场 加强国内市场开发 2025年上半年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63% 占比53.89% [5] - 加快推进泰国工厂建设 通过供应链调整和转口贸易规避贸易壁垒直接冲击 [5] 技术与产业优势 - 掌握生物发酵工艺 干法工艺 新干法工艺三种豌豆蛋白提取技术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5] - 与江南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拥有行业唯一院士工作站 [5] - 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团体标准 持有"一种从粉丝废水中提取的食用蛋白及其生产工艺"等发明专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