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城市观察|约翰内斯堡11个战略重点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启发
新浪财经· 2025-07-10 15:41
约翰内斯堡2040战略愿景 - 约翰内斯堡是南非最大、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城市,2025年11月将首次由非洲国家主办G20峰会,提升其全球城市地位[1] - 2040战略愿景通过智能创新和技术整合,目标建成世界级非洲城市,2024/25综合发展计划(IDP)提出11项战略重点[1][3] 财政可持续性 - 当前财政状况显示支出增速超过收入,需采取战略性融资方法,包括公私合作、改善税收征收、减少浪费性支出[5] - 优先投资基础设施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领域,削减低影响领域支出[5] 可持续能源结构 - 能源结构多样化计划包括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依赖[6] - 投资储能技术如电池存储系统和智能电网,公共建筑推广LED照明、智能电表等节能技术[6] 基础设施更新 - 采取综合城市规划方法,结合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重点改造非正式住区并提供水电卫生服务[7] - 内城振兴计划针对过度拥挤问题,交通系统升级包括Rea Vaya BRT和地铁网络[7] 可持续服务提供 - 92%家庭已覆盖基本服务,但老化基础设施和维修不足导致垃圾清除、卫生设施等领域表现不佳[8] - 2024/25年度将投资10.24亿兰特升级供水系统,推行垃圾发电技术减少填埋并转化能源[8] 经济与就业发展 - 失业率高于国家6%目标,通过税收优惠刺激私人投资、建立外包园区及扩大公共工程计划(EPWP)创造就业[11] - 经济复苏计划聚焦中小企业发展、私营部门合作、经济特区建设及投资促进[14] 绿色经济与智慧城市 - 快速城市化导致环境退化,实施气候行动、废物管理等政策,推广垃圾源头分类和回收技术[15] - 智慧城市八大支柱包括智慧服务、平安城市、数字经济等,通过技术改善治理和居民参与[16][17] 国际合作与城市规划参考 - 约翰内斯堡2021-2026国际关系战略参与C40、U20等全球网络,强化区域领导力[19] - 建议中国城市加强多元主体协同规划,扩大与全球南方城市合作,分享可持续发展经验[18][21][22]
刘非调研城市规划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4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 强调高水平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优化生产 生活 生态三大空间布局 厚植历史文化名城 创新活力之城 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 [1] - 严格落实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发挥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 完善"多规合一"机制 强化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1] - 持续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走内涵式 集约型 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子 注重提升主城区核心功能 打造产城人文融合的战略空间 [2] 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 - 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 保护西湖和西溪湿地 构建文化资源 自然资源 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城市 [2] - 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 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筑牢安全发展空间基础 [2] 资源要素配置与城市更新 - 深化工商用地改革 推动资源要素向平台集聚 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空间支撑 [2] - 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 "工业上楼"和老旧小区改造 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 科学储地 有效做地 精准供地 优化土地供应节奏时序 [2] - 完善"种楼"与"种田"利益分享机制 推进东西部资源协作 为缩小"三大差距"提供要素保障 [2]
从历史走向未来 绘就现代城市新图景
西安日报· 2025-04-09 11:10
核心观点 - 《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明确了高质量发展要求下西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与努力方向 [1] - 规划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发展与保护的和谐共生,守护城市文化基因并探索新发展路径 [1] - 规划以共建"一带一路"国际门户城市和中华文明传承代表城市为愿景目标,融合历史智慧与现代精神 [5] 和谐共生 - 规划提出"一屏一带、八水七田、双心六片、轴线传承"总体格局,传承并发扬西安自然历史地理环境与城市发展格局 [2] - 强调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主中心与副中心、综合性新城与专业化组团协同发展,发挥轴线传承历史空间秩序的作用 [2] - 城市规划坚持"和而不同"与"唱和而应"设计目标,注重部分与整体、自然与人文、现代与历史的和谐 [2] 赓续文脉 -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突出"千年古都"定位,是全国最早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城市之一 [3] - 规划形成系统性、融合性、实施性更强的传承保护做法,从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体现西安特色 [3][4] - 宏观层面:完整保护历史文化脉络,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体现延续性、约束性和动态性特征 [4] - 中观层面: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保护城址、宫殿、陵墓等山水环境,以用促保 [4] - 微观层面:突出城市轴线空间统领作用,加强文化遗产展示与活化利用,彰显历史与未来气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