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湾区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港媒:“粤车南下”详情有望今年公布
环球网· 2025-05-29 07:21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加速融合,港人北上成为热潮,随之带火 了"港车北上"。有统计称,"港车北上"自2023年7月实施以来,新申请数字已超10万大关。与之相对应 的"粤车南下"也一直在推进中,香港星岛网27日发布以《"粤车南下"最快年底开车,首阶段限泊人工岛 停车场》为题的报道称,"粤车南下"详情有望于今年内公布。 香港《明报》26日报道称,为振兴香港经济,吸引高消费客群,政府正研究最快今年底起实施"粤车南 下"。《明报》引述相关消息人士报道称,第一阶段"粤车"限停泊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香港口岸的自动化 停车场;第二阶段可入香港市区自驾游,设有配额上限。 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会长、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认为,未来"粤车南下"实施将进一步便捷广东居民赴港观 光、消费及经商,也有助于增强香港和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他预计,只要港府能妥善解决泊车 问题,相信不会造成严重交通堵塞,"开放更多内地车辆来港,对本地汽车维修、餐饮、酒店等多个领 域均能起到带动作用"。 连日来,"粤车南下"在香港社会引发关注。香港《明报》26日援引中国香港汽车会永远荣誉会长李耀培 的话称,若赴港非自驾游,对内地人吸引力 ...
百万英才汇南粤,南沙何以成为湾区“人才磁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13:03
人才引进政策 - 广东推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目标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1] - 南沙区推出《"图南之智"若干措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每月生活补贴(本科生1000元、硕士2000元、博士4000元)及免费住宿福利 [6][7] - 南沙对本地企业每招聘1名应届生提供每月1000元补贴,最高6000元,小微企业招用毕业2年内大学生可享全额社保补贴 [7] 招聘活动与岗位需求 - 南沙启动"春风行动2025"系列招聘活动,计划举办超60场招聘会,提供近1000个公务员岗位及1.56万个企业岗位 [3] - 3月7日广州大学城专场招聘吸引上千名高校学子,南沙成为广东首个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主题校园招聘的地区 [3] - 南沙重点企业如中科宇航、广船国际等释放技术类岗位需求,其中中科宇航开放商业航天相关岗位超120个 [4] 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 南沙汽车产业集群产值近2000亿元,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4] - 招聘会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专区,技术类岗位占比近四成 [4] - 广船国际"副总信息师"、广州远正智能"人工智能高级工程师"等百万年薪岗位吸引大量应聘者 [5] 港澳青年发展支持 - 南沙推出港澳青年专项政策,包括交通补贴(跨省800元、省内300元)和最长15晚免费过渡住宿 [6][12]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2024年提供超7000个境外实习岗位及21万个交流名额 [11] - 南沙青创基地已吸引多个港澳创业项目落户,政策允许内地青年参股港澳创业项目 [11][13] 城市发展与人才生态 - 南沙加快建设南沙科学城、冷泉大科学装置等科创载体,打造国际化人才特区 [4][9] - 近五年南沙高层次人才数量年均增长100%,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数占广州全市三分之一 [9] - 南沙推出"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涵盖人才引育全周期的五大行动 [7][8]
单日运送旅客13.1万人次 湾区居民“跨城消费、跨境休闲”成常态
深圳商报· 2025-05-08 02:20
在客流高峰时段,深圳铁路增开了安检验证、人工检票通道,加强分流引导工作,确保旅客能够快速、 有序地进出站。同时,在售票厅、检票口、扶梯、站台等人员密集区域也增派了人手,加强安全宣传、 乘降指引和答疑解惑工作。深圳北站在东广场新增货币兑换窗口,为旅客提供"最后一站"兑换需求;东 广场负一楼派出所增设港澳签注自助服务终端,支持旅客自助办理签注更新业务,满足跨境旅客"即到 即签"需求。 从春运跨境客流近400万人次到"五一"再创新高,广深港高铁以千万人次的往来,书写着大湾区"硬联 通"与"软对接"的融合篇章。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记者肖晗通讯员郭成海岳千琳)今年"五一"假期,广深港高铁以其高效便捷的交通优 势,成为连接内地与香港的重要纽带。记者从深圳铁路获悉,5月1日至5日,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运送 量达60.8万人次,同比增幅28%;单日最高峰5月1日运送旅客13.1万人次,创下同期新高。 据统计,"五一"期间(5月1日至5日),深圳、广州两地往返客流分别占比38.4%、34.1%,成为跨境出 行的核心城市。香港发往内地的旅客达28.7万人次,同比增幅27.4%,其中近八成流向广东省内,深 圳、 ...
港珠澳大桥再破“千万纪录”见证大湾区融合加速度
新华网· 2025-04-30 11:53
文章核心观点 港珠澳大桥见证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加速度,作为“超级纽带”和“物流大动脉”,促进三地人员高效往来和区域经贸格局融合,提速大湾区互联互通,书写“一国两制”下大湾区“民心相连、经贸融通”新篇章 [1][2][3] 客流量情况 - 2025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8.9%,刷新口岸自开通以来一年内客流破千万人次最快纪录 [1] - 今年以来,该口岸日客流量超10万人次以上天数达30天,是2024年同期的2倍 [1] 车流量情况 - 自2018年10月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不断刷新车流量纪录,2023年“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落地后,出入境车流快速上升,如今日均车流超1.5万辆次 [2] 进出口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1万亿元,2024年进出口总值达2329亿元,同比增长11.3% [2] - 货物收发地覆盖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均近100万个包裹经大桥出口 [2] 企业案例 - 珠海市海淼水产进出口有限公司通过港珠澳大桥运输鲜活海产品到香港,运输时间从六七个小时缩短至一小时左右,产品存活率大幅提升,运输费用节省近一半 [2] 辐射带动作用 - 港珠澳大桥呈现人、车、货“三向齐增”良好态势,从跨境学童求学、物流企业运转、港澳青年创业到内地游客旅游等方面,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提速大湾区互联互通 [3] 未来展望 - 五一假期临近,港珠澳大桥预计将迎来新一轮居民跨境出行高峰 [3]
综述:机遇无限 未来可期——香港科创发展驶入快车道
新华网· 2025-04-27 00:41
文章核心观点 香港科创布局日益成熟、新创公司不断涌现、各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科创发展驶入快车道,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1] 创新引领 - 思谋科技已服务近300家全球大型制造业企业,正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业级解决方案,形成创新闭环 [2] - 约2200家科技企业在香港科学园从事研发,入驻科研人员约1.5万人,这里是香港最大科创生态圈 [2] - 数码港汇聚超过2200家企业,包括5家上市公司和7家独角兽企业,培育了大批独角兽企业 [2] - 数码港培育的初创公司AIFT为数字资产提供保障和保险,提供大型语言模型安全解决方案 [2] - 数码港入驻企业桥彼道以金融科技赋能跨境电商,为中小型跨境电商提供融资平台 [3] 协同发展 - 香港凭借优势成为前沿技术的“创新大脑”,深圳依托自身条件承担“产业助推手”角色 [4] - 思谋科技采用香港“脑”加深圳“手”的模式,解决技术落地难题,缩短研发周期 [4] - 粤港澳大湾区的供应链是创业成功的保障和企业后续发展的核心支柱 [4] - 香港科创资源丰富,在上游研究有优势,广东产业链完备,能提供中下游支持,两者结合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5] 未来可期 - 未来五至十年是香港科创发展黄金时期,香港会完善科创生态圈,吸引全球人才、资金等 [5] - 特区政府会做好平台建设,以科技引领产业、以产业汇聚人才,推出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政策 [5] - 特区政府招揽人才措施成果显著,截至今年3月底,各项人才计划收到超46万份申请,超30万份获批,约20万名人才来港 [5] - 创新科技是香港经济新引擎,重点布置在北部都会区,重点产业包括人工智能等 [6] - 数码港积极扩展网络,帮助企业“走出去”,将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6] - 香港配套齐全、资源丰富、文化包容,吸引越来越多创新人才前来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