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

搜索文档
艾为电子:上半年净利润1.57亿元 同比增长71.09%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9:3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下降13.4% [1] - 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71.09% [1] - 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8.03个百分点 [1] - 毛利额提升 [1] 业务发展 - 新产品持续放量 [1] - 工业互联领域持续开拓 [1] - 汽车领域持续开拓 [1] - 产品持续迭代更新 [1]
禾川科技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397.35万元,居两市第470位
搜狐财经· 2025-08-11 08:31
融资交易数据 - 上周累计融资净买入额1397.35万元 位列沪深两市第470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1.73亿元 偿还额1.59亿元 [1] 资金流向表现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32.94万元 期间股价下跌1.75% [1] - 近1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0亿元 期间股价下跌6.4% [1] 公司基本信息 -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 总部位于衢州市 [1] - 公司注册资本15101.3668万元 实缴资本15101.3668万元 [1] - 法定代表人王项彬 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业务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包括仪器仪表、浙江板块、专精特新、沪股通、融资融券 [1] - 涉及人形机器人、新型工业化、机器人概念、工业互联概念 [1] - 覆盖国产芯片、锂电池等热门产业概念 [1] 企业经营活动 - 对外投资18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6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57条 专利信息334条 [1] - 获得行政许可15个 [1]
南京熊猫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423.31万元,居两市第496位
金融界· 2025-08-04 07:51
融资交易表现 - 上周累计获融资净买入额1423.31万元 居两市第496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2.23亿元 偿还额2.09亿元 [1] 资金流动情况 - 近5日主力资金流出2679.06万元 区间跌幅1.35% [1] - 近10日主力资金流出1.15亿元 区间跌幅3.46%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2年 位于南京市 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91383.8529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91383.8529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胡回春 [1] 业务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包括通信设备、机器人概念、工业互联、人脑工程、无人机、央国企改革、北斗导航、智慧城市等15个板块 [1] 企业运营数据 - 对外投资39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65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155条 专利信息1648条 行政许可29个 [1]
力聚热能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494.89万元,居两市第484位
搜狐财经· 2025-08-04 07:37
融资交易表现 - 上周累计融资净买入额1494.89万元 位列沪深两市第484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3582.54万元 偿还额2087.65万元 [1] 资金流向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9.59万元 期间股价涨幅1.06% [1] - 近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84.21万元 期间股价涨幅2.31% [1] 公司基本信息 - 浙江力聚热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 位于湖州市 [1] - 企业注册资本9100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6825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何俊南 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 [1] 概念板块归属 - 所属概念包括通用设备/浙江板块/专精特新/融资融券/机构重仓/首发经济/工业互联/阿里概念/节能环保 [1] 企业经营数据 - 对外投资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091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10条 专利信息90条 行政许可24个 [1]
艾为电子拟募19亿加码芯片技术 五年投22.34亿研发抢占市场先机
长江商报· 2025-07-31 08:05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19.01亿元,用于全球研发中心建设及端侧AI、车载芯片、运动控制芯片等前沿领域研发与产业化 [1] - 全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2.24亿元,占总募资额的64.39% [1][2] - 端侧AI及配套芯片项目拟投入2.41亿元,车载芯片项目拟投入2.27亿元,运动控制芯片项目拟投入2.09亿元 [2] 研发投入与人才 - 2020年—2024年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22.34亿元,2024年末研发人员占比64%,技术人员占比74% [1][3] - 2020年—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05亿元、4.17亿元、5.96亿元、5.07亿元、5.0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14.29%、17.91%、28.54%、20.05%、17.36% [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取得发明专利412项,实用新型专利232项,外观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25项,集成电路布图登记595项 [6] 业务布局与技术优势 - 全球研发中心计划投资14.85亿元,重点建设可靠性实验室、触觉反馈实验室、光学防抖实验室等专业化设施 [2] - 公司深耕30余种工艺平台,累计推出1400余款产品,年出货量超60亿颗,累计出货量突破300亿颗 [5] - 公司为国内首家实现光学防抖(OIS)技术量产的企业,布局压电OIS、闭环VA可变光圈、潜望棱镜OIS等全系列产品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9.33亿元,同比增长15.88%,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0%,毛利率达30.43%,同比提升5.58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40亿元,同比下降17.50%,净利润6407.27万元,同比增长78.86%,毛利率达35.06% [5] - 2021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23.27亿元、20.9亿元、25.3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5338万元、5101万元 [4] 市场应用与客户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互联、汽车等领域 [5] - 消费电子领域客户包括三星、小米、OPPO、vivo、传音、Google、Meta、Amazon等 [5] - 汽车领域客户包括阿维塔、零跑、奇瑞、长安、吉利、现代、比亚迪等 [5]
从“数字化支撑”迈向“智能化赋能” 浙商中拓新设智能科技公司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6 19:59
公司战略布局 - 浙商中拓在杭州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浙商中拓集团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作为科技创新主平台 [1] - 子公司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等前沿领域 以新技术驱动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生态升级 [1] - 公司实现从"数字化支撑"向"智能化赋能"的战略跃迁 展现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2] 技术应用与落地 - 公司围绕数据、模型、场景、算力与上下游客户、科研院所及生态商加强合作 [1] - 聚焦合同管理、客户管理、行情分析等关键场景 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在业务与管理中的落地路径 [1] - 已逐步落地智能知识库、智能翻译、智能合同等AI应用 通过"小切口"场景推动AI应用"大变革" [1] - 首批人工智能训练人才队伍已组建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公司治理体系创新转变 [1] 业务发展目标 - 子公司将依托杭州数字经济核心区产业集群优势 打造智慧供应链场景应用及数据资产转化能力 [2] - 致力于开发垂直领域AI场景应用解决方案 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2] - 积极探索创新业务模式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直击科创板先进轨道交通集体业绩会:行业未来前景及重点项目进展受关注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21:58
行业前景与投资 -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高铁4.8万公里 [1] - 根据《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到2027年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新突破,"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加速构建 [2] - 2025年国铁集团力争完成基建投资5900亿元,投产新线2600公里,到203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8万公里左右,高铁6万公里左右 [2] 公司重点项目进展 - 时代电气株洲三期碳化硅产线预计2025年底投产,为8英寸SiC晶圆,2025年下半年启动设备搬入 [3] - 公司拥有一条6英寸SiC芯片产线,年产2.5万片6英寸SiC芯片产能,SiC第三代精细平面栅产品已定型,第四代沟槽栅设计定型,第五代SiC技术完成布局 [4] - 公司SiC MOSFET覆盖650V-6500V电压等级,SiC产品在光伏领域批量供货,SiC TO器件在充电桩、OBC等领域批量供货,2025年SiC MOSFET产品有望突破新能源车主驱批量出货 [4]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时代电气2024年在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排名行业第二,市场占有率达13.7% [3] - 铁科轨道主营业务以高铁扣件为核心,包括预应力钢丝及锚固板、铁路桥梁支座等,将紧跟国家铁路建设需求 [5] - 三旺通信2025年将继续坚持"工业互联"主航道,深耕核心市场和成熟市场,加大布局成长市场和海外市场 [6] 公司未来经营计划 - 铁科轨道将围绕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坚持高铁工务工程产品主责主业,提升盈利能力,保障重点铁路项目,推进产品市场推广 [5][6] - 三旺通信将持续深耕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领域,以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为引擎 [6] - 工大高科将切实做好经营治理,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力争以优秀业绩回报投资者 [6]
创耀科技(688259):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不断丰富产品矩阵,促进公司长期发展
长城证券· 2025-04-30 18: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不断丰富产品矩阵,促进长期发展;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68/0.77/0.89亿元,EPS分别为0.61/0.69/0.8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6/58/50倍;鉴于前瞻布局新兴领域,持续看好未来业绩发展 [1][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5.92亿元,同比下降10.44%;归母净利润6047.48万元,同比增长3.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510.07万元,同比增长4.42%;2025Q1营收8776.05万元,同比下降28.66%;归母净利润1179.50万元,同比下降22.11% [1]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5.92亿元,同比下降10.44%;24Q4单季度营收1.64亿元,同比下降20.5%,环比增长15.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358.85万元,同比下降26.21%,环比增长14.01% [2] 分产品业务表现 - 2024年软件与集成电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44%,通信芯片与解决方案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10%,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81%,毛利率下降4.89pct;接入网网络芯片及解决方案业务产品及技术开发服务营收同比小幅下降,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与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同比小幅增长;芯片版图设计服务营收同比增长13.23%,毛利率为21.28% [2]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04%,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9.06%,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0.23%,公司实施降本增效策略 [2] 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 - 2024年研发投入1.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02%,在多应用领域推进技术升级迭代 [3] - 电力通信载波领域,HPLC + HRF高速双模产品市场份额攀升,拓宽双模模块应用领域至光伏通信、量测开关等新型设备 [3] - 短距无线星闪芯片领域,2024年星闪芯片在机顶盒、无线鼠标等领域出货,并与IoT设备厂商开展合作研发 [3] - 工业通信芯片领域,推出的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已向工业、医疗等领域客户销售 [3][8] 财务报表与比率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1855、1314、1836、1325、2077百万元等多项数据 [9]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1、592、647、716、803百万元等多项数据 [9]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56、 - 87、 - 504、703、 - 700百万元等多项数据 [9]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 29.0%、 - 10.4%、9.2%、10.7%、12.2%等 [9] - 获利能力方面,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1.8%、27.5%、27.4%、27.8%、28.2%等 [9] - 偿债能力方面,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0.3%、26.2%、37.3%、18.6%、37.1%等 [9] - 营运能力方面,2023 - 2027年总资产周转率均为0.3等 [9] - 每股指标方面,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最新摊薄)分别为0.52、0.54、0.61、0.69、0.80元等 [9] - 估值比率方面,2023 - 2027年P/E分别为76.1、73.5、65.7、57.7、50.0倍等 [9]
【行业前沿】江苏移动携手亨通光电与华为完成“三跨”工业互联应用
搜狐财经· 2025-04-23 05:23
核心观点 - 江苏移动联合亨通光电和华为在苏州完成广域精简5G LAN组网商用落地 首次实现该技术与广域工业应用结合 [1] - 该技术解决传统跨域方案多层架构复杂 运维成本高 MTU超限引发分片丢包 设备管理困难等问题 [3] - 方案具备0丢包 低时延40ms 大带宽100Mbps优势 实现跨地域 跨协议 跨网域三跨创新 [4] - 技术为工业柔性制造注入新动能 并适用于车联 低空 SOHO办公 金融 能源 零售连锁等行业跨域互联需求 [6] 技术方案特点 - 基于3GPP国际标准规范TS29.244 实现全国范围内二层极简组网 [4] - 终端设备分组建群 构建跨地域以太局域网络 首批开通超100个5G LAN CPE [3] - 引入5G网络环路自检测和风险提示机制 提升组网安全性 [3] - 协议原生透传 零改造适配 保障企业应用无损互通与极简运维 [4] 应用场景 - 支撑企业总部与多厂区ERP MES系统实时数据汇聚 实现动态排产与资源全局调度 [1] - 实现远程精准运维 通过广域互联直连厂区PLC 工业交换机等设备 [1] - 总部基于MAC地址对海量设备批量推送固件升级 保障版本精准追溯 [1] - 满足全域生产联动 远程故障修复 设备统一管控等工业智能制造需求 [1]
固高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
2023-07-31 20:37
发行相关 - 发行价格为12.00元/股,对应2022年扣非后市盈率110.80倍,高于同行业平均55.65倍,超出约99.10%,高于中证指数同行业近一月平均40.03倍,超出约176.79%[4][30] - 本次发行新股数量4001.00万股,占发行后公司股份总数10.00%,发行后总股本40001.00万股[35] - 初始战略配售数量为600.15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15.00%;最终战略配售数量为330.2333万股,约占发行总数量的8.25%,差额269.9167万股回拨至网下发行[8][54] - 战略配售回拨后,网下初始发行数量为2990.6167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81.47%;网上初始发行数量为680.15万股,占比18.53%[36][55] - 网上申购时间为2023年8月2日9:15 - 11:30、13:00 - 15:00,网下申购时间为2023年8月2日9:30 - 15:00[7][38] - 网下投资者应于2023年8月4日16:00前,按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与初步配售数量缴纳新股认购资金[10] - 网上投资者需在2023年8月4日(T + 2日)日终确保资金账户有足额新股认购资金,不足部分视为放弃认购[11] 研发情况 - 公司在运动控制技术领域有深厚基础性、原理性创新,定义了现代运动控制技术和产品特征[18] - 自主研发出激光、振镜和运动三合一控制等多项先进运动控制技术,在伺服驱动领域自主研发出高响应电流控制技术等四大技术模块[19] - 伺服电机高加速度40G,低整定时间1ms,多轴驱动器同步周期可达31.25μs[20] - 2020 - 2022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平均比例为20.50%[21] - 编码器芯片设计项目以磁电技术为核心,分辨率22bits以上[21] 用户与产业合作 - 公司服务超2000家装备制造客户,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参股20家产业链企业[28] 询价情况 - 截至2023年7月27日15:00,收到3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7,756个配售对象的初步询价报价信息,报价区间为7.80元/股 - 24.90元/股,拟申购数量总和为10,121,570万股[68] - 21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51个配售对象的报价为无效报价,申报总量为65,420万股[69] - 剔除无效报价后,剩余3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7,705个配售对象符合条件,申购总量为10,056,150万股[70] - 剔除报价最高部分配售对象的报价,剔除的拟申购量不低于符合条件的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1%[71] - 剔除101个配售对象,拟申购总量为101,630万股,占初步询价剔除无效报价后拟申购数量总和的1.0106%[72] - 剔除无效报价和最高报价后,参与初步询价投资者314家,配售对象7,604个[73] - 剩余报价区间7.80元/股 - 14.02元/股,拟申购总量9,954,520万股,为网下初始发行数量的3,328.58倍[74] - 有效报价投资者270家,管理配售对象6,952个,有效拟申购数量总量9,078,630万股,有效申购倍数为3,035.70倍[31][77] 其他 - 拟上市地点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承销方式为余额包销[66,67] - 网下发行部分采用比例限售方式,90%的股份无限售期,10%的股份限售期为6个月[63,64] - 发行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配股票的限售期为12个月[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