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
搜索文档
上海加快培育技术转移人才 促机器人“展宏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5:59
技术转移人才培养 - 上海交通大学开设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MTT) 吸引科技创业者等四类人群参与培养[1] - MTT项目重点培养懂技术、市场、金融、法律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被喻为科技时代的MBA[1] - 技术转移人才架起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桥梁 AI技术与应用场景结合成为重要培养方向[3] 人工智能政策支持 - 上海发布人工智能应用促进措施 实施"人才+项目+产业"协同支持机制[3] - 政策赋予人才在技术路线、团队组建和经费使用方面的自主权[3] - 加快打造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场景 支持AI与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4] 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 - 智元机器人推动轮式通用机器人进工厂搬运料箱 负载能力达10公斤至15公斤[4] - 双足人形机器人重点发展非标准化场景应用 目前出货量较大[5] - 双足机器人主要用于迎宾讲解和文娱表演等需要与人类亲密互动的场景[5]
复旦大学举办论坛聚焦硬科技产业化路径及技术转移人才培养
中证网· 2025-09-03 19:28
论坛核心议题与目标 - 论坛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硬科技破局路径、创新生态协同等核心议题,旨在打通实验室-产业化-市场全链条,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动能 [1] - 论坛汇聚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学家与技术转移专家,共同探讨培养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 [1] 复旦大学金融支持与平台建设 -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指出金融支持对实现从0到1的科研突破和从1到100的产业落地具有关键作用,前者需长期资本,后者依赖专业金融服务 [1] - 复旦张江校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核心载体,正成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 [1] - 学院成立8年以来以金融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融合为核心方向 [1] 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 -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即将启动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旨在培养懂科技、通金融、善管理的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为成果转化生态补全人才短板 [1] - 项目依托复旦大学在金融、理工医法等领域的顶尖学科生态,构建系统课程+深度实践双轨培养体系 [2] - 项目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及新材料、航空科技五大行业 [2] - 项目采用学历教育-转化实践-资格认证-资本支持四位一体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提升学生技术商业化评估和协同创新能力 [2] 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 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通过走进实验室、科创会客厅、讲座论坛、区域合作等工作,搭建技术+产业+投资三方交流平台 [3] - 中心在知识产权管理、赋权改革方面有工作进展,旨在汇聚市场资源,精准匹配科研技术与产业转化需求 [3] - 中心已推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医工交叉等领域多个项目与产业及资本对接,多项成果完成落地转化 [3]
马斯克把一个华人工程师告了!入职一年多套现700万美金,反手带走代码投奔对手
搜狐财经· 2025-08-31 20:37
核心诉讼事件 - xAI在加州联邦法院起诉前工程师李学宸涉嫌窃取Grok聊天机器人商业机密并带入OpenAI [2] - 李学宸于2024年初加入xAI 是二十余人初创团队的核心成员 拥有广泛代码访问权限 [2] - 其在接受OpenAI工作邀约后出售700万美元xAI股票 并从内部系统下载转移敏感文件 [3] - 内部调查显示存在系统性数据转移行为 包括删除浏览记录和留存未申报数据副本 [3] - 马斯克公开指控其"上传了整个代码库" 公司要求法院禁止其在OpenAI任职并索赔 [6] 涉事人员背景 - 李学宸为斯坦福计算机科学博士 中国籍 曾管理超过1.4万粉丝的社交账号 [2] - 其7月推文称赞小团队协作能创造惊人成果 透露出对xAI技术成果的认可 [2] 行业竞争态势 - Grok是xAI 2023年启动的核心产品 7月发布的Grok4宣称比ChatGPT更聪明 [9] - AI行业技术壁垒体现在代码/模型/数据 这些要素易随人员流动泄露 [9] - ChatGPT兴起引发行业人才争夺战 顶尖算法专家成为稀缺资源 [11] - 类似诉讼频发:特斯拉起诉前员工带Optimus文件至Proception Inc 苹果/英特尔/AMD/谷歌/优步均有技术转移纠纷 [9] 法律诉讼特点 - 未将OpenAI列为被告 可能缺乏其知情或参与的直接证据 [8] - 案件结果将影响个人职业前景 并可能改变硅谷人才招聘规范 [11] - 若证据不足可能演变为公关大战 反之则形成行业震慑效应 [11]
【延安】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延安协同中心落地建设
陕西日报· 2025-08-25 08:35
合作签约与平台建设 - 延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于8月19日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延安协同中心"并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1] - 协同中心将依托国家级平台优势,结合延安产业集聚与开放需求,为本地企业提供覆盖政策咨询、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环节的"一站式"全流程解决方案 [1] - 该平台旨在推动国际先进要素向延安集聚,助力本地企业直接连接国际创新要素与市场资源,快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1] 战略意义与区域发展 - 协同中心落地是延安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实践,将加速本地产业与国际规则接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主体 [1] - 延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表示将携手协同中心推动平台高效运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国际动能,助力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 [1] - 合作聚焦推动延安国际化发展及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目标打造内陆开放合作样板 [1]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将发布技术成果500项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03:30
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 -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8月28日至29日在银川举办 [1] - 聚焦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重点方向 [1] - 预计发布先进适用技术成果500项 [1] 活动总体思路与板块 - 围绕"一个核心"即深化中阿科技合作 [2] - 两条主线为"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 [2] - 五大板块包括科技高层对话、人工智能技术推介对接会、荒漠化防治交流合作国际研讨会、清洁能源技术交流考察国际培训班、荒漠化防治技术与实践国际研修班 [2] 预期成果 - 聚焦建设中阿联合实验室、"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高能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2] - 争取形成一批签约项目 [2] - 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将推动在埃及、摩洛哥、阿联酋迪拜、哈萨克斯坦等国建设海外合作基地 [2]
中国在世贸组织分享绿色技术合作经验
商务部网站· 2025-07-04 23:50
技术合作与绿色产业战略 - 中国代表团在世贸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例会上主办"技术合作、贸易与绿色产业战略"圆桌会 分享中国推动绿色技术合作的成功经验 [1] - 中国专家以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可再生能源项目和"非洲光带"项目为例 总结技术合作三方面关键经验:规划与合作重要性、适应性与灵活性、能力建设与知识共享 [1] - 世贸组织知识产权司前司长陶布曼提出技术合作需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转移 建议通过多边合作、灵活许可安排、联合研发、政策协调及数据共享实现目标 [1] 非洲技术合作挑战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创新中心指出非洲国家面临政策协调困难、缺乏统一政策框架和技术标准等挑战 [2] - 强调加强政策灵活性和适应性对非洲技术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
第十一届上交会闭幕 意向成交项目数创历史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23:33
展会规模与成果 - 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参展企业达981家,规模创历史新高,汇聚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近20个省区市的创新成果 [1] - 14家企业和机构在现场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其中全球或全国首发7项 [1] - 意向成交项目数572项创历史新高,吸引观众超5万人次,专业观众占比超过85% [1] 技术展示与交易 - 长三角区域协同科创一体化成果展示专区呈现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全球创新资源链接和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成果 [1] - 技术转移专区发布国际国内3035项创新成果和586项企业创新需求,举办6场供需对接主题活动,现场对接千余次,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近16亿元 [1] - 四大专业技术展区(商用密码与数智制造、绿色能源与储运、智能海洋工程与装备、消费与商业科技)聚焦新赛道和未来产业,展示技术贸易领域高能级创新技术成果 [1]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境外主宾城英国格拉斯哥市展示18家当地企业在超声波血压检测仪设备、生物磁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2] - 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秘鲁、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展商带来能源利用、海运服务、可持续新材料等领域新技术 [2] - 国际展商的技术展示吸引众多业内人士关注,体现上交会"拓展国际技术合作网络"的重要作用 [2]
上交会硬科技秀肌肉,科技红娘活跃
第一财经· 2025-06-12 21:49
上交会概况 - 14家企业和机构将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其中全球或全国首发的有7项 [1] - 上交会是我国首个以技术作为展示和交易标的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展会,总展出面积3.5万平方米 [3] - 上交会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累计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9500家企业参展,近两届意向成交项目数均超500项 [7] 首发首展技术亮点 - 东华大学全球首展"月壤成纤"技术及装备,可将月壤转化为高性能纤维材料,用于月球基地建设 [4] - 基于"嫦娥五号"带回的500毫克月壤,研发了用玄武岩矿石自制模拟月壤的技术,并研发出月壤纤维自动成纤装备,可制备直径10~20微米的超细纤维 [6] - 张江专区聚焦脑机接口技术、光量子技术和合成生物等领域,其中医药器械类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6] - 阶梯医疗带来无线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为高位截瘫、渐冻症等患者带来福音 [6] - 乐普心泰医疗科技全球首创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系列已植入近万例临床患者,惠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武汉新水环保科技首创"杀藻去毒双效合一"解决方案,利用生物酶纳米机器人技术解决河湖藻类问题 [6][7]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 2024年上海市技术合同登记53864项,比上年增长6%,成交金额5200.73亿元,增长7.2% [8] - 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同数量为20157项,总体合同金额为36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8] - 本届上交会技术转移专区有12家高质量孵化器首次集体亮相,携手34家初创公司参展 [9] - 青心意创研发全球首款直膝自然变速行走机器人,济声科技自研解决听力障碍人群的手语大模型 [9] - 14家成果转化平台和服务机构集聚专区,现场提供转化全链条服务,展示3000余项国内外待转化成果、500余项待解决需求 [9] - 国科新研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核心服务客户主要来自生命科学领域,提供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成果商业化的创新服务 [11][12] - 上海探九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联合多所高校开展16期"转化门诊",对接具体项目162个,合同登记金额近3亿元 [12][13] 上交会后续活动 - 上交会将在365天举办"技术贸易+"系列活动,链接人才和投融资等资源 [13] - 开展"上交会朋友圈"促进技术供需精准对接,推出分行业和领域的"上交会发布"活动 [13] - 依托"技术贸易促进服务联盟"为参展企业提供常年服务,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贸易与创新发展"公共培训服务 [13]
进军印尼,这家企业成为中国汽车的合作首选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0 10:50
印尼汽车市场格局 - Handal Indonesia Motor是一家位于印尼雅加达郊外的汽车组装商,年产能为2.4万辆,占去年全国销量的3.2% [4] - 公司正在西爪哇省Purwakarta投资5万亿卢比(3.07亿美元)建造新工厂,计划产能为5万辆,预计本月底竣工 [6] - 公司已与印尼政府签订协议,组装11个中国品牌、1个本土品牌和2个中国印尼合资品牌,其中大部分是电动汽车 [5] 中国电动汽车在印尼的扩张 - 中国汽车品牌在印尼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3.4%增长到2024年的6.4%,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达到10.4% [18] - 比亚迪正在印尼建设自己的工厂,其他中国品牌选择与Handal合作 [15] - Handal的勿加泗工厂目前每年为奇瑞、哪吒汽车、捷途和本土的Maung等品牌组装约1.4万辆汽车 [16] 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市场地位 - 2024年,丰田、大发和阿斯特拉三家公司合计占据了印尼889680辆汽车销量的55% [8] - 面对中国品牌的进攻,日本品牌正在压低价格并限制经销商接触中国品牌 [21] - 日本品牌的市场份额预计会萎缩,但仍将保持自己的细分市场 [21] 印尼政府的政策支持 - 符合本地化要求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可享受增值税降低10%,奢侈品税和进口税暂停征收的优惠 [13] - 这些优惠政策帮助外来汽车品牌在印尼市场站稳脚跟并提升本地产能 [14] 中国品牌的市场策略 - 中国汽车制造商通过聪明的定价策略获得市场份额 [18] - 中国品牌的声誉正在提升,从廉价低质的印象转变为精品形象 [18] - 一些中国品牌倾向于与印尼华裔经销商合作,这可能加剧潜在的反华情绪 [26] Handal的竞争优势 - Handal是印尼唯一一家多品牌组装商,保持中立立场 [10][11] - 公司股东琼基·苏吉亚托拥有广泛的政治人脉,曾负责监督历任总统所用奔驰车的维护工作 [24] - Handal组装印尼本土的Maung牌国产装甲车,受到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的赞赏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