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美智库学者呼吁美中加强技术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11-19 09:48
甘思德表示,在绝大多数领域,美中两国仍然保持着技术合作关系。"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想法, 很可能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或者是错误的。" 中新网北京11月18日电 (官逸伦 周雨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甘思德(Scott Kennedy)18日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二十场活动,呼 吁美中两国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以克服在经济安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11月18日,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甘思德(Scott Kennedy)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 融研究院主办的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二十场活动。(主办方供图) 甘思德期待未来两国能找到有效管理分歧的方法,并在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进行更多合作。他表 示,在通过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来解决医疗卫生、经济、教育等领域存在的问题上,"美中两国能做的 有很多",两国也可以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 "所以我认为,我们是可以在很多领域开展合作的,这样可以化解在经济安全方面所面临的挑 战。"甘思德说。 ...
共同构筑亚太繁荣发展的美好未来(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33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核心议题 - 会议主题为“建设可持续的明天”,旨在激活区域内贸易投资并深化多层次交流[2] - 推动消除数字鸿沟,通过人工智能合作促进数字创新[2] - 共同应对能源、粮食安全、人口结构等全球性挑战,推动亚太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增长与繁荣[2] 韩中双边合作领域 - 两国在绿色转型、科技合作、青年及文化交流等领域拥有广阔合作空间[1] - 合作能实现互利共赢,并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发展作出贡献[1] - 建交33年来,两国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积极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1] 亚太地区经济角色与合作前景 - 亚太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2] - 亚太经合组织长期坚持促进自由贸易、推动技术合作、促进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1] - 期待通过会议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团结合作,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繁荣作出贡献[2]
蔚来李斌:与迈凯伦合作始于Q1,已产生相关技术服务收入
巨潮资讯· 2025-09-08 10:25
技术合作与收入 - 蔚来汽车与英国超跑品牌迈凯伦达成技术合作 迈凯伦归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所有 蔚来向迈凯伦提供技术并形成技术服务收入[2] - 技术合作始于2023年第一季度 第一季度已有相关技术服务收入入账 第二季度收入较第一季度更为可观[2] - 技术合作收入目前还不稳定 收入额度存在一定波动[2]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0.1亿元 同比增长9% 环比增长57.9%[2] - 第二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0% 环比显著提升 其他销售毛利率创新高[2] - 第二季度交付汽车72056辆 同比增长25.6% 环比增长71.2%[2] 业绩展望 - 第三季度营收指引为218.1亿元-228.8亿元[2] - 第三季度交付指引为87000辆-91000辆[2]
107GWh!LG新能源斩获电池大单!
起点锂电· 2025-09-03 17:56
文章核心观点 - LG新能源与梅赛德斯-奔驰签署107GWh动力电池供应协议 深化技术合作 加速全球市场布局 [3][10] - 韩系电池企业通过本土化产能和客户资源优势在欧美市场保持竞争力 但面临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挤压 [6][8] - LG新能源通过技术革新(如磷酸铁锂和46系大圆柱电池)和供应链布局 推动业绩改善并应对行业竞争 [8][16][18] 合作订单与规模 - LG新能源与梅赛德斯-奔驰签署107GWh供应协议 包括32GWh(2028-2035年)和75GWh(2029-2037年)两部分 [3] -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 LG新能源在动储市场累计获得近400GWh合作 其中动力电池订单超380GWh [8] - 主要订单包括:雷诺Ampere(39GWh LFP软包电池)、福特汽车(109GWh商用车电池)、Rivian(67GWh 4695圆柱电池)、奇瑞(8GWh 46系大圆柱电池)等 [9] 技术合作与创新 - LG新能源与梅赛德斯-奔驰共同开发新一代电池技术 聚焦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电 [10] - 与通用汽车合作开发富锂锰基LMR方形电池 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电池提升33% 成本相当 计划2028年商业化生产 [10] - 技术绑定策略成为电池企业与客户深度合作的主要模式 通过定制开发提升竞争优势 [1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加快磷酸铁锂电池量产:美国密歇根工厂提前至2025年量产LFP软包储能电池 已获北美电网级储能订单 [14][15] - 46系大圆柱电池订单近100GWh 包括4680、4695、46120等型号 能量输出比传统2170电池提升5倍 [16] - 推进干电极技术、锂硫电池、全固态电池研发 并在美国、波兰、韩国扩充产能 [16] 供应链布局 - 与龙蟠科技签订2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协议(2024-2028年) 并入股其印尼公司20%股权 [17] - 计划与中国材料商在摩洛哥、芬兰合作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供应欧洲市场 [18] 市场竞争与业绩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中国以外动力电池市场市占率约40% 挤压日韩企业份额 [8] - LG新能源2024年Q2营收同比下滑9.7%至5.565万亿韩元(约289亿元人民币) 但净利润扭亏为盈至910亿韩元(约4.7亿元人民币)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52% [18] - 业绩改善受益于北美生产税收抵免和订单释放 海外电池企业竞争加剧 [18]
印度富豪悄悄入股中国电池公司
中印新能源领域合作趋势 - 一批印度财团正与中国新能源龙头洽谈技术合作,希望引入中国在电动车及电池产业链上的成熟且具成本优势的技术 [2] - 合作方包括阿达尼集团、信实工业、JSW集团等印度大型财团 [2] - 多数合作保持低调,因中国对技术分享持谨慎态度,印度对中国资本进入保持警惕 [2] 具体合作案例 - 印度首富高塔姆·阿达尼访问中国并拜访宁德时代,牵头与比亚迪就电池制造合作展开谈判 [3] - JSW集团已与奇瑞汽车签署协议,将在新能源车领域获取零部件及技术支持 [3] - 信实集团正研究入股一些中国电池技术公司,以推进燃料电池和电池制造业务 [5] 合作背景与动因 - 印度财团缺乏经验和技术,进入电池储能和清洁出行领域需依赖中国 [5] - 印度企业常通过新加坡、越南或香港的中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签订含技术转让条款的供应合同以绕开审查 [5] - 印度车企经历多次供应链中断,更愿提前锁定关键零部件供应以确保电动车业务竞争优势 [10] 市场准入与博弈 - 中国企业希望以技术合作为交换获得进入印度消费市场的更大权限 [7] - 印度拥有14亿人口的消费群体,是汽车和智能手机行业最后的大型增长市场 [7] - 印度贸易部长表示不会让比亚迪的汽车获得更大的市场准入权限 [7] 技术优势与产业挑战 - 印度企业在扩大锂离子电池等新技术制造规模方面面临困难,而中国已掌握这些制造工艺 [10] - 分析师认为与中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是确保零部件稳定供应的途径 [10] - 印度已意识到可再生能源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中国在该领域具有优势 [10]
长安高管组团“抄底”!570万元增持背后,引望项目或成破局关键
华夏时报· 2025-08-13 08:48
公司重组与战略转型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于7月29日在重庆挂牌成立,成为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旗下拥有117家分子公司,覆盖全产业链 [1] - 新集团采用"技术垂直整合+制造水平分工+产能平台共享"的创新模式,推动公司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1] - 集团计划到2030年实现整车产销量突破500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市场贡献率超30% [6] 管理层增持计划 - 19名董事及高管计划6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股份,合计金额不低于570万元,每人最低增持30万元 [2][4] - 增持主体包括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总经理赵非等核心决策层,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2] - 增持完成后股份锁定6个月,与公司2030年新能源目标形成战略共振 [5]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5年前7个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量1272.8万辆,同比增长10.1%,公司7月新能源销量8万辆,同比增74.05% [2] - 前7月累计产量140.13万辆、销量156.59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59%和4.07% [2] - 自主品牌占比超85%,但新能源与海外市场表现仍落后头部竞品 [3] 智能化战略布局 - 与华为深度合作,阿维塔采用HI模式,深蓝应用乾崑智驾,但智能化领先优势不稳固 [7] - 引望技术有限公司为双方智能化协同关键项目,长安预留20%股权,阿维塔已购入10% [8] - 阿维塔与华为推进"HI Plus"模式,近千人联合团队入驻重庆总部,首款共创产品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 [8] 新能源业务挑战 - 新能源业务存在结构性短板:长安启源尚处发力初期,深蓝汽车未达目标,阿维塔市场热度不足 [6] - 公司布局自研SDA智能架构和天枢OS,通过"对外合作补短板,对内强基练内功"策略平衡风险 [9] 行业竞争与合作 - 竞争对手东风猛士已推出搭载华为全栈解决方案的M817,合作深度领先 [7] - 公司董事长朱华荣专程拜访华为任正非,探讨产业竞争态势与未来格局,获针对性指导 [7][8] - 引望项目进展将决定公司能否从传统制造商蜕变为全球前十的科技出行引领者 [8]
豪恩汽电:公司已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技术合作协议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21:12
公司合作动态 - 公司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技术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合作研究开发Genie02超声波传感器项目 [1] - 合作内容包括定制满足要求的底盘超声波系统产品 [1] 合作战略意义 - 合作基于双方技术、资源、市场等各方面优势整合 [1] - 合作有助于促进双方技术协同、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 [1]
中国在世贸组织分享绿色技术合作经验
商务部网站· 2025-07-04 23:50
技术合作与绿色产业战略 - 中国代表团在世贸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例会上主办"技术合作、贸易与绿色产业战略"圆桌会 分享中国推动绿色技术合作的成功经验 [1] - 中国专家以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可再生能源项目和"非洲光带"项目为例 总结技术合作三方面关键经验:规划与合作重要性、适应性与灵活性、能力建设与知识共享 [1] - 世贸组织知识产权司前司长陶布曼提出技术合作需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转移 建议通过多边合作、灵活许可安排、联合研发、政策协调及数据共享实现目标 [1] 非洲技术合作挑战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创新中心指出非洲国家面临政策协调困难、缺乏统一政策框架和技术标准等挑战 [2] - 强调加强政策灵活性和适应性对非洲技术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
中非农业合作提质升级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3:27
中非农业合作模式升级 - 合作模式从单纯贸易转向产业链建设与技术合作拓展,涵盖种子研发、种植养殖、仓储销售、农产品加工、农机制造等领域 [3] - 中国企业在坦桑尼亚、乌干达、加纳、尼日利亚等国投资建设7个农业产业园区,支持非洲粮食自给和出口创汇 [3] 技术输出与本地化成效 - 中国援非农业专家帮助冈比亚实现机械化生产,农场粮食种植面积从3公顷扩大至100公顷核心区 [1] - 中国农业大学玉米密植增产技术推广至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使当地玉米产量平均翻番 [3] - 南非方廷希尔庄园采用中国无人机喷洒农药,解决甘蔗螟虫害问题 [3] 非洲农产品对华贸易增长 - 2024年前5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158.3亿元,咖啡、可可豆、冷冻草莓进口分别增长145.7%、88.6%、82% [4] - 中国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零关税政策,卢旺达干辣椒年出口中国200-300吨 [4] 就业与收入提升效应 - 卢旺达-湖南辣椒种植项目采收季带动当地约400名妇女增收,日收入达3000-5000卢郎(增长3-5倍) [4] - 中国在非洲建设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培训农业技术人才超5万人次 [4] 非洲农业现代化转型 - 机械化与新技术改变非洲青年对农业的认知,如冈比亚青年积极学习农机操作 [1] - 非洲特色农产品如肯尼亚鲜花、埃塞俄比亚咖啡、纳米比亚辣椒酱在中国市场走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