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2025“走读浙江”总决赛串联浙江千年文脉
杭州日报· 2025-10-29 11:06
活动概况与核心创新 - 2025年“走读浙江”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总决赛于10月27日在西溪湿地·洪园举办 全省共有20支代表队参与 [1] - 活动核心创新在于采用“讲解+演绎”的情景式展示 打破了传统阅读的静态边界 使典籍、古籍和非遗技艺重新活化 [1] - 通过沉浸式场景表演和特色路线 打造出“可沉浸、可感知、可对话”的立体阅读空间 实现文化与旅游消费的双向共振 [2][3] 活动内容与表现形式 - 参赛代表队通过时空对话、童话剧、沉浸式党课等舞台构思诠释“阅读破壁”主题 内容涵盖古今思想、山水生态与红色信仰 [1] - 场外设置《梦启西湖》《文脉流转》等四幕沉浸式场景表演 结合昆曲、书舟、对弈等元素与湿地自然风光 [2] - 现场同步推出“西湖阅读护照” 串联超过30个特色阅读空间与水上游阅线路 促进书香与山水交融 [2] 文化路线与规模影响 - 活动正式发布两条贯穿全省的书香路线:“对话名家·文脉寻踪”路线和“浙学千年·书香漫步”路线 覆盖嘉兴、湖州、绍兴、宁波等多个地市 [3] - 2025年“走读浙江”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共推出超过40条主题线路和200余场沉浸式走读活动 [3] - 活动有效串联图书馆、博物馆、非遗工坊与历史古镇等文化资源 广泛吸引社会公众参与 [3]
“上海设计100+”闪耀东南亚!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海外展在吉隆坡举办
中国发展网· 2025-10-27 21:28
中国发展网讯记者鲍筱兰报道10月23日至26日,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上海设计100+"全球竞赛海外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中心的TRX商 场中庭举办。开幕式上,吉隆坡市长代表——城市规划部主任罗斯里.诺丁、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董事长王霖发表致辞,并与"上 海设计100+"全球设计大使Jimmy Choo等嘉宾共同为展览剪彩,《中马青年设计人才友好交流备忘录》正式签订。 智能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小佩科技带来Ultra版本猫厕所、喂食器和饮水机,小白熊带来全系热销款母婴家电,奔腾、追觅、纯米等分别带来新款个护和 厨房电器。XREAL带来全球首款搭载X Prism混合波导光学系统的消费级AR+AI眼镜,拥有行业最大57°视场角与最高显示质量。 工艺美术和文创潮玩领域,百坦集文创展出生肖之美——虎兔龙蛇系列瓷器套装和摆件,特别是"玉兰兔"系列将温和善良的兔子和芬芳淡雅的上海市花玉兰 花结合,创造和谐共生之美。青年设计师代表黄飞春带来棕小七等城市艺术地标衍生品,米哈游、布鲁可、开天工作室等分别带来原神、新世纪福音战士、 漫威等二次元衍生品。 优秀设计产品琳琅满目,吸引当地 ...
文化中国行 | 雁山风雅漫新韵
广西日报· 2025-10-26 10:49
公司动态 - 桂林雁山园于2024年9月划归桂林市管理后,由桂林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推动保护提升工作 [3] - 修缮工作遵循“修旧如旧,文脉延续”原则,保留园林荷塘、古榕、丹桂等原有景观,并补种芭蕉树等植被 [3] - 经过7个多月的精心修缮与提升改造,园区由桂林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桂林雁园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4] - 公司积极策划推出彰显雁山园特色的文化活动,使其成为可游、可感、可沉浸式体验的“活态博物馆” [4] 产品与服务 - 园区在“五一”期间推出“岭南名园·古今对话”文化体验季,涵盖民国变装、主题巡游、文化市集等多元项目 [4] - 端午节期间推出端午雅集活动,包括古琴演奏《离骚》、制作香囊、仿宋点茶体验等项目 [4] - 国庆期间举办“雁园寻踪,时光慢煮”主题活动,再现先辈们在园内治学的场景与家国情怀 [4] 行业趋势 - 雁山园的重新开放是新时代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助力桂林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1][4] - 园林定位为“一座可游、可感、可沉浸式体验的‘活态博物馆’”,体现了文旅产业向深度文化体验发展的趋势 [4] - 凭借“一座雁山园,半部近代史”的深厚文化底蕴,园区成为众多市民游客争相探访的文化“打卡地”,反映了市场对历史文化旅游的需求 [4] 资产与资源 - 雁山园坐落于桂林市区往南20多公里的雁山区雁山镇东侧,是中国私家园林中少有的真山真水型园林,面积300余亩 [1][2] - 园内拥有方塘、曲桥、碧云湖、亭台楼阁等景观,浓缩桂林山水的“秀、丽、奇、异”特色 [1] - 园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林徽因、梁思成设计的燕宁居,以及起文楼、公子楼、小姐楼等民国建筑 [1] - 园林曾与众多历史名人关联,如康有为、孙中山、齐白石、李四光、茅盾、巴金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印记 [2]
方寸墨玉桑皮纸 书展新疆乡村古韵新颜
中国新闻网· 2025-10-25 14:45
行业概况 - 桑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 该技艺主要流传于新疆墨玉县 吐鲁番市等种植桑树较多的地区 [1] - 行业探索出一条文化传承加艺术创新加产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 产业规模与就业 - 布达村拥有4家桑皮纸企业及27家家庭作坊 [2] - 50余人熟练从事桑皮纸制作 产业带动就业超千人 [2] - 相关桑蚕企业提供临时岗位200个 固定员工月薪最高达5000元 [2] 产品创新与销售 - 传统桑皮纸被创新制作成台灯 香包 杯垫等文创产品 [1] - 旅游旺季时家庭作坊一天销售额可达5000元人民币 [2] - 通过直播分享制作过程吸引消费者和游客关注 [2] 产业链发展 - 桑蚕产业与桑皮纸产业相辅相成 [2] - 企业规模化种植700余亩桑树苗并引进优质蚕种 [2] - 构建起由桑至蚕的完整产业链 [2] 生产与运营 - 家庭作坊每天能生产100张桑皮纸 [2] - 开展研学项目为中小学生提供学习平台 [2] - 游客可近距离观看并体验桑皮纸制作过程 [2]
两岸家书(人民家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5 06:21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五封跨越时空的两岸家书,展现了海峡两岸同胞血脉相连、骨肉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血脉 [9] - 这些家书记录了家族变迁和亲情牵挂,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诉说着“两岸一家亲”的情感,寄托对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期盼 [9] - 重读家书感受到,时代变迁但不变的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国情怀,纸短情长都是回家的呼唤 [9] 连横家书 - 1931年,连横让儿子连震东携亲笔信赴南京拜访国民党要员张继,信中表达不欲其子“永居异域,长为化外之人”的深情托付 [10][11] - 连横以“子胥在吴,寄子齐国;鲁连蹈海,义不帝秦”的历史典故作比托孤,大义气节令张继感动并留连震东在大陆工作 [10][12] - 连横为保存台湾文献选择留在台湾,几乎每周寄家书给大陆子女,规划“经史为骨、诗文为翼”的治学路径,强调文脉存续 [12] 林正亨家书 -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30岁的林正亨用伤残双手给母亲写长信,报告8年抗战经历,称“台湾的收复,父亲平生的遗志可算达到了” [13] - 林正亨在信中表示“国家能获得胜利强盛,故乡同胞能获得光明和自由,我个人粉身碎骨也值得”,请母亲为家族光荣欢笑 [13] - 林正亨于1944年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身负16处伤,194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被捕,1950年英勇就义 [13][14][15] 陈臻超家书 - 1989年,陈臻超托同乡好友带亲笔信回福建福州寻访二弟陈宜祥,取得联系后从台湾经香港飞往福州重逢,感叹“活着就好” [15][19] - 在1991年写给二弟的信中,陈臻超表达因两岸敌对不敢与家人联系的苦衷,以及对父母临终未能尽孝的深深内疚和自责 [17][18][19] - 陈臻超1947年赴台,66岁首次返乡,为完成修祖坟、修祖屋、资助弟弟的心愿独自往返大陆11次,期盼两岸和平统一 [19][20] 黄宝兰家书 - 1980年6月3日,卧病在床的黄宝兰请人代笔写信给独子黄建忠,表达“母亲想你呀,只求能见你一面”的思念,称“知道难逃此劫” [21][22] - 黄建忠17岁时于1950年5月被国民党残部抓壮丁带去台湾,导致其父想傻患痴呆症,母亲患肺结核,父母相继在分别25年和30年后去世 [21][22] - 东山县于1978年在全国率先设立台湾同胞接待站,台湾渔民可通过停靠机会私下带信,经接待站转交大陆亲人 [22][23] 黄宗吉家书 - 黄宗吉于1989年随高雄黄氏宗亲会到福建泉州祭祖,委托宗亲黄天柱寻根,两人书信往来频繁,历经4年艰辛寻根 [24][25] - 1992年,在黄天柱及同安宗亲协助下,寻得澎湖黄氏开基祖“正束公”的祖籍地为晋江县永和乡内厝村 [24][25] - 1993年9月,黄宗吉组织澎湖菜园黄氏宗亲赴晋江内厝谒祖探亲,完成多年心愿,彰显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情感 [25][26] 两岸通邮历程 - 1963年,铜钵村收到第一封从新加坡辗转而来的台湾来信,此后去台人员亲属试写信联络,一封信需几个月才能送达 [22] - 1978年,东山县在全国率先设立台湾同胞接待站,为台湾渔船避风停靠、物资补给、寻根探亲提供服务 [23] - 1988年4月,台湾当局同意民众信件可通过台湾红十字会经香港转寄大陆,2008年12月15日两岸全面直接通邮成为现实 [23]
“上海设计100+”闪耀东南亚!
国际金融报· 2025-10-24 20:56
活动概况 - 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海设计100+”全球竞赛海外展于10月23日至2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TRX商场举办 [1] - 开幕式上吉隆坡市长代表 马中友好协会会长 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及设计大使Jimmy Choo等嘉宾剪彩 [1] - 活动中正式签订《中马青年设计人才友好交流备忘录》 [1] 参展品牌与产品亮点 - 展览组织40多个品牌近200组展品 主题为“设计无界 生生不息” [3] - 时尚美妆领域 Jimmy Choo的The Atelier礼服 婉珺玺“鹊说新语”系列 松野湃滑雪贴身层 韩束X肽超频系列 冰希黎木华精粹香水 FancyCube健康彩妆参展 [3] - 智能家电消费电子领域 小佩科技宠物用品 小白熊母婴家电 奔腾追觅纯米个护厨房电器 XREAL发布全球首款消费级AR+AI眼镜 [5] - 工艺美术文创潮玩领域 百坦集展出生肖瓷器 青年设计师黄飞春带来城市艺术地标衍生品 米哈游 布鲁可 开天工作室展出二次元衍生品 [5] 活动影响与产业合作 - 吉隆坡城市规划部主任表示吉隆坡正争取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 将以政策支持和市场机会欢迎上海企业 [7] - 马中友好协会将协调马来西亚产业界代表观展洽谈合作 多家品牌将举办新品发布 [7] - “上海设计100+”大赛6年来入选作品累计成果转化超过2500亿元 今年吸引全球17个国家2600余项作品参赛 [8] 设计产业趋势与人才发展 - 大赛设立年度大奖聚焦“AI赋能 文化传承 绿色可持续”三大趋势 [8] - 上海启动青年创意设计人才“U35计划” 中马备忘录签署将推动青年设计人才在交流 活动 教育 赛事等方面的合作 [8]
矢志奋勇争先 实现跨越赶超
长江日报· 2025-10-23 15:43
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 武汉被要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为打造"五个中心" [1] - 城市发展路径体现为"六个奋勇争先",以扛起区域发展责任 [1] -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核心城市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龙头 [1] 城市功能与使命 - 武汉需在做大城市能级、做强综合实力上奋勇争先 [3] - 城市需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 - 武汉需在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上奋勇争先 [3] 发展目标与路径 - 湖北支点建设按"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步骤推进 [1] - 武汉要通过跨越赶超来跃升城市能级,加速优势转化,突破发展瓶颈 [2] - 高质量发展需保持一定速度与规模,积累量变以实现质变 [2] 改革与开放 - 武汉需在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上奋勇争先 [3] - 城市定位为联结东西、承接南北的枢纽之地 [3] 文化与民生 - 武汉要在加强文化传承、发展文旅产业上奋勇争先,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3] - 作为超大城市,需在深化城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上奋勇争先,探索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3]
“金”耀首博:京港携手展出文物精粹
新华社· 2025-10-22 23:16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 罗鑫)骑射武士形饰牌、莲花摩羯戏珠纹靴、凤鸟鸳鸯衔花枝形冠 饰……"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古代金器展"22日在位于北京的首都博物馆开幕,香港故宫文 化博物馆珍藏的逾170件(套)金器精品穿越时空、汇聚一堂。展览预计展出至2026年3月1日。 吴志华表示,香港与内地的合作交流前景无限,未来期待与首都博物馆有更多合作,共同推动文化 事业的繁荣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副主任阮慧贤说,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致力于将优质的文化资源 与内地民众共享。除了此次展览,还有其他文化项目将陆续在北京登场,带来更加多彩的文化体验,希 望共同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张立新说,京港两地文博机构深化合作、加强资源共享,促成了一场跨越三千多 年的金器艺术盛宴。 "我们当初建馆的目的就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促进文化交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 吴志华说,近年来,一些收藏家将多年收藏的珍品捐给我们。我们要利用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 优势,推动流散文物回归祖国,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据介绍,此次展览中的金器时间跨度自公元前15世纪至明代。展览将黄金在 ...
“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暨2025景德镇论坛”活动举办
经济日报· 2025-10-22 08:16
10月17日至20日,"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暨2025景德镇论坛"活动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办。来自意 大利、韩国、土耳其、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市长、城市代表及国内外文化界、商界代表等350 余位嘉宾齐聚千年瓷都,共同探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等相关议题,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贡 献智慧。 以瓷为媒 文旅呈美 从景德镇出发,与国同名的china(瓷器)作为一种"世界语言",正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重要纽带。 10月18日至19日,参加此次活动的部分嘉宾来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参 观,沉浸式体验陶瓷文化,在走进景德镇的过程中感受千年瓷都的历史底蕴与当代创新活力。 经贸为桥 连通世界 "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描绘了景德镇在历史上作为经贸枢纽的繁荣景象。在本次活动的圆桌 对话环节,多国市长、城市代表以"瓷耀千年 融通四海"为主题,探讨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建立与国际 经贸合作机遇。 瓷器搭建起中国与土耳其经贸往来的桥梁。2021年,中国"瓷都"景德镇与土耳其"瓷都"伊兹尼克市 结为友好交流城市。土耳其伊兹尼克市市长卡根·穆罕默德·乌斯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伊兹尼克市已与 景德镇达成合作意向,将在 ...
从宋陵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中原大地上的两块高粱田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高粱成熟,迎来收割季。关洋洋 摄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高粱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可 追溯至数千年前。 秋收时节,中原大地上,有两块高粱田,格外引人关注。一块在巩义宋陵,一块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秋深露重,宋陵的高粱红了,与屹立千年的石像生相映成趣。 10月19日,巩义市永泰陵高粱成熟一片,金黄赤红映衬着千年石像生,形成一道独特而震撼的景观。记者 宋 亚猛 摄 "永泰陵、永裕陵就在俺村,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春夏秋冬都有看头,全国各地的人总爱往这儿跑。"10月 20日,指着乡道上停放的车辆,巩义市芝田镇八陵村村民贺素琴言语中透着自豪。 一年四季,不同时节,很多人惦记着宋陵。高粱红了,来自广东的王中元来河南了,他去开封、洛阳、安阳 分别看了州桥遗址、二里头遗址、殷墟,专门腾出两天时间在巩义看石窟寺和宋陵。"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太丰 富了!"他不由感慨。 这个秋天,自媒体达人、四川妮儿若菱又跑到了宋陵。她身穿一袭红衣古装,穿行在红高粱与永泰陵石像生 间,仿佛在穿越历史的甬道。"一眼千年,在这里看到了'千秋'的具象化。"若菱感叹。 何以千秋?宋陵观之,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