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搜索文档
探矿权出让地方样本:首批案例释放出哪些政策信号|记者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5-23 11:43
探矿权区块出让政策与案例 - 国家加强探矿权区块出让以保障资源供给,优化出让方式提升配置效率,打破垄断引入多元主体,强化绿色勘查要求 [1] - 2024年各地落实政策要求,探矿权出让数量创历史新高 [1] - 自然资源部公布首批典型案例,发挥示范作用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 [1] 各省探矿权出让创新实践 甘肃省 - 通过互联网平台简化报矿流程,仅需提交地理位置、坐标和矿种信息 [3] - 2022年以来累计出让矿业权616宗,成交总价527.35亿元 [3] - 2024年探矿权转采率显著:125宗中5宗已转采建设,13宗正在办理转采手续 [3] - 矿业及相关行业营收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收70% [3] 河南省 - 重新规划退出区块(如嵩县和尚坡萤石矿),挖掘资源潜力 [4] - 2024年挂牌出让50宗探矿权,总成交价2620.51万元 [4] 江西省 - 简化报矿程序,仅需填写区块名称、矿种和坐标 [5] - 2024年出让39个探矿权,51.3%由报矿企业竞得 [5] 辽宁省 - 采用招标方式出让高难度金矿探矿权,发现超大型金矿床(矿石量218490万吨,平均品位0.55克/吨) [6] 湖北省 - 创新多维度评标机制(技术方案、资金实力、绿色承诺),叶家庄东角山矿以5000万元成交 [6] 四川省 - "十四五"累计出让矿业权321宗,2024年出让111宗(成交133.64亿元) [7] - 红格南钒钛磁铁矿采用"限价拍卖+综合评比"模式,按最高限价61亿元成交 [7] 民营企业参与与行业影响 - 中曼石油成为首个获得常规油气采矿许可证的民企,实现"一年发现、三年建产"突破 [9] - 探矿权改革推动市场活力释放,但需避免恶性竞价和简化审批流程 [9] 专家建议与未来方向 - 完善资质审查与退出机制,推动"净矿出让"减少企业风险 [10] - 探索协议出让、合作开发等多元化模式吸引社会资本 [10]
这地采矿权9年来审批不正常,涉及这一战略资源!专家建议:“做加法”
第一财经· 2025-05-17 22:41
矿业权审批问题 - 南平市矿业权审批停滞长达9年 企业无法正常办理采矿权延续和探转采审批 导致大量企业陷入"不能开 也关不了"的困境 [2] - 2024年9月23家企业联名投诉后 官方回复称"不存在审批障碍" 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材料拒收或收而不办现象 40多家申请续证企业无进展 [2][10][12] - 核心矛盾源于2015年南平市委33号会议纪要 要求采矿证到期一律不延续 新项目需提交市级会议审批 该政策与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存在冲突 [8][9][10] 企业运营现状 - 邵武市庭邦萤石矿厂停产8年 设备锈蚀率达100% 部分矿区设备被盗 坑道积水导致设备报废 企业每年需支付100-200万元排水费用 [4][5] - 顺昌皇达矿业探矿权证自2009年过期未续 虽符合资源量标准和环保要求 但3000万元实缴资金长期闲置 [5] - 全市148家矿权中仅27家维持生产 99家拟保留矿权企业中超40%为萤石矿 均面临审批僵局 [16] 资源与经济影响 - 南平萤石储量达944万吨 占全国4% 但当前开发停滞导致资源浪费 潜在产业链价值达3000亿元(2035年预估) [16] - 停产导致旧采空区/尾矿库等危险源无人治理 存在安全生态隐患 同时影响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6] - 政策与《矿产资源法》冲突 专家建议采用"做加法"模式 即提升环保标准同时保障开采权益 而非一刀切关停 [19][20] 政策动态 - 2024年福建省政府通知明确要求依法受理合规矿权申请 简化延续/变更流程 与南平现行政策形成反差 [13] - 自然资源部推进找矿突破战略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业权空白区勘探 建立审批绿色通道 [20] - 专业机构建议企业采用"一矿一方案"策略 结合法律与技术手段推动个案解决 [19]
福建南平矿业权审批难,省长批转后仍无进展│一线调研
第一财经· 2025-05-17 18:19
矿业权审批问题 - 南平市矿业权审批处于不正常状态已持续9年 矿业权证无法延续导致企业陷入"不能开 也关不了"的困境 [1][2] - 2024年9月23家企业联名向省长信箱反映问题 省信访局转交南平市自然资源局处理 但该局回复称"不存在需要恢复审批的情形" [1][14] - 企业提交审批材料后遭遇地方部门拒收或收而不办 审批流程实际仍被2015年市委33号会议纪要限制 [2][8][10] 企业运营现状 - 邵武市庭邦萤石矿厂采矿点停产8年 设备严重锈蚀 部分矿区需每年支付100-200万元抽水排水费用维持基本安全 [3] - 南平市顺昌皇达矿业公司探矿权证自2009年过期未获延续 尽管已满足资源量和环保准入条件 实缴3000万元资金被长期闲置 [3] - 企业被迫保留停产矿区人员值守 承担技术团队工资等固定成本 但缺乏明确退出机制 [4] 政策冲突与影响 - 2015年市委33号会议纪要要求采矿证到期一律不延续 新项目需提交市政府或市委常委会审批 该政策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存在冲突 [8][10] - 2024年福建省政府发文要求依法受理矿业权申请 精简审批流程 但地方执行仍滞后 [15] - 专家指出市级会议纪要无权超越《矿产资源法》增设审批限制 建议对受影响企业依法补偿 [15][18] 资源与经济潜力 - 南平市萤石储量944万吨 占福建69.7% 全国4% 现有148家矿权中仅27家正常生产 [16][17] - 专业报告预测若建成绿色矿业等产业体系 2025年产值可达1000亿元 2035年产业链产值或突破3000亿元 [17] - 萤石作为我国具有国际定价权的战略矿产 其开发停滞可能影响关键矿产安全保供 [18][19] 解决方案建议 - 国务院专家建议通过"做加法"提升环保与开采技术标准 避免"一刀切"关停 平衡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 [19] - 自然资源部要求开辟审批绿色通道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产地质调查 解决实际问题 [19] - 专业机构提议采用"一矿一方案"模式 结合法律与专业技术推动个案解决 [18]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山东取得哪些新成果
大众日报· 2025-05-08 08:58
科技创新与矿产资源勘查 - 山东省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探获煤炭资源量24.84亿吨,相当于2024年全国原产煤总量的一半以上 [1] - 在德州、莱芜等地实施铁矿项目7项,助力齐河-禹城地区成为全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资源基地 [1] - 莱芜铁矿普查项目钻获稳定富铁矿矿层,有望成为下一个战略找矿重点突破区,目前正在加快实施9个中央、省级地质勘查铁矿重点项目 [1] - 创新提出"煤铁共盆"成矿理论,首次在煤系地层内发现大规模厚层富铁矿,开辟了我国富铁矿找矿新方向 [1] - 首次将煤田地震探测技术运用于富铁矿深部找矿,破解了深部富铁矿体的定位探测难题 [1] 绿色勘查与能源开发 - 在全国推广绿色勘查技术,打造"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绿色勘查技术体系,获评全国绿色勘查示范项目2项 [2] - 在济宁等地开展260万平方米浅层地温能能效检测,利用浅层地热能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能效提高约22% [2] - 实施煤层气、页岩气等项目46项,年出气量超5000万立方米,有效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2] 盐穴储能与低碳发展 - 开展盐穴储能储气项目10余个,约占全国同类项目的1/3 [2] - 率先在全国构建起盐穴储能领域"地—井—腔"协同勘查技术体系,技术支撑全国规模最大盐穴储能示范应用基地落户泰安 [2] - 地下废弃盐穴被改造为"储能聚宝盆",支撑电力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