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俄罗斯已取得从空间站发射无人机的专利权
快讯· 2025-06-06 22:19
俄罗斯无人机技术发展 - 俄罗斯设计人员在无人系统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部分国产无人机性能超越外国同类产品 [1] - 正在实施无人机领域的国家项目以提升产能和保证质量 [1] - 俄罗斯已取得从空间站发射无人机的专利权 [1] 俄罗斯国家战略规划 - 新的俄国家项目是打造未来俄罗斯的基本工具 [1] - 普京在战略发展和国家项目委员会会议上强调无人机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1] - 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在会上确认无人机专利权的取得 [1]
全国首个新域新质创新大赛落地青岛
贝壳财经· 2025-05-28 17:32
大赛概况 - 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是全国首个聚焦新域新质创新的专业赛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青岛市政府联合主办 [1][2] - 大赛设置"高端仪器和制造设备""人工智能""网信""无人系统""航空航天"五大领域,构建"需求牵引-技术供给-验证转化"闭环体系 [2] - 采用"需求命题"和"自由探索"双赛道模式,重点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新兴领域创新 [2] 参赛机制 - 分设"高校师生组"和"创新企业组":高校组覆盖40余所全国"双一流"重点高校,企业组面向全国16.9万家专精特新企业 [2] - 赛程分预选推荐、初赛、决赛三阶段:预选由各地工信部门及高校组织,初赛和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实施 [2] 青岛产业优势 - 青岛拥有智能家电、轨道交通、仪器仪表、船舶与海工装备四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3] - 当地"10+1"创新产业体系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两大先导产业与大赛五大领域高度契合 [3] - 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为赛事提供产业支撑 [3]
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即将举办,聚焦人工智能等五个领域
快讯· 2025-05-28 15:41
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 [1] - 大赛聚焦五个领域:高端仪器和制造设备、人工智能、网信、无人系统、航空航天 [1] - 决赛举办地为青岛 [1] - 青岛拥有智能家电、轨道交通、仪器仪表、船舶与海工装备四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青岛具备主办赛事的区位禀赋和产业优势 [1]
南理工研发灵巧机器狗 无信号环境下也能成功导航
新华日报· 2025-05-28 07:35
新一代多域智能感知无人系统 - 南京理工大学领航者团队研发的"智战领航"系统已投入使用,可在复杂极端环境中实现高效智能探测和态势感知 [1] - 系统采用"空—地"多平台协同导感一体化架构,通过集群式无人机与四足机器人协同作业,构建立体化信息感知网络 [1] - 在通信受限、地形复杂、卫星导航失效等极端条件下,系统仍可实现无人化、智能化的自主导航、实时建图与自主决策 [1] 核心技术突破 - 团队发明特殊导航方法,实现无人平台在恶劣复杂环境下精准定位 [2] - 通过动态协同特殊建图方法,能够实时地图构建 [2]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快速最优决策生成,打破传统无人系统对卫星导航和先验地图的依赖 [2] 应用场景与测试 - 系统已在多个典型复杂场景下完成实地测试,包括与淮南矿业集团的模拟作业场景联合应用测试 [2] - 无人平台能够进行通道形变监测、场景实时构建和塌方预警,有效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2] - 未来将广泛应用于矿难救援、灾后勘测、地下管网巡检、边境巡逻等复杂场景 [2]
低空经济步入数字化时代!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凸显“应用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22:01
行业概况 - 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展示5000多驾(台)无人机等海陆空一体化产品,体现中国无人机产业百花齐放的生命力 [1] - 低空数字经济在AI数据赋能下步入"快车道",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打开规模化应用空间 [5]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速拓展,包括城市空中交通(UAM)、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无人机物流快递、应急救援等 [6] 市场规模与预测 - 低空物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200亿-1500亿元,2035年有望达4500亿-6050亿元 [13] -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1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 [13] - 深圳无人机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占全球70%消费类无人机及40%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 [14] 区域发展动态 - 深圳作为"无人机之都"拥有2000多家产业链企业,2025年一季度产业增长率达48% [14] - 深圳累计开通低空航线250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483个,商业载货飞行77.8万架次 [14] - 深圳借助产学研先发优势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形成强大产业风口 [15] 技术融合与应用创新 - AI加速无人机在军工领域发展,智能无人系统成为国防装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15] - 低空无人机遥感网融合"无人机+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物联网+大数据",推动农业、物流等领域创新 [16] - 低空数字经济发展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全域数字化转型 [22] 行业活动与影响力 - 本届无人机大会预计吸引全球专业观众超十万人次,海外观众超2000人次,为全球最大规模无人机专业展 [22] - 大会通过全球经验分享促进无人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 [22]
航天电子投建智能感知基地及无人机装备项目 合计投资金额达6.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18:56
航天电子子公司投资项目 - 航天电子披露两则控股子公司投建项目公告 合计投资金额达6 7亿元 [1] - 航天火箭公司拟投资建设智能感知产业基地一期项目 总投资2 5亿元 建设周期24个月 新增建筑面积1 68万平方米 [1] - 航天飞鸿公司拟投资建设延庆无人机装备产业基地二期项目 总投资4 2亿元 [2] 智能感知产业基地项目详情 - 项目建设地点为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瀛海地区火箭大街 已具备"九通一平"条件 [1] - 项目拟新建数字化仿真计算网络中心及配套设施 包括各类仿真实验 测量暗室及门房等 [1] - 项目旨在加快航天电子信息产业科研生产数智化转型 适应商业航天发展需求 统筹科研生产区域布局 [1] 无人机装备产业基地项目进展 - 延庆无人机装备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8 32亿元 已投入3 4亿元 建安工程基本完成 [3] - 二期项目将建设相关系列无人系统研制生产能力和数字仿真能力 [3] - 项目依托延庆区位优势 共征地158 58亩 采用"一次征地 两期建设"方式 [2] 项目战略意义 - 智能感知产业基地将优化航天火箭公司能力布局 提升专业协同和科研生产效率 [2] - 无人机产业基地二期将补齐型号研产能力和数字化研制能力短板 加强无人系统产业链链长单位建设 [3] - 两个项目均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方向 已获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通过 [3]
成立即将一周年,广州百亿天使母基金投资成效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0:45
天使母基金发展概况 - 近年来各地设立天使母基金步伐加快 深圳 上海 广州 苏州 常州 安徽 陕西 湖北等地均已成立相关基金 [1] - 天使母基金设立规模普遍超过百亿元 投资方式以"子基金+直投"为主 [1] - 广州天使母基金2024年6月成立 目标规模100亿元 首期规模10亿元 采取"母子基金"+直投方式运作 [1] 广州天使母基金运营数据 - 已完成7只参股子基金设立 实缴3.87亿元 已完成投放项目14个 投资金额合计7000万元 [1] - 累计公示合作机构30家 拟设立子基金总规模超87亿元 预计撬动社会资本近60亿元 放大倍数超3倍 [2] - 已完成子基金认缴规模10.01亿元 撬动社会资本2.8亿元 放大2.62倍 [2] 合作机构与项目情况 - 子基金合作方包括广汽集团 广州数科集团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 涌铧资本 粤财控股 韦尔股份 生物岛实验室等 [3] - 直投及拟投项目超50个 投资金额约5.5亿元 已完成投放14个项目 投资7000万元 [3] - 直投项目主要来自科研院所(9个)和高校及医院(5个)孵化 包括卓劼激光 威华智能等企业 [3] 资源储备与投资方向 - 已储备潜在合作机构371家 包括186家头部投资机构 123家上市公司及产业龙头 36家高校 26家科研院所 [3] - 已储备项目1146个 建立62位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库 [3] - 重点布局智能无人系统 具身智能 细胞与基因等6个未来产业赛道 [4]
航天电子(600879):经营短期波动,静待需求复苏
长江证券· 2025-05-08 18: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因航天产品交付节点延期或推迟、用户结算时间延后以及民品电缆业务参股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随着产品交付和结算节奏恢复,未来业绩有望修复改善 [2][5][10] - 25Q1公司整体期间费用率上升,主要系营收下滑但期间费用相对刚性所致 [10] - 公司作为无人系统上市核心主机单位,无人系统产业链“链长”单位建设持续加强,预计随着“十四五”收官年航天防务领域需求逐步恢复,公司将有望优先受益 [10]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51、8.03、11.13亿元,同比增速19%、23%、39%,对应2025年4月29日市值,PE分别为42、34、24倍,不排除上调盈利预测的可能性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25Q1实现营收17.00亿,同比减少55.41%,环比减少66.31%;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同比减少79.22%,环比24Q4扭亏转盈;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同比减少88.03%,较24Q4亦实现转正 [5] 事件评论 - 营收业绩承压:25Q1营业收入为17.00亿元,同比减少55.41%,主要受航天产品交付节点延期或推迟、用户结算时间延期或推迟以及民品电缆业务参股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影响;预计延期、推迟影响将分别自今年6月和下半年逐步纾解 [10] - 利润端下滑: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9.22%,受军品需求减少、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和费用相对刚性影响;得益于精益管理和电缆业务不再并表,25Q1毛利率升至26.61%,为2016年整体资产注入上市以来历史第二高季度 [10] - 期间费用率上升:25Q1整体期间费用率为25.66%,同比提升10.68pcts;销售净利率为0.43%,同比降低3.6pcts;各项费用率均有提升,主要因营收下滑但期间费用相对刚性 [10] - 无人系统产业链建设加强:公司作为无人系统上市核心主机单位,不断丰富无人装备系统型谱;2024年开展多项工作,无人系统产业链“链长”单位建设持续加强,预计随着航天防务领域需求恢复,公司将优先受益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56.60亿、180.05亿、207.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1亿、8.03亿、11.13亿元 [10][15] - 资产负债表预测:对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多项资产和负债项目进行了预测 [15] - 现金流量表预测: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等进行了预测 [15] - 基本指标预测:对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进行了预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