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新能源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不能为了贵而贵
虎嗅· 2025-07-01 20:42
核心观点 - 本土品牌在经历平替风潮后开始尝试品牌升级,但部分行业如餐饮和时尚面临消费者不满和经营挑战 [2][3][4] - 汽车行业通过智能新能源技术成功实现品牌升级,在20万元以上市场取得突破 [16][17][18] - 成功的品牌升级路径是"为产品而贵",而非"为贵而贵" [28][29][34] - 市场结构为品牌升级提供了空间,关键在于产品创新而非单纯价格定位 [39][40][41] 本土品牌升级现状 - 餐饮和时尚行业出现两极分化:钟薛高、李宁等升级品牌面临困境,而瑞幸、蜜雪等平价品牌持续增长 [3][4] - 波司登虽成功升级但伴随高价争议,库存增长且低价产品仍占销量大头 [7] - 李宁品牌升级后因设计争议陷入危机,利润连年下滑 [8][14] - 时尚行业涌现众多独立品牌,设计品质提升但未形成国民大牌 [5] 汽车行业升级分析 - 本土汽车品牌通过智能新能源技术在20-40万元价位站稳脚跟 [17] - 蔚来、理想、小鹏分别占据40万、30万、20万市场,比亚迪汉带动品牌逆袭 [17] - 智能新能源车通过产品差异化(智能体验+新能源)获得溢价能力 [25][26][27] - 汽车行业升级路径:先构想产品再定价,而非先定价格再堆配置 [28][29] 成功与失败的升级模式对比 - 成功案例:法国鹅肝(先有概念再开发产品)、智能新能源车(产品驱动定价) [31][28] - 失败案例:钟薛高(先定高价再找理由)、部分汽车品牌(堆砌豪华配置) [32][33] - 市场能辨别"为产品而贵"与"为贵而贵"的差异 [35][36] 市场结构与升级空间 - 奢侈品定价与当地收入的差距为升级品牌创造机会 [38][39] - 本土汽车品牌抓住20万元市场空白,介于大众丰田与BBA之间 [40] - 当前豪华车价格下探至30万区间,但产品创新仍可创造空间 [41]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可超2100公里 吉利银河A7正式亮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5 18:42
产品发布 - 吉利银河A7是首款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的插混轿车 [1] - 新车计划于第三季度上市发布 并将在国内及日本等地开启油耗实测挑战 [1] 动力系统 - 搭载雷神AI电混2.0系统 集成热效率达47.26%的电混专用发动机 [3] - CLTC工况下百公里馈电油耗2.67升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2100公里 [3] - 支持18分钟完成30%-80%充电 [3] - 采用动力冗余技术 P1/P3电机与发动机互为备份防止失速 [10] 车身尺寸与空间 - 车身长度4918毫米 轴距2845毫米 [5] - 后排腿部空间950毫米 膝部空间132毫米 [5] - 全车28处储物空间 后备箱容积535升 [5] 智能配置 - 配备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 [1] - 座舱综合算力达23.5EFLOPS 支持语音交互和全车互联 [7] - 搭载高德810地图导航 支持可视化车道引导和巡航红绿灯功能 [7] 安全性能 - GEA架构采用油电路分离设计 保证原生安全 [9] - 神盾电池系统通过100+项测试 满足极端工况安全要求 [9] - 采用高强度"笼"式星甲车身和加强型麦弗逊悬挂 [10] 舒适配置 - 配备10层棉花糖SPA座椅和14点SPA级指压按摩 [5] - 环抱式座舱设计采用皮革/木纹/金属三层用料组合 [7] - 配置音乐头枕和氛围灯提升乘坐体验 [7]
吉利银河A7全球首秀,电混家轿不再“够用就好”
新浪财经· 2025-06-20 18:22
产品发布 - 吉利银河A7混动轿车于6月19日在吉利银河科技艺术馆正式首秀 [2] - 新车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 [2] - 预计第三季度正式上市发布 [7] 技术亮点 - 首发搭载雷神AI电混2.0系统 [2] - 集成热效率达47.26%的电混专用发动机 [4] - 采用行业首个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星睿AI云动力2.0" [4] - 首发搭载全新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 [2][7] - 座舱系统综合算力达23.5 EFLOPS [7] 性能参数 - CLTC工况百公里馈电油耗2.67L [4] - 媒体实测全路况百公里馈电油耗低至2.35L [4] -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2100km [4][5] - 18分钟实现30-80%充电速度 [5] - 馈电加速时动力不受限 [5] - 麋鹿测试通过成绩80.2km/h [7] - 零百制动距离34.64m [7] 空间设计 - 轴距2845mm [2][5] - 车身长度4918mm [5] - 车内空间达4.2㎡ [5] - 后排腿部空间950mm [5] - 膝部空间132mm [5] - 配备14点SPA级指压按摩 [5] - 全车28处储物空间 [5] - 后备箱容积535L [5] 安全特性 - 采用油、电、烟路分离设计 [7] - 配备神盾电池安全系统 [7] - 通过超100项全场景极限工况测试 [7] - 采用动力冗余技术 [7] - 配备超高强度"笼"式星甲车身 [7] - 采用加强型麦弗逊悬挂 [7] 市场策略 - 计划在国内及日本等地开展"2L闯全球"油耗实测挑战 [7] - 目标打破家轿市场"够用思维" [2] - 意图引领电混家轿进入新时代 [2]
人物 | 贝瑞德:在中国,建新大众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8 19:19
大众中国战略转型 - 大众中国实施"在中国,为中国"战略,通过本土化研发满足中国客户需求并增强业务韧性 [5] - 投资约10亿欧元在合肥建立VCTC研发中心,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 [5] - VCTC成为本土化研发中枢,统筹大众在中国的研发并与合资公司对接 [5][6] 大众中国业务布局 - 以合肥为中心形成"大众新生态"闭环:VCTC+大众安徽+国轩高科 [7] - 2023年与小鹏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CEA电子电气架构 [7] - 2026年起将推出11款新能源车型,包括6款纯电动车型 [9] 大众中国市场规划 - 到2027年推出约2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2030年提供约30款纯电动汽车 [9] - 预计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将达80%,燃油车仅占20% [11] - 目前燃油车业务仍贡献50%市场份额,为新技术开发提供现金流 [13] 大众中国合作伙伴 - 与地平线、中科创达合作开发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系统 [7] - 2023年深化与中国一汽合作,2024年与上汽集团延长合营至2040年 [9] - 2024年奥迪与上汽集团合作推出3款智能纯电动车型 [9] 大众中国发展现状 - CEA电子架构开发周期不到两年,体现"中国速度" [5] - 采用高度灵活的平台架构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13] - 进入"第二次呼吸"阶段,定位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军者 [14]
在下沉市场,找不到中国汽车的未来
虎嗅APP· 2025-06-02 16:54
车市价格战现状 - 6月车市价格战再度升温 覆盖5万元至30万元区间 部分20万元级车型降价达5万元 [1] - 过去几年合资品牌市占率持续下滑 中国品牌在30-50万元高端市场已抢占BBA份额 自主品牌乘用车渗透率超50% [1] - 70万元以上超豪华市场仍缺中国品牌存在感 技术领先但"性价比"标签仍为主流认知 [1] 豪华车技术壁垒 - 新技术首发通常限于旗舰车型 空气悬架等配置国产化耗时超10年 因研发验证成本高需高端车型消化 [3] - 豪华品牌溢价需技术支撑 如劳斯莱斯V12发动机 迈巴赫魔毯悬架 中国品牌需打造独有技术标签 [3][4] - 华为与江淮尊界S800实现36传感器智能驾驶系统量产 含192线激光雷达等 跨城智驾可提前50-200毫秒预判路况 [5][7] 尊界S800产品创新 - 后排体验突破:2200mm总统空间 148.5°零重力座椅 ActiveSafe座椅联动智驾系统预警 [14][16] - 交互创新:手势控制隐私光幕(折光率99.6% 响应<1秒) 可拆卸车门屏幕 水晶按键20向调节 [12][14] - 隐私技术:HUAWEI SOUND ULTIMATE实时隐蔽后排通话 智能星空顶三种模式 [16][20] 豪华车市场突破路径 - 需聚焦主流豪华品类(三厢轿车) 功能独特性与50万元级产品体验差距是关键 [18] - 尊界S800首日大定1600辆 创国产车纪录 采用6C4B车漆工艺(6层涂层)超行业4层标准 [18][20] - 产业升级需摆脱价格战 通过工艺创新(AI分色水晶大灯)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19][20] 行业里程碑意义 - 尊界S800为首款智能新能源旗舰轿车 技术设计工艺全面对标国际 标志中国品牌进入全球超豪华市场 [22][23]
【2025一季报点评/吉利汽车】Q1业绩符合预期,台州宣言持续深化落地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单季度营收725.0亿元,同比+24.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3.4%,高于业绩预告中值 [2] - Q1总销量70.4万台,同环比分别+48.0%/+2.5%;单车ASP为10.3万元,同比-15.8%,主因价格竞争及吉利主品牌销量占比提升3.6pct [3] - 2025Q1毛利率15.8%,同比+0.2pct,受益于规模效应及新能源产品盈利能力增强 [3] - 销售/研发/行政费用率分别为5.0%/4.6%/2.0%,同比分别-2.1/0.0/-0.5pct,费用管控显著 [3] - 剔除其他收益及股份支付费用后Q1净利润24.4亿元,同比+84.3%;单车盈利0.29万元,同比+59.1% [3] 极氪业务进展 - 极氪科技集团(含领克)25Q1净利润5.1亿元,连续两季度盈利;单车净利0.4万元,同比转正 [3] -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效率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142/196/2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8/6倍 [4] - 2025E营业总收入3020.55亿元,同比+25.75%;2027E毛利率16.8%,销售净利率5.12% [6] - 2025E每股收益1.41元,每股净资产10.02元;ROE从2024A的19.17%降至2025E的14.07% [6]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2025E现金及等价物714.60亿元,同比+74.9%;2027E流动资产3269.54亿元,较2024A增长160.9% [6]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282.75亿元,资本开支-11.17亿元,同比大幅缩减 [6] - 2025E资产负债率63.64%,较2024A上升3.93pct [6] 战略动向 - 收购极氪股份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强化智能新能源汽车全球竞争力 [4] - "一个吉利"战略推动整合降本,单车盈利能力同比显著改善 [3]
吉利汽车:Q1业绩符合预期,台州宣言持续深化落地-20250518
东吴证券· 2025-05-18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单季度营收725.0亿元,同比+24.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3.4%,高于业绩预告中值,表现符合预期 [7] - 会计准则方面Q1吉利已实现领克并表,2024Q1同期数据已进行重列 [7] - 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7] - 维持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142/196/2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8/6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收盘价为19.74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7.31/20.20港元,市净率为2.09倍,港股流通市值为183,323.74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为8.71元,资产负债率为65.83%,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10,078.04百万股 [6] 公告要点 - 营收方面,公司Q1实现总销量70.4万台,同环比分别+48.0%/+2.5%;单车ASP为10.3万元,同比-15.8%,原因为价格竞争影响&单价较低的吉利主品牌销量占比同比+3.6pct [7] - 毛利率方面,2025Q1毛利率为15.8%,同比+0.2pct,改善主要原因为规模效应&新能源产品盈利能力增强 [7] - 费用率方面,25Q1销售/研发/行政费用率分别为5.0%/4.6%/2.0%,同比分别-2.1/0.0/-0.5pct,费用管控效果显著 [7] - 其他收益方面,25Q1公司其他收益35.9亿元,同环比分别+753.4%/+1613.1%,主要为汇兑损益贡献 [7] - 净利润方面,剔除其他收益&股份支付费用后公司Q1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84.3%;公司整体单车盈利为0.29万元,同比+59.1%,规模效应&一个吉利战略下整合带来的降本降费贡献下公司单车盈利能力同比改善显著 [7] - 极氪方面,港股会计准则下极氪科技集团(含领克)25Q1净利润为5.1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单车净利0.4万元,同比转正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9,846|240,194|302,055|382,115|455,664| |同比(%)|21.06|33.56|25.75|26.51|19.2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308|16,632|14,208|19,579|27,100| |同比(%)|0.91|213.32|(14.57)|37.80|38.4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53|1.65|1.41|1.94|2.69| |P/E(现价&最新摊薄)|29.71|9.48|11.10|8.05|5.82| [1] 三大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及对应数据 [8] - 主要财务比率展示了2024A - 2027E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ROIC、ROE等指标及对应数据 [8]
吉利汽车(00175):Q1业绩符合预期,台州宣言持续深化落地
东吴证券· 2025-05-18 17: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单季度营收725.0亿元,同比+24.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3.4%,高于业绩预告中值,表现符合预期 [7] - 会计准则方面Q1吉利已实现领克并表,2024Q1同期数据已进行重列 [7] - 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7] - 维持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142/196/2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8/6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9,846|240,194|302,055|382,115|455,664| |同比(%)|21.06|33.56|25.75|26.51|19.2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308|16,632|14,208|19,579|27,100| |同比(%)|0.91|213.32|(14.57)|37.80|38.4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53|1.65|1.41|1.94|2.69| |P/E(现价&最新摊薄)|29.71|9.48|11.10|8.05|5.82|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港元)为19.74 - 一年最低/最高价为7.31/20.20 - 市净率(倍)为2.09 - 港股流通市值(百万港元)为183,323.74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元)为8.71 - 资产负债率(%)为65.83 - 总股本(百万股)为10,078.04 - 流通股本(百万股)为10,078.04 [6] 公告要点 营收 - 公司Q1实现总销量70.4万台,同环比分别+48.0%/+2.5% - 单车ASP为10.3万元,同比-15.8%,原因为价格竞争影响&单价较低的吉利主品牌销量占比同比+3.6pct [7] 毛利率 - 2025Q1毛利率为15.8%,同比+0.2pct,改善主要原因为规模效应&新能源产品盈利能力增强 [7] 费用率 - 25Q1销售/研发/行政费用率分别为5.0%/4.6%/2.0%,同比分别-2.1/0.0/-0.5pct,费用管控效果显著 [7] 其他收益 - 25Q1公司其他收益35.9亿元,同环比分别+753.4%/+1613.1%,主要为汇兑损益贡献 [7] 净利润 - 剔除其他收益&股份支付费用后公司Q1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84.3% - 公司整体单车盈利为0.29万元,同比+59.1%,规模效应&一个吉利战略下整合带来的降本降费贡献下公司单车盈利能力同比改善显著 [7] 极氪 - 港股会计准则下极氪科技集团(含领克)25Q1净利润为5.1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 - 单车净利0.4万元,同比转正 [7] 三大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25,321.71|189,513.17|257,109.03|326,953.54|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0,865.00|71,459.86|107,924.84|149,244.61| |应收账款及票据|47,457.78|58,732.99|74,300.20|88,601.32| |存货|23,078.31|35,155.89|44,314.76|52,654.50| |其他流动资产|13,920.61|24,164.43|30,569.23|36,453.12| |非流动资产|104,069.95|104,133.60|103,446.49|104,200.61| |固定资产|26,383.84|23,380.61|19,308.15|16,122.33| |商誉及无形资产|28,784.73|30,906.17|33,296.53|36,241.47| |长期投资|31,424.20|32,424.20|33,424.20|34,424.20| |其他长期投资|78.80|24.23|19.23|14.23| |其他非流动资产|17,398.39|17,398.39|17,398.39|17,398.39| |资产总计|229,391.66|293,646.76|360,555.52|431,154.16| |流动负债|127,199.67|172,092.04|217,213.54|258,427.25| |短期借款|30.30|185.30|340.30|495.30| |应付账款及票据|86,440.89|126,561.20|159,533.15|189,556.20| |其他|40,728.48|45,345.53|57,340.09|68,375.75| |非流动负债|9,772.06|14,772.06|16,772.06|18,772.06| |长期借款|3,914.18|8,914.18|10,914.18|12,914.18| |其他|5,857.88|5,857.88|5,857.88|5,857.88| |负债合计|136,971.73|186,864.10|233,985.60|277,199.31| |股本|184.02|184.02|184.02|184.02| |少数股东权益|5,677.71|5,821.23|6,018.99|6,292.7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86,742.23|100,961.44|120,550.93|147,662.11| |负债和股东权益|229,391.66|293,646.76|360,555.52|431,154.16| [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40,194.27|302,055.38|382,115.32|455,663.94| |营业成本|201,993.42|253,122.41|319,066.29|379,112.40| |销售费用|13,283.00|14,800.71|17,195.19|19,137.89| |管理费用|4,896.92|6,192.14|7,260.19|7,746.29| |研发费用|10,419.24|12,686.33|16,430.96|19,365.72| |其他费用|127.25|302.06|382.12|455.66| |经营利润|9,474.44|14,951.74|21,780.57|29,845.99| |利息收入|1,242.76|1,612.98|1,071.90|1,618.87| |利息支出|550.26|389.16|555.79|671.99| |其他收益|8,236.62|(404.11)|(564.23)|(711.33)| |利润总额|18,403.55|15,771.44|21,732.45|30,081.54| |所得税|1,604.46|1,419.43|1,955.92|2,707.34| |净利润|16,799.10|14,352.01|19,776.53|27,374.20| |少数股东损益|166.70|143.52|197.77|273.7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632.40|14,208.49|19,578.76|27,100.46|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26,507.43|28,275.43|36,920.35|43,353.18| |投资活动现金流|(9,131.91)|(2,457.13)|(2,065.30)|(3,527.14)| |筹资活动现金流|(13,296.53)|4,765.84|1,599.21|1,483.01| |现金净增加额|4,089.71|30,594.86|36,464.98|41,319.77| |折旧和摊销|9,393.46|1,998.68|2,173.75|2,065.06| |资本开支|(13,314.41)|(1,116.90)|(491.64)|(1,824.18)| |营运资本变动|9,316.31|11,131.46|13,850.05|12,530.60| [8]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元)|1.65|1.41|1.94|2.69| |每股净资产(元)|8.61|10.02|11.96|14.66| |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0,075.37|10,075.37|10,075.37|10,075.37| |ROIC(%)|17.29|12.47|15.22|17.37| |ROE(%)|19.17|14.07|16.24|18.35| |毛利率(%)|15.90|16.20|16.50|16.80| |销售净利率(%)|6.92|4.70|5.12|5.95| |资产负债率(%)|59.71|63.64|64.90|64.29| |收入增长率(%)|33.56|25.75|26.51|19.2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13.32|(14.57)|37.80|38.42| |P/E|9.48|11.10|8.05|5.82| |P/B|1.82|1.56|1.31|1.07| |EV/EBITDA|3.65|5.76|2.61|0.70| [8]
汽车行业周报:恒而达收购磨床企业SMS布局上游设备,吉利拟全资私有化极氪内部整合加速-20250511
华鑫证券· 2025-05-11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恒而达拟 850 万欧元收购 SMS 公司高精度数控磨床业务,加速产业布局,丝杠厂商正向研发和设备自主可控能力重要,推荐双林股份、嵘泰股份 [4][5][6] - 吉利拟全资私有化极氪,完成后将整合研发资源、缩减成本,吉利集团新车周期有望驱动盈利向上 [8][9] - 持续看好汽车行业,推荐整车鸿蒙智行车企及多类汽车零部件成长性赛道公司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及估值水平 A股市场汽车板块本周表现 - 中信汽车指数涨 1.8%,落后大盘 0.2 个百分点,位列 30 个行业中第 20 位,细分板块中乘用车、汽车零部件等有不同涨跌表现,近一年汽车等指数相对大盘有不同收益率 [17][18] - 重点跟踪公司中,万向钱潮等涨幅居前,金鸿顺等跌幅居前 [22] 海外上市车企本周表现 - 14 家海外整车厂涨跌幅均值为 3.2%,中位数为 3.8%,吉利汽车、特斯拉等表现居前,丰田汽车、小鹏汽车等表现靠后 [23] 汽车板块估值水平 - 截至 2025 年 5 月 9 日,汽车行业 PE(TTM)为 31.0,位于近 4 年以来 29.5%分位;PB 为 2.8,位于近 4 年以来 88.1%分位 [26] 北交所汽车板块表现 北交所行情跟踪 - 本周北证 50 涨 3.6%,华鑫北证指数涨 0.7%,近一年北证 50、华鑫北证指数相对沪深 300 有不同收益率 [29] 北交所汽车板块表现 - 23 家北交所汽车板块公司涨跌幅均值为 6.1%,中位数为 5.9%,九菱科技等表现居前,骏创科技等表现靠后 [31] 行业数据跟踪与点评 周度数据 - 4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和厂商批发数据同比有不同程度增长,受政策推动春季车展活跃市场,新能源汽车成主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萎缩 [34][35][36] 成本跟踪 - 本周钢铁、铜、铝、橡胶价格有下降,重点跟踪材料均价及周度、月度环比有不同变化 [38] 行业评级 - 机器人领域推荐总成、丝杠等方向公司,汽车领域推荐多类公司,整车关注与华为合作车企,零部件关注多类成长性赛道公司 [40] 公司公告、行业新闻和新车上市 公司公告 - 万向钱潮重大资产重组工作推进中,宁波华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体系,文灿股份子公司获新客户项目定点 [41][43][44] 行业新闻 - 小米汽车更名智驾措辞,美国众议院禁止加州电动汽车计划,车企仍面临关税影响,Uber 与小马智行合作部署 Robotaxi,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 [45][46][47][48][50] 新车上市 - 阿维塔 12、比亚迪海狮 07DM - i 于 4 月上市,有不同级别、动力、续航及售价 [52]
吉利汽车建议私有化极氪小鹏汇天生产许可证申请获受理
华福证券· 2025-05-11 14: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建议私有化极氪,若落实极氪将成其全资附属公司,强化其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竞争力;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生产许可证申请获受理,量产工厂完成度达70%,力保2026年量产交付 [2][12] - 2025年5月6 - 9日汽车板块与沪深300指数基本持平,年初至今汽车板块涨幅在申万31个板块中位列第2位 [3][16] - 4月乘用车零售和批发数据有不同程度同比增长和环比变化,新能源乘用车表现较好 [5][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专题 - 5月7日吉利汽车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66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若完成极氪将退市并与吉利完全合并 [11][12] - 5月9日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体生产许可证申请获受理,此前4月7日亿航智能获全球eVTOL行业首张生产许可证;小鹏汇天智造基地完成度达70%,计划四季度竣工,力保2026年量产交付 [12][13] 本周市场行情 板块涨跌幅 - 2025年5月6 - 9日汽车板块涨2%,与沪深300指数持平,上周涨跌幅在申万31个板块中排第14位;年初至今涨9.2%,排第2位 [3][16] - 本周乘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摩托车及其他分别涨1.8%、2.4%、0.9%、2.7%,商用载货车跌0.3%,商用载客车持平 [4][22] - 汽车行业估值处中位水平,本周上升;申万汽车行业整体PE - TTM为26.1倍,10年历史分位62.02%;PB为2.45倍,10年历史分位71.04%,商用车PB处于高位 [25][29] 个股涨跌幅 - 涨跌幅前五名:成飞集成、万向钱潮、明新旭腾、襄阳轴承、苏奥传感 [4][31] - 涨跌幅后五名:浙江荣泰、金鸿顺、隆盛科技、上海物贸、凌云股份 [4][32] 行业重点数据 乘联会周度数据 - 4月1 - 30日,乘用车零售179.1万辆,同比增17%,环比降8%;新能源乘用车零售92.2万辆,同比增37%,环比降7% [5][34] - 4月1 - 30日,乘用车批发217.4万辆,同比增12%,环比降10%;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14.2万辆,同比增41%,环比增1% [5][35] 汽车销量数据 - 3月汽车销量291.5万辆,环比增37%,同比增8.2%;1 - 3月销量747万辆,同比增11.2% [39] - 3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56,环比降3.1%,同比持平;库存预警指数为54.6%,环比降2.3pct,同比降3.7pct [39] - 3月汽车出口50.7万辆,环比增14.9%,同比增1%;1 - 3月出口142万辆,同比增7.3% [39] - 3月乘用车销量246.8万辆,环比增36%,同比增10.4%;1 - 3月销量641.9万辆,同比增12.9% [39] - 3月商用车销量44.7万辆,环比增42.8%,同比降2.4%;1 - 3月销量105.1万辆,同比增1.8% [39] - 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3.7万辆,同比增40.1%,渗透率42.4%;1 - 3月销量307.5万辆,同比增47.1%,渗透率41.2% [40] 原材料价格 - 报告提及碳酸锂、螺纹钢、铝、铜、天然橡胶、玻璃等原材料价格相关图表,但未给出具体数据 [61][64][67] 行业要闻 - 5月1日新势力车企公布4月交付量,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有不同程度同比增长 [68][70] - 5月3日优步与Momenta达成协议,2026年初将在欧洲部署机器人出租车 [70] - 5月6日小马智行与Uber达成合作,下半年Robotaxi服务将接入Uber平台,率先落地中东 [70] - 5月8日工信部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公开征集意见 [71] - 5月9日中汽协称3月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同比降27.9%;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全系车型开启全国交付 [71] 重点新车 - 东风日产N7、领克900、比亚迪海狮07DM、吉利银河星耀8等车型在近期上市,涵盖不同级别、动力类型和价格区间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