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执法

搜索文档
柔性执法的温度
河南日报· 2025-06-13 08:07
柔性执法实践 - 郑州市金水区执法人员引导流动瓜农至固定摊点而非开罚单 体现执法温度 [2] - 漯河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充电设施企业首次违规采取"首违不罚"政策 企业主动将服务费下调39% [3] -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四张清单" 明确不予处罚、从轻处罚等情形 如未取得健康证明初次违法且无危害后果不予处罚 [4] 合规建设创新 -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成立5个技术帮扶组 指导40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优化生产条件 化解食品安全风险 [7] - 平顶山市推出涵盖68个行业的合规手册 实现经营主体"零跑腿享服务" 推动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 [8] - 鹤壁市建立食品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模型 对企业实施"绿蓝黄红"四色管理 诚信企业获免检少检红利 [9] 数字化监管应用 - 开封市为6437家规上企业赋二维码 10130名执法人员入驻"依法行政码上监督"平台 实现执法精准留痕 [10] - 南阳市运用智慧市场监管平台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远程非接触式监管和风险预警 [10] - 许昌市推出"许证闹钟"平台 累计发送证照到期提醒信息4万余条 续证率达100% [12][13] 服务型执法升级 - 河南省试点"无感续证"改革 对低风险证照实现"指尖换证" 简化续证流程 [14] - 技术帮扶+监管模式将末端处罚转为源头治理 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 [7][8] - 分类差异监管让诚信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优化资源配置 [9]
营商环境周报(第167期)|加大国企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励,更好发挥国家级经开区稳外贸稳外资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2:39
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 商务部提出16项政策举措推动国家级经开区高水平开放 包括鼓励生物医药 高端制造等领域外商投资 支持数字服务出口 建设国际枢纽物流中心等 [1] - 工作方案明确支持布局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加强产学研合作 促进制造业"数实融合" 包括重大技术改造 智能工厂建设和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2] - 要素保障方面推出实招 包括单列土地指标 允许使用专项债支持产业项目 支持开发主体上市融资 同时探索新型产业用地模式整合研发生产功能 [3] 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改革 - 三部门通知要求国企实行技能岗位薪酬与岗位价值 技能等级双挂钩 起点薪酬不低于同级管理岗 并设立技能等级挂钩的专项津贴 [4][5] - 完善工资增长机制 集团层面加大工资总额向技能人才倾斜 建立创新创造奖励制度 对技术攻关突出贡献者给予专项奖励 [6] - 推动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 管理岗位互转机制 鼓励实行中长期激励 开展劳动技能竞赛 [6] 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三部门方案提出到2027年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85% 建设100+典型场景解决方案 2030年建成工业数据库并向价值链高端突破 [7] - 重点推进先进计算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 加快智能可穿戴设备 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推广 实施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8] 陕西省重点产业链支持政策 - 实施人才强企行动 支持链主企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落实"新八级工"制度 设置首席技师岗位 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职称评价 [9] - 用工保障方面组建人力资源服务联盟 通过"秦云就业"平台动态发布招聘 援企稳岗延续社保降费政策至2025年 提供最高400万创业贷款 [10] - 产训融合推动技工院校与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开展订单式培养 组建博士后发展联盟 给予每个科技服务团10万资金支持 [10] 海南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 方案提出到2027年创建5+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支持海口三亚建设标杆农产品批发市场 打造冷链集配中心 改造田头预冷库 [12][13] - 发挥自贸港优势引育批发龙头企业 支持洋浦建设大宗商品国际集散中心 新建咖啡 海产品等专业市场 推动零售业发展智慧商店等新业态 [13][14] 江西省服务型执法创新 - 吉安市推行"报告式"执法 入企需分管领导审批 累计规范执法80+次 建立"一体式"监管机制 通过"随信综合一次查"解决隐患50+个 [15][16] - 构建"前移式"服务机制 走访企业3500+家 解决诉求3900+条 满意率99.5% 建立案件回访制度 2024年回访549件提升执法透明度 [17][18]
“三书同达”,淄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齐鲁晚报网· 2025-05-28 19:36
市场监管创新举措 - 淄博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三书同达"举措 将《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行政合规建议书》同步送达企业 形成"行政处罚-修复指导-合规经营"全链条闭环监管模式 [1][3] - 该举措旨在实现执法力度与温度并存 既规范企业行为又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推动从"一罚了之"向"惩教结合"转变 [3] 行政处罚决定书 - 作为执法工具 明确告知企业违反的具体法律条款 要求执法人员严格遵循法定程序 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1] - 通过法律条款的明确告知 促使企业从内心重视合规经营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1] 信用修复告知书 - 提供清晰的信用修复操作流程 指导失信企业及时开展失信救济 帮助其尽快退出失信惩戒状态 [2] - 有效降低企业因失信导致的融资招投标等限制 助力企业重返正常市场竞争环境 [2] 行政合规建议书 -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供"靶向"政策提示 指导企业改正违法行为并预防再次违规 [2] - 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流程 建立长效合规机制 [2] 政策实施效果 - 通过刚性约束与柔性关怀结合 增强企业对法规的理解 提高主动整改意愿 [3] - 激发违规企业守信意愿 营造诚信经营市场氛围 优化整体营商环境 [3]
【省市场监管局】让经营主体感知服务“温度”
陕西日报· 2025-05-20 07:08
营商环境优化 - 陕西中世有熙茶叶有限公司通过"一次申请"和"一份材料"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和法人变更,效率显著提升[1] - 2023年该公司入驻西咸新区时实现营业执照和食品备案凭证合并办理,2024年4月法人变更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办结[1]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通过"时限能短则短、流程能简则简、材料能少则少"三原则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1] - 2023年以来全省已办结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一件事"450余件,2024年将推进企业迁移登记和个体工商户转型企业集成改革[2] 服务型执法成效 - 陕西省市场监管系统采用"事前找准脉、事中查原因、事后开处方"的全过程服务模式[4] - 旬阳市某油坊在执法部门帮扶下发现芝麻油污染源来自消费者提供的二次使用容器,经整改两周后产出合格产品[3] - 2024年一季度全省应用服务型执法处理不罚、免罚、减罚案件2704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95件[4] - 安康市市场监管部门对首次违法且无主观故意的油坊减轻处罚,并组织专家开展"体检式"帮扶[3]
镇原县市场监管局“春雷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着
中国食品网· 2025-05-16 10:10
专项整治行动概述 - 镇原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春雷行动"专项整治,聚焦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六大民生重点领域 [1] - 通过优化执法流程、强化局所联动与股队协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安全防护网 [1] - 行动目标是打造安全放心、规范有序的市场消费环境 [1] 智慧监管体系建设 - 依托"1+19"智慧监管体系,实现全县235所中小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全覆盖 [1] - 累计开展食品快检211批次,查处违法案件6起 [1] - 药品领域实现智慧监管平台100%入驻授权,查办"两品一械"案件11件,罚没款2.61万元 [1] - 特种设备建立三级责任体系覆盖78.1%使用单位,提前预警140台临检设备,隐患整改率达100% [1] 农村市场监管 - 针对农村市场开展"清源固本"行动,打造规范化示范经营店10家 [1] - 查缴问题食品7公斤 [1] 农资市场监管 - 在春耕备耕关键期开展"护农保耕"专项行动,重点监管化肥、农膜等大宗农资商品 [2] - 建立"源头管控+流通追溯+终端抽查"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实现农资产品全链条监管 [2] - 累计抽检40批次,查处不合格化肥1973袋,移送涉刑案件1起 [2] 知识产权保护 - 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起 [2] -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维权网络,24小时受理处置投诉举报461件,挽回经济损失7.28万元 [2] - 开展"清网扫雷"行动,下架问题产品3958包,整改违规商户23家 [2] 执法方式创新 - 全面推行"服务型执法",运用柔性执法手段处置案件96起,占比达89% [2] - 累计减免罚金39万元 [2] - 建立"监管+服务"工作机制,指导10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2] 后续工作计划 - 建立55项重点任务整改台账 [3] - 开展执法人员全员轮训 [3] - 推动监管模式向"预防为主"转型 [3]
从“轻微免罚”看涉企执法方式转变(金台锐评)
人民日报· 2025-05-15 06:20
服务型执法政策 - 市场监管部门公布典型案例 对超市货架5包黑糯米超保质期1天和2家粮油企业大米标签瑕疵等轻微违法行为采取"轻微免罚"措施 [1] - 执法部门在坚持法治原则基础上给予企业合理容错空间 对浙江杭州热电企业因非自身过错超额排放仅收取环保电价后免予行政处罚 [1] - 山东青岛对销售超保质期商品的超市不简单处罚 而是指导完善电子化进货台账动态管理 建立"采购记录—临期预警—下架处置"全流程标准化操作 [2] 执法方式创新 - 执法机关利用执法数据优势加强研判分析 从企业具体情况梳理共性问题 制定针对性措施推动全行业健康发展 [2] - 浙江温州相关部门精准识别违法行为 对翻包改期生产大米的企业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同时对标签瑕疵企业责令改正免予处罚 [3] - 即将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行政机关执法应尽量减少对民营经济组织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3] 执法标准与效果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严重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3] - 服务型执法将"对立"转化为"伙伴"关系 让企业在整改中回归健康发展 使依法经营成为习惯 [2] - "当宽则宽 该严则严"的执法逻辑既让经营主体感受法律温度 又维护法律权威 [3]
主动帮扶企业修复信用,济南市场监管获企业点赞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22:33
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服务 - 济南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通过主动服务帮助一家餐饮企业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 使企业得以顺利申报"老字号"品牌 [1] - 该餐饮企业因历史行政处罚记录被挡在"老字号"申报门槛外 执法人员核查确认企业符合修复条件后现场指导办理 [1] - 信用修复程序包括调取企业档案 核对处罚信息 确认整改情况 核查公示时间等环节 [1] 服务型执法创新 - 济南市场监管执法支队创新推行全方位 全过程 全链条的执法服务模式 [2] - 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同步告知企业信用修复渠道和流程 并提供后续指导服务 [2] - 该举措旨在引导企业改正违法行为 促进守信经营 彰显执法温度 [2] 政策实施成效 - 截至目前济南市场监管执法支队已为全市70余家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服务 [2] - 该政策有效帮助企业消除不良信用影响 重新获得发展机会 [1][2] - 企业负责人表示改变了对执法工作的片面理解 正在有序推进"老字号"申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