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错纠错机制
搜索文档
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11-17 06:10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攻坚克难,关键在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发现、培养、使用敢担当善作 为的干部,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现实 中,"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党员干部面对矛盾躲着走、遇到难题绕道行, 究其原因,很多情况下不是不愿为,而是不敢为;不是不想干,而是怕出错。个别地方甚至还存在"能 者多劳、庸者逍遥""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久而久之会挫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励党员 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敢于直面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必须把严管与厚爱统一起来,把导向与机 制贯通起来,真正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干部考核是干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要用好考核"指挥棒",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对表现突出、实 绩明显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对庸懒散躺、推拖绕躲的干部果断调整,真正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 位,从而推动广大干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实现能下,尤其要破除"铁交 椅"思维,把实干实绩作为干部进退留转的决定性因素,充实"上"的动力、强化"下"的压力、激 发"干"的活力,进一步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 ...
真刀真枪干,解决矛盾和困难
人民日报· 2025-11-14 10:29
文章核心观点 - 强调担当作为是解决矛盾和困难、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 要求党员干部敢闯敢干 真刀真枪解决问题 [1][3][4] 党员干部思想层面问题与导向 - 少数党员干部存在怕事躲事心理 缺乏破难题锐气和担当勇气 习惯捂盖子或逃避责任 [2] - 思想根源在于事业观政绩观错位扭曲 滋生了躺平思想 不以攻坚破难为荣 反以不担责为荣 [2] - 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 主动在事上磨在干中练 经风雨见世面 才能磨砺出担当作为的铁肩膀 [3] - 实践表明 唯有做矛盾困难面前的强者 勇于担事干事 方能找到破解矛盾风险之钥 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3] 体制机制保障与完善 - 制度层面容错纠错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导致想干事干部迈不开步子 干事热情被消磨 [2] - 必须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和激励机制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为担当者负责者干事者撑腰鼓劲 [4] - 需完善干部培育选用机制 让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 并注重从一线选拔任用干部 [4]
真刀真枪干,解决矛盾和困难(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11-14 06:10
核心观点 - 文章强调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中必须摒弃怕事躲事的心理,树立敢担当、善担当的精神,通过真刀真枪干来解决矛盾和困难 [1][3][4] 党员干部现状与问题 - 少数党员干部存在怕事躲事的心理和行为,例如缺乏破难题的锐气和担当勇气,遇到难题不敢上、矛盾就退缩,习惯捂盖子 [2] - 部分干部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干事就不会出事的庸俗哲学,遇到问题首先考虑逃避责任而非解决问题 [2] - 一些干部滋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心态,以拖、推、绕的方式应对工作任务 [2] 问题根源分析 - 思想层面的事业观政绩观错位扭曲,滋生了躺平思想,不以攻坚破难为荣,反以不担责为荣 [2] - 制度层面的容错纠错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想干事的干部迈不开步子,怕因出事被问责,且干好干坏一个样挫伤了干事热情 [2] 思想建设导向 - 必须树立真刀真枪干才能解决矛盾的鲜明导向,清醒认识到干事创业总有风险,不可能一帆风顺 [3] - 树立正确政绩观,主动在事上磨、在干中练,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磨砺出担当作为的铁肩膀和硬骨头 [3] - 实践表明,唯有做矛盾困难面前的强者,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担事干事,才能找到破解矛盾风险之钥,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3] 体制机制完善 - 必须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和激励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4] - 对消极避事躲事的干部及时提醒和鞭策,完善干部培育选用机制,让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 [4] - 注重从承担重大任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线选拔任用干部,以鲜明导向引领党员干部真刀真枪干 [4]
踏实干事、干净干事、大胆干事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12
文章核心观点 - 激发基层干部干事热情是优化基层治理的关键 通过减负松绑、净化生态和精准容错三项措施 让基层干部踏实干事、干净干事和大胆干事 以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1][2][3] 减负松绑措施 - 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以减轻基层干部负担 使其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和办实事 [1] - 江苏南京浦口区桥林街道百合社区实现社区干部全部集中办公 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1] - 黑龙江饶河县纪委监委在全县设立基层减负直报点 构建一线监测直通上报的快速响应机制 [1] 净化生态举措 -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为干部设置防护栏并在安全线内干事创业 [2] - 河南洛阳市纪委监委推行码上监督 实现群众扫码一键直达反映问题 [2] - 安徽萧县通过统筹片区协作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 构建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监督格局 [2] 精准容错机制 - 持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 树立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导向 [2] - 云南景洪市纪委监委构建涵盖启动受理核实认定反馈归档等环节的工作机制 在启动问责时同步研判容错情形 [2] - 通过精细化制度设计做好容错纠错 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并为权力运行厘清边界 [2]
破除“洗碗效应” 更好激励担当作为
人民日报· 2025-09-19 09:4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是阐述“洗碗效应”现象并强调通过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从而激励担当作为 [1][2][3][4] 干部管理理念 - 提出“洗碗效应”反映干事创业中干得多出错概率也大的情况,需破除该效应以激励担当作为 [1] - 强调对待失误同志的态度关系到其政治生命并体现党的作风形象,历史上有“说服教育重于惩罚”的管理教育方法 [1] - 指出改革进入深水区,探索尝试存在风险,要求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2] 容错纠错机制 - 明确需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3] - 详细阐述“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区分因缺乏经验的探索性错误与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等不同情况 [3] - 提出应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积极作为并主动补救的干部给予宽容,凝聚智慧力量 [3] 政策支持与组织保障 - 引用中共中央办公厅意见提出需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 [4] - 强调容错需要担当,上级组织需敢于说公道话,统筹好追责问责和容错纠错,避免追责泛化简单化 [4] - 指出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是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使其放下包袱更好担当作为 [4]
破除“洗碗效应” 更好激励担当作为(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12
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是阐述“洗碗效应”现象 并强调通过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和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来破除该效应 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和积极作为 [1][3][4] “洗碗效应”的界定与影响 - “洗碗效应”指干事创业中干得越多 出错的概率也越大的现象 [1] - 该效应若处理不当 会挫伤干事创业积极性 助长“懒作为、不敢为、不愿为”的不良风气 [2] 历史经验与理论基础 - 我们党在历史上就有“说服教育重于惩罚”的干部管理教育方法 并在不断容错纠错中发展壮大 [1] - 改革进入深水区 许多领域需“摸着石头过河” 要求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2] “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的内涵 - 原则要求区分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 [3] - 要求区分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与明令禁止后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 [3] - 要求区分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 [3] 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要求 - 需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3][4] - 容错纠错需要担当 上级需敢于说公道话 不能在事实未清、程序未走情况下“一免了之”或追责泛化 [4] - 中共中央办公厅意见明确提出要“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 [4] 机制建设的预期效果 - 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旨在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4] - 目标是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激励其抢着“洗碗”、不怕“摔碗” 更好担当作为 [4]
清风谈:严管与厚爱并重,助力“跌倒”干部再出发
中国环境报· 2025-08-28 07:39
生态环保铁军建设 -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对生态环保铁军建设提出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 [1] - 个别干部受处分后易陷入意志消沉或消极履职困境 影响队伍整体战斗力和攻坚士气 [1] - 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 运用辩证思维避免简单化运动式说教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深挖思想根源 [1] 干部思想疏导 - 帮助干部卸下思想包袱需精准疏导破除认知障碍 通过深入交流认清违纪行为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实际危害 [1] - 在环评审批和环境执法等高廉政风险领域 引导干部理解处分是手段挽救是目的 纪律是保护事业也是保护自己的机制 [1] - 消除负面情绪并真正认识错误所在 为干部履职尽责扫清思想障碍 [1] 干部重新任用机制 - 搭建干事平台帮助干部重新作为 党支部需动态掌握干部思想状况 落实定期谈话并在日常工作中体现组织关怀 [2] - 建立健全重新任用评估机制 对知错悔错且在污染防治等工作中表现突出实绩明显的干部及时肯定并按规范使用 [2] - 树立改了就是好同志导向 畅通干部再出发渠道 [2] 制度防线建设 - 坚持零容忍 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纪律意识 [2] - 细化容错纠错机制 明确在污染防治等急难任务中因客观原因导致的非原则性探索失误认定标准 [2] - 通过流程优化和智慧监管等方式压缩生态环境领域高风险环节权力寻租空间 形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 [2] 监督执纪成效 - 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核心是帮助干部转化思想重树信心规范行为 [2] - 达到处理一人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效果 使受过处分干部重新焕发斗志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2]
容错纠错机制再升级,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推265项免罚清单
新京报· 2025-07-18 12:49
市场监管政策升级 - 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新版《清单》涵盖265项免罚事项 旨在提供更包容精准的执法服务 [1] - 2019年推行容错纠错机制以来累计适用案件超3900件 减免处罚金额达1.8亿元 [1] - 新版《清单》在食品、药品、认证等14个领域扩大免罚范围 减轻处罚数额突破至最低罚款的5% [1] 执法模式优化 - 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新型执法模式 [1] - 配套实施意见明确"危害后果轻微""及时改正"等判定标准 针对11个执法领域列举不予处罚考量因素 [2] - 通过统一裁量基准防范"类案不同罚"现象 提升执法精准度与公正性 [2] 政策协同效应 - 《清单》与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理念契合 注重规范引导、优化服务保障、加强权益保护 [1] - 政策升级与新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形成联动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1]
AIC高端访谈|项目投放加速落地 AIC成为股权投资市场生力军——专访交银投资董事长陈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4 11:03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大 - AIC成为股权投资市场生力军,通过与银行投贷联动融合商业银行多牌照功能,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1] - 2024年9月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18个城市,2025年3月又扩大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 [5] - 截至2025年4月末,交银投资已签约43支基金,认缴规模超过270亿元,其中交银资本担任管理人的备案基金38支,认缴规模超过250亿元 [5] - 截至2025年3月末,交银资本担任管理人的纯股权备案基金17支,认缴规模46.95亿元 [6] 交银投资的业务发展 - 交银投资发挥上海主场优势,形成"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差异化业务特色 [3] - 截至2025年3月末,交银投资完成上海地区45个股权投资项目,累计投资金额161.83亿元(债转股项目24个145亿元,纯股权项目21个16.83亿元) [3] - 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业 [3] - 交银投资参与长安汽车新能源转型股改项目,支持其从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27万辆提升至2024年73万辆,销售收入从90亿元增至589亿元 [6][7] AIC的业务优势 - AIC依托商业银行客户基础和风控能力,发挥资金实力强和团队专业能力突出的特点 [6] - AIC能借助商业银行客户群体、网络渠道等资源拓展业务,调动分行力量共同开展项目营销和投后管理 [6] - AIC能够适配科技创新及传统企业产业升级等长期资金需求 [7] - 交银投资推出"新苗系统",单笔投资金额不超过500万元,已有约500个项目纳入储备库 [9] 未来发展方向 - AIC将重视股权投资专业能力建设,包括资金募集管理、项目拓展、风控、投后管理等 [8] - AIC将运用好债转股和纯股权两类产品,做好债转股项目、做优纯股权项目 [8] -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从单一投资项目评价转向对整个基金的评价标准 [9] - 通过"商行+投行"服务协同模式,为被投企业开展全链条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 [10]
业务丛谈丨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15 08:52
纪律教育重点对象 - 突出对"一把手"、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的纪律学习培训 [1] - 安徽省阜南县纪委监委将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作为重点,持续推进纪律教育方式和内容创新 [1] - 把党性教育、纪律教育、廉洁教育贯穿年轻干部入职教育、岗前培训、任前谈话全过程 [1] 教育方式创新 - 联合多部门组成宣讲小分队,分批次举办纪法微讲堂,以典型案例为教材分级分类"送教上门" [2] - 利用动漫、图解、微电影等融媒体形式开展廉洁教育主题活动,增强年轻干部廉洁意识 [2] - 制作警示教育片和读本,揭露违纪违法案件背后的堕落轨迹,强化警示教育 [2] 联动机制建设 - 坚持严管厚爱结合,督促各级党组织将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作为重要任务 [3] - 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对年轻干部工作失误精准问责,为担当者松绑解压 [3] - 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关爱回访,在选拔任用等环节客观评价,引导其从"有错"向"有为"转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