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并购
icon
搜索文档
KKR操刀,大窑也要卖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9 11:31
核心观点 - 美国PE巨头KKR收购大窑饮品关联公司远景国际85%股权已获批准 交易进入最后阶段 腾讯等机构曾参与竞争但最终KKR胜出 [3][5][9] - 大窑饮品2023年曾以20多亿收入寻求100亿估值融资 但因定价过高被投资人认为不合理 2024年利润或达15-20亿 并曾筹备2025年港股上市 [10][12] - 大窑汽水起源于1980年代内蒙古 通过差异化定位和渠道策略在碳酸饮料市场占据5-10%份额 全国经销商超千家 终端覆盖百万家 [15][16][18] - 消费并购浪潮兴起 除大窑外 PE机构正竞购星巴克中国(估值或达百亿美元) 高鑫零售(130亿港元) Marshall(80亿元)等知名消费品牌 [21][22][23] 交易细节 - KKR通过特殊目的公司Dynamo亚洲控股II间接收购远景国际85%股权 远景国际2024年成立 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占比5-10% [5] - 远景国际董事名与大窑创始人王庆东拼音相同 交易从2024年中开始接触 是美元PE在中国消费领域多年来的重要出手 [7][8][9] - 大窑2023年利润传闻为小几亿 但未正式披露 此前可口可乐收购传闻被解读为抬高估值手段 [10] 公司发展 - 大窑前身为1980年代内蒙古八一饮料厂 王庆东1986年收购后创立品牌 主打餐饮场景搭配 1990年注册商标 [15] - 2014年开始全国扩张 建设多地生产基地 2021年品牌升级后爆红 2023年推行"北商南援"计划拓展华南市场 [16][18] - 产品策略包括大容量高性价比包装 高渠道利润分配 以及区域特色产品如橙诺 荔爱等口味 [18] 行业趋势 - 全球消费并购活跃 案例包括L Catterton投资唯怡 Supreme Champion卖身 日本肯德基私有化等 [8] - PE机构积极抄底消费资产 因消费企业现金流稳定 中国作为最大统一市场蕴含长期机会 [23] - 碳酸饮料市场整体下滑 健康化个性化需求崛起 并购成为传统品牌转型出路 [19]
KKR操刀,大窑也要卖了
投资界· 2025-07-17 15:23
核心观点 - 美国PE巨头KKR收购大窑饮品关联公司远景国际85%股权,交易已获批准[1][3] - 腾讯及多家外资PE曾参与竞争,但KKR最终胜出[1] - 大窑饮品2023年曾以20多亿收入寻求100亿估值融资,但因定价过高未成功[8] - 2024年大窑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份额达5-10%,利润或达15-20亿[4][10] - 消费并购浪潮兴起,星巴克中国、高鑫零售、Marshall等品牌相继被收购[17][18][20][21] KKR收购大窑饮品 - KKR通过特殊目的公司收购远景国际85%股权,远景国际2024年成立,主营中国饮料业务[3][4] - 远景国际董事姓名与大窑创始人王庆东拼音一致,证实关联性[5] - 交易从2024年中开始接触,是美元PE在中国消费领域的重要出手[6][7] 大窑饮品发展历程 - 前身为1980年代内蒙古八一饮料厂,1990年完成商标注册,主打区域性餐饮场景[12][13] - 2014年启动全国扩张,2021年品牌升级后爆红,2023年推进"北商南援"计划[13][14] - 全国经销商超千家,终端覆盖百万家,产品线扩展至植物蛋白饮料等多元化品类[14] - 通过大容量包装、高渠道利润策略突围可乐品牌竞争[14] 消费行业并购动态 - 星巴克中国获高瓴、KKR等竞购,估值或达百亿美元[18] - 德弘资本130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红杉中国80亿元收购Marshall多数股权[20][21] - 蓝池资本投资Golden Goose 12%股权,方源资本收购Tasaki珠宝[21] - 消费类企业因现金流稳定成为并购热点,中国市场被视为核心战场[21][22]
羽绒服一哥,也要卖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5 12:23
加拿大鹅发展历程 - 1957年创立于多伦多小仓库 最初为功能型小众品牌 主营羊毛背心 雨衣和雪地摩托服 [5] - 1970年代转型专注御寒羽绒服 品牌名Snow Goose 客户为极地科考人员 警察等公共部门 [5] - 2001年更名为Canada Goose 转型时尚消费品 开发女装线 通过影视植入提升知名度 [6] - 2013年贝恩资本以2.5亿美元收购控股权 产品款式从20种扩至200种 加速全球电商和线下店布局 [7] - 2017年纽交所上市 巅峰市值78亿美元 中国门店占比近半(30家/全球74家) [7][15] 中国市场表现 - 2018年进入中国 北京三里屯首店开业 最高单价达19000元 被称"羽绒服界爱马仕" [7][10] - 2021年因虚假广告被罚45万 双标退货政策引发舆论危机 品牌形象受损 [14] - 2025财年中国收入4.27亿加元(同比+1% 固定汇率下-1.7%) 增速显著放缓 [15] - 面临波司登 moncler等竞品挤压 2022年以来已三次更换中国区总裁 [14][15] 财务与资本动态 - 销售额增速持续下滑:2022-2025财年分别为21.54% 10.84% 9.6% 1.1% [12] - 股价从峰值78亿美元跌至13.6亿美元(蒸发64亿美元/460亿元) [13] - 贝恩资本持股60.5%多重投票股(55.5%投票权) 正寻求部分或全部出售 [16] 全球消费并购趋势 - 3G资本94亿美元收购斯凯奇 创鞋业最大收购案 标的年营收90亿美元 [18] - 中国PE围猎星巴克中国(估值或达百亿美元) 红杉11亿欧元收购Marshall多数股权 [19] - 德弘资本130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 方源资本收购Tasaki 博裕收购SKP [19] - 跨国品牌中国业务成并购焦点 加拿大鹅潜在买家或来自中国机构 [19]
羽绒服一哥,也要卖了
虎嗅APP· 2025-07-14 18:01
加拿大鹅发展历程 - 1957年诞生于多伦多小仓库 最初为寒冷天气功能型小众品牌 主做羊毛背心 雨衣和雪地摩托服 [5][6] - 1970年代女婿David Reiss加入后专注御寒羽绒服 品牌名Snow Goose 客户为北极圈巡航人员 科考站科学家等 [6] - 2001年Dani Reiss接任CEO 更名Canada Goose 转型时尚消费品 开发女装走高端路线 通过影视植入提升知名度 [6] - 2013年贝恩资本以2.5亿美元收购控股权 服装款式从20种扩至200种 拓展全球电商和线下店 [7] - 2017年登陆纽交所和多伦多交易所 巅峰市值78亿美元 [7] 中国市场表现 - 2018年北京三里屯开设中国首店 目前大中华区30家门店占全球74家门店近一半 [7] - 最贵羽绒服达19000元 曾被誉为"羽绒服界爱马仕" 中产标配 [4][7] - 2021年因虚假广告和退货政策双标陷入舆论危机 消费者好感度下降 [10] - 2025财年中国市场收入4.27亿加元 同比增1% 按固定汇率计下滑1.7% [10] - 面临波司登 moncler等竞品挤压 2022年以来已三次更换中国区总裁 [10] 财务与股权动态 - 销售额增速持续下滑 2022-2025财年分别为21.54% 10.84% 9.6%和1.1% [9] - 市值从78亿美元峰值跌至13.6亿美元 蒸发超460亿元人民币 [9] - 贝恩资本持股60.5%多重投票股份 掌握55.5%投票权 正考虑出售部分或全部股权 [11] 全球消费并购趋势 - 高通胀高利率环境下 奢侈品和必需品两端资产更受青睐 [13] - 3G资本94亿美元收购斯凯奇 创鞋业最大收购案 [13] - 中国并购案例频现:红杉11亿欧元收购Marshall 德弘130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等 [15] - 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成并购热点 加拿大鹅潜在买家或来自中国机构 [16]
lululemon的对手被卖了
投资界· 2025-07-10 11:21
核心观点 - 中国电商与品牌运营公司宝尊电商收购英国高端瑜伽服品牌Sweaty Betty的中国区业务,这是宝尊继Gap和Hunter后收购的第三个国际品牌 [4][9] - 中国公司正掀起全球经典消费品牌并购潮,安踏、雅戈尔、报喜鸟等企业通过收购国际品牌实现业务补足和规模扩张 [11][12] - 消费行业因具备抗周期属性在经济波动时期更受资本青睐,跨国公司的中国业务成为并购主要方向 [14] 宝尊电商收购Sweaty Betty - Sweaty Betty创立于1998年,定位高端女性运动服饰,产品定价480-1180元人民币,被誉为"英国版lululemon" [6][7] - 2021年进入中国但水土不服,2023年关闭内地唯一门店,全年收入仅2.03亿美元 [8] - 宝尊电商2024年仍整体亏损,但品牌管理业务2025年Q1收入同比增长23.4%至3.9亿元,经营亏损同比收窄28.1% [9] - 此前收购的Gap和Hunter表现超预期,成为增长主要动力 [9] 中国公司全球消费品牌并购潮 - 安踏收购MAIA ACTIVE、Jack Wolfskin等品牌,通过并购完成全球化布局 [11] - 雅戈尔收购法国奢侈品牌Bonpoint,报喜鸟收购Woolrich海外知识产权 [12] - PE机构参与并购,包括竞购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或达百亿美元)、KKR收购大窑饮品等 [12] - 红杉中国11亿欧元收购Marshall多数股权,蓝池资本投资Golden Goose 12%股权 [13] 消费行业并购趋势 - 消费行业因抗周期属性在经济波动时期更受资本欢迎 [14] - 跨国公司中国业务成为并购主要方向 [14] - 行业洗牌持续但大消费领域保持活跃 [15]
星巴克中国要卖了,估值超350亿
投资界· 2025-06-24 11:12
消费并购市场动态 - 高瓴、凯雷投资、信宸资本等知名机构参与星巴克中国业务反向管理层路演 估值达50-60亿美元(约350-430亿元人民币)[1][2][5] - 竞购方包括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PAG 华润集团与美团为潜在买家 交易由高盛担任财务顾问 预计持续至2026年[5] - 星巴克中国拥有超7700家门店 计划从8000家扩至20000家 公司对股权出售持灵活态度但不急于决策[3][6] 星巴克中国竞争格局 - 面临瑞幸咖啡、蜜雪冰城等本土品牌冲击 瑞幸门店达24097家(星巴克3倍) 年销售额已超越星巴克[8][9] - 新兴连锁品牌M Stand、Manner、库迪及新茶饮品牌跨界加剧竞争 2025Q1同店销售额下降6% 首次实施降价策略[8][9] - 1999年进入中国 曾实现每15小时开一家新店 覆盖200+城市及1000+县级市场 现需战略投资者重振增长[7][9] 跨国消费品牌本土化案例 - 麦当劳中国2017年被中信系以20.8亿美元收购后门店超6000家 目标2028年达10000家 验证本土化成功路径[11] - 红杉中国11亿欧元收购Marshall多数股权 德弘资本130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 方源资本收购Tasaki等案例涌现[12][14] - 通用磨坊拟出售哈根达斯中国门店 迪卡侬考虑出售30%中国股权(估值超10亿美元) PE抄底消费资产趋势显著[14] 行业结构性变化 - 消费行业抗周期属性吸引资本 基金积极寻找并购机会 资产价格处于低位催生抄底窗口[13][14] - 跨国品牌中国业务成并购主战场 战略投资者推动门店扩张与本土化创新 行业洗牌加速[11][14][15]
70亿,顶流口红被卖了
36氪· 2025-06-03 16:23
交易概况 - 美国彩妆品牌elf Beauty以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收购美妆品牌Rhode [3][7] - 交易结构包括6亿美元现金、2亿美元新发行普通股及2亿美元潜在收益(基于未来三年增长)[7] - Rhode成立仅三年,年净销售额超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27亿元),在售产品仅10款 [3][21] 品牌背景 Rhode - 由女明星海莉·比伯创立,定位极简主义纯净美妆,主打16-29美元(约合人民币117-212元)平价产品 [14][17] - 爆款唇膏手机壳上市25分钟售罄,单品年销100万支,营收1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6亿元)[18][20][21] - 社交媒体影响力显著:TikTok粉丝150万,小红书笔记超1万篇,话题浏览量6700万 [21] elf Beauty - 成立于2004年,主打10美元以下平价彩妆,曾超越美宝莲成为美国第一彩妆品牌 [11] - 2014年被TPG Growth以2-3亿美元收购,2016年上市,当前市值约63亿美元 [11] - 旗下拥有Elf、Naturium等品牌,2023年退出中国市场 [11] 行业趋势 - 全球消费并购活跃:普拉达13.75亿美元收购范思哲,3G资本94亿美元收购斯凯奇 [24][25] - 消费行业抗周期属性强,并购整合机会多,优质资产受资本青睐 [26][27] - 投资机构L Catterton新募110亿美元资金,重点布局消费并购 [28][29]
70亿,顶流口红被卖了
投资界· 2025-06-01 15:24
消费并购案例 - 美国彩妆品牌e lf Beauty以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收购美妆品牌Rhode 后者成立仅三年 年净销售额超过2亿美元 [1] - 交易结构包括6亿美元现金 2亿美元新发行普通股 以及根据未来三年增长情况额外支付2亿美元的潜在收益 [5] - Rhode创始人海莉·比伯将担任首席创意官和创新主管 并成为e lf Beauty战略顾问 [5] 被收购方Rhode品牌表现 - Rhode凭借一款唇膏手机壳成为现象级爆款 上市25分钟内售罄 唇膏等待名单达40万人 手机壳等待名单20万人 [14] - 品牌成立三年仅推出10款产品 采用纯直销模式 年净销售额达2 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 27亿元) [15] - 在TikTok平台拥有150万粉丝 4300万点赞 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超6700万 [14][15] 收购方e lf Beauty背景 - 成立于2004年 以1美元平价化妆品起家 首年销售额达500万美元 [7] - 2014年被私募巨头TPG Growth以2-3亿美元收购 2016年上市 当前市值约63亿美元 [7] - 旗下拥有Elf Naturium Well People和Keys Soulcare等品牌 主打10美元以下平价彩妆 [8] 全球消费并购趋势 - 鞋业巨头斯凯奇被巴西3G资本以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0亿元)收购 创鞋业最大收购案 [17] - 普拉达以13 75亿美元(约合100 57亿元人民币)收购意大利品牌范思哲 [17] - 消费行业因具备抗周期属性 在经济波动时期更受资本青睐 [17][18] 行业资本动态 - 全球投资机构L Catterton新募集110亿美元资金 重点布局消费并购领域 [18] - 消费行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的趋势明显 中国消费市场也进入并购整合新时代 [18]
温州大佬,操刀一笔海外并购
投资界· 2025-02-12 10:37
并购交易动态 - 报喜鸟集团收购国际户外品牌Woolrich在欧洲以外所有地区的知识产权,交易金额未披露[3] - Woolrich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户外品牌之一,拥有95年品牌历史[3] - 报喜鸟与Woolrich International签订5年品牌采购和咨询协议以确保全球品牌定位一致性[6] - Woolrich计划2025年在中国一线城市开设门店,目前主要市场在欧洲[6] 报喜鸟集团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1980年温州服装厂,1996年组建报喜鸟服饰集团[8] - 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温州首家上市服装企业,截至2月11日市值63.19亿[3][9] - 曾采用"全国统一定价、永不打折"策略,邀请任达华代言[9] - 2019年扭亏为盈,2023年营收突破52亿,净利润近7亿[10] - 2011年获得韩国Hazzys品牌10年独家使用权,该品牌2023年贡献营收超主品牌[10] 行业并购趋势 - 雅戈尔集团收购法国奢侈童装品牌Bonpoint,此前已收购Helly Hansen等品牌[12] - 波司登联合凯辉基金投资加拿大户外品牌Moose Knuckles,持股超30%[12] - 红杉中国以11亿欧元收购Marshall马歇尔集团[13] - 方源资本联合财团以约48亿人民币收购日本高级珠宝品牌Tasaki[13] - 安踏通过收购FILA、始祖鸟等品牌实现全球化扩张[12] 战略布局分析 - 报喜鸟2024年9月定向增发2.86亿股募集8亿资金,为收购做准备[10] - 公司2016年代理法国户外品牌乐飞叶但表现平平,现通过收购Woolrich强化户外布局[10] - 国内服装企业争相布局户外运动赛道,复制安踏收购始祖鸟的成功模式[10] - 消费行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VC/PE在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