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创新
搜索文档
勃林格殷格翰首次启动人用药本地化生产,确保降糖药在华稳定供应
第一财经· 2025-10-13 14:14
公司战略与本地化生产 - 公司启动重磅降糖药欧唐宁(利格列汀)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计划,这是其在中国首个实现本地化生产的人用药 [1] - 该计划标志着公司在中国市场实现从商业运营向产业链纵深发展的跨越,是深化在华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1] - 本地化生产将显著提升欧唐宁在中国市场的供应稳定性,并推动上海人用药品生产基地的设备升级与产能优化 [1] - 欧唐宁于2013年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2023年其核心化合物专利到期 [3] - 根据米内网数据,2023年欧唐宁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13亿元人民币 [3]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公司计划未来5年在华研发投入超过50亿元人民币 [3] - 人用药品研发管线将聚焦于代谢、炎症、眼健康和肿瘤学领域 [3] - 通过"中国关键"战略,新产品和新适应症有望在中国实现与全球同步甚至更早获批 [3] 行业背景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跨国制药公司,其上海张江的中国生物制药基地获得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全球主要药品监管机构认证 [4] - 上海是公司重要的市场和研发生产基地,拥有辐射亚太区域核心供应枢纽的战略地位 [1][4] - 跨国企业正对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启动新一轮投资,上海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地位和能级持续上升 [4] 行业活动与外部环境 - 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将于10月13日在张江开幕,吸引国内外院士、临床专家及千余位药企、投资机构代表参会 [5] - 公司全球股东委员会主席指出中国已是全球创新的引领者,政府积极推动生物医药领域创新 [3] - 创新被视作上海战略的核心动力,需要鼓励和支持创新的市场环境 [4]
“开源创新·聚链共生” 第八届浦江产融峰会在沪举行
中证网· 2025-10-11 20:57
峰会概况 - 第八届浦江医药健康产融创新发展峰会于2025年10月11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开源创新·聚链共生” [1] - 峰会作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周”的旗舰活动,汇聚了政、产、学、研、资领域的300余位重量级嘉宾 [1] - 峰会由上海医药主办,已成为引领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风向标和高端学术平台 [1][6] 政策与战略导向 - 政策制定者指出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创新格局,峰会紧密对接国家战略 [2]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表示将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服务与环境,完善“研—产—临—用”全链条体系 [3] -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浦东新区最具活力的先导产业之一,峰会为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高地注入新活力 [4] 议题与讨论焦点 - 峰会议题全面覆盖医药健康产业关键环节,探讨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协同、创新药全链条支持体系等前沿议题 [3] - 在资本与市场层面,与会代表分享了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趋势与IPO新动向 [3] - 在科学与临床层面,院士科学家发布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最新成果及免疫激活机制与创新药研发的突破方向 [3] 跨界融合与平台价值 - 峰会设置“浦江汇·前沿议事厅”板块,汇聚院长、总裁、创始人与投资界代表共话“科学引领·无界创新” [4] - 通过跨界融合与思想共创,实现从问题洞察到方案落地的高效转化,孕育面向未来的合作与创新可能 [4] - 上海医药作为“链主”推动上海前沿创新中心建设,通过“一张桌”机制聚合政产学研医资力量 [6]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峰会持续发挥平台效应,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与资本链高效对接,助力中国创新药加速走向全球 [6] - 未来峰会将持续为行业构筑全景式价值链,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高地 [6] - 上海医药将持续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6]
中环环保实控人拟变更为刘杨,后者系赛赋医药董事长及创始人
北京商报· 2025-10-09 19:1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中环环保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北京鼎垣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刘杨[1] - 原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通过股份转让协议,合计转让7054.14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6.6171%,转让单价为8.48元/股,总对价合计5.98亿元[2] - 权益变动完成后,北京鼎垣将持有公司11.5931%股份,嘉兴鼎康将持有5.024%股份,两者合计持有16.6171%股份[2] 新实际控制人背景 - 刘杨为北京赛赋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及创始人[1] - 刘杨长期深耕生物医药创新领域,旗下企业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凭借前沿技术与创新模式成为行业领先企业[3] 新控股股东资源与整合计划 - 北京鼎垣和嘉兴鼎康计划发挥自身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资源优势,依托上市公司平台进行管理及资源配置的优化整合[3] - 整合目标为优化中环环保资产质量,促进公司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价值[3] 新实际控制人旗下企业业务 - 赛赋医药成立于2016年,提供国际一流的医药CRO评价服务,并结合技术开发、融资和创新医药产品转化等服务[3] - 公司下设多个专业技术平台,包括医药研发咨询、注册申报、抗体药物发现、AI驱动和类器官早期药物筛选等,能为医药研发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3]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渤海明珠新“药”方——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09-28 15:59
文章核心观点 - 天津正通过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完善产业基础与产业链、优化政策与人才生态,加速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1][2][7] 科技创新能力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发现以乙酸为原料的低碳酵母细胞淀粉合成路线,实现淀粉的低碳微生物高效合成 [1] - 研究所有上千人研发队伍,承担国家、天津市和中国科学院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多个 [2] -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前沿技术中心设有12个由顶尖人才领衔的分中心,配备高精尖设备 [2] - 天津生物医药领域拥有3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包括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所专业性大学和11个专业学院 [3] 产业基础与产业链 - 苏州艾捷博雅科技在天津新建工业色谱材料生产基地,年产能近百吨,产值将达5亿元 [5] - 2024年天津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突破900亿元 [5] - 产业衍生出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造、中成药生产和中药饮片加工5个子链条 [5] - 天津恒瑞医药牵头成立放射性药物创新联合体,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资源进行关键技术攻关 [5] 政策与人才支持 - 天津印发《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打造覆盖创新策源到生态优化的全生命周期支持服务体系 [7] - 天津全和诚科技获得邮储银行天津分行"研发贷"首笔两百万元支持资金,产品可覆盖技术产业化全流程关键环节资金需求 [7] - 天津加速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为企业提供壮大土壤 [7] - 合源生物首个自主研发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于2023年11月获准上市,其高质量临床研究数据和先进生产工艺获得国际认可 [7]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渤海明珠新“药”方——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观察
新华社· 2025-09-28 15:49
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现以乙酸为原料的低碳酵母细胞淀粉合成路线 实现淀粉低碳微生物高效合成[1] - 研究所拥有上千人研发队伍 承担1200多个纵向科研项目[1] - 天津生物医药领域拥有3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包括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 -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前沿技术中心设有12个分中心 配备高精尖设备[1] 产业规模与结构 - 2024年天津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突破900亿元[2] - 产业衍生出制药 医疗器械 生物制造 中成药生产和中药饮片加工5个子链条[2] - 苏州艾捷博雅科技新建工业色谱材料生产基地 年产能近百吨 产值达5亿元[2] 产学研协同发展 - 天津恒瑞医药牵头成立放射性药物创新联合体 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3] - 天津大学药学院与恒瑞医药校企共育硕士研究生开展抗癌靶向药物研究[2] - 创新联合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打通产学研用堵点[3] 政策与金融支持 - 天津市印发《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打造全生命周期支持服务体系[3] - 全和诚科技获得邮储银行天津分行"研发贷"首笔200万元支持资金[3] - 政策覆盖技术产业化全流程关键环节资金需求[3] 人才生态建设 - 天津加速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3] - 合源生物在高技术人才支持下实现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准上市[4] - 中国原研疗法获得国际认可 包括高质量临床研究数据和先进生产工艺[4] 企业创新成果 - 合源生物2023年11月首个自主研发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准上市[4] - 产品为白血病患者提供CAR-T药物治疗新选择[4] - 企业临床研究数据和生产制造工艺得到国际认可[4]
四川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成果丰硕
中国发展网· 2025-09-26 17:36
四川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战略 - 四川省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举措,系统谋划并强力推进落地 [3] - 省政府出台“科创10条”政策,以“一事一议”方式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提供真金白银激励科研人员 [3] - 全省正加快打造先进核能、天文观测、深地科学、生物医药等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并已产出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 [3] 成都国际前沿核聚变研究集群 - 在磁约束方面,建成我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 [3] - 在惯性约束方面,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将实验验证世界首创的Z箍缩+局部点火聚变靶技术 [3] - 四川是全国唯一集聚磁约束、惯性约束全路径核聚变研究主流路线的省份,中国环流器系列装置屡创运行纪录,电子离子突破“双亿度”,标志核聚变研究挺进燃烧实验 [4] 甘孜世界海拔最高天文观测集群 - 在稻城海拔4000米以上高高原地区,建设多项科学指标居世界第一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全球最大综合孔径的圆环阵射电望远镜等天文观测设施 [5] - 该集群运用射电、红外、光学、紫外、X射线、伽马射线等多种手段,覆盖从宇宙线观测到对日、对月观测等多对象 [5]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发现人类迄今为止最高能量光子、最亮伽马射线暴,确认首个超级宇宙线源,多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十大科技新闻 [5] 凉山全球最深深地科学设施集群 - 在锦屏山地下2400米处建设世界最深、可用空间最大、综合条件最好的锦屏深地实验室 [6] - 实验室已集聚清华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10余个科研团队,形成粒子物理、宇宙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世界级开放共享实验平台 [6] - 取得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国际领先的轻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直接探测结果等多项重大前沿科学成果 [6] 成都全国链条最全生物医药创新集群 - 以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为牵引,集聚建设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 [7] - 形成从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到中试验证到临床应用的完整创新链产业链,拥有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全牌照” [7] - 成功研发肿瘤mRNA疫苗、骨骼肌松弛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佳泰莱)等多种创新药物 [7] 未来发展规划 - 下一步将加快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提升运行效能,支持设施沿链布局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7] - 大力促进设施开放共享和“沿途下蛋”,继续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四川 [7] - 面向产业重大需求再布局一批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发挥其在汇聚创新资源、吸引全球人才、产出原创成果、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7]
天士力加入生物创新药国家队 普佑克脑梗适应症获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2 18:09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政策强力鼓励创新药产业发展 打造生物医药国家队[1] - 上半年国内创新药获批数量创近五年新高[1] - 国家层面积极推动生物医药创新[5]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成为华润三九成员企业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5] - 作为华润三九"一体两翼"战略中的"一翼" 核心定位为"创新驱动"[5] - 公司致力于创新中药和创新生物药"双引擎"研发创新能力[6] - 公司愿景是成为创新引领的中国医药市场领先企业[5] 产品研发进展 - 重磅生物创新药普佑克获批新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适应症[1] - 普佑克是"十一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的1类生物创新药[1] - 公司在研管线中创新药达31项[5][6] - 多款CGT 抗体药物等热门靶点药品进入临床[5][6] - 创新中药领域有近20款临床中后期产品持续推进[6] 产品临床优势 - 普佑克作为特异性溶栓药具有溶栓机制独特 全身系统性出血风险小的特点[1] - III期临床试验纳入1552例AIS患者 普佑克组症状性颅内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2] - 7天内溶栓相关的大出血和全身系统性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 - 普佑克安全风险可控 与原研药相比死亡和出血风险较低[4] - 被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神经病学》认可为安全的溶栓药物[1] 市场价值与前景 - 公司首次详细阐述"疾病树"和"产品树"战略布局[6] - 研发管线尚未得到充分定价 有望实现价值重估[6] - 公司正加速从传统药企蜕变成为创新型医药企业[6] - 依托华润央企体系 瞄准生物药大市场[6]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黄金三角”如何撬动低空经济“腾飞”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33
浙江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 浙江省首支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完成备案 总规模30亿元 首期10亿元 采用双GP双国资管理模式 由浙江空港私募基金和浙江富浙私募基金联合管理 台州国资共同参与 形成省级统筹加市级支撑加区级落地的资本协同网络 [1] 长三角低空经济政策协同 - 长三角沪苏浙皖形成互补支撑制度创新矩阵 四地出台2027至2035年低空经济发展方案 [2] - 上海锚定2027年500亿元核心产业规模 实施三区联动战略 试点上海浦东至嘉兴南湖省际载人航线 [2] - 江苏推动2030年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地 重点改革空域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 [2] - 浙江明确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低空经济高地 台州设立多支产业基金聚焦航空航天核心技术 [2] - 安徽将2027年定为全国领先节点 合肥布局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 探索无人机即时物流和应急投送应用 [2]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与应用场景 - 长三角加速形成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3] - 上海金山开通海岛物流专线 瑞金医院贯通跨区域低空医疗救援通道 浦东至南湖至金鸡湖低空载人网络从蓝图走向现实 [3] 产业链与资本协同 - 省级基金投资高价值环节 如浙江低空基金投资蜂巢无人机台州基地 形成年产500套产能 [5] - 市级资本和专项债嵌入产业链末梢 安徽专项债支持合肥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苏州设立超200亿元低空经济基金群覆盖适航检测航电系统等短板领域 [5] - 形成上海研发与总装中心 苏浙皖分工配套的2小时供应链生态圈 [5] - 宁德时代对峰飞航空数亿美元投资聚焦固态电池研发 提升eVTOL适航安全阈值 [6] - 上海苏州嘉兴芜湖统一规划起降点航线与空域资源 形成覆盖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低空航线网络 [6] 融资与资本运作 - 2024年长三角低空经济融资结构性复苏 市场资本加政策基金双轮驱动 [7] - 上海eVTOL企业融资额14.7亿元位列全国首位 浙江台州蜂巢无人机产业集群和江苏低空基建项目吸引大量社会资本 [7] - 政府基金破解早期融资难题 浙江双GP双国资模式兼具产业资源调度和专业资本运作能力 苏州超200亿元基金集群锁定适航检测航电系统等关键领域 [7][8] - 沪苏浙皖探索反哺机制 将部分基金收益再投入低空科创项目 形成资本自循环良性闭环 [8] 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 基金具备资本配置功能 投后打通适航认证供应链订单等关键资源 实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9] - 专项债和公共投资建设起降场通信网络监测平台 降低企业试点和运营门槛 [9] - 长三角探索跨省空域统筹与适航结果互认 提升企业取证效率 突破行政壁垒 [9] - 统一技术路线跨省监管协同长期资本供给支撑打造万亿级低空产业带 [10] 其他区域经济动态 - 长三角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在杭州举办 汇聚150多家供应商展示千余种优质农产品 [11] - 上海沃橙新能源落地闵行 专注于智慧储能解决方案 自主研发星曜石地埋式储能系统 [12] - 傅利叶智能发布人形机器人GR-3并开启预售 浦东智元机器人启动智元A计划 目标三年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浦东集聚超100家机器人企业 核心产值超百亿元 [12] - 宁波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揭牌 提供测试服务并建立产业数据中心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 汇聚近40家产业链企业及院校 [13] - 耐世特投资10亿元在苏州建设亚太总部及研发智能制造基地 2026年投产后园区年产值破百亿元 [13] - 圣奥科技投入1.26亿元启动五年系统性变革项目 目标年复合增长率30% [14] - 钱塘医药港元成里商业办公综合体启动招商 总体量20万平方米 含3万平方米商业和17万平方米办公空间 [14] - 合肥电网首次用无人机空运80斤避雷器上山 5分钟完成山地抢修 [14] - 合肥生物医药全产业链营收破千亿元 集聚超千家企业 打造全球影响力创新先导区 [14]
A股科技树,轮流开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5:36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16日沪指在3900点关口蓄势 日K线呈现三根小阴线 但科技主线板块轮番走强[1] - 科技板块呈现"百花争艳"态势 包括半导体、算力、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多领域表现活跃[1] 半导体板块 - 寒武纪午后一度上涨超过6% 股价重回1500元关口[1] - 液冷服务器概念持续走强 淳中科技走出6天5板行情 公司澄清业务仅涉及液冷测试平台等测试环节 不涉及生产制造 但市场追捧力度不减 年内股价涨幅达180.55%[1] 算力板块 - 华胜天成出现涨停 中科曙光大涨超过7%[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特斯拉CEO马斯克于9月12日以372.37美元至396.54美元价格购入257万股公司股票 价值约10亿美元 此为2020年2月以来首次增持[4] - 豪恩汽电盘中突破200元/股大关 续创历史新高 最终报收193.06元 当日上涨8.37% 最高价203.15元 成交金额18.51亿元[5] - 万向钱潮、朗博科技、均胜电子等个股均出现涨停[4] - 宁德时代昨日创新高后小幅下跌 报收353.42元 成交额达133.26亿元[5] 行情轮动分析 - 行情发展需要主线引领 主线确立的量化线索是股票上涨集中度提升 资金需形成合力与接力而非四面出击[6] - 主线行情向纵深发展时 内部分化最严重行业/主题的滞涨股票将有显著补涨需求[6] - 主线行情沿产业链进行价值传导 由表及里从终端应用向上游材料资源传导 由点到面从核心环节向周边领域扩散[7] - 9月是行业轮动强度上行的传统窗口 市场倾向于轮动扩散寻找机会 近期科技产业趋势连续催化维持市场热度[7] - 9月上半月"股价-业绩相关性"为负 市场交易预期 下半月业绩对股价影响开始提升[7] 投资策略建议 - 关注半导体自主可控主线 催化因素包括美新清单、中方反倾销、大基金三期首单落地、存储涨价20%-30% 重点领域包括模拟芯片国产替代率低于15%、存储模组受益涨价、先进封装与光刻胶业绩环比扭亏[8] - 关注新能源车主线 特别是智能驾驶与固态电池 催化因素包括八部门文件明确2026年L3级智能网联车规模化落地、特斯拉FSD入华预期 重点方向包括车规MCU、激光雷达、域控制器及固态电池产业链[8] - 关注生物医药主线 催化因素包括国常会强调加快生物医学技术转化、创新药医保谈判简易续约规则落地 重点关注海外授权管线丰富、临床数据将于Q4公布的小市值公司[8]
特宝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孙黎:创新永不止步,生物医药没有“老本”可吃
搜狐财经· 2025-09-11 14:01
公司发展成就 - 公司在"十四五"时期取得多项突破 包括科学研究 新药研发和临床治愈等方面[3] - 公司2023年和2025年各有一款国家1类新药上市[7] - 公司已有6个蛋白质类生物制品获批上市 多个一类新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覆盖长效蛋白 核酸药物及基因治疗等领域[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8.17亿元 归母净利润8.28亿元 分别是2019年7.30亿元营业收入和6429.39万元归母净利润的3.86倍和12.87倍[14] - 科创板上市募资净额3.3亿元 用于蛋白质药物生产改扩建 研发中心建设和多个新药临床研发项目[12] 乙肝治疗突破 - 公司支持珠峰项目入组超3万名乙肝患者 已有超1万名实现临床治愈[9] - 持续治疗36周以上患者的48周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超30% 相比之前1%至3%的清除率显著提升[3][9] - 派格宾适用于临床治愈成人慢性乙肝增加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于2024年3月获得受理[9] 资本运作与激励 - 2024年8月实施上市以来首期股权激励计划 覆盖核心技术团队与业务骨干[14] - 科创板上市缓解了临床投入后期开发阶段资金不足的问题[12] 战略布局与收购 - 全资子公司厦门伯赛基因转录技术有限公司收购Skyline Therapeutics Limited部分资产 并于2025年7月29日完成资产交割[18] - 公司逐步从以产品和技术为中心向运用多平台 多工具 多手段解决疾病问题的企业转变[18] 行业前景 -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出海成为重要趋势 全球创新价值显著提升[19] - 全球对生物医药的刚性需求持续提升 企业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广度深度都在正向发展[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