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益生菌
icon
搜索文档
倍加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19:5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增长21.78%,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31.6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21.43亿元,较年初增长6.36%,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95亿元,较年初降低20.35% [15] - 2024年度公司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主要因净利润为负且需保障资金需求 [3][22][23] 行业市场分析 口腔清洁护理行业 - 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388亿元增至2023年491.5亿元,预计2023-2028年CAGR为3.75%,进入平稳增长期 [4] - 牙膏和牙刷为两大主导品类,2024年电商平台零售额占比分别为51%和31%,合计达82% [5] - 电动牙刷和口喷等新兴品类增长显著,2024年电动牙刷市场份额达19.6%,口喷零售额同比增长3% [7] 湿巾行业 - 全球湿巾市场规模2023年为178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226亿美元,北美和西欧为主力市场 [8] - 中国湿巾市场规模从2017年67.44亿元增至2023年116亿元,CAGR为9.46%,预计2028年达146亿元 [8] - 婴儿湿巾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细分品类,受益于新一代父母卫生意识提升 [9] 益生菌行业 - 中国益生菌行业规模从2019年760.75亿元增至2023年1188.47亿元,CAGR为11.8%,预计2030年达2032.77亿元 [10] - 国内益生菌产品多依赖进口菌种,但本土菌种因更适配中国人肠道特点,未来有望逐步替代进口 [11] 公司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包括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牙刷、牙膏等)、一次性卫生用品(湿巾)及益生菌制品(原料菌粉和终端消费品) [13] - 2024年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刷丝采购均价同比下降10.77%,塑料粒子上涨1.74%,无纺布下降0.74% [17][18][20] 公司治理与规划 - 2025年拟申请不超过9.85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并为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6.2亿元担保额度 [50] - 计划使用不超过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有效期12个月 [63] - 制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制度》并修订多项内控制度,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32]
均瑶健康2024年益生菌业务营收达7.92亿元 已占整体营收“半壁江山”
证券日报网· 2025-04-30 15:4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58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01亿元 [1] - 2024年益生菌饮品及食品收入7.92亿元,2025年一季度益生菌食品板块收入同比大涨139.19% [2] - 2025年一季度电商渠道收入同比激增1173.33% [2] - 2024年国际市场营业收入8460万元,同比增长24.54%,2025年一季度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大涨77.43% [5] 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构建以益生菌为抓手的大健康支柱品类,开辟低温活性益生菌饮品新赛道并布局益生菌食品 [1] - 益生菌业务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1] - 公司孵化"每日博士"、"体轻松"等益生菌品牌 [2] - 新拓展东方购物、拼多多等电商渠道,与OLE、开市客、华住等重要客户完成战略签约 [4] - 联合推动低温益生菌饮品上市,加速产品从研发到市场的转化效率 [4]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整合均瑶润盈,构建"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一体化闭环体系 [2] - 均瑶润盈是中国首家参与制定《食品加工用乳酸菌》标准的企业,拥有30000余株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库 [3] - 公司与江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形成"基础研究—应用转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 [3] - 公司实现益生菌原材料的掌握,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以缓解产能压力 [3] 市场与行业 - 2018年至2022年国内益生菌市场规模从647.7亿元增长至1093.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14% [2] - 预计2025年全球益生菌产业产值将超过77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将超过25% [2] - 2025年国家层面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推动全民健身和减肥 [6] - 健康产业在政策红利下加速扩张 [6] 国际化布局 - 均瑶润盈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益生菌出口第一大企业 [5] - 公司益生菌全球化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渐成为新的增长极 [5] - 与国外大厂相比,均瑶润盈具备价格优势和供应链稳定性 [5] 供应链管理 - 公司建立"原料-产品-渠道"一体化生态链模型 [3] - 2024年新引进4家友商选择泛缘供应链作为城配运营商 [4] - 优化仓配成本,依托强大的统仓统配实力 [4]
均瑶健康2024年报:益生菌营收破7.92亿元,抢占万亿健康赛道先机
新浪财经· 2025-04-30 11:52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拉开万亿级健康产业赛道,均瑶健康作为“常温乳酸菌第一股”,凭借在传统领域的龙头优势、益生菌业务的发展、全产业链布局及全球化战略,展现出强劲增长韧性与发展潜力,有望在大健康产业持续领航,实现业绩长期稳健增长 [1][9][10] 行业情况 - 2025 - 203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从13.4万亿元增长至29.1万亿元 [2] - 2018 - 2022年国内益生菌市场规模从647.7亿元增长至约1093.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4%,预计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产业产值将超77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超25% [5] - 国内益生菌行业在高端菌株研发、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方面存在问题 [6]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在夯实常温乳酸菌品牌地位基础上,拓展至低温活性益生菌饮品,开发四大健康功能饮品系列,多元化布局健康食品细分领域 [2] - 公司构建“研发 - 生产 - 销售”产业链一体化闭环体系,在研发端有自主知识产权菌种库,与高校合作创新;上游掌握原材料,推进募投项目;下游建立一体化生态链模型,拓展渠道 [6][7][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4.58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4.01亿元营收,2024年味动力毛利率达38.39%,提升1.98% [3] - 2024年益生菌饮品及食品业务收入7.92亿元,2025年一季度益生菌食品板块收入同比大涨139.19%,一季度电商渠道收入同比激增1173.33% [4] 公司海外业务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在国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约8460万元,同比增长24.54%;2025年一季度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大涨77.43% [9] - 均瑶润盈是亚洲大型益生菌生产基地之一,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价格、供应链和制造成本优势 [9]
Cell子刊:我国学者利用“后生元”破解便秘难题,效果超越益生菌
生物世界· 2025-04-29 15:28
慢性便秘治疗新突破 -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胃肠道疾病,常伴有肠道炎症,传统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排便习惯教育和非处方泻药,但近半数患者对泻药引起的肠胃不适表示不满 [2] - 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研究,揭示后生元制剂Probio-Eco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代谢物"双通路显著改善慢性便秘 [2] - 这项历时2年、覆盖110人的临床试验可能改写全球6亿便秘人群的治疗方式 [2] 后生元技术优势 - 后生元是益生菌发酵后的代谢产物,无需活菌即可起效,含有琥珀酸、5-羟色氨酸等30多种活性成分 [6] - 相比传统益生菌,后生元具有耐储存、见效快、可绕过抗生素干扰等优势 [6] - 后生元制剂可常温保存18个月,比需要冷藏的益生菌更具商业应用潜力 [14] 临床试验结果 - 研究采用9周交叉试验设计,纳入110名符合罗马IV诊断标准的慢性便秘患者 [8] - 后生元治疗组完全自发排便频率提升19%,排便费力评分降低32% [10] - 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腹胀烦恼减少27%,身体不适感下降26% [10] -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安慰剂组更低(5例vs7例) [10] 作用机制解析 - 通过琥珀酸-短链脂肪酸轴显著提升丙酸、丁酸等"肠道润滑剂",刺激肠壁分泌保护性粘蛋白MUC2,效果比直接补充益生菌高3倍 [12] - 色氨酸双通路:5-羟色氨酸转化为血清素激活肠道动力,3-吲哚丙烯酸激活AhR受体减少肠道炎症 [12] - 小鼠实验中粪便含水量恢复86%,碳末排出时间缩短40%,肠屏障基因Claudin-1表达提升2.3倍,炎症因子IL-6下降58% [13] 产业化前景 - 研究首次实现"临床-动物-多组学"三维验证,Probio-Eco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14] - 该技术不仅适用于慢性便秘治疗,还为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疾病提供新思路 [14] - 相比传统益生菌,后生元制剂具有更长的保质期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