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旅

搜索文档
活力涌动 消费焕新——湖北文旅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网· 2025-09-06 12:01
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湖北利用荆楚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 拉动消费[1] - 云梦县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新增沉浸式展厅和秦简书写台等设施[2] - 宜昌依托区位优势推出"两坝一峡""长江夜游"等旅游项目[4] 文旅消费数据表现 - 云梦县博物馆1-7月文创收入突破400万元 接待研学团队2万人次[2] - 三峡旅游集团暑期"两坝一峡"游轮接待游客近百万人 同比增长30%[4] - 湖北1-7月接待游客5.47亿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约571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4.61%和16.07%[9] 夜间经济发展情况 - 襄阳唐城景区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 夜间游客占比达60%[7] - "武当一梦"园区开业以来接待游客60万人次 营业收入2000万元[9] - 景区采用裸眼3D投影等技术打造行进式夜游体验[7] 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 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提供平稳游览体验[3][4] - "武当一梦"运用前沿视觉装置和全息交互技术呈现武当文化[9] - 景区通过球幕影院和VR设备提供沉浸式体验[7]
韧性经营主动突围,华侨城A稳住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7: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3.2亿元,归母净利润-28.7亿元,虽未扭亏但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1][3] - 经营性净现金流2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0.22% [3] - 有息负债总额1288.3亿元,其中中长期借款占比68.3%,平均融资成本3.5%较年初下降11个基点 [3] -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下降,体现降本增效成果 [3] 文旅业务运营 - 文旅板块营收占比从49.21%升至72.15%,成为核心支撑板块 [4] - 旅游综合业务实现营收81.65亿元,累计接待游客3771万人次 [5] - 主题公园通过IP联动与科技融合实现转型:深圳欢乐谷改造后客流同比提升12%,武汉欢乐谷IP活动带动周边消费增长30% [5][6] - 轻资产拓展新增浙江衢州、安徽祁门2个项目 [7] - 自主孵化IP成效显著:"福禄兽"IP带动商户销售额增22%,"唐僧"IP全网曝光量超10亿次 [6][7] 地产板块发展 - 签约销售面积60.7万平方米(同比+4.12%),签约销售金额94.9亿元 [8] - 多个项目位列城市销售前三:佛山顺德二期、无锡经开华发、重庆华侨城等 [8] - 新增重庆沙坪坝项目,计容建筑面积5.28万平方米,土地价款4.57亿元 [8] - 推行"好房子"标准:重庆华侨城·熙宸项目创新设计130%实得率及双平台配置 [9] 科技与服务体系 - 智慧工地通过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提升管理效率 [10] - 物业服务获17项行业荣誉,包括"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100强" [11] - 数字化应用成效显著:AR数字艺术客房预订占比60%,AI导览系统提升商户转化率12% [7] 战略方向 - 坚持"地产+文旅"双轮驱动模式,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现金流管控 [1][3] - 通过IP生态构建(星河计划)和科技赋能突破物理边界 [5][7] - 以销定投策略优化资产结构,强化去化能力和产品力提升 [8][9]
三湘印象2025上半年营收3.77亿元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全景网· 2025-08-26 11:09
财务业绩 -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72万元 [1] 文旅演艺项目进展 - 首个一体化文旅演艺项目《印象·妈祖》市场反响热烈 深度融入新型旅游模式并成为湄洲岛文旅新名片 [1] - 纯数字化文旅项目《又见恐龙》XR嘉年华首展4个月接待观众超5万人次 已成功复制至沈阳并推进多城市迁移合作 [1] - 通过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推进演艺布局向都市及虚拟空间延伸 构建沉浸式体验新范式 [1] 项目储备与布局 - 重点推进旅游城市非遗演艺及城市中心文博项目布局 部分项目有望年内签约 [2] - 山东滨州蒲湖演艺项目室外部份进入制作阶段 佛山东华里项目进入深化设计阶段 [2] - 安徽、山东、黑龙江等地的10余个储备项目正在洽谈推进 [2] 现有项目运营表现 - 《印象大红袍》春节期间6晚演出25场 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 [2] - 《又见平遥》五一假期每日加演至5场仍供不应求 引发全网热议 [2] - 《又见敦煌》《印象武隆》《知音号》等项目节假日门票销售火热 [2] 地产业务动态 - 政策面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 - 公司积极推进存量房产去化及盘活工作并取得一定效果 [2]
天工开物·数字艺术暨“沄影”数字文旅专题发布会在京举行
北京商报· 2025-08-23 11:35
公司活动与发布 - 沄影平台联合新华网承办数字艺术暨数字文旅专题发布会 展示数字文旅专业服务平台技术成果 [1] - 活动联动上海白日梦科技和布比科技等协办单位 呈现AR交互 区块链确权及数字艺术品拍卖等创新应用场景 [1] - 通过五大主题演绎单元多维展现科技赋能的文化遗产活化 艺术表达升级及文旅体验重构 [1] 艺术创作与数字技术融合 - 艺术家李恒将现实工程元素如桥梁 高铁和城市天际线融入重彩山水画 用数字技术呈现工程建设等文化遗产 [1] - 数字艺术作品突破静态表达边界 实现艺术语言延展与再生 同时延续传统中国画审美意蕴 [1] 项目启动与合作 - 沄影平台携手艺术家李恒启动天工开物艺术作品AR数字艺术进校园项目 [1] - 同时启动天工开物艺术作品文化和旅游专题研学项目 [1] - 文化和旅游专题研学项目拓展艺术与工程 文化与旅行对话维度 包含实地探访港珠澳大桥和高铁枢纽等超级工程 [2] - 项目让观众在慢旅行中体味古城烟火气与非遗传技艺传承 [2]
科技让文旅体验从看景迈向“入戏”
北京青年报· 2025-08-14 03:02
旅游业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出游人次达32.85亿,消费总额3.15万亿元,同比增幅均超15% [2] - 行业从"流量竞争"向"价值深耕"转型,体现文化自信与产业升级的突围趋势 [2] 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 浙江乌镇AI机械臂展示非遗技艺,延安红街VR沙盘重现革命场景,南京博物院VR展复活明代航海盛景 [2] - AI导游用方言解读文物,全息投影呈现《清明上河图》市井烟火,贵州天眼VR观星项目让普通人体验宇宙奥秘 [2] - 科技搭建时空桥梁,将文化从博物馆展柜转化为可感知的情感共振 [2] 政策与市场协同效应 - 重庆荣昌区政府食堂向游客开放美食体验,武汉景区周边免费开放停车场和卫生间 [3] - 抖音、携程等平台推出惠民活动,提升服务颗粒度以增强游客满意度 [3] - 城市治理包容性与公共服务人性化成为吸引游客的"隐形资本" [3] 入境游范式转移 - 上海街头东南亚青年追逐美妆潮流,欧美游客痴迷非遗手作,中东客商抢购无人机 [3] - 深圳华强北日均接待超7000名外国游客,消费场景多样性催生文化认同 [3] - 苏州博物馆吴门画派茶具、杭州丝绸数字化定制服务将文化基因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符号 [3] 文旅产业冷思考 - 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用数字化叙事重构文化逻辑,故宫"分时预约"平衡流量与质量 [4] - 技术是舞台,文化是内核,游客的"入戏感"是检验创新成败的标尺 [4] - 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是产业升级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文化全球传播的实践 [4]
四川文旅产业链成果发布 暑期惠游正当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8 06:18
四川省文旅产业链建设进展 - 四川省将文化和旅游产业列为15个重点产业链之一 今年以来12个省级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专项工作方案》聚焦数字文化 演艺 文化创意设计 影视 休闲度假旅游等十大重点领域 [2] - 确立4个主要承载地和17个协同发展地 在全省联动推进产业链式协同 集群发展和能级提升 并在企业培育 重点项目推进 招商引资及繁荣消费市场等方面取得成效 [2] - 四川正加快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 从规划策划 项目建设 品牌塑造 场景创新 主体培育 产品供给 科技赋能 人才引育等多维度发力 着力构建"全域全业态全链条"的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 文旅产业合作与投资 - 活动现场10个文旅产业链重大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总金额达80 8亿元 包括超级赛事IP全链生态合作项目 成都红纺文化乐园 自贡醉美荣乡酒旅融合项目等 [3] - 腾讯游戏副总裁表示将持续推动重点电竞赛事落地四川 深化电竞文旅融合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展示了科技赋能文旅的新成果及其在川投资布局 [3] 暑期文旅消费季活动 - 2025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推出"跟着演出 赛事 美食 影视游四川"主题线路 全省累计发放6565万元暑期文旅消费券 [4] - 成都 绵阳 乐山 泸州 南充 宜宾将举办150余场促消费活动 推出50余项优惠政策 美团 高德等平台同步推出涵盖门票 酒店 出行 休闲等的优惠 [4] - 下半年四川将迎来多项重磅赛事活动 包括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 四川定制版NBA世界名人赛 亚足联冠军精英联赛(宜宾站) 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绵阳发车) 斯诺克巨星邀请赛(乐山站)以及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亚军决赛等 [4] 文旅融合与特色线路 - 推出"一城一戏 千幕千场"演出游 "天府之国 滋味传奇"美食游 "光影镜像 带你入戏"影视游等主题 深化"文旅+"融合 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 [4] -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气象局推出5条精选避暑线路 包括蜀西雪山天路之旅 川西云端牧歌之旅 蜀道翠夏清凉环线 攀西彝风游线 蓉郊森氧栖心之旅 [5]
用好科技元素赋能文旅出圈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04
科技赋能文旅产业 - 人工智能展区首次亮相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示"文化+科技"创新成果激活文旅产业新动能 [1] - 科技赋能地方文旅高质量发展,助其突破地域限制、推动产业升级、拓展价值空间 [1] - 部分地方文旅发展存在盲目追求"新奇特"现象,用科技充当噱头或乱贴文化标签,忽视产品品质和管理运营能力 [1] 科技破圈与地方文旅发展 - 科技助力文旅项目跨越地域限制,实现与游客双向奔赴,但需避免脱离文化根脉和地区特色 [2] - 善用先进技术深度挖掘地标景观、非遗元素等特色资源,提升创新性与吸引力 [2] - "文化元宇宙"等创新模式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异地文旅资源,激发实地游览欲望 [2] - 网红机器人和文创爆款以鲜明本地特色吸引关注,需保障文旅资源数字化流通及云端安全 [2] 科技与文旅产业融合 - 文旅产业链条长、场景多、需求大,为新技术提供研发到应用的完整场景 [3] - 文博会等平台缩小科技与文化认知鸿沟,促进地区和企业合作发展 [3] - 人工智能与VR、AR技术打造互动式文旅消费新场景,开拓科技企业盈利空间 [3] - 智能产品结合大众消费需求融入文旅、科普等多元业态,满足精神文明新需求 [3] 文旅资源转化与价值提升 - 科技助力将文旅资源"存量"转化为破圈发展的"增量",推动文化传播和产业融合 [3] - 创新资源转化与体验模式升级降本增效,提升地方文旅吸引力 [2][3]
新场景新业态层出不穷 文旅“玩法”不断上新 各地假期消费市场欣欣向荣
央视网· 2025-06-02 12:52
文旅消费新场景 - 北京艺术中心举办"城市绿心森林音乐周",结合非遗文创和美食市集吸引音乐爱好者 [1] - 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融合少儿表演与古镇景观,提升假期文化演出活力 [1] - 江苏青年文艺爱好者创作环境舞蹈和古风朗诵,结合端午民俗体验为乡村文化消费注入新活力 [1]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 - 湖南《竹海幻境》剧目融合全息投影等技术,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4] - 江西德安博物馆利用3D数字技术展示文物,端午假期日均游客超6000人次,同比增长30% [7] - 深圳福田龙舟赛采用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吸引约4万名观众 [9] 亲子消费热潮 - 四川北川羌城旅游区推出亲子旅拍套餐,带动家庭消费 [14] - 布达拉宫背景创意拍摄吸引游客排队3小时,旅拍搜索量同比增长230% [16] - 小红书数据显示近五年旅拍笔记数增长9倍,23—27岁女性及亲子旅拍需求旺盛 [19] 创新活动形式 - 南昌旱地龙舟赛和端午蹴鞠吸引儿童参与 [9] - 四川南充无人机编队表演结合龙舟元素,增强节日氛围 [11] - 四川龙泉村机器人和机器狗舞蹈表演吸引游客互动 [13] 文化IP热度 - 洛阳博物馆北魏彩绘陶牵手女俑成为热门打卡点 [17] - 江西德安博物馆展示750年前的粽子文物,通过数字技术增强观赏性 [7]
由“出圈”迈向“扩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9 06:02
徐霞客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 - 宁海县作为徐霞客游记开篇地,自2001年起倡议将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并于2011年获国务院批准 [2] - 2024年徐霞客开游节期间接待游客61万人次,带动消费7.28亿元 [2] - 2025年"中国旅游日"全国主会场活动将再次在宁海举办 [2] 全域旅游转型实践 - 宁海2011年提出"大景区"战略,推动由单一景点向全域旅游转变 [4] - 强蛟镇通过文旅融合打造"乡旅共富路",村民尤伟芬的"山海居"民宿开业即火爆 [4] - 西门城楼周边老旧厂房改造为文创空间,霞客古道增设露营基地等新型业态 [4][5] 宁波文旅活动创新 - 2024年推出"跟着霞客游宁波"主题活动,包含12天城市嘉年华及近千场系列活动 [3] - 海曙月湖红妆巡游、江北老外滩影视取景地、镇海非遗工坊等差异化体验吸引游客 [5] - 象山东旦沙滩运动项目、余姚横坎头村红色研学线路形成特色产品矩阵 [5]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 - 《山河行歌》情景剧结合AI技术复原徐霞客路线,融入沉浸式体验 [5][6] - 前童古镇360°裸眼3D球幕影院采用动感平台技术,奉化《梦在武岭》运用全息影像 [7] - 达人村气象研学站等"黑科技"应用成为文旅扩圈重要方向 [7]
多地游客量同比增超10%!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催热“五一”旅游市场丨五一促消费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5-05 21:24
多地旅游数据亮眼,大城市群周边旅游人气"旺" "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国多地旅游消费数据显著增长。截至5月3日14时,浙江省全域累计接待游客2374.8万人 次,同比增长12.9%。"五一"假期前三天,黑龙江省共接待游客921.5万人次,同比增长13.8%;湖北省A级旅游景 区共接待游客1217.03万人次,同比增长24.15%;江苏省纳入监测的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共接待游客 337.01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达10.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5%和2.97%;甘肃省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和收入双位 数增长,分别达 18.5% 和 29.81%,334.6万人次游客带动消费11.54亿元。 清华大学内排队拍照打卡的游客 大城市群周边旅游度假区、休闲街区人气高涨、丁财两旺。浙江省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假期首日接待游客超14万人 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7%、15.84%;度假区内10家主要酒店客房出租率达94.56%。上 海市佘山度假区"五一"小长假前两日接待量达25.4万人次,度假区内知名酒店的入住率接近100%。重庆市南岸区 弹子石老街、龙门浩老街假期前三日分别接待19万人次和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