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合能源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17 14:32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以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的清洁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传统模式,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多能源品种以及纵向“源网荷储用”多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并促进生产侧与消费侧的互动[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是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行业人才现状与培训需求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等技术,并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能力的跨学科专业应用人才[1] - 人才匮乏问题严重影响了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 培训对象广泛覆盖电网公司、发电集团、新能源企业、园区管委会、用能企业、设计院、产业投资公司等从业人员[2] 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包括其内涵、推动力、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方案策划[3] - 详细讲解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行业政策、技术要点、运营模式及平价上网预期[4] - 分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市场展望、适应场景、开发前景、系统设计及核心设备选型[4] - 探讨风电产业在双碳目标下的综合能源应用、成本与经济性分析[4] - 介绍氢能产业链、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工业领域应用及新能源制氢与氢储能系统[4] - 研究新型储能、能效提升项目的分类、实施流程、经济性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4] - 提供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的评估方法、建设思路、评价体系及解决方案案例[4] 培训基本信息 - 培训形式为线上,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2] - 培训费用为3600元/人,包含培训费、资料费和证书费[4] - 培训合格者将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颁发的证书[1]
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15 09:57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旨在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的清洁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电、热、冷、气、水等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的传统模式,实现横向能源多品种之间、纵向“源网荷储用”能源多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以及生产侧与消费侧的互动[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被视为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行业人才发展现状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等技术,并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能力,通晓末端节能减碳、投资、建设、运营等跨学科专业应用人才[1] - 此类专业人才的匮乏已严重影响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培训项目概况 - 培训名称为《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颁发培训证书[1] - 培训形式为线上,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2] - 主办单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承办单位为《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2] - 培训费用为3600元/人,包括培训费、资料费和证书费[4] 目标培训对象 - 培训对象涵盖电网所属各省市电力公司、发电集团、地方电力集团、地方能源集团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各省市城燃企业[2] - 目标对象还包括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园区管委会[2] - 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信息集成商、设计院、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也是目标学员[2] - 综合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公司、产业投资公司等从业人员以及其他有志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均可参加[2] 核心课程内容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包括其内涵、推动力、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与发展趋势以及综合能源方案策划[3] - 包含客户需求分析与服务策略以及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建设与运维[3] - 详细讲解分布式光伏项目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发展概况、行业政策、技术要点、运营模式、平价上网预期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涉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市场展望、适应场景分析、开发前景、实施措施、系统设计方法、运营维护注意事项以及核心设备选型[4] - 课程包括风电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涵盖产业发展背景和趋势、双碳目标下的应用、项目成本和经济性分析以及典型项目[4] - 涵盖氢能在综合能源服务中的应用,包括氢能产业链详解、含氢多能站、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替代应用场景、新能源制氢与氢储能系统及典型项目[4] - 包含新型储能、能效提升项目的应用,涉及储能项目分类和发展背景、政策框架内实施流程、不同类别项目经济性分析、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节能技术及项目应用[4] - 课程涉及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评估,包括节能降碳主要方法、零碳工厂建设思路方法论、零碳工厂/园区评价以及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及案例[4]
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13 19:13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旨在提高终端消费清洁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设计、运行的传统模式,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多品种协同以及纵向"源网荷储用"多供应环节协同[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成为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市场机遇与人才缺口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等技术,并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能力的跨学科专业应用人才[1] - 人才匮乏严重影响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 培训对象涵盖电网公司、发电集团、新能源企业、园区管委会、用能企业、设计院、产业投资基金等广泛产业链参与者[2] 核心培训内容与技术应用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分布式光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风电、氢能、新型储能及能效提升、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评估七大模块[3][4] - 具体技术应用包括分布式光伏项目平价上网预期评判、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核心设备选型、氢能产业链及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新型储能项目经济性分析等[4] - 培训重点在于综合能源方案策划、客户需求分析、项目建设与运维以及典型项目案例分享[3][4] 培训组织信息 - 培训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主办,《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承办[2] - 培训形式为线上,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费用为3600元/人[2][4]
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10 18:09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旨在提高终端消费的清洁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设计、运行的传统模式,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多品种协同以及纵向“源网荷储用”多供应环节协同,并促进生产侧与消费侧互动[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是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行业人才现状与培训需求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等技术,并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能力,通晓末端节能减碳、投资、建设、运营的跨学科专业应用人才[1] - 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了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 培训对象包括电网公司、发电集团、新能源企业、园区管委会、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设计院、科研院所、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及其他有志于从事该行业的人员[2] 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包括其内涵、推动力、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与发展趋势以及方案策划[3] - 分布式光伏项目应用部分包括其发展概况、行业政策、技术要点、运营模式、平价上网预期及典型项目分析[4]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应用部分包括市场展望、适应场景分析、开发前景、实施措施、系统设计方法、运营维护注意事项及核心设备选型[4] - 风电应用部分包括产业发展背景和趋势、双碳目标下的综合能源应用、成本和经济性分析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氢能应用部分包括产业链详解、含氢多能站、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替代应用、新能源制氢与氢储能系统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新型储能与能效提升项目应用部分包括储能项目分类和发展背景、政策框架内实施流程、经济性分析、未来发展方向及节能技术应用[4] - 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评估部分包括节能降碳主要方法、零碳工厂建设思路方法论、零碳工厂/园区评价及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案例[4] 培训基本信息 - 培训形式为线上,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2] - 主办单位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承办单位是《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2] - 培训费用为3600元/人,包括培训费、资料费和证书费[4]
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09 19:05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 以提高终端消费清洁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设计、运行的传统模式 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能源多品种之间、纵向"源网荷储用"能源多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以及生产侧和消费侧的互动[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成为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行业人才需求与挑战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 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等技术 并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 通晓末端节能减碳、投资、建设、运营等跨学科专业应用人才[1] - 人才匮乏严重影响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 包括其内涵、推动力、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与发展趋势以及方案策划[3] - 分布式光伏项目应用部分包括其发展概况、行业政策、技术要点、运营模式、平价上网预期评判及典型项目分析[4]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应用部分包括市场展望、适应场景分析、开发前景、实施措施、系统设计方法、运营维护注意事项及核心设备选型[4] - 风电应用部分包括产业发展背景和趋势、双碳目标下的综合能源应用、项目成本和经济性分析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氢能应用部分包括产业链详解、含氢多能站、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替代应用、新能源制氢与氢储能系统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新型储能与能效提升项目应用部分包括储能项目分类和发展背景、政策框架内实施流程、经济性分析与评判、未来发展方向、节能技术及项目应用[4] - 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评估部分包括节能降碳主要方法、零碳工厂建设思路方法论、零碳工厂/园区评价及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及案例[4] 目标参与企业与机构 - 培训对象包括电网所属各省市电力公司 发电集团 地方电力集团 地方能源集团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各省市城燃企业[2] - 目标对象还包括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园区管委员 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信息集成、设计院、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2] - 综合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公司、产业投资公司等从业人员以及其他有志于从事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行业的人员也是目标对象[2]
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08 19:13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 以提高终端消费清洁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设计、运行的传统模式 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能源多品种之间、纵向"源网荷储用"能源多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以及生产侧和消费侧的互动[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成为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行业人才发展现状 - 目前行业熟悉用户用能特性 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等技术 并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 通晓末端节能减碳、投资、建设、运营等跨学科专业应用人才匮乏[1] - 人才匮乏严重影响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培训项目概况 - 培训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主办 《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承办[2] - 培训形式为线上 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2] - 培训费用为3600元/人 包括培训费、资料费和证书费[4] 目标受众群体 - 目标受众包括电网所属各省市电力公司 发电集团 地方电力集团 地方能源集团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各省市城燃企业[2] - 目标受众包括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园区管委员[2] - 目标受众包括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信息集成、设计院、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2] - 目标受众包括综合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公司、产业投资公司等从业人员以及其他有志于从事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行业的人员[2] 核心课程内容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 包括其内涵、推动力、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与发展趋势以及方案策划[3] - 课程包括分布式光伏项目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涵盖其发展概况、行业政策、技术要点、运营模式、平价上网预期和典型项目分析[4] - 课程包括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涵盖市场展望、适应场景分析、开发前景、实施措施、系统设计方法、运营维护注意事项、核心设备选型和典型项目分析[4] - 课程包括风电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涵盖产业发展背景和趋势、双碳目标下的应用、项目成本和经济性分析以及典型项目分析[4] - 课程包括氢能在综合能源服务中的应用 涵盖产业链详解、含氢多能站、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工程应用场景、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替代应用场景及方式、新能源制氢与氢储能系统以及典型项目分析[4] - 课程包括新型储能、能效提升项目在综合能源服务中的应用 涵盖储能项目分类和发展背景、政策框架内实施流程、不同类别经济性分析与评判、未来发展方向、节能技术及项目应用[4] - 课程包括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评估 涵盖节能降碳主要方法、零碳工厂建设思路方法论、零碳工厂/园区评价、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及案例[4]
调研速递|中国石化山东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接受太平洋证券等6家机构调研 业绩增长与业务规划成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9-24 18:13
业绩增长原因剖析 - 2024年盈利创近十年新高 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样出色[3] - 传统业务优化通过精准采购油品使采销差高于同期 配合政府"打非治违"政策使2025年上半年汽柴油市场占有率分别提升0.46和0.93个百分点[3] - 新能源转型与数智化升级包括2024年两座LNG加气站投入运营 油库智慧微电网储能工程及技术改造提升运营质效 2025年上半年建成一批充电车位并推进重卡充电站合作建设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 - 风险防控实现2024年全年零风险事件 2025年上半年完成隐患治理及质检室升级 强化环保合规运营和财务内控管理[3] - 客户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通过成立战略客户部完善客户分级维护体系 打造"平台+营销+客户"运营模式 2024年开展"助农惠农"主题推介会 2025年深化"泰山+"战略构建"能源+服务+社交"综合服务生态[3] - 深化改革与激励机制聚焦作风建设 用工制度及新能源领域实施深化改革 优化全员绩效考核与薪酬兑现机制[3] 业务规划与发展趋势 - 非油业务围绕中石化集团"易捷"品牌结合本地特色深化 打造综合服务业态 创新服务模式 深耕"首发"理念与"泰山+"文化 拓展汽服 文旅融合等盈利增长点 强化"车生态""家生活"场景服务能力 未来探索打造综合服务体[4] -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对传统业务造成影响 公司实施向综合能源服务商战略转型 积极布局LNG加气 充电 光伏等领域[4] - 石化行业在反内卷背景下可能进行供给侧收缩 公司依托供应链和品牌优势稳定传统业务 为新能源和非油业务布局提供资金和时间窗口[4] - 新质生产力业务围绕高质量发展与有效转型 巩固传统主业 加速布局新能源赛道 重点发展LNG加气网络和充电桩业务 通过多种方式拓展站点 参与探索电力市场化交易和微电网项目[4] - 低价不合规油品扰乱市场秩序 政府加大监管力度 公司通过提升服务和油品质量巩固市场地位[4] - 《成品油流通管理办法》9月1日落地实施将规范成品油流通秩序 与公司合规经营理念契合 有助于优化市场环境 公司将把握机遇扩大市场份额[4] - 清洁能源转型在光伏领域建成充电 光伏一体综合服务体 落实多个充电站项目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建成在营充电枪423条 氢能业务因应用场景不成熟将依托资源 政策及市场需求适时推进[4] 公司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尚未实施本次股份回购 相关情况已于2025年9月3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5]
胜利股份:公司积极跟踪包括不限于氢能、天然气掺氢等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17:10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积极跟踪氢能、天然气掺氢等能源领域[1] - 公司致力于成为未来综合能源服务商[1] - 公司作为能源供应企业持续拓展业务范围[1]
物产环能(603071):煤炭贸易短期承压 热电联产稳步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24 16: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184.22亿元 同比下降7.56% [1] - 归母净利润3.02亿元 同比增长15.96% [1] - 收入减少主因煤炭价格下跌减少收入40.36亿元 部分被销售量增长增加收入25.93亿元抵消 [1] 热电联产业务 - 板块营收14.47亿元 同比下降6.72% [2] - 毛利4.31亿元 同比上升14.35% 毛利率提升5.48个百分点至29.77% [2] - 销售蒸汽425.95万吨 同比增长0.24% 压缩空气销售15.72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1.57% [2] - 处置污泥42.43万吨 同比增长9.69% 供电量7.04亿千瓦时(含光伏1542万千瓦时) [2] 煤炭流通业务 - 业务收入169.28亿元 同比下降25.52% [3] - 销售煤炭3190万吨 同比增加395万吨 增幅达14.13% [3] - 在市场需求疲软背景下实现逆市增长 凸显供应链韧性 [3] 战略收购进展 - 拟以14.573亿元完全收购南太湖科技全部股权 [4] - 标的公司拥有锅炉总容量480t/h 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8MW 蒸汽管网110公里 [4] - 收购完成后将强化能源实业领域领先地位 产生产业协同效应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36.22亿元、446.92亿元、456.92亿元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计为7.53亿元、9.05亿元、9.44亿元 [5] - 当前估值对应PE分别为9.9倍、8.3倍、7.9倍(2025年9月23日) [5]
城燃行业陷增长瓶颈致项目转让升温,龙头企业净利分化寻综能破局路
第一财经· 2025-09-16 18:38
行业整体承压 - 城燃行业面临传统售气业务增长瓶颈和安全生产压力双重挑战 [1] - 2024年6月末以来至少8起燃气项目公司股权转让案例 数量高于上年同期 [1] - 已披露财务指标的5个转让项目中 所有燃气公司上半年业绩均显著下滑且多家连续亏损 [1] 企业业绩表现 - 四大城燃龙头中仅港华智慧能源实现净利润增长 微增2%至7.58亿港元(折合6.94亿元人民币) [3] - 新奥能源净利润同比下跌5.6%至24.29亿元 [3] - 华润燃气净利润同比下跌30.5%至24.03亿港元(折合22亿元人民币) [3] - 昆仑能源净利润同比下跌4.36%至31.61亿元 [3] 具体项目亏损案例 - 漯河中石油昆仑燃气净利润从2024年底盈利32万元转为亏损127万元(截至7月底) [2] - 福建龙洲海油新能源亏损幅度较上年底扩大140%至62.12万元(截至4月底) [2] - 卢龙县华港强国燃气净利润亏损幅度较上年底扩大430%至417.4万元(上半年) [2] 业务结构变化 - 燃气销售和接驳业务收益下滑是影响业绩最主要因素 [3] - 港华智慧能源可再生能源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5%至1.72亿港元 [5] - 港华可再生能源业务营业额达7.63亿港元 已超过燃气接驳业务6.24亿元的营业收入 [5] 战略转型方向 - 头部城燃公司正加强综合能源业务建设以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1][5] - 工业客户用能需求多元化 从单一用气扩展到制冷、制热、蒸汽和电力等综合需求 [5] - 新奥能源将泛能业务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 预计增长斜率非常陡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