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东送

搜索文档
4197公里“能量环”!我国最大盆地超高压电力环网贯通
新华社· 2025-07-13 13:37
工程概况 - 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总长度达4197公里,历时15年建设完成[1] - 工程包含近1万座铁塔、9座750千伏变电站,形成超高压电力环网系统[1] - 最后一段线路于7月13日完成架设,计划2024年11月投入整体运行[7] 技术优势 - 750千伏环网相比原有220千伏线路,输电能力显著提升,被比喻为从"县级公路"升级为"高速公路"[3] - 环网结构可实现多路径供电,避免单点故障导致电力中断,显著提升南疆供电可靠性[2] 经济效益 - 2024年南疆全社会用电量达736.99亿千瓦时,较2010年增长约6倍[3] - 新疆国晟企诚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项目一期可创造28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约20亿元[3] - 工程贯通将促进南疆新能源电站建设,预计可开发1亿千瓦光伏电力[4] 区域发展影响 - 工程显著改善南疆电力供应,如和田—民丰段投运后解决了昆仑山村落加工企业电力不稳问题[3] - 为"西电东送"奠定基础,可利用新疆与中东部时差实现光伏电力跨区域调配[4] - 预计输送1亿千瓦光伏电力至中东部,可减少当地2500万千瓦火电装机需求[4] 建设挑战 - 工程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占盆地面积60%),需应对50米高流动沙丘及流沙威胁[7] - 昆仑山脉北麓施工需架设索道运输近3000吨塔材,施工难度极大[7] - 建设高峰期日均投入3000余名工人,累计参与超1.5万人次[6] 环保效益 - 工程整合南疆分散的风电、光电资源,形成规模化绿色电力输送能力[8] - 促进新能源消纳,替代传统火电,助力碳减排目标实现[4]
“十四五”时期各地活力更充沛,破立并举发展区域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20:14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 - "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四大特点:功能定位更清晰、优势互补更有效、联动共治更紧密、活力更充沛,推动形成国际竞争力区域高地 [1]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引擎经济体量占全国40%以上,长三角定位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 -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25.3%,原油产量占全国21%,重大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自主化 [2] - 海南自贸港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长31.3%、32.3%,5年实际使用外资超建省头32年总和 [2] 东西部优势互补 - "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3亿千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全国70%,实现治沙与增收统一 [3] - 东部地区技术资金优势与西部资源禀赋结合,但部分算力中心仍存在区域协同不足问题 [3][4] - 中部地区60%以上国家高速公路和高铁主通道途经,形成18个新兴产业集群和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4] 区域联动与产业协同 - 长江经济带化工围江问题基本解决,黄河沿线完成造林2亿亩,修复草原2.31亿亩 [4] - 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3/5、1/3、1/3,从"硬联通"向"软协同"迈进 [4][5] - 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高效,横琴澳门居民超2.7万人,河套深圳园区聚集440家科技企业和200个科研项目 [5] 长三角一体化进展 - 长三角主要城市实现"一天通勤",企业跨省投资建厂常态化 [5] - 一体化发展需突破行政壁垒,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5]
定增市场双周报:审核节奏加快,解禁收益回升-2025070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8 11:42
过审项目动态 - 截至2025年7月7日,上两周新增20宗定增项目(竞价10宗),环比增加2宗;终止8宗(竞价3宗),环比增加1宗;发审委通过7宗(竞价6宗),环比增加4宗;证监会通过16宗(竞价7宗),环比增加12宗;正常待审项目609个,待发项目58宗,环比持平[4][7] - 上两周过审7个定增项目初始预案到过会周期平均431天,环比缩短97天;7个项目过会到证监会注册通过周期环比缩短17天至27天[19] - 世华科技拟募资不超6亿元扩产光学材料,华能水电拟募资不超58.25亿元用于水电站项目,双环科技拟募资不超7.09亿元收购宏宜公司68.59%股权[4][21][25][26] 定增市场发行获配概况 - 截至2025年7月7日,上两周上市定增项目8宗,环比增加2宗,募资额1165.21亿元,环比减少59.43%;3宗竞价项目仅2宗募足,募足率环比降33.33pct至66.67%,募资率环比降0.02pct至99.98%;基准折价率均值14.01%,环比升2.83pct,市价折价率均值14.61%,环比降3.77pct[4][32] - 上两周3宗竞价项目平均18家机构/个人报价,11家获配,申报入围率66.40%,环比升8.81pct;申报溢价率8.62%,环比降3.12pct[4][40] 解禁收益 - 上两周5宗竞价定增项目解禁,4宗收益为正,正收益占比80.00%,环比升13.33pct;解禁日绝对收益率均值、超额收益率均值分别为22.18%、18.90%,环比分别升15.16pct、11.80pct;平均市价折价率15.56%,环比升2.27pct;行业涨幅均值 -1.25%,环比降0.78pct;个股涨幅均值4.98%,环比升14.08pct[4][45] - 上两周2宗定价项目解禁,解禁日绝对收益率均值、超额收益率均值分别为70.01%、67.05%,环比分别升81.05pct、50.14pct,解禁胜率100.00%;平均市价折价率16.68%,环比升9.30pct;行业涨幅 -1.73%,环比升23.50pct;个股涨幅39.52%,环比升66.02pct[4][51] 风险提示 - 定增审核进度不及预期、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定增报价市场环境变化等风险[4][54]
特高压建设提振电力设备商业绩
中国证券报· 2025-07-08 04:52
特高压工程建设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蒙西至京津冀±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 [1][2] - 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横跨四省区 额定输电容量1000万千瓦 年利用小时数约4300小时 动态投资53168亿元 [1] - 蒙西至京津冀工程是内蒙古"沙戈荒"大基地首条外送通道 额定送电容量800万千瓦 动态投资17178亿元 [2] 特高压战略意义 - 特高压是解决我国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均的核心方案 承担70%西电东送清洁能源电量 [3] - 蒙西至京津冀工程可提高河北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增加京津冀绿电消费比重 [2] - 藏粤工程配套水电投产后将优化我国能源战略布局 [1] 行业投资规模 - 国家电网2025年投资将突破6500亿元 南方电网固定资产投资达1750亿元 [3] - 今年将有"两交五直"特高压线路投产 未来几年计划开工"十六交十二直"项目 [3] - "十五五"期间特高压投资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3] 产业链影响 - 变压器 开关 电线电缆 换流阀等关键设备需求激增 [3] - 时代电气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特高压项目 [4] - 中国西电中标国家电网14.43亿元特高压设备采购 [4] - 平高电气参与"22交25直"特高压工程 输变电单批次中标金额创新高 [4] 市场前景 - 2025年将核准建设一批重点电力互济工程 [2] - 特高压设备厂商招标份额稳定或持续提升将获得显著业绩支撑 [1][4] - 特高压建设深度激活产业链上下游 带动相关企业快速发展 [3]
甘肃电网第20、21条跨省联络线建成 再添跨省输电动脉
中国能源网· 2025-06-27 19:49
陕西夏州—甘肃庆阳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 - 工程于6月26日正式投运 标志着甘肃电网新增第20、21条跨省联络线 [1] - 线路起于陕西750千伏夏州变电站 止于甘肃750千伏曲子变电站 甘肃段线路长度144千米 铁塔243基 [2] - 曲子变电站投运设备包括750千伏出线2回 210兆乏高压并联电抗器2台 750千伏断路器4台 [2] 工程功能与意义 - 提升庆阳换流站运行可靠性和灵活性 满足陕西电网向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送电需求 [2] - 促进西北地区清洁能源消纳 助力"西电东送"战略实施 [2][7] - 甘肃已建成陇电入鲁、祁韶直流两条特高压外送通道 外送电量覆盖全国26个省区市 [7] 工程建设特点 - 甘肃段地处黄土高原 地形复杂 施工环境恶劣 全面采用机械化施工提升效率 [4] - 实施随工验收机制 对施工工艺和关键节点全程管控 确保零缺陷投运 [4] - 2025年1-5月甘肃电网外送电量达269.5亿千瓦时 [7] 甘肃电网发展规划 - 陇电入浙工程加快建设 陇电入川工程前期工作推进中 建设规模居全国第二 [7] - 规划围绕沙漠新能源基地争取2~3条外送通道纳入国家规划 [7] - 目前通过21条750千伏线路与陕青宁新四省区相连 [7]
甘肃能源(000791) - 000791甘肃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8
2025-06-18 17:02
机组投产情况 - 常乐公司 5 - 6 号机组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投产 [1] 分红情况 -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以 2024 年 12 月 31 日总股本 3,243,839,742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80 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总额 583,891,153.56 元,已于 2025 年 6 月实施完毕 [1] 2025 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1.59%(重述后数据) [2] - 所属电站发电量 74.62 亿千瓦时,上年同期 71.96 亿千瓦时(已合并常乐公司上年同期发电量),同比增加 2.66 亿千瓦时 [2] 装机结构及分布区域 - 电源种类有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四类,火电、风电和光伏集中在甘肃河西地区,水电分布在甘肃黄河、洮河、白龙江、大通河、黑河等流域 [3] - 截止 2024 年末,已发电控股装机容量 753.97 万千瓦,其中火电 400 万千瓦、水电 170.02 万千瓦、风电 110.35 万千瓦、光伏 73.6 万千瓦 [3] 新能源项目储备情况 - 储备腾格里沙漠大基地 600 万千瓦、民勤 100 万千瓦风光电一体化、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指标 [3] - 腾格里沙漠大基地 600 万千瓦项目中凉州九墩滩 300 万千瓦光伏项目、庆阳绿电聚合试点项目一期工程及民勤 100 万千瓦风光电一体化项目已获核准(备案) [3] 市场竞争优势 - 是集火电、水电、风电、光伏为一体的综合性能源电力上市公司 [3] - 火电是西北地区最大调峰火电项目,是“西电东送”战略重点工程祁韶±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调峰电源 [4] - 水电装机在甘肃有规模优势,在甘肃电源市场竞争力高,长期业绩受经济周期影响小,长期盈利能力稳定 [4] - 光伏电站、风电场位于甘肃河西地区,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有区位优势 [4] 调研活动合规情况 - 公司人员按深交所规定与调研人员交流,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情况,参与人员签署《承诺书》 [4]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活动无附件 [4]
“国家重器”变生动课堂 湖北青年学子探寻特高压枢纽
人民网· 2025-06-16 18:32
特高压工程建设 - 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湖北省首条"川电入鄂"特高压清洁能源通道,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相当于全省电量的六分之一 [2][4] - 该工程可减少原煤运输超13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00万吨,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环保和低碳发展效益 [4] - 工程首次研发应用特高压换流站分址级联输电新技术,通过换流站单元化分址建设的布局,适应送端高海拔山区地形特点 [4] 技术创新与设备国产化 - 大冶换流站作为工程终点,其换流阀是核心设备,已充分实现智能化、机械化、国产化 [5] - 换流阀如同一颗动力心脏,保障这条跨越1784公里的能源大动脉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 [5] - 特高压工程为华中电网增加新的区外来电,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4] 行业地位与战略意义 - 湖北已成为全国特高压建设的主战场、三峡电力的起点、西电东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枢纽、全国联网的中心 [6] - 该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关键节点,承载着优化全国能源配置的国家使命 [4] -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承东接西的重要战略地位,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事关国计民生 [5] 人才培养与社会影响 - 公司举办特高压建设开放日活动,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触科技脉动,激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志豪情 [2][5][6] - 活动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为实景课堂,将国家战略、科技前沿与青年成长紧密联结 [6] - 专业团队通过摄影作品和短视频案例分享"鄂电铁军"背后的动人故事,传播电力工程知识 [5]
为密集如蛛网的输电网络做“外科手术” 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四川日报· 2025-06-16 16:25
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概况 - 攀西地区是四川最大规模的清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国家战略核心送端区域 [1] - 2022年11月启动500千伏省级电网优化改造工程,历时近3年分5阶段实施 [1][2] - 工程于2024年6月15日全面建成投运,实现四川电力外送通道与清洁能源基地关键融合 [1] 工程建设规模与技术特点 - 新建500千伏开关站1座、线路680公里,改接15回500千伏线路,改扩建8座变电站 [2] - 改造超1000公里光缆通信系统,施工人员峰值超7000人 [2] - 创新应用分体式机械旋挖等技术,山地机械化率达60%以上,减少作业人员1100余人 [3] - 工程穿越特高压线路及交通设施70次,94%线路位于山地,133公里处于重冰区 [3] 电网结构优化成效 - 形成南北两组互不干扰的输电通道,实现四条特高压直流及其近区电网"两两分组"接入 [2] - 新建两回500千伏交流通道,增加250万千瓦送出能力 [2] - 显著提升四川电网结构性升级,增强西南电网内供能力与支撑韧性 [1] 攀西清洁能源发展规划 - 2025年底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万千瓦,形成"水风光"互补体系 [1] - 现有500千伏及以上线路46回,白鹤滩、锦屏等巨型水电站已接入电网 [1]
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正式建成投运
中国新闻网· 2025-06-15 19:53
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投运 - 工程历时2年7个月,投入超7000人,正式建成投运后显著提升攀西地区向四川省负荷中心的输电能力,电网运行灵活性与极端故障抵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1] - 攀西地区(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最大规模清洁能源基地,也是"西电东送"战略核心送端区域,规划到2025年底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形成"水风光"互补多元能源体系 [1] - 工程通过新建1座500千伏开关站、680公里500千伏线路,完成15回在运线路改接、8座变电站改扩建及超1000公里光缆通信系统改造,重构电网为南北两组独立输电通道 [1] 工程建设挑战与技术创新 - 工程穿越特高压线路、铁路公路等设施70次,94%为山地,133公里处于重冰区,部分导线覆冰厚度达成年人手腕粗细,500千伏建叙线13公里全年超3个月大雪封山 [2] - 建设团队创新应用分体式机械旋挖、山地机械化组塔等技术,山地机械化率达60%以上,减少作业人员1100余人,作业效率提升40% [2] - 采用"五阶段施工法"细化管控至最小作业单元,通过全流程管控在紧张停电窗口期完成高强作业,调控中心编制151项反事故预案并开展19次演练确保安全 [2] 工程效益与战略意义 - 投运后攀西电网外送断面增至10回500千伏线路,新增250万千瓦供电能力,实现"外送通道升级、内部结构优化"双重目标 [3] - 构建起清洁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高效连接通道,强化白鹤滩、锦屏梯级等巨型水电站及大型风光电集群对四川及华东、华中地区的电力安全保障 [1][3] - 域内500千伏及以上线路达46回,形成密集输电网络,支撑四条特高压直流及其近区500千伏电网的"两两分组"接入 [1]
甘肃电网直升机带电消缺护航能源“大动脉”迎峰度夏
中国能源网· 2025-06-13 15:30
特高压输电线路维护 - 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与国网电力空间技术公司联合完成±1100千伏吉泉线3704号、3708号两处直升机带电消缺作业 [2] - 作业采用直升机吊挂作业人员方式,通过40米绝缘吊索精准投放至消缺点,作业人员身穿全套屏蔽服进行等电位操作 [2] - 整个消缺作业历时63分钟,实现一次升空完成两处消缺的创新模式,相比传统方式大幅压缩作业周期 [4] 吉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 ±1100千伏吉泉线是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起自新疆昌吉换流站,止于安徽古泉换流站,全长3319.2公里 [2] - 该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 甘肃电网发展 - 甘肃作为国家"西电东送"重要输送走廊,已有六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投入运行,累计特高压直流线路运维长度达5886公里 [4] - 2025年甘肃电网累计开展特高压带电作业19次,其中6月份计划集中开展直升机带电消缺作业10次 [4] - 公司持续推进直升机在带电作业领域的技术探索,保障电力能源通道在迎峰度夏期间安全稳定运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