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盐湖化工
icon
搜索文档
前7个月青海省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9.3%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0:30
同时,青海省"青"字号特色农产品出海势头强劲,累计向46个国家(地区)出口4.5亿元,同比增长 47.6%,出口农产品种类达95种,较去年同期新增56种,出口增速连续6个季度居全国第一位。其中, 枸杞出口1479.2万元,同比增长34.8%。冻鳟鱼出口3875.7吨,同比增长1.2倍;蔬菜出口2119.6吨,同 比增长1.7倍,出口品种较去年同期新增13种;马铃薯出口3944吨,去年同期无出口。 此外,青海省市场多元化持续推进,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保持稳健增长。前7个月,青海省共 与100个国家(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75个,进出口34.5亿元,同比增长66%,占 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82.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的17个国家进出口实现翻倍增长,其中进出口额 排在前3的国家是匈牙利、俄罗斯、越南,分别进出口16.8亿、3.3亿、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倍、 1.5倍、4.6倍。(完) 据介绍,今年前7个月,青海省外贸主体数量稳步提升,民营企业为外贸增长主力军,以太阳能电池、 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主的"新三样"产品对出口贡献突出,盐湖化工产品出口增长迅猛,前7 ...
青海:构建开放型科技发展新模式
环球网· 2025-07-17 09:45
油菜产业科技合作 - 青海省构建开放型科技发展新模式,重点面向对口援青省市、东西部协作省和定点帮扶中央单位 [1] - 青海省是全国春油菜科研水平最高地区,"青杂系列"杂交油菜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亿亩 [2] - 油菜"三全高效模式"展示全区域布局、全价值链挖掘和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2] - 选育新品种青油16号产油量大幅增加,海东市种子生产成本降低10% [2] - 2014年以来青海省与省外联合实施省级科技项目超过1000项,参与合作省外创新主体达1350家(次) [3] 盐湖资源开发 - 青海盐湖群钾盐、镁盐、锂盐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潜在经济价值达百万亿元 [4] - 突破氯化镁脱水世界性难题,解决困扰20年的技术瓶颈 [5] - 全球首个盐湖提锂尾液循环系统实现70%生产废水转化为工艺用水 [5] - 梳理提炼4个重大科技方向,与多地高校院所合作攻关"卡脖子"问题 [5] 科技创新目标 - 到2027年底计划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30个以上,联合培育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 [6] - 目标联合破解重大关键技术10项以上,引进转化先进适用技术100项 [6] - 计划吸纳技术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形成协同创新发展新模式 [6]
守护“中华水塔” 筑就生态高地
中国能源网· 2025-07-07 09:21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且脆弱,生态保护是主要任务,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3] - 2024年青海省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断面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3%,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4][5] - 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达94%、71%,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5] 盐湖资源开发与循环经济 - 察尔汗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盐资源总储量600亿吨,钠、镁、钾、锂储量均居全国之首[10]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钾肥生产全自动化,资源梯级开发利用率提升[11] - 2024年青海省生产钾肥749万吨(+4.8%)、碳酸锂13.5万吨(+22.3%),建成国内最大万吨食品级氧化镁项目[12] 清洁能源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 共和县塔拉滩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生态发电园,光伏板降低风速并促进植被恢复,荒漠面积减少600平方公里[9] - 玛尔挡水电站安装升鱼装置保障鱼类洄游,累计放流鱼种31万尾,施工区生态修复指数达100%[12] - 格尔木远景能源零碳装备制造设计产能2吉瓦,生产5-10兆瓦高海拔智能风机,辐射青新藏地区[17]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形成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新能源等七大低碳主导产业,2024年1-8月省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7.08亿元[15][16] - 西豫公司粗铅冶炼项目采用氧气底吹熔炼工艺,年产粗铅10万吨、硫酸8.14万吨,实现多金属循环利用[14] - 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降低生产成本30%以上[15]
行进中国 | 梦幻盐湖里的钾肥“粮仓”
人民网· 2025-07-02 14:49
盐湖资源储量与价值 - 察尔汗盐湖钠盐储量约600亿吨,可供60亿人口食用1000年 [3] - 钾、镁、锂资源储量居中国首位,潜在经济价值达百万亿元 [3] - 柴达木盆地有33个大中型盐湖,察尔汗盐湖是其中代表 [9] 钾肥产业发展历程 - 1954年前中国未发现钾矿,钾盐曾面临"卡脖子"困境 [5] - 通过突破大面积深水盐湖田晒矿等关键技术,实现钾肥产能大幅提升 [7] - 目前柴达木盆地已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四的钾肥生产基地 [7] 当前生产能力 - 格尔木已形成800万吨钾肥年产能 [11] - 钾肥生产车间年产量达500万吨 [11] - 钾肥产品钾含量达95% [11] 产业集群发展 - 形成钾盐、钠盐、镁盐、锂盐、氯碱5大产业集群 [11] - 具体产能包括:100万吨纯碱、42万吨氢氧化钾、10.5万吨碳酸锂等 [11] - 生产车间基本实现全自动化操作 [11] 政策支持与产业地位 - 青海省出台《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 [11] - 盐湖工业已成为青海省支柱产业之一 [9] - 为青海提供数以万计就业岗位 [9]
华源证券:首次覆盖盐湖股份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29 18:21
公司概况 - 盐湖股份是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和盐湖提锂企业,依托青海察尔汗盐湖资源,拥有氯化钾产能500万吨和碳酸锂产能4万吨 [2] - 2024年氯化钾和碳酸锂营收分别为117亿元和31亿元,占总营收77%和20%,毛利分别为62亿元和16亿元,占总毛利80%和20%,毛利率分别为53%和51% [2] 发展战略 - 2025年是公司融入中国五矿体系和中国盐湖的开局之年,计划到2025年完成整合优化,具备世界一流盐湖产业雏形 [2] - 到2030年形成1000万吨/年钾肥、20万吨/年锂盐、3万吨以上/年镁及镁基材料产能 [2] - 到2035年初步构建以盐湖为核心的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绿色氢能循环利用产业、高端镁基材料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成为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盐湖产业集群 [2] 钾肥业务 - 全球钾肥产能高度集中,CR5超过70%,中国钾肥长期依赖进口,进口依存度常年高于50% [3] - 盐湖股份是国内钾肥龙头,拥有500万吨产能,同时承担5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任务 [3] - 2025年钾肥供给端扰动加剧,两俄减产计划预计形成至少160万吨供给减量,叠加春季需求旺季,钾肥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3] 锂业务 - 公司目前拥有盐湖提锂产能4万吨,同时在建4万吨基础锂盐项目 [4] - 盐湖提锂生产成本优势明显,2024年单吨生产成本仅为3.65万元/吨 [4] - 2025年锂价或在6-8万元/吨底部震荡,26年有望迎来底部回升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8亿元、64.2亿元、71.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2%、+9.0%、+11.7% [4] - 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4倍、13倍、12倍,可比公司2025-2027年平均PE分别为32倍、17倍、13倍 [4]
青海召开盐湖产业领域科技成果推介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22:12
盐湖化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 青海省召开"创新驱动·科技赋能"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活动启动会暨盐湖化工产业领域科技成果推介会,旨在加速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转化落地,推动盐湖产业链条延伸与价值链提升 [1][3] - 盐湖资源是青海第一大资源,主要分布于海西州,富含钾、钠、镁、锂、硼等多种元素,钾盐、镁盐、锂盐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潜在经济价值达百万亿元 [3] - 来自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就《镁基插层结构功能材料》《电控吸附法直接提锂技术》等多项技术作了报告 [3] 盐湖产业发展现状 - 青海盐湖相关产业已形成多元化发展,初步构建起钾盐、钠盐、镁盐、锂盐、氯碱五大产业集群 [5] - 产业形成纵向贯通、横向配套、融合发展的一体化产业格局,正向着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目标稳步迈进 [5] - 青海省攻克了一系列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建成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6] 科技创新与人才建设 - 青海省汇聚了一批盐湖领域创新人才团队,形成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 [6] - 科技助力盐湖产业逐步由"资源开发型"向"科技创新型"跃升 [6] - 推介会为成果展示窗口和合作起点,旨在促进深入交流合作共赢,共同为科技赋能盐湖产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