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要素市场化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国常会研究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03:52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和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1] - 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促进要素价格市场决定 流动自主有序 配置高效公平[1] - 重点领域包括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 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 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1] - 试点地区将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 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1] 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 - 建设关系成千上万学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成长成才 需科学优化资源配置并加快推动建设[2] - 适应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流动趋势 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多措并举增加学位供给[2] - 补齐发展短板 完善学校建设标准 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 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2]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教育数字化赋能 深化教学和评价改革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2]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 优化服务内容 加强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能力建设[2] - 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水平 便利群众就近就医 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2] - 推动医疗医保医药政策协同发力 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倾斜力度[2] - 完善医保支付政策 扩大用药种类 提升基层看病就医保障能力[2]
国常会研究在全国部分地区 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改试点
证券时报· 2025-08-30 03:11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 聚焦市场决定性作用 促进要素价格市场决定 流动自主有序 配置高效公平 [1] - 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 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 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 [1] - 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 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1] 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 - 科学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建设 适应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流动趋势 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多措并举增加学位供给 [2] - 补齐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短板 完善学校建设标准 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 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教育数字化赋能 [2] - 深化教学和评价改革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 [2]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 优化服务内容 加强慢性病防治 康复护理等能力建设 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水平 [2] - 推动医疗 医保 医药政策协同发力 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 完善医保支付等政策 扩大用药种类 [2] - 提升基层看病就医保障能力 便利群众就近就医 满足多层次 多样化 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 [2]
国常会: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引导试点地区开展差别化探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1:41
但是,当前土地市场改革难点不少,劳动力合理畅通流动存在阻碍,数据孤岛难题待解,资本市场支持 科技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要素市场化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杨向阳表示,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依然面临 不少挑战。进一步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价格改革,应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价格形成 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打破户籍限制等壁垒,推动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定价。完善技术、数据等 新型要素评估及定价标准,继续优化专利价值评估体系,积极发展技术交易市场;鼓励和支持制定数据 资产确权、定价、交易等规则,培育建设一批专业化数据交易平台。建议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 制,可以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设立跨行政区要素交易中心,定期评估试点效果,总结具有复制推 广价值的经验。 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 示,推进深层次改革,既是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更是面向未来竞争的"关键招"。推进人力资源要 素合理流动,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下一步,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两头发力。一方面是保障农民合法权 益,增强进城落户意愿。要保障进 ...
国常会,最新部署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21:39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试点 [1] - 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 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 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 - 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 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1] 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 - 科学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建设 适应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流动趋势 多措并举增加学位供给 [2] - 补齐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短板 完善学校建设标准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教育数字化赋能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2] - 深化教学和评价改革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 [2]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 优化服务内容 加强慢性病防治、康复护理等能力建设 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水平 [2][3] - 推动医疗、医保、医药政策协同发力 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 完善医保支付等政策 扩大用药种类 [3] - 便利群众就近就医 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 [2][3]
苏州市领导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苏州日报· 2025-08-27 07:05
今年以来,苏州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大盘,上半年完成进出口12959亿元、增长5.7%;坚定不移扩大 制度型开放,上半年全市利用外资45.8亿美元,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九连冠";持 之以恒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 85.2%;一以贯之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四贷联动"机制,新增上市公司11家,数字人 民币累计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 昨天(8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活动第 二场——"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主题新闻发布会。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顾海东回 答媒体记者提问,介绍我市有关情况。 近年来,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服务全省挑大 梁的责任担当。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万亿元、增长5.7%,增速在全国GDP前十强城 市中名列前茅。 ...
上海浦东:推动三大先导产业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22:10
证券时报记者 陈雨康 "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浦东新区)8月20日在上海举 行。记者从该场发布会上获悉,上海浦东正推动三大先导产业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其中,集成电路 形成覆盖EDA基础软件、核心产品设计、高端制造封测到装备材料的全链条产业体系,2024年产业规 模达到2947亿元,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生物医药现有在研管线近2000个,其中一类新药800多个,"十四 五"以来获批国产一类创新药23个,国产创新三类医疗器械27个,总量分别达到28个、36个。人工智能 以"要素支撑、融合赋能"为重点,建设模力社区,集聚垂类模型上下游企业200余家,28个大模型已完 成备案。 在对外开放上,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李政表示,今年浦东新区围绕功能升级,聚焦"走出 去"发展战略,设立了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整合联动11家理事单位和72家战略合作伙伴,助力 国内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发展,力争到"十五五"末培育400家出海先锋企业、100家出海企业总部。 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1/76的GDP 从一片农田,到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上海市浦东 ...
胡明:夯实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法治根基
经济日报· 2025-08-13 08:20
新时代以来,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设施加快联通,要素市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商品和服务市 场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公平竞争理念深入人心。但也要看到,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仍面临一些问 题,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理顺、基础制度仍有完善空间、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还需健全等。 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了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 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 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需聚焦重点难点,按照最新部署要求,充分发 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及保障作用,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从颁布《公 平竞争审查条例》、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到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 见》《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法治基础更加坚实,法治助力全国统一 大市场建设成效更加凸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是由市场中的多方主体通过一系列生产和交换活动 ...
夯实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法治根基
经济日报· 2025-08-13 06:4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政策框架 - 党中央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重大战略决策 已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等法规文件 法治基础持续夯实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五统一、一开放"核心要求 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1] - 当前市场建设成效显著 制度完善/设施联通/要素市场突破/规模效应显现 但仍存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不顺/基础制度不完善/要素规则不健全等问题 [1] 政府与市场关系优化 - 需明确政府行为边界 通过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 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执法标准不统一等现象 [2] - 强化法治约束机制 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刚性要求 完善反垄断执法约谈机制 严查行政权力滥用行为 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形成震慑 [3] - 推动招标投标法修订 加强中标公平性审查 实现全流程公开管理 统一跨区域监管标准与执法衔接 [3] 市场经济制度完善 - 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仍存短板 如产权保护薄弱/准入标准不一致/信用监管不健全等 [4] - 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统一涉产权纠纷执法司法标准 平等保护各类主体权益 [5] - 推行"全国一张清单"市场准入模式 放宽新业态准入 优化企业破产退出机制 加快社会信用立法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5] 要素市场化改革 - 资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市场框架已建立但规则待完善 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 [7] - 劳动力要素改革需健全城乡统一市场 修订户籍相关法规促进流动 [8] - 数据要素需加强立法明确交易规则 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同时对接国际规则优化营商环境 [8]
深化长三角要素市场协同联通改革
经济日报· 2025-04-28 08:21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定位 -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肩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径的使命 [1]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与制度壁垒系统性突破 构建"规则统一、标准互认、监管协同"新型治理体系 [1] - 全球产业链重构和科技革命对区域协同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出现创新资源空间分布极化现象 [1] 区域合作实践成果 - 2025年泰州—上海创新发展合作会成功举办 为沪泰两地合作提供新助力 [1] - 沪苏浙皖联合推出170余项"一网通办"服务 构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数字桥梁 [1] - "泰州—普陀科创集市"通过集成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 打造科技服务"超级接口" [1] 科技创新协同规划 - 构建全域协同科创共同体 打造世界级创新策源地 [2] - 深化G60科创走廊"一廊九城"协同创新模式 支持更多跨行政区科创联合体发展 [2] - 依托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南京、杭州—宁波区域科创中心形成多核联动格局 [2] 要素市场改革举措 - 推动建设覆盖知识产权、数据要素、碳汇交易的综合型要素市场 [2] - 探索数据确权、定价、交易和安全监管机制 [2] - 深化人才"柔性流动"制度创新 建立长三角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和信用共享平台 [2] 制度创新与治理升级 - 政务服务从"一网通办"向"一网统管"升级 推动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3] - 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 建设区域绿色制造体系 [3] - 在数据流通、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开展协同立法 形成国际影响力制度创新策源能力 [3] 未来发展重点方向 - 在科创策源、要素配置、制度创新三个维度形成突破性改革成果 [3] -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梯度创新生态 [3] - 打造"要素如水、制度为渠"市场化配置体系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协同治理经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