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规模增长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规模继续“摸高”
金融时报· 2025-05-27 09:41
银行理财规模增长 - 截至5月20日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31.28万亿元较4月末的31.1万亿元继续扩容 [1] - 4月份银行理财规模大增2.2万亿元成为关键分水岭1月份和2月份增量分别为0.17万亿元和0.13万亿元3月份则下降1.11万亿元 [4] - 年内银行理财规模有望达33万亿元 [4] 短期利好因素 - 5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至3.0%和3.5%随后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2] - 存款利率下调使银行理财短期资金成本降低债券市场受益固收类产品收益上升4月份债市走强固收类产品过去3个月和6个月收益分别上升6个基点和5个基点 [2] - 短期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最快1个月(含)以下产品规模较年初增加超8000亿元截至5月中旬每日开放型产品规模约11.3万亿元1个月(含)以下产品规模约5.9万亿元1至3个月产品规模约2.8万亿元 [2] 产品类型与投资者策略 - 现金管理类和日开型产品因安全性和流动性较强受欢迎收益率比公募货币基金普遍高出30-50个基点 [3] - 专家建议普通投资者选择与自身需求适配的产品短期资金可关注现金管理类和短期固收类产品长期闲置资金可配置长期封闭式固收类产品 [3] - 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通过定投挂钩权益类指数的理财产品获取资本市场长期红利 [3] 规模增长的多因素驱动 - 存款利率下降是推动理财规模增长最重要的短期力量 [4] - 季节性规律明显银行理财资金季末回表季初出表推动规模修复 [4] - 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港股表现亮眼债市走稳为理财规模上升提供背景 [4] 含权产品布局趋势 -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将含权产品作为未来布局重点某国有大行理财公司年内发行60多只含权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数倍 [5] - 理财产品策略多样化"固收+"出现频率提升因A股和港股表现稳健部分客户转向该类产品 [5] - 银行理财公司近期宣布增持权益类资产并计划提升配置比例但权益类资产占比仍较低以控制产品波动 [5]
这类银行理财产品受热捧
金融时报· 2025-05-21 19:49
银行理财规模增长 -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从4月末的31 1万亿元增至5月20日的31 28万亿元 [1] - 存款利率下调推动理财作为替代品吸引力增强 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1] - 年内银行理财规模预计触达33万亿元 [5] 短期高息理财产品趋势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通过降费率和推短期高收益产品吸引投资者 如中银理财将产品销售服务费率从0 30%降至0 10% 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费率优惠至0 10%/年 [2] - 招银理财R1/R2级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达3 4% 平安理财7天持有期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5 04% [3] - 短期理财因流动性强和风险可控受青睐 但需平衡收益与底层资产稳定性 [3] 理财规模驱动因素 - 存款利率下降是短期主要推动力 居民投资理财需求增加 [4] - 季节性规律明显 季末资金回表季初回流理财 推动规模修复 [4] - 股债双牛格局下 债市走强和中小银行降息为理财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4] 理财机构竞争格局 - 招银理财 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为4月末规模前三的机构 [5] 产品策略变化 - 现金管理类和纯债类产品畅销 但固收+策略因股市回暖受关注 [6] - 理财子公司推出港股策略产品 如民生理财"荣竹混合沪港深精选"权益资产占比不超40% 侧重A股和港股 [7] - 权益策略使用或增加 但整体占比仍将维持低位以控制波动 [7]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摸高至31万亿元上方 短期有望继续扩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1 00:11
银行理财规模增长 - 4月份全市场银行理财规模重回31万亿元历史高位[1] - 5月20日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继续扩容至31.28万亿元[2] - 银行理财规模季节性规律明显 季末回表季初出表推动规模修复[1] - 4月份银行理财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70% 较上月继续回升[1]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 - 股债"跷跷板"效应推动理财规模增长[1] - 定期存款到期后"搬家"到理财产品[1] - 二季度银行理财加大营销力度[1] - 存款利率下调增强银行理财作为类存款产品吸引力[2] - 银行理财子公司积极推动新产品发行[1] 产品收益表现 - 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1.50%[1] - 纯债类产品年化收益率3.34%[1] - "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3.01%[1] 未来发展趋势 - 存款利率下降是推动理财规模增长最重要短期力量[2] - 预计5月份银行理财规模大概率维持高增长[2] - 全年理财规模高增长面临挑战 信用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2] - 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可能加大 2025年规模增量可能不高[2] 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建议 - 持续增强债券投资能力 关注信用挖掘和量化投资[3] - 利用国债期货对冲或套利优化收益结构[3] - 加强多元资产配置综合能力建设[3] - 构建多元资产投研能力和投资团队[3] - 建立投资驱动的新产品研发体系[3]